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秋八上语文单元测试卷(A卷)期末测试卷(二)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①在这一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人和事物。②为建成“中国天眼”而付出巨大牺牲的南仁东让我们心生崇敬;步履蹒跚、老境颓唐的父亲让我们印象深刻;倔强挺立、力争上游的白杨树让我们心生敬仰;味极鲜腴的牛肝菌、无可方比的鸡枞让我们垂涎三尺;赵州桥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卢沟桥上惟妙惟肖的石狮子让我们叹为观止;苏州园林中俯仰生姿的树木、别俱匠心的门窗设计让我们窥而忘返。③还有那巍峨雄伟、庄严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长而不rǒng、包罗万象的《清明上河图》,惩山北之塞而决心移山的愚公,受命军细柳以备胡的周亚夫……④闭眼回想,课本中的一幕幕浮现脑海,我们的人生将因此而更加充实和精彩。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①倔( )强 ②长而不rǒng( )2.②句中画横线的四个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力争上游 B.巧妙绝伦 C.惟妙惟肖 D.别俱匠心3.关于第①句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学习人和事物。 B.我们认识。C.我们认识了人和事物。 D.许多人和事物。4.根据句子语气和标点符号可知第③句和第④句都是( )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领悟经典之义】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7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①______,②______”是王维《使至塞上》大漠雄浑壮丽之美;“乱花渐欲迷人眼③________”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览物之情也各有不同,面对气象恢宏的黄鹤楼,崔颢凭栏远望,满怀思乡愁绪“④_____,⑤_____?”;面对深秋时节的三峡,郦道元借用渔人的歌谣“⑥______,⑦______”,突出了秋天的凄凉。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15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三章》)【乙】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①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②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选自《陶渊明传》)【注释】①偃卧瘠馁:卧床挨饿。②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丙】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6.请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①此之谓大丈夫/②道济谓曰B.①欲辨已忘言/②聊欲弦歌C.①安居而天下熄/②居天下之广居D.①少有高趣/②少日自解归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2分)(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今子生文明之世, 奈何自苦如此?9.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丙诗中蕴含的几幅画面。(3分)10.丙诗情景相融、物我合一。请你结合具体诗句作简析。(3分)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乙两文都提到“志”,甲文中“志”即孟子主张的仁、礼、义;乙文中的“志”即丙诗中的“真意”——陶渊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B.乙文中陶渊明为了有隐居之资,先后担任了祭酒、参军、县令等职位。C.陶渊明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更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体现了孟子所言的“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D.陶渊明讲究官礼。年终州郡派督邮来彭泽县,他命令下属装束整齐穿官服去迎见。【无私奉献精神】(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16题。(15分)【文创源于自信】材料一: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重大事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成为世界文化领域的焦点。此次申遗的成功,不仅是对我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有力见证和高度认可,更是中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一次辉煌亮相。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居世界第一。春节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当时人们在岁末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祭祀众神和祖先,感谢恩赐,祈求来年丰收。腊祭的活动年复一年,逐渐发展为春节。在早期,“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已在上古三代以前被人们掌握,夏商周时期,岁首时间虽不同,但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历法体系稳定,以正月为岁首的春节习俗从此固定下来。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演变,春节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发展成为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盛大节日,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材料二:(一)《中国青年报》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调查。(二)我国知名画家关于春节的国画作品。