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B)(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B)(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秋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B卷)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从奥运会到残奥会,不一样的赛场,一样的赤子情怀。在夺得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金后的颁奖仪式上,尽管说话困难,但仍努力唱响国歌,这是自行车选手李樟煜的执着追求;报了8个项目,“我想代表我们的残疾人朋友为国争光”,这是游泳选手郭金城的坚定信念;击败对手后高qíng五星红旗绕场一周,“这枚金牌【甲】属于我个人,【乙】是中国跆拳道队凝聚力的最美见证”,这是跆拳道选手李羽洁的真挚情怀□这样的爱国心□报国情,激励着他们突破自我、不言放弃,换来了赛场上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升起,也点燃了赛场外亿万中华儿女澎湃的爱国豪情。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高qíng( ) (2)真挚( )
2.语段中“□”处按顺序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号 逗号 B.省略号 顿号 C.句号 顿号 D.省略号 分号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夺得”和“追求”的词性分别是______
4.根据语段内容,【甲】【乙】两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要么……要么 B.不仅……还 C.一面……一面 D.尽管……还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名句。(7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的“_____,_____”以静观视角,描绘了一幅水中映月、天边云霞图。
(3)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两句,写塞外之景,画面开阔,境界雄浑,被誉为“千古壮观”。
(4)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花草萌发,表现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15分)
材料一: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材料二:
答虞中书书
陶弘景
栖六翮於荆枝①,望绮云於青汉者,有日于兹②矣;而春华来被,草石开鲜,辞动情端,志交衿曲③,信知邻德之谈,无虚往牍④。野人幸得托形崇阜⑤,息影长林,每对月流叹,临风轸慨、徒事累可豁,而发容难待。傥遇知己,相与共忧。朅⑥来虞公,兹焉可迈,何为栖栖,空劳效缶,迨及暇日⑦,有事还童,不亦皎洁当年,而无忸⑧前修也。
(有删改)
【注释】①六翮(hé):指鸟。荆枝:紫荆树枝。②兹:此。③衿曲:内心。④往牍:往昔的典籍。⑤崇阜(fù):高冈;高丘。⑥朅(qiè):句首助词。⑦迨及:等到。暇日:空闲的日子。⑧忸:羞愧。
材料三: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6.《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著名的思想家陶弘景。______是一种实用性文体,古人又称“尺牍”。(2分)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C.信知邻德之谈(书信) D.只可自怡悦(愉悦)
8.阅读材料一,请用自己的话谈谈陶弘景认为江南山水,实为天堂的原因。(3分)
9.书信,交流心中所想。请写出材料二中表明陶弘景书之主旨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0.以下是关于三则材料的解读,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的“猿鸟乱鸣”,这“乱”字有声繁悦耳,使人迷惑,动人心魄的意思。
B.材料一全文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C.材料二中“栖六翮”句说劲健之鸟栖息于山野荆丛之上,这是比喻自己隐居山林。“望绮云”句说仰望青天彩云,这是说自己向往成仙飞举。
D.材料三中借梁武帝诏书中的问语,引出白云在天,飘忽无定,只可让山人游目,无法寄陛下同观的感慨。希望对方前来,一同欣赏。
11.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陶弘景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5分)
陆元九:“100分才及格!”
又一次成功发射!
