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了9∶3∶3∶1的性状分离比。下列叙述中与该性状分离比无关的是( )
A.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相同
C.F1产生的配子的活力相同
D.F2不同植株的生存能力相同
2.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某种宠物狗的长毛与卷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B.在相同环境下,表型相同的生物,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两个纯合子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D.控制小麦的抗倒伏和抗条锈病性状的基因被称为等位基因
3.豌豆子叶的黄色(Y)、种子的圆粒(R)均为显性性状,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两亲本杂交所得的F1的表型及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两亲本表型均为黄色圆粒
B.两亲本中只有一方的基因型为双杂合
C.让F1中黄色皱粒个体自交,子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D.让F1中杂合绿色圆粒个体自交,子代出现绿色皱粒个体的概率为1/4
4.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男性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祖父或外祖母
B.芦花雌鸡的Z染色体只能传递给子代雄鸡
C.红绿色盲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低于在女性群体中的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密切相关
5.蜜蜂的雌蜂(2n=16)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雌蜂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有8条或16条染色体
B.雄蜂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C.雌蜂减数分裂时可形成8个四分体
D.雄蜂的体细胞中含有多对等位基因
6.某实验小组用X射线照射紫花香豌豆品种,子代中出现了一株白花突变植株,已知花色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实验小组让该白花突变植株和纯合紫花植株杂交,获得F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F1植株均开紫花,则白花为隐性性状
B.若F1植株均开白花,则白花为显性性状
C.若F1植株中紫花∶白花=1∶1,则白花植株产生了2种基因型的配子
D.若F1植株中紫花∶白花=1∶1,则不能判断紫花与白花的显隐性关系
7.某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如图为其体内某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的图像。不考虑除图示外的其他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互换
B.该细胞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
C.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XB
D.该细胞会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
8.某种植物(XY型)的宽叶和窄叶受到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让宽叶雌株和宽叶雄株杂交,的表型及比例是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2:1:1.让的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自由交配得到。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据此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
B.亲本宽叶雌株是杂合子
C.宽叶雌株中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的表型及比例是宽叶:窄叶=1:1
9.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相关基因控制花色的途径如图所示。花冠含有红色色素时表现为红花,含有粉色色素时表现为粉花,其他情况均表现为白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自然群体中白花植株共有4种基因型
B.白花植株的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C.让杂合的粉花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白花植株约占1/8
D.让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粉花植株约占3/16
10.控制口面指综合征Ⅰ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携带显性基因的个体表现正常。下列婚配方式生出的男孩中,口面指综合征Ⅰ型发病率最高的是( )
A.女性患者和正常男性
B.正常女性和男性患者
C.女性携带者和正常男性
D.女性携带者和男性患者
11.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含有56条染色体,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其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雌家蚕有1条Z染色体和1条W染色体
B.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O~a时期
C.在a~b时期,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条染色单体
D.在b~c时期,细胞内不存在相同的基因
12.大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某同学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
B.F1灰色大鼠会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
C.让F1与黄色亲本杂交,子代中会出现灰色和黑色大鼠
D.让F2的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子代中黑色大鼠约占2/3
13.下图为某单基因(A/a)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Ⅱ-3的致病基因可能只来自Ⅰ-1
B.Ⅱ-4的致病基因可能只来自Ⅰ-1
C.Ⅱ-3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Ⅰ-1和Ⅰ-2
D.Ⅱ-4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1和Ⅰ-2
14.某种生物(2n=4)体内处于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
B.①与②、③与④互为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分裂产生的是精细胞
D.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
15.某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异常,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Y的配子。已知A/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染色体分离异常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时未分离
B.2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Ⅱ时未分离
C.X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Ⅱ时未分离