材料三:在传承春节悠久文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其表达方式,结合时代需求开展活动,增强春节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春节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可以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创新庆祝方式,如通过手机应用程序送祝福、网络红包等,既保持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时,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感的作品。例如,可以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歌曲、舞蹈、影视作品等,以新的艺术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此外,还可以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比如倡导春节期间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勤劳节俭等,与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春节申遗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在传承中创新,让春节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1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春节申遗成功,列入非遗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领域的焦点。B.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它不可代替。C.据统计,多数青年希望回家过年、注重过年的仪式感,这表明春节文化的传承比发展创新更重要。D.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感的作品。13.根据材料二中画家关于春节的国画作品,任选一幅,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情境。(4分)14.寒假,学校将组织“春节——中国传统新年”主题交流活动。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完成下面的活动策划方案。(3分)主题:“春节——中国传统新年”交流活动活动 目的① 了解春节的由来进社区为居民写春联送祝福 ②拍摄春节祝福Vlog,发布在社交平台 ③15.申遗成功和文化财富将永远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你对材料的阅读感受。(4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0分)冬眠,动物御寒的“超能力”李天洋①冬天来临,当人们拿出棉衣御寒时,自然界的动植物也在用它们的方式准备过冬。冬眠,就是其中颇为特别的一种。冬眠可不是简单的睡眠,它不仅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也是前沿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热门。挑战生理极限的冬眠②生物学家发现,哺乳动物的冬眠历时4至7个月,为保证冬眠期间能生存下来,它们需要在入眠前以脂肪或食物的形式贮存大量能量:熊、睡鼠等动物依靠在夏、秋季积累于体内的脂肪;仓鼠、松鼠则选择在洞穴内贮存食物。③哺乳动物冬眠时,生命体征变化明显。比如体温迅速下降、代谢率大幅度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具体来说,冬眠时,北极黄鼠体温最低能降到—3℃,极地松鼠降到5℃,而熊的体温仅降到30℃,睡鼠的体温维持在20℃,这说明,冬眠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并不一定伴随着超低体温现象的出现。但在代谢率上,哺乳动物冬眠期间降低幅度均较大,熊降低50%左右,小型哺乳动物甚至降至1%。在心率和呼吸方面,熊的心率从每分钟55次降到10次,呼吸从每分钟8次降到一两次;多纹黄鼠的心率从每分钟200至300次降到三四次,呼吸从每分钟200次降到1次,可以说是断崖式下降。这对于一个生命有机体来说,能够让各个器官的运转迅速与之相适应,是一个非常艰难又高级的系统工程。④虽然在表象上,动物的“冬眠”和“睡眠”差不多,不吃不喝不动,但实际区别很大。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百余种动物被证实有冬眠现象,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无脊椎类动物等。这些动物在自然常态睡眠时,代谢水平、心跳、呼吸等指标均会有所降低,但变化不大;而在冬眠时,这些指标则降幅很大,有的动物甚至降到濒临死亡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减少它们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帮助它们度过凛冽的冬季。冬眠可以说是动物通过节能方式应对“极限气候”的一种智慧和有效策略。人类期待获得冬眠“超能力”⑤近些年,随着癌症等医学难题陆续增多以及人类宇宙探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迫切地对动物特别是对哺乳动物的冬眠开展深入研究。人们想知道:为什么黄鼠在秋天体重激增而不得糖尿病?熊冬眠时不排泄为什么不会肾衰竭?极地松鼠在醒来后,为什么大脑没受损伤,也没有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科学家希望能尽快弄清楚动物冬眠的这些“超能力”,并应用到人类身上。⑥依托于信息传播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实例的出现和研究结果的发表给了科学家很大信心:人类自身或许真的具备冬眠的潜力。⑦2020年12月,西班牙、希腊学术研究团队在《人类学》期刊发表研究结果,他们在43万年前的人类骨骸中,找到了人类冬眠的证据,经断层扫描与显微镜观察,这些骨头与冬眠动物的骨头有相似的病变和损伤,也就是说,远古人类可能也是用冬眠的方式来度过寒冬的。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事实。远古人类是有冬眠的能力的,只不过后来自然环境变好,人类应对极端气候能力增强,不再需要通过冬眠这种方式过冬了,这个能力也就退化了。⑧在这些实例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人工冬眠”的概念应运而生,并率先在科幻电影中“实现”了。人们在《太空旅客》《流浪地球》等电影中可以看到,为了让太空旅行者完成漫长的星际航行,会把他们放进太空冬眠舱,以冬眠的方式延长他们的寿命。⑨为了让梦想尽快照进现实,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研发适用于太空以及医学方面的冬眠技术。⑩受变温动物冬眠时体内大半液体冻结,心跳、呼吸、血液流动和大脑活动停止,几个月后又活蹦乱跳的启发,科学家研究出了“人体冷冻法”,即在—196℃的低温下保存整个人体或头部,以期未来的科学技术能够将其复活。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这种尝试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1967年,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詹姆斯·贝德福德因癌症身亡几小时后,进行了遗体的冻存处理,保存至今。