①2023 年4月16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7星发射升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1 次飞行任务。
②471,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在一次又一次的“飞天”中,中国航天成了“靠谱”的代名词。此刻,我们想起了中国航天界流传甚广的一句“名言”:“上天的产品,99 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
③“名言”来自一位老航天人——两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陆元九。2021 年的“七一”前夕,这位出生于1920年的老人,以101岁的高龄成为“七一勋章”最年长的获得者。
“不把技术问题吃透是要吃亏的”
④1996 年,经过多年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迎来首次发射。突然,火箭姿态发生异常。20余秒后,坠毁爆炸。
⑤76岁的陆元九坐不住了,立即赶赴西昌,接下来的三个多月,他沉浸在一种专注、焦虑、亢奋叠加的状态里。甚至经常睡不着觉,要靠安眠药才行。经过抽丝剥茧般地层层分析,最终在千丝万缕的线索中找到一根小小的“金丝”——双向可控硅,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⑥翌年,长三乙在西昌第二次起飞,并把一颗国外卫星顺利送入远离地球数万千米的轨道。于是,就有了上文陆元九的那句“名言”。
⑦此后的日子里,陆元九经常向同事,特别是向年轻人提起这次发射失败后的西昌之行。以此警醒自己,也劝诫他人:“如果不把技术问题吃透,是要吃亏的。”
“一定要学新东西”
⑧“技术问题搞不清楚,腰杆子就不硬”,这或许正是陆元九走上“科学救国”道路的原因。
⑨20世纪40年代中期,陆元九抱着“学好科学救中国”的信念,远渡重洋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求学。“既然来留学,一定要学新东西”的他,选择了仪器学专业,研究当时很少有人听过的“惯性导航”技术。
⑩惯性导航相当于飞行器的“眼睛”,确保它能飞得更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惯性技术在航空和导弹上开始应用,但作为导航,尚处于萌芽阶段。在留学的前两年,陆元九一直是这门学科唯一的博士生。
1949 年,拿到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的陆元九,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而更让他兴奋的是,大洋彼岸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回国后的陆元九,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跳动的脉搏。此后,陆元九在惯性导航技术等领域不断开拓,为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火箭、导弹、卫星和载人飞船方面的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还为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规划和论证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要求严格,可以进步快一点”
“只要一听说他要参加评审、论文答辩等,大家就格外紧张。”这是同事和学生对陆元九的评价——他是一个个性极其倔强的人,这种倔强,“本质特征就是要求严”。不过,在陆元九看来,严,是一种督促和希冀——“要求严格,可以进步快一点”。
2021 年,有媒体向陆元九抛出问题: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科学精神?这位百岁老人言辞恳切:“一定要认真,老老实实地干活,不能说任何假话。”
这个回答,也是许多航天人的写照。他们将梦想投射向星空,但双脚将大地抓得更紧,“差一分”就不行。正如航天员王亚平致信陆元九时所说:“是你们的高标准、严要求和无数个夜不能寐的坚持,成为今天我们在太空自信、自由翱翔的底气。”
12.启航准备将陆元九院士推荐给“致敬航天人”栏目。请你根据下面表格,帮助他梳理陆院士的生平相关事迹。(3分)
时间 相关事迹
20世纪40年代 ①陆元九远渡重洋留学,学成归国后为我国惯性导航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1996 年 ②
2021 年 ③
2023 年 ④
13.本文采用了“横式结构法”布局,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这种结构的好处。(4分)
【链接材料】
“横式结构法”属于文章的一种谋篇技巧,通过“板块”并列的结构,打断时间的连续和打破空间的联结,将表面上没有必然联系的生活场景和故事情节并列起来安排,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表现文章的主题。
14.请结合语境,回答问题。(4分)
(1)76 岁的陆元九坐不住了,立即赶赴西昌,接下来的三个多月,他沉浸在一种专注、焦虑、亢奋叠加的状态里。(赏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2)回国后的陆元九,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跳动的脉搏。(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15.陆元九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前辈,他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0分)
【材料一】“中国天眼”,即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FAST首席科学家李荫介绍说,该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观测能力是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的10倍,是美国阿雷西博300米望远镜的2.25倍。它的设计目标是要把覆盖30个足球场大的信号聚集在一颗小药丸大小的空间里,否则就难以监听到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这个“小药丸”就是馈源,放在馈源舱内——类似一个收集卫星信号的喇叭式装置,称得上是世界最精贵的接收器,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综合观测能力提高了大约10倍,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创造了条件。
【材料二】天眼是我国科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天眼的功能、探究成果打开了人类天文学的新征程。2021年3月开始“中国天眼”向全世界科学家征集观测权利的申请,以全开放式的方式促进人类科学多维度研究,为人类文明做出敞开式和包容性贡献。这标志着中国智慧与世界全人类智慧融合汇聚,将在不久的未来打开一片探索宇宙奥秘的新天地。
【材料三】截至 2021年5月,“中国天眼”已发现脉冲星逾 370颗,根据预测,5年后,“中国天眼”观测到的脉冲星有望达到1000颗。脉冲星就是旋转的中子星,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从脉冲星中遴选出脉冲信号稳定的毫秒脉冲星,将来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FAST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星搜寻利器,除了发现脉冲星,FAST在很多领域都具备超强“发现力”。它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的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的潜力,它的使命还包括高效率地开展对地外生命的探索,寻找“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答案。
16.这三则材料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请概括材料三里说明对象的特点。(2分)
17.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写出一种即可)(3分)
18.如果给材料二加上一个小标题,你认为以下哪一个标题更准确?( )(2分)
A.“天眼”的性能 B.“天眼”的意义 C.“天眼”的外观
19.材料三中的加点词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3分)
根据预测,5年后“中国天眼”观测到的脉冲星有望达到1000颗。
(四)名著阅读(5分)
20.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本书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它记录了作者从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部红色区域的所见所闻。
B.书中介绍了毛泽东、朱德、贺龙、刘伯承、邓小平等共产党员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2)说说下列语段中的人物是谁?语段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在看演出中途,他把棉衣披在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尽管被高额奖金悬赏缉拿,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且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
三、专题学习活动与写作(60分)
(一)专题学习活动(10分)
21.中秋节快到了,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1)【了解节日习俗】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例如春节会贴春联,吃团圆饭……,请列举出中秋节的两个习俗。(2分)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推送节日祝福】每逢佳节,亲朋好友间都喜欢互发短信、微信朋友圈,表达节日的祝福。请你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个帖子,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对亲友的祝福,不少于60字。(3分)
(3)【讲述节日故事】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写出一个与中秋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名称。(2分)
(4)【策划节日活动】班上将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3分)
【示例】项目:元宵灯谜会
目的: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①项目:______
②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50分)
22.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最美的时光,莫过有你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和家人朝夕相处,你了解他们的爱好、经历和性格吗?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你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了吗 用心教导并陪伴我们成长的老师,有没有哪一位是你想倾情描绘的?
