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秋八上语文单元测试卷(A卷)第六单元测试卷(A)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北宋苏轼与南宋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正廉洁, 【甲】 。他不仅是文学家、画家、美食家,也是书法家,其书法遒劲,恰如其人,虽屡遭磨难,仍不屈不挠,真正活成了独一无二的苏东坡。辛弃疾生在积贫积弱的宋朝,他曾只带着50骑兵,长途拔涉,深入敌营活捉叛徒。虽身处宵小之辈造谣中伤的恶劣环境,却豪迈倔强,“ 【乙】 ”。两位词人的作品与人品皆为后世所推崇。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A.遒劲______ B.倔______强2.下面的成语填入文段【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 B.入木三分 C.坦荡如砥 D.自出心裁3.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不屈不挠 B.长途拔涉 C.造谣 D.推崇4.将下列语句填入文中【乙】处,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B.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7分)眼入千般景,诗有万种情。春日里,西湖水轻荡漾,“①______,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是欧阳修乘舟游湖的惬意轻快;夕阳下,晏殊徘徊间吟诵“无可奈何花落去,②_______”慨叹时光流转, 流年暗换;陶渊明远离官场,处田园望远山, “③________,悠然见南山”道尽隐士怡然自得的精神境界; 《春望》中“④_________,⑤______”在花开鸟鸣间凝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雁门太守行》中 “黑云压城城欲摧,⑥______ ” 渲染兵临城下的战事急迫气氛紧张;李清照南渡梦中也有景,“⑦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是她不畏艰难抒发心中凌云壮志。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15分)材料一: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战?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材料二:①上使谕之曰:“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天祥曰:“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又使谕之曰:“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①。”天祥对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遂命之退。明日有奏:“天祥不愿归附,当如其请,赐之死。”麦术丁力②赞其决,遂可其奏。②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③,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④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⑤。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节选自《文天祥从容就义》)【注释】①枢密:枢密使,古代官名。②麦术丁力:人名,元朝参知政事。③自赞:自我总结。④庶几:差不多。⑤观者如堵: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材料三: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选自郑思肖《寒菊》)【注】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出来做官。6.孟子, 时邹人,__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2分)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 勇冠三军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 往送之门,戒之曰C.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帝感其诚D.居天下之广居 / 面山而居8.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9.朗读有助于了解文意,体悟感情。材料二中“一死之外,无可为者”应该用下列哪种语气来读?请说明理由。(3分)A.平淡 B.祈使 C.反间 D.坚定10.请结合材料说说文天祥为什么能够称为“大丈夫”。(3分)11.上述三则材料都表现了一个共同的内涵“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写作手法上三则材料都各具特色,请从中任选一则分析其手法及妙处。(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5分)又见榆钱飘①故乡的那棵老榆树,不论怎样地老了,我总叫它小榆树。这样叫它,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童年。②小榆树个子不高,但我更小过它,是多少倍,不好来形容。它像一个大哥哥,春风拍着它的头,我总是痴望着。③望着,望着,小榆树赤身的枝条,绽放着青色的笑容,酱紫色的小骨朵,一串一串的,一串比一串俏艳。那是什么?那是榆钱。我童年的美味,就从爬树中获得了。④榆钱一圈圆膨胀着,一串和另一串,有着相同的表情,但有着不同的姿容,和我们孩儿是那样的相似。看不到枝条,看不到空隙,好似春风钻不过去时,那就是一树的榆钱了。⑤水嫩嫩的、油绿绿的、壮朴朴的,小榆树的个子,感觉冒高了一些,但我更会觉得,它变胖了许多,甚至觉得,那个粗巴巴的树干,喘着气,快要支撑不住了。⑥每年春天,我是巴望着小榆树变“胖”的。它胖得很体面,那形象、那表情、那味道,是多么的自然,多么的诱人。⑦第一个爬上树的人,绝不是我。小伙伴们,有的是力气,如果不早行动,和他们相随,我是挤不到树干旁边的。他们上去了,在嬉笑中“噢啊”着,腮帮子鼓鼓的。在我仰望的眼神里,“呼”的一声,一小枝榆钱就飘来了。⑧我突然感到了小榆树的疼痛,不由得叫了起来。⑨“不要折了,不要折枝子了。”⑩“没事,没事。” 他们还在听着我怎么回应时,我已爬上了树,不在高处,但总还是可以的,毕竟我也包裹在榆钱中,包着,包着,我也是榆钱了。 回去的路上,我也鼓起了肚子,在肚子上鼓起的,是小帆布袋,在小帆布袋上鼓起的,是我握着榆钱的小手。 手松开了,我就见到了母亲。 “明天,妈给你做了吃。” “吃什么?” “榆钱窝窝。” 我激奋地跳了起来。 “妈,我不念书了,咱们一起种地吧。” “不用你种,你不要操这个心。” 母亲似乎有点不情愿了,榆钱在水里泡着,水在盆里晃荡着。她擦干了手,摸了一下我的头;“你好好念书就是了。” 榆树,像个旅行者,俨然喜欢把脚落在少雨的陕北大地上。在我的故乡神木,它犹如布阵,遍及高坡、沟壑,守卫着乡亲。 那么多榆树,不论在哪里,我和小伙伴们,都是要爬的,直到把春天爬走,一树榆叶在搜寻着我们。光阴在夜里逃走,不论我在哪里,我的嘴边还是老家的偷钱,还是那粗粗的、甜甜的、黏黏的感觉。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每年在春天,榆树“胖”了的时候,我就会回到村子,看看这个胖子,瞧瞧那个胖子,嗅着那个甜腻的味道,小伙伴们一个个围拢过来,顿时,我觉得我就是一棵榆树了。 小村每年都在变化着,乡亲每年都在变化着。我住过的石窑院顶土墙上面的那棵小榆树,奇迹般的,也弯下腰来了,而且是向着路的那一边,守候着路人。 在我有点上火、不想吃饭、睡得不怎么好时,我更多地想到了榆钱,它是一个医者,一直在我的心头。可我不能再爬树了,有点像那棵小榆树的我,只能在每年的春天里,站在路边,看见榆钱飘飘,我悄悄捋一些吃。 那里正好有个转弯,还陡陡的。陡陡的,有我怀乡的人生。12.分析文章标题“又见榆钱飘”的妙处。(3分)1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1)水嫩嫩的、油绿绿的、壮朴朴的,小榆树冒高了一些,也变胖了许多。(词语运用或修辞手法角度)(2)母亲似乎有点不情愿了,榆钱在水里泡着,水在盆里晃荡着,她擦干了手,摸了一下我的头:“你好好念书就是了。”