但有研究者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冬眠复苏后,无法证明储存大脑信息的神经通路是否完好,因此,靠冷冻来实现人工冬眠的道路不太顺畅。 研究的成果虽然不少,但如何将基于动物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人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未来,当科学家最终找到人类的冬眠开关时,将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星际航行带来全新的天地。(选自《风流一代·经典文摘》,有删改)16.为什么说“冬眠”是动物的“超能力”?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3分)17.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8.结合语境,分析第⑦段划线句中加点词的作用。(2分)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 极有可能是事实。19.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作为例子放在文中,小语认为可放在第⑥段和第⑦段之间,而小文认为可放在第⑩段和第 段之间。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说理由。(2分)【链接材料】1999年,一位挪威的滑雪者不慎掉入冰中,被救起后已没有心跳和呼吸,体温下降到13.8℃,但经过抢救,他仍然苏醒过来。2006年10月,一位攀爬雪山失踪24天才被救援的日本人,在确认新陈代谢已经停滞的情况下经过治疗生命复苏。【读经典悟人生】(四)名著阅读(5分)20.(1)《红岩》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员形象,下面是人物的名句集锦,请填出对应的信息。(2分)人物 名言江姐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① ____ 的意志是钢铁!② __ 人生自古谁无死?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2)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请从以下三个句子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结合名著中的具体事件说明理由。50字左右。(3分)A.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红星照耀中国》)B.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红岩》)C.人民革命的胜利,是要千百万人的牺牲去换取的!为了胜利而承担这种牺牲,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骄傲和愉快。(《红岩》)三、专题学习活动与写作。(60分)【科学应用网络】(一)专题学习活动(10分)21.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盛大开幕,这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场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班级开展以“走进亚冬会,感受运动美”为专题学习活动,请完成相关任务。(1)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口号是“ ”。(2分)(2)会徽名为“超越”。根据下表提示,写明会徽构图内容或寓意。(3分)构图内容 会徽寓意A._______ 象征超越自我,奋力拼搏的精神整体线条组成了一个变体汉字“九” B._________外部轮廓线条组成了一个草书的“合”字 C._____________(3)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吉祥物是一对可爱的东北虎:“滨滨”“妮妮”。请你参考下图,说说他们的寓意吧。(3分)滨滨 妮妮(4)请仿照示例,选择一个运动项目,并写一句话表现这项运动的特点或魅力(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示例:冰球——被击飞的冰球宛如一颗流星,在冰面上飞驰。运动项目:滑冰 滑雪 冰壶答:我选择_______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绽放思想之花】(二)写作(50分)22.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有幸到一束光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许多人的童年记忆,是呼朋唤友,是日光下的奔跑嬉闹。而如今,对于不少儿童尤其是进入小学后的孩子来说,闲暇社交已成为“奢侈品”。“上千人的社区,孩子下楼找不到一个同龄玩伴” “想要给孩子找同龄伙伴,还得去培训班,那里才挤满了孩子”……林立的高楼、逼仄的活动空间、满满当当的课外班安排,让不少孩子“无社交”或社交严重不足。教育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赵叶苹、任丽颖/“半月谈”微信公号)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2025秋八上语文期末测试A卷(二)参考答案1.(1)jué (2)冗2.D【解析】D.别俱匠心——别具匠心。3.C【解析】第①句主干为:我们认识了人和事物。故选C。4.A【解析】本题考查单句类型。第③句和第④句句子句末分别是省略号和句号,且根据句子语气可知,都是陈述事实或表达说话人的看法,属于陈述句。故选A。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浅草才能没马蹄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6.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7.B【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A.叫作/对……说;B.相同,都是“想要”的意思;C.安定/居所;D.年少/短暂;故选B。8.(1)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2)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要使自己这样受苦呢 (或: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 )9.远望南山图、采菊东篱图(徜徉篱下图或慢摘菊花图)、飞鸟回巢图、秋景晚霞图(晚霞掩映图)等10.示例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融为一体。示例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是写景,在写景中流露出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11.A【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B.