请选择一位家人、同学(朋友)或老师,为其写一篇小传。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
第二单元测试卷(B)参考答案
1.擎 zhì
2.A【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这是跆拳道选手李羽洁的真挚情怀”是句意完整的陈述句,其后应该用句号;“爱国心”和“报国情”是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应用顿号,表示短暂的停顿;故选A。
3.动词、动词
4.B【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在句子中“这枚金牌……属于我个人”和“………是中国跆拳道队凝聚力的最美见证”是递进关系,先肯定金牌和个人的关系,再强调金牌团队凝聚力的见证。选项中只有“不仅……还”是属于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故选B。
5.(1)芳草萋萋鹦鹉洲 (2)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6.南朝齐、梁 书
7.C【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C.句意:我确信有德的人不怕没邻居之说。信:确实、实在;
故选C。
8.江南山水具有天堂般的美丽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色彩斑斓,青林翠竹四季常青。早晨露散,猿鸟鸣叫,傍晚夕阳西下,鱼儿竞相跳跃。这些景色构成了一幅如仙境般的画卷。
9.迨及暇日,有事还童
10.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材料三中“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意思是只有在山中才能让自己愉悦,无法拿来赠送给君王,表达的是一种只可自我欣赏、不能赠与他人的感慨,并非希望对方前来一同欣赏;故选D。
11.陶弘景是一个热爱自然、追求隐逸生活、富有文学才华且具有高雅情怀的人。
材料二参考译文:(我像鸟一样在紫荆树的树枝上栖息双翅,向着高空中眺望美丽如绮的彩云,有太阳在那里啊(意思是自己隐居山林,向往成仙飞天);你的来信像春天的花覆盖大地,草木和石头也开始色彩鲜明,情动于中而表现在言辞上,真情交汇于我的内心,我确信有德的人不怕没邻居之说,我们不在费以往那么多书信。你虽然践迹在红阁之中,但内心还是很期盼隐逸学道的。难道只是散了头发悠游于有洞穴的高山上,在与世隔绝的山谷中熔炼丹药,实在是值得人尊敬啊!我有幸能够把形体托付给高山,在高高的树林中安息我的身影,我常常对着月亮发出感叹,面对着风痛惜慨叹,只怕官职可以豁免掉,但是年岁不饶人啊。我自己还不是一个能看透生死的人,谁能不为老之将至而心头发热呢!整个世事悠悠而过,谁能和我同心呢 倘若遇到知己,一起共担忧愁。哎,虞公啊,这样可以一同分沈同度时日,为什么一面要惶惶不安,一面又借着庄子的故事(生死齐同)来安慰自己 等到有空闲的目子,让我们一起从事修道养生,返老还童吧,不也像当年一样高洁,也不会面对前贤而感到羞愧了。
材料三参考译文:你问我山中有什么,那我就告诉你,山上有很多白云。只有在山中,我才拥有它;只有看到它,我才会感到喜悦。所以我不能把它赠送给您。
12.①火箭发射失败,年过古稀的陆元九日夜钻研,找到了问题的关键。②陆元九接受记者采访,言辞恳切,获“七一”勋章。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71 次飞行任务成功后,人们想起了他的名言。
13.文采用了“横式结构法”,巧设四个小标题,通过“板块”并列的结构,打破了时空界限,灵活巧妙地把陆元九求学道路、科学精神和载人航天的贡献等几个方面联系起来,从不同侧面和多角度展现了陆元九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富。
14.(1)“立即”体现了陆元九想要破解发射失败问题的急切心理,“沉浸”能体现陆元九探究问题时专注、一丝不苟的态度。(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这片土地”人格化,赋予其“跳动的脉搏”这一人类的信号特征,展现了中国这片土地上蓬勃的发展生机和陆元九满腔的爱国热情。
15.①开拓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陆元九在惯性导航技术等领域不断开拓,为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火箭、导弹、卫星和载人飞船方面的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②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陆元九在国外求学后归国投入到我国的航天事业中。③踏实、严谨的科学精神。陆元九专注忘我地找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异常的原因,在工作中始终对自己和他人提出“一百分才及格”的严格要求。
16.“中国天眼”。特点:“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星搜寻利器,具有超强“发现力”。
17.示例一:列数字、作比较。运用“100米”“10倍”“300米’“2.25 倍”这些数据,具体说明了“中国天眼”观测能力强的特点(或“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示例二:作比较。将“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与德国波恩望远镜、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进行比较,说明了“中国天眼”观测能力强的特点(或“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示例三:列数字、作比较运用“100米”“10倍”“300米’“2.25 倍”这些数据,将“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与德国波恩望远镜、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进行比较,说明了“中国天眼”观测能力强的特点。