(人物描写角度)14.作者在第 段写道“站在路边,望那榆钱飘飘……”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发挥想象,以第一人称补写出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15.作者在文中多次表达出“我”是一棵榆树的意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0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①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很多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有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传承意义。②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规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至2018年7月,共有5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处,世界自然遗产1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③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反映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的遗产。如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建于两千多年前,后联结成万里长城。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A______。④有的文化遗产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B______。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100万亩,是哈尼族人民一千三百多年来生生不息“雕刻”出的山水田园风光画,表现出哈尼族地区农田种植和管理的特点。⑤中国非常重视文物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评选和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截至2016年,已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5批珍贵古籍,其中既有大量汉文典籍,也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全部共评审出国家珍贵古籍12274种,先后由国务院公布,并以图录的形式分5次出版《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籍展示出中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⑥中国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⑦自2005年开始,中国已建立起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72项。其中,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多姿,其中有表现中原地区汉族文化的,如京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C______、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等;还有很多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贵州侗族大歌、D______等。⑨总之,中国近些年加大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更多的文物、文献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使更多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使文化遗产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促进了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有删改)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是中国的首都北京。B.截至2016,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了5批珍贵古籍,这些汉文典籍充分展示了中国几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C.中国文化遗产丰富,其中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彩。D.安徽的黄山、西递·宏村·皖南古村落等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17.请将下面四个例子分别放到文中ABCD处。(填写序号)(2分)①安徽宣纸②云南丽江古城,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城③蒙古族长调民歌④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至今已超600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A: C: B: D:18.说说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1)自2005年开始,中国已建立起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72项。其中,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2)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19.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3分)材料一: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教堂拱顶等部分遭大面积损毁,塔尖坍塌。巴黎民众在火灾现场跪地祈祷,为圣母院被大火吞噬而落泪哭泣。材料二:敦煌研究院成立75年来,因为有像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又一代敦煌人一辈子的守护和研究,才成就了如今的敦煌传奇。(四)名著阅读(5分)20.(1)以下是关于名著《红岩》《红星照耀中国》中两个人物的描述,语段中的“他”分别是( )(2分)①他在被捕之前在窗口外面的钉子上挂上了一把扫帚,警示来找他的同志,不要再进厂里来。在敌人严刑拷打他之后,他写下了《我的“自白书”》让敌人目瞪口呆。②他曾就读于南开大学,作为学生运动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获释后去了法国,在巴黎帮助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他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A.许云峰 周恩来 B.成岗 朱德C.成岗 周恩来 D.许云峰 朱德(2)学校开设“《红岩》‘英雄人物’风采”栏目,结合原著,完成问题。(3分)示例:齐晓轩,在越狱战斗的最后时刻,屹立在高耸巨大的岩石上,吸引住敌人的火力,以掩护其他同志突围。可见他舍己为人的精神你推荐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推荐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选人物:江姐 许云峰 成岗 华子良三、专题学习活动与写作。(60分)(一)专题学习活动21. 阅读下面的书法作品,回答问题。(10分)(1)这幅作品出自颜真卿的《颜家庙碑》,从汉字的书写方法上看,该书法作品属于_______(行书、草书、楷书)。(2分)(2)你还知道哪位书法家的作品?