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化学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无磁镍铬钛合金中存在金属键 B.聚乙炔在掺杂状态下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C.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高温结构陶瓷为共价晶体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错误的是
A.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B.羟基的电子式:
C.甲醛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D.异丙基的结构简式:
3.下列反应“原子经济性”最理想的是
A.苯酚与甲醛制备酚醛树脂 B.1-丙醇催化氧化制备丙醛
C.乙醛发生羟醛缩合制备2-丁烯醛 D.环氧乙烷与水制备乙二醇
4.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错误的是
选项 性质 结构因素
A 熔点:B 稳定性: 键能
C 沸点: 分子间作用力
D 酸性:> 键极性
A.A B.B C.C D.D
5.冠醚与金属离子的聚集体可以看成一类超分子。不同大小的冠醚可以“夹带”不同的金属离子,如18-冠-6可与作用,但不与和作用,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冠醚适配碱金属离子,体现了分子识别特征
B.18-冠-6分子中,和的杂化方式均为
C.超分子中,原子与间存在离子键
D.18-冠-6分子溶入己烯,可提升水溶液氧化己烯的效果
6.G是合成抗胆碱作用药物的中间体,结构如图。下列关于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3种官能团 B.含有3个不对称碳原子
C.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最多可与发生加成反应
7.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制备用于检验醛基的悬浊液 B.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C.制备溴苯并验证有产生 D.制备乙炔并验证其性质
A.A B.B C.C D.D
8.K晶胞与晶胞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晶胞中含有2个原子
B.晶胞参数为,则原子的半径为
C.分子的空间结构为角形
D.晶胞是长方体,边长,每个原子周围与其等距且紧邻的原子有12个
9.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反应进程的能量变化如下。
已知:结构不同的溴代烷在相同条件下水解相对速率如下表:
取代基
相对速率 108 45 1.7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
B.该反应中,的水解速率,较大程度地受到浓度的影响
C.相同条件下,水解速率:
D.相同条件下,比更易解离成
10.维纶(聚乙烯醇缩醛纤维)是目前吸湿性最强的合成纤维,其合成路线如下(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性:Ⅰ<Ⅱ
B.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其另一种产物为
C.II为聚乙烯醇,也可利用乙烯醇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D.反应②化学方程式为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某涂改液中是否存在含氯有机化合物 取适量涂改液,加入溶液,加热,取上层清液,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涂改液中存在含氯有机化合物
B 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 取乙醇,加入浓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溶液中 若溶液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C 探究蔗糖在酸性溶液中是否水解 取蔗糖溶液,加入适量稀后水浴加热;再加入溶液调至碱性,最后加入适量新制悬浊液并加热 若生成砖红色沉淀,则蔗糖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
D 探究蛋白质的盐析是否为可逆过程 在饱和溶液中加入几滴鸡蛋清溶液,振荡,然后再继续加蒸馏水,振荡 若先有白色沉淀析出,加蒸馏水后沉淀逐渐溶解,则蛋白质的盐析为可逆过程
A.A B.B C.C D.D
12.是制作隐形眼镜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一种合成的路线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X与Y
B.W与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C.的同分异构体中,与官能团完全相同的有4种(考虑顺反异构)
D.Q可作隐形眼镜材料的原因之一是有良好的亲水性
二、多选题
13.从苯甲醛和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分离出苯甲醇和苯甲酸的过程如下。
已知:甲基叔丁基醚的密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萃取”过程的萃取剂也可以选择乙醇 B.“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试剂X”可选用盐酸 D.“一系列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干燥
14.可利用如下反应合成某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中间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邻羟基苯甲醛和溴水反应制备X
B.中含有键
C.消耗反应生成的,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提高的产率
D.类比上述反应,和可生成
15.由、(铌)、和元素组成的固态电解质是一种超导材料,其四方晶胞沿轴(或轴)和轴的投影如图,晶胞参数分别为、、,随着迁入和迁出晶胞,晶胞参数不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固态电解质中的化合价为+5价,该电解质化学式为
B.放电过程中随着迁入,化合价将升高
C.仅位于晶胞的体心、顶点和面心
D.晶胞按如图空隙充满时,晶体的密度为
三、解答题
16.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镍配合物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其中和的相关信息如下:
配合物 状态 溶解性
挥发性液体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单斜晶体 易溶于水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族;熔点高于,原因是 ;为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2)一种镍的氧化物,其晶体结构与相似,晶胞中氧离子的配位数为 ,下图中的 (填标号)是从该晶胞中分割出来的结构。
a. b. c. d.