18.B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由“天眼是我国科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智慧与世界全人类智慧融合汇聚,将在不久的未来打开一片探索宇宙奥秘的新天地”可以看出,材料二是对天眼意义的介绍;故选B。
19.不能。“有望”是有希望,表示作者的推测、估计、不确定,意在说明“中国天眼”观测脉冲星达到1000颗是有可能的,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0.(1)B【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红星照耀中国》中介绍了毛泽东、朱德、贺龙、刘伯承等共产党员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但并没有对邓小平的介绍;故选B。
(2)彭德怀。表现了他关爱部下、勇敢乐观、率真风趣的性格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21.(1)吃月饼 赏月、祭月、喝桂花酒等。
(2)示例:温馨的电话,幽默的信息,精美的礼品,无不透露出对亲人的思念。在这样的欢乐日子里,祝福我的朋友们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3)示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故事。
(4)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 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2.作文一【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审题:“最美的时光”强调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具有美好、难忘等特点;“莫过有你”中的“你”是关键人物,可以是人、物、某种情感或品质等。文体不限但诗歌除外,给了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创作,如记叙文、散文等。
立意:
情感角度:可以表达对某个人的感激、敬爱之情,如父母、老师、朋友等,在与他们相处的时光里,感受到了关爱、鼓励和支持,这些时光因此变得最美;
成长角度:“你”可以是一次挫折、一次挑战或者一种品质,如勇敢、坚持等。在面对挫折挑战的过程中,自己不断成长,这段经历成为最美的时光;
社会角度:“你”可以是一个群体,如志愿者、抗疫英雄等,他们的奉献和付出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与他们相关的时光也成为最美的时光。
选材构思:
记叙文:如果选择写人,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这个人的特点和对自己的影响。比如写老师,可以描述老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讲解、课后的耐心辅导以及在自己遇到困难时的鼓励和帮助,这些事例共同构成了最美的时光。如果选择写物,可以描述这个物品与自己的故事。比如一本旧书,它陪伴自己度过了许多孤独的时光,从书中获得了知识和力量,这段与书相伴的时光就是最美的时光;
散文:可以采用片段组合的方式,选取不同的场景来展现最美的时光。比如春天的花海中与朋友的欢笑、冬天的炉火旁与家人的温馨时刻等,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写,表达出“有你”的时光最美的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最美的时光,莫过有你”的含义,如从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文化之美等方面入手,展现“你”所代表的美好事物对自己的影响。
作文二【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1.审题立意:本题要求为一位家人、同学(朋友)或老师写一篇小传,重点在于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的性格、爱好、经历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塑造出一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立意上,应着眼于对人物的赞美与歌颂,挖掘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如家人的勤劳善良、同学的乐观向上、老师的敬业奉献等,借写人物来传递正能量,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敬爱、感激或欣赏之情,同时也让读者能从人物的故事中有所感悟和启发。
2.选材构思:如果选择写家人,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如祖父对传统手艺的坚守、母亲在家庭琐事中的默默付出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或事件的重要程度进行组织,展现家人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若是写同学,可回忆校园生活中的难忘瞬间,比如同学在运动会上的拼搏、学习小组中展现出的智慧等,通过多个场景的描写,突出同学的独特个性和优秀品质。写老师时,则可以围绕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师生交流等方面选材,像老师精心准备的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功课的场景等,详细叙述这些事例,体现老师的教育情怀和专业素养,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人物的魅力和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