(3分)(3)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书法艺术?(3分)(4)请你根据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2分)上联:弘扬书法艺术下联:_______(二)写作(50分)22.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旧物的光芒提示:我们拥有许多旧的物件,每个物件身上,可能都有一个故事,承载着一份情义或者对人生的感悟。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物件,写一写它的故事。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下你风雨兼程的成长故事。人生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亲爱的同学,你有过“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经历吗?有过“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吗?有过“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惊喜吗?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2025秋八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A卷参考答案1.jìng jué2.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锐不可当:锐利得无法抵挡。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B.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本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借以比喻描写或议论深刻。C.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也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比喻人非常直率,做事不加犹豫。D.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结合“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正廉洁”可知,此处指的是苏轼的性格品质,应选取“坦荡如砥”;故选C3.B4.B5.①无风水面琉璃滑②似曾相识燕归来③采菊东篱下④感时花溅泪⑤恨别鸟惊心 ⑥甲光向日金鳞开 ⑦九万里风鹏正举6.战国 儒7.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动词,举行加冠礼动词,位居第一;B.动词,谨慎/动词,告诫;C.副词,真正,确实/名词,诚心;D.动词,居住动词,居住;故选D。8.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9.D【解析】本题考查情感理解和朗读。D.文天祥在面对元朝统治者的劝降时,表达了自己对宋朝的忠诚和决心,他认为除了死亡之外,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背叛宋朝。这句话体现了他坚定的立场和决心,因此应该用坚定的语气来读,以突出他的不屈精神和忠诚态度。平淡语气无法表达这种强烈的情感,祈使语气和反问语气也不符合语境。故选D。10.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符合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标准,所以文天祥可以称为大丈夫。11.示例一:材料一《富贵不能淫》①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来反驳论点,表明观点,使论证更加形象、生动。②运用对比论证,语言严密准确、通俗易懂。③排比句式增强语势,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示例二:材料二中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体现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示例三:材料三《寒菊》这首诗托物言志(象征),借描写寒菊,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操和胸襟情怀,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坚韧、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和追求。参考译文:【材料二】元世祖派人告诉文天祥说:“你用侍奉宋朝的忠心来侍奉我,就任用你当中书省宰相。”文天祥说:“我文天祥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灭亡了,只能死,不能偷生,希望一死就够了。"元世祖又派人告诉他说:“你不做宰相,就做枢密使。“文天祥回答说:“除了一死以外,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元世祖就命令他退下。第二天有大臣上奏说:“文天祥不愿意归顺服从,应当答应他的请求,赐他死刑。”麦术丁力赞同他的决定,元世祖就批准他的奏议。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表白,挂在衣带中。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 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市区时,气概神色自然,态度从容,观看的人像墙一样团团围住。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做完了。”问市场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 何处是北 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到达时文天祥却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材料三】菊花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12.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写出了榆钱灵动优美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榆钱的惦念和喜爱之情。13.(1)示例一:作者连用“水嫩嫩”油绿绿”“壮朴朴”三个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钱的质地、颜色和形态,生机与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榆钱的喜爱之情。示例二:作者运用“冒”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榆树生长的姿态及速度之快,写出了榆树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榆树生长给作者带来的惊喜、愉悦。示例三: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榆钱人格化,赋予榆钱人的姿态,写出了榆钱的繁茂,表达了作者对榆钱的喜爱之情。(2)示例: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及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在听到我说出不读书时不情愿的神情变化及动作,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期望。14.示例:“我亲爱的伙伴们啊,一棵棵榆树长大了,我们也长大了,岁月流逝,不变的是我们的真情,无论何地何时,我们依然是最亲密的伙伴!"15.示例:①榆树见证了我的成长,也是我们在艰难岁月中期待的食粮,表达了我对童年的追忆。②榆树和我都像旅行者一样,无论身在何处,但根始终在故乡。③榆树是我的情感寄托,文章物我交融,表现我对榆树的喜爱及对故乡的热爱怀念之情。16.D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D.