(3)普鲁士蓝晶体含有、、和,属于立方晶系,立方体中心空隙可填充,晶胞参数为,结构如图(在图中省略)。
①该晶胞的化学式为 ,若晶胞中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则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
②晶胞中间最近距离为 (忽略和半径差异)。
17.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首次采用“锂离子电池”作电源,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
(1)石墨以其层状结构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占重要优势。下列关于石墨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石墨属于共价晶体,其熔点比金刚石高
b.石墨晶体中含有键
c.石墨在与层垂直方向上的电导率高于与层平行方向上的电导率
(2)碳酸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的常用溶剂,工业上常用尿素合成碳酸丙烯酯。合成反应如下:
①A可由水解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的空间结构为 。
②B还可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脲醛树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晶胞结构如图1(部分位于晶胞之外),每个晶胞中含有 个;充电时,脱出部分,形成,结构如图2,则 。
18.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米洛巴林苯磺酸盐的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有机物由、、三种元素组成,碳元素质量分数为,可与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其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D的反应类型为 ;中最多 个原子共平面。
(3)若实验测得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不含结构,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的红外光谱如图。则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4)中,米洛巴林与苯磺酸反应的官能团为 (填名称)。
(5)已知,参考上述合成路线,以和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为 (无机试剂、有机溶剂任选)。
19.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抗风湿等药效,以水杨酸与足量乙酸酐反应制取乙酰水杨酸,反应可进行完全。其制备原理为: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水杨酸 138 158 336 易溶于乙醇,微溶于水
乙酸酐 102 140 易溶于乙醇,易水解生成乙酸
乙酰水杨酸 180 134 321 溶于乙醇,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下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控制温度,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加水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粗产品。
①仪器a的名称为 ;b的作用是 。
②该实验适宜的加热方式为 。
③洗涤粗产品时,应使用的试剂为 。
(2)粗产品中含有副反应产生的高聚物等杂质,经如下提纯处理后,加入辅料制得阿司匹林药片。
①验证粗产品中不含有水杨酸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
②饱和溶液的作用是 ,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
(3)测定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辅料不参与反应)。
称取研碎后的药片,用溶解并加热,除去辅料等不溶物,将所得溶液移入锥形瓶,滴入几滴甲基橙,用浓度为的标准盐酸滴定剩余的,消耗盐酸体积为。
①乙酰水杨酸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的质量分数为 (列出表达式)。
20.多并环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菌等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的名称为 。
(2)C的结构简式为 ;E→F的反应类型为 。
(3)芳香族化合物M是I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为 。
a.能与碳酸氢钠溶液产生气体
b.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其峰面积比为
(4)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②;
③中间产物1含三个六元环,中间产物3含三个环,其中有两个六元环。
写出中间产物1、3的结构简式 、 。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C
6.D
7.A
8.D
9.B
10.C
11.C
12.D
13.AB
14.CD
15.AD
16.(1) 四 Ⅷ 前者为离子晶体,后者为分子晶体,破坏分子晶体的范德华力所需能量比破坏离子晶体的离子键所需能量少 非极性
(2) 6 bd
(3)
17.(1)b
(2) +2NaOH+2NaCl 三角锥形
(3) 6 7:5
18.(1)
(2) 取代反应 7
(3)
(4)氨基
(5)
19.(1) 球形冷凝管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实验 水浴加热 冷水
(2) 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
(3)
20.(1) +HNO3+H2O 乙二酸二甲酯或草酸二甲酯
(2) 还原反应
(3)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