D.2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时未分离
16.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黑翅和灰翅由基因A/a控制。某小组让黑翅(♀)与灰翅(♂)个体交配,得到F1,再让F1的雌、雄虫随机交配,得到F2,杂交实验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亲本 F1 F2
黑翅(♀)×灰翅(♂) 黑翅(♂):灰翅(♀)=1:1 黑翅(♀):灰翅(♂):黑翅(♂):灰翅(♀)=1:1:1:1
A.灰翅为隐性性状
B.亲本雌虫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卵细胞
C.F1雌、雄虫的基因型分别为ZaW、ZAZa
D.让F2黑翅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灰翅个体均为雄虫
二、解答题
17.下图为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甲所处的时期是 ,该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是 。
(2)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 (填“甲”“乙”“丙”或“丁”)所处的时期。若细胞丙的基因型为AaB,不考虑基因突变,则原因是 。
(3)该动物为 (填“雌性”或“雄性”)动物,判断依据为 。细胞丁的名称是 。
18.眼白化病Ⅰ型是一种单基因(A/a)遗传病,患者眼部缺乏黑色素,会出现视力低下、畏光等症状。图1是某眼白化病Ⅰ型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基因A/a可被酶切割成长短不同的片段,电泳后所得条带不同。对该家系部分成员的基因A/a酶切后进行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致病基因的条带是 (填“条带1”或“条带2”)。眼白化病Ⅰ型的遗传方式为 ,判断依据是 。
(2)Ⅲ-1的基因型为 ,若对Ⅲ-1和Ⅲ-3的基因A/a酶切后进行电泳,则二者的电泳条带相同的概率为 。
(3)若Ⅲ-3与正常男性婚配,则他们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
19.某种二倍体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存在斑翅与正常翅、桃色眼与黑色眼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到基因D/d、E/e的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一:斑翅桃色眼(♀)个体与正常翅黑色眼(♂)个体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是正常翅桃色眼(♀):正常翅黑色眼(♀):斑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1:1:1:1。
实验二:选择F1中的正常翅黑色眼(♀)个体与斑翅黑色眼(♂)个体杂交,F2的表型及比例是正常翅黑色眼:正常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斑翅桃色眼=2:1:2:1。
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D/d、E/e分别位于 、 染色体上,理由是 。
(2)实验二的F2中黑色眼:桃色眼=2:1。小组成员分析后,认为有两种假说可以初步解释该现象,请完善这两个假说:
假说Ⅰ:含有基因E的雄配子或雌配子有 不育。
假说Ⅱ: 。
(3)小组成员结合实验一分析后否定了假说Ⅰ,否定的理由是 。
三、实验题
20.果蝇的卷翅和直翅、灰体和黑檀体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为研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某小组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已知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 F1 选用的F1 F2
直翅灰体雌蝇×卷翅黑檀体雄蝇 卷翅灰体:直翅灰体=1:1 卷翅灰体雌蝇×卷翅灰体雄蝇 卷翅灰体:卷翅黑檀体:直翅灰体:直翅黑檀体=9:3:3:1
(1)果蝇的卷翅和直翅这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 定律。
(2)亲本雌、雄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2卷翅灰体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为探究F2中某只卷翅黑檀体雌蝇(甲)的基因型,该小组从F2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请写出杂交方案和预期结果及结论。
杂交方案: 。
预期结果及结论: 。
21.某实验室保存了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2n=8),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隐性性状所对应的表型为突变型。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焦刚毛性状与粗糙眼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焦刚毛雄果蝇的细胞中,最多含有 个s基因。
(2)选择紫眼焦刚毛雄果蝇与纯合野生型雌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F2雄果蝇中紫眼焦刚毛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3)雄果蝇性染色体的结构如图2所示。野生型果蝇的眼形是圆眼。某实验人员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突变体,为探究棒眼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的Ⅰ片段上还是Ⅱ片段上,该实验人员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果蝇眼形的 (填“圆眼”或“棒眼”)是隐性性状。根据图3所示杂交实验, (填“能”或“不能”)判断棒眼基因位于图2中X染色体的哪个片段上,原因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B D D A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C D B D
17.(1) 减数分裂Ⅰ中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2) 乙 基因A或a所在染色体片段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3) 雄性 细胞乙为初级性母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 精细胞
18.(1) 条带1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Ⅱ-3和Ⅱ-4正常,生出患病儿子;Ⅱ-4为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
(2) XAXa 1/2
(3)1/8
19.(1) X 常 实验一中斑翅雌虫与正常翅雄虫杂交,F1中雌虫均表现为正常翅,雄虫均表现为斑翅,与性别有关,而两个实验中的眼色遗传与性别无关
(2) 50%(或1/2) 基因E纯合时致死
(3)若根据假说Ⅰ分析,实验一中桃色眼个体和黑色眼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ee、Ee,则两者杂交的实验结果应该是黑色眼∶桃色眼=1∶2,与实验结果不符
20.(1) 卷翅 自由组合
(2) aaBB、Aabb 1/9
(3) 选择直翅黑檀体雄蝇与甲进行杂交 若子代个体均表现为卷翅,则甲的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个体中卷翅∶直翅=1∶1,则甲的基因型为Aabb
21.(1) 自由组合 2
(2) RrXSXs、RrXSY 1/8
(3) 棒眼 不能 棒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Ⅰ片段上或Ⅱ片段上,F2果蝇均表现为圆眼∶棒眼=3∶1,且棒眼只出现在雄果蝇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