根据乙文中“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可知,陶渊明出任这些官职的原因主要是因家贫亲老,为生活所迫,并非是为了有隐居之资;C.陶渊明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更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体现了孟子所言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节;D.根据乙文中“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可知,是下属建议陶渊明装束整齐穿官服去迎见州郡派来的督邮;故选A。参考译文:【乙】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家里很穷,父母年老,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官职名)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 ”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官职名)。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当一个小县的县令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 ”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12.C【解析】本题考查内容分析。C.有误,材料二通过对青年过年方式和对仪式感态度的调查,展现出青年对春节传统的重视,但材料三强调“在传承春节悠久文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其表达方式”,传承与创新对于春节文化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并没有提及传承比创新更重要,该选项错误;故选C。13.示例1:在丰子恺的《春节一景》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春节画面。画面中,几个孩子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他们手持各式各样的鞭炮,在院子里欢快地奔跑着。鞭炮的火星四溅,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响亮声音,为春节增添了无尽的喜庆和热闹。孩子们的笑声、鞭炮声以及远处传来的烟花绽放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欢快的春节交响乐。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跳跃,仿佛是在与春天共舞,享受着这难得的节日时光。示例2:何大奇的《阖家团圆》则展现了一幅温馨而感人的春节画面。画面中,一张大圆桌摆放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香气扑鼻。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一辈的人坐在上位,小辈们则依次坐下,大家边吃边聊,气氛温馨而融洽。孩子们时不时地给长辈夹菜,长辈们则慈爱地看着孩子们,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这顿团圆饭不仅是一顿美食的盛宴,更是一家人情感的交流和凝聚。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大家共同庆祝着新的一年的到来,祈愿着家人平安、幸福和健康。14.①对春节起源和演变的介绍②传承和弘扬春节文化,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③传播春节文化,增强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锻炼创意和表达能力。15.示例一:春节入选非遗,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国际点赞。示例二:春节被赋予非遗的称号,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一种极高荣誉,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次有力证明。示例三: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深感自豪。这不仅是对春节文化的肯定,更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荣耀时刻。它激励着我将这份珍贵的文化财富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春节,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16.(1)动物在冬眠时,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但能够让各个器官的运转迅速与之相适应;(2)动物在冬眠时不会产生疾病;(3)变温动物冬眠时体内大半液体冻结,心跳、呼吸、血液流动和大脑活动停止,几个月后又活蹦乱跳。17.作比较。通过对比动物在自然常态睡眠和冬眠时的代谢水平、心跳、呼吸等指标的变化,突出强调了冬眠与常态睡眠的区别,表现冬眠现象的特殊性及冬眠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18.“极有可能”指的是有很大程度的可能性,但不是一定的。起限制作用。文中指的是尽管远古人类可能也是用冬眠的方式来度过寒冬的这一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有很大程度上是事实,但不一定绝对是事实。“极有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9.我同意小语的观点。第⑥段说的是人类自身或许真的具备冬眠的潜力,第⑦段运用举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链接材料】中的两个事例说的是掉入冰中和在雪山失踪的人在没有心跳或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经过抢救复苏过来,与第⑥段的观点相符,因此可放到⑥⑦段之间。20.(1)共产党员 许云峰(2)示例:我选择B,因为这是江姐说的话。当敌人使用各种酷刑,甚至用竹签刺进她的十指时,她凭借坚强的信念意志,始终严守党的秘密。我要学习她的革命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与语言的表达运用。A句出自于《红星照耀中国》,这是斯诺对于红军长征的高度评价。红军长征途中,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大雪山,通过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草地,最终胜利会师结束长征.长征历史体现了红军战士克服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精神。