黄山是自然文化遗产,本项“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误;故选D。17. ④ ② ① ③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衔接。A:④句“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至今已超600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介绍了故宫这一文化遗址的特点及意义,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特点,与第③段“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反映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的遗产”的说明内容相符。故④句放在A处;B:②句“云南丽江古城,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城”介绍了云南丽江古城具有深厚的少数民族,与第④段“有的文化遗产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的说明内容相符。故②句放在B处;C:①句“安徽宣纸”是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与“其中有表现中原地区汉族文化的,如京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相衔接。故①句放在C处;D:③句“蒙古族长调民歌”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与“还有很多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贵州侗族大歌”相衔接。故③句放在D处。18.(1)该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之多,使说明更具说服力。(2)该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西藏布达拉宫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有的文化遗产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一观点。19.①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实保护责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②提高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扩大保护文化遗产的覆盖面;③加强文化遗产研究工作,鼓励成立相关行业组织开展文化遗产研究;④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培养更多的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承专业人才;⑤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20.(1)C【解析】当敌人即将实施抓捕时,成岗镇定地在窗口外的钉子上挂上了笤帚作为危险的警示(《红岩》第八章),经历敌人拷打后写下《我的“自白书”》,可知(1)中的“他”是成岗;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第二节《叛徒》原文“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南开大学是天津得到美国教会支持的一所大学。他在班上成绩优异,在南开的三年都靠奖学金维持。接着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全国爆发起义,产生了争取民主和社会改革的运动,最后是一九一九年的学生运动。周恩来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周恩来获释后去了法国。他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但是蒋介石还是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那是因为周恩来在激进的学员中间影响很大”可知,(2)中的“他”是周恩来;故选C。(2)示例:江姐 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摧残和死亡威胁,江姐始终坚贞不屈。就义前,江姐平静地与战友们——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这些都表现了昂扬的英雄主义精神。21.(1)楷书(2)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曹全的《曹全碑》等。(3)每天规范写汉字,向古人学习,练习书法,热爱书法。(4)示例:传承传统文化22.作文一【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这道作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平常的生活细节,唤醒岁月尘封的记忆。物,是人们日常接触和使用的物品。“旧物”,则是使用时间较长、有了一定年月的物件,打下了时间的印记。选取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与情感有深切关联的“旧物”。可以对旧物作细致的描写;可以用我们的心灵触摸旧物,与它们展开丰富的情感对话;可以通过旧物讲述家风传承、时代变迁等故事;发表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写作时,最根本的是要对旧物怀着真诚、珍惜的情感与看法,写出生活的真滋味,人世的真性情,事物的真理趣。第二,构思选材。写作此题,首先要从记忆的长河中精心选择一件能带给自己真切感受的“旧物”;其次在展开叙述的时候要将和旧物有关的情节梳理一下。可以采用倒叙,先由旧物引出事件的结尾,然后再在时光里漫溯,一点点地挖掘;或者直接将记忆拉回事件的开端,按时间顺序来讲;或者将现实和记忆交叉起来,采用插叙的方式……具体如何写呢?下面提供几个具体的思路:1.立足自己的“旧物”,展开温情的回忆。如衣柜中一件旧围巾,回忆起当年妈妈灯光下专注的样子,感受到爱意绵绵;一幅幼年时的临摹却被珍藏起来,这包藏着父母对自己成长的悉心;一枚在书中藏了很久的书签,让你找回曾经炽热后来被忽略的理想。2.立足亲人的“旧物”,收获感悟。如“旧物”是爷爷曾经穿过的一身旧军装、爸爸的毕业证书、妈妈曾经的红嫁衣等。亲人的一件旧物,总是连接着一个故事,见证了一个人成长或者老去的时光,试着去发现,去了解,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3.结合积累,在对比中抒发情感。生活中有一些旧物”已经十分稀有,你可以凭借着对熟悉的某一旧物”进行对比,写它的前世今生,然后抒发对它逐渐消逝的惋惜,呼吁社会加以保护……作文二【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材料作文。1.审题立意。结合材料“人生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可知,“风雨”不仅之自然界中的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更是之在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建议使用“风雨”的比喻意义进行写作。再结合材料中“越是艰险越向前”"乱云飞渡仍从容”“踏平坎坷成大道“这句话可知,作文可以“勇敢面对挫折”面对风雨保持乐观积极”“阳光总在风雨后”等方面立意。2.构思选材。根据“写下你风雨兼程的成长故事”,文体要写成记叙文,可围绕日常生活进行选材。可以写在真实的风雨中走在上学路上的过程;可以写为了梦想而拼搏,可以写为了考试成绩而拼搏努力的故事;可以写为了运动会取得好成绩而刻苦训练的故事;可以写为了更好的自己而拼搏的过程……在写作的时候,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风雨”。学会用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写法写出事件的前因后果。当然,还应使用抒情或议论的表达方式,突出作文的主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