红军精神激励我们要乐观坦然地面对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难险阻,激励我们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激励我们为了理想而奋斗;B句出自于《红岩》,这是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时说的话。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与威胁利诱,她脸不变色,心不跳,凭借坚强的信念与坚定的革命意志,坚决不出卖同志,含笑刑场,慷慨就义。她视死如归,宁死不屈。面对酷刑,她是干磨万击还坚劲的翠竹苍松;面对信仰,她是不输须眉之志的巾帼豪杰,面对革命的胜利,她是倾尽所有,意志坚毅的悬崖边的红岩。她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有坚定的信仰,激励着我们面对困难要有坚定的信心与必胜的信念;c句出自于《红岩》,这是许云峰在面对徐鹏飞的严厉审问时说的话。他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脸上的激怒之情,渐渐转为轻蔑的冷笑,并对特务说“人民革命的胜利,是要干百万人的牺牲去换取的!为了胜利而承担这种牺牲,是我们共产党人最的骄傲和愉快!”他宁死不屈,忠于革命,忠于党。敌人肉体上的折磨,丝毫动摇不了革命者的斗志。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激励着我们要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激励着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与坚强的意志。据此概括作答。21.(1)冰雪同梦,亚洲同心(2)A.(会徽的主体是线条组合成)运动员奋力滑行的运动姿态; B.代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或以“九”为尊,对友人至高礼遇); C.体现团结合作、携手共进的美好夙愿。(3)“滨滨”是代表冰上运动的吉祥物,身穿冬季运动服,戴着红围巾、蓝手套,脚穿冰刀在快乐地滑冰。滑单板的“妮妮”是代表雪上运动的吉祥物,身穿中国民间传统毛领节庆红袄,非常喜庆。“滨滨”和“妮妮”强壮、可爱、热情、喜庆的整体形象,象征着亚冬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象征着哈尔滨人民热情豪爽、喜迎宾客。(4)示例一:我选择滑冰。滑冰者如同飞翔的燕子,轻盈地划过冰面,带起冰屑飞舞。示例二:我选择滑雪。滑雪者如同一只轻盈的飞鸟,在雪白的山坡上翱翔。示例三:我选择冰壶。冰壶缓缓划过冰面,如一叶轻舟,载着希望驶向终点。22.作文(1)【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一、审题立意。“有幸遇到一束光”是富有诗意与象征意味的命题。“光”是核心意象,象征着能给人带来希望、温暖、力量、指引的人、事、物或精神。“有幸”则强调这份遇见的难得与珍贵,要在文中体现出对这次遇见的感恩之情。立意时,可聚焦于成长中关键的转折,比如因他人的帮助走出困境,因某件事重拾信心,突出“光”对自己人生轨迹的积极影响。二、选材构思。本题适合写记叙文。选材方向:从人物角度,可写老师在学习上的鼓励,如在成绩下滑时给予耐心指导;父母在生活中的关怀,像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朋友在困难时的陪伴,比如遭遇挫折时的安慰与支持。从事件角度,一次志愿者活动中看到他人的奉献精神,成为激励自己的光;一次比赛失利后,从运动员坚持不懈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从事物角度,一本书中的哲理、一首歌的歌词,触动内心,成为照亮自己的光。文章构思:开头采用悬念式或回忆式写法,如“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无尽黑暗,直到那束光突然出现,改变了一切……”迅速抓住读者眼球。中间部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详细叙述遇到“光”的经过。例如写老师鼓励你参加演讲比赛,重点描写老师的鼓励话语、鼓励的眼神,以及你从最初的胆怯到逐渐自信的心理变化。结尾部分,总结“光”对你人生的意义,再次强调感恩之情,如“那束光,不仅照亮了我当时的困境,更成为我此后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灯塔,引领我不断前行”,升华文章主题。作文(2)本题考查材料作文。一、审题立意。这段材料主要讨论了当今孩子社交严重不足的现象。材料首先指出许多人童年记忆中充满了与伙伴的快乐互动,而如今不少儿童尤其是小学后的孩子,却面临着闲暇社交成为“奢侈品”的困境。接着通过具体描述,如“上干人的社区,孩子下楼找不到一个同龄玩伴”“想要给孩子找同龄伙伴,还得去培训班”,揭示了孩子社交不足的现状。最后,教育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审题角度来看,应明确材料的主题是孩子社交问题,立意时可以深入探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教育压力等;也可以思考其带来的影响,如对孩子身心健康、性格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还可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议和措施,如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社交需求,提供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社会也应创造更好的社交环境等。总之,立意要紧密围绕孩子社交不足这一现象展开,体现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关注。自拟题目时,要注意能直接或间接体现材料的核心主题,即当今社会孩子社交不足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二、选材构思。在选材上,可以选取一些具体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例如身边孩子的真实经历、相关的调查数据或研究报告等。在构思方面,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将现在孩子的社交状况与过去进行对比,突出如今孩子社交不足的问题;也可以从原因、影响、解决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例如:可以从自身经历出发,回忆儿时与伙伴们自由玩耍的快乐时光,对比现在孩子们的孤独与寂寞;然后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父母对孩子的灌输、过重的学习压力等;接着探讨社交不足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如导致性格孤僻、缺乏合作精神等;最后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如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社区提供更多的社交活动场所等。通过这样的对比,引起读者的共鸣,让大家更加关注孩子们的社交问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