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课件26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8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课件26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8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钠与O2、H20反应
难点: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
1.能够列举钠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钠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预测钠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新课导入
据统计,正常每个人一天要消耗10-20克食盐,一年要消耗5-10公斤食盐。但你知不知道,在这雪白的盐里,还躲藏着一种金属呢?
躲在食盐里的金属
——钠
如何从海水中获得金属钠?
NaCl
Na
问题讨论:钠的“构——性”
强还原性
Na+
易失去一个电子
Na
[结论] 单质钠的化学性质活泼, 具有还原性,故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存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Na+O2 ——
2.与酸反应:Na+HCl——
3.与某些盐反应:Na+CuSO4 ——
钠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探究一: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钠的初识
钠的物理性质
任务一:结合实验,从以下五个方面归纳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颜色 状态 硬度 密度的相对大小 熔点
银白色 固体 小 ρ(H2O) >ρ(Na)>ρ(煤油) 低
新切开的钠具有_______的金属光泽
银白
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室中,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结论:常温下,金属钠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
(白色)
任务二:结合实验,探究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在空气中很快________
变暗
如果加热,钠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探究二:将一个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迅速投到热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待钠熔化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
(1)
(2)
(3)
(4)
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先_____,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_____,生成_______固体
熔化
黄色
淡黄色
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结论
(淡黄色)
2Na+O2===Na2O2
其中O为_____价
-1
条件不同,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与反应物的量无关
归纳总结
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钠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化合生成的化合物中钠只显____价
+1
2Na+Cl2====2NaCl
加热
Na与Cl2在点燃条件下的反应
2Na+S====Na2S
Na与S在研磨条件下的反应
钠的化学性质
钠作为一种还原性物质,除O2外,还能和其他非金属单质反应吗?
剧烈燃烧,产生白色的烟;
混合研磨时燃烧,火星四射,发生爆炸。
典例精讲
等质量的钠
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中(常温下)充分反应,失电子______多(填“第一块”“第二块”或“一样”,下同),生成产物的质量_______大。
一样
第一块
Na2O2
生成物中
钠均为+1价
生成物中
Na守恒
转移电子数相同
生成的
Na2O2质量大


足量氧气
加热
足量氧气
常温
Na2O
Na2O与Na2O2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钠的化学性质
【问题解决】为什么钠遇水易爆炸?钠与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预测】从物质组成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预测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Na+
H2
Na
H2O
H+
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在反应中,钠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还原剂被氧化。
OH
物质组成角度:水中只有H化合物能降低。
现象 结论或解释
钠___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___
钠_____成小球 钠的熔点___,反应放热
小球在水面上_________ 反应产生的_____推动小球运动
与水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 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钠与水_____反应,产生气体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__ 有_____物质(________)生成


熔化

迅速游动
氢气
剧烈

碱性
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
探究三: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
2Na+2H2O===2NaOH+H2↑
归纳总结
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化学方程式
钠的化学性质
2Na + 2H2O = 2NaOH + H2↑
化合价升高,失e-×2
化合价降低,得e-×2
2Na+2H2O===2Na++2OH-+H2↑
实质:钠与水电离出的少量H+生成H2
还原剂
氧化剂
离子反应方程式
钠的化学性质
【问题解决】钠着火时能否用水灭火?假如你是事故现场工作人员,你会怎么灭火?
典例精讲
【例1】某实验小组在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将两块绿豆粒大小的钠分别同时投入到甲、乙两个小烧杯中,甲烧杯盛有10 mL水,乙烧杯盛有10 mL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乙烧杯中钠反应更剧烈。
结论:乙烧杯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HCl===2NaCl+H2↑
(2)将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钠投入到丙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浮、熔、游、响、生成_________。请根据现象写出丙烧杯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色沉淀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或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01
钠在各种水溶液中反应时,先酸,再水,后盐。
02
K、Ca、Na等活泼金属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其他金属
归纳总结
钠与水溶液反应的规律
钠的化学性质
钠先与水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
消耗了水,若是饱和盐溶液,会有晶体析出
考虑生成的 NaOH 是否与该盐溶液反应
已知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试分析把一小块钠放入饱和石灰水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钠的用途
(1)作还原剂来制取活泼金属;
(2)制作高压钠灯;
(3)制钠钾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高压钠灯
钠在高温下能将TiCl4中的Ti置换出来
TiCl4 + 4Na 4NaCl + Ti
小结
1.通过钠的学习,你能得出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吗?
2.通过钠的学习,你能形成对钠的学习的研究思路吗?
物质类别
元素化合价
反应规律
预测
实验
解释与
结论
基于实验证据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推论
物质类别
代表物
研究内容
拓展延伸
英国化学家,1802年开创了农业化学,1807年用电解法离析出金属钾和钠;1808年分离出金属钙、锶、钡和镁。1813年在法国研究碘,指出碘是与氯类似的元素,并制备出碘化钾和碘酸钾等许多碘的化合物。后证实金刚石和木炭的化学成分相同。1815年发明矿用安全灯,1817年发现铂能促使醇蒸气在空气中氧化的催化作用。
金属钠的发现者——戴维
汉弗里·戴维 (1778-1829)
随堂演练
1.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钠着火时,不可以用干冰灭火器灭火
B.在自然界中,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钠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D.通过加热可除去 固体中的
【答案】B
【详解】A.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钠着火时,不能用干冰灭火器灭火,应用干燥的沙土灭火,故A正确;
B.钠很活泼,常温下就可以和氧气以及水反应,所以在自然界中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B错误;
C.钠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反应,所以保存钠时需要隔绝空气,钠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故C正确;
D. 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为 、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加热可除去
固体中的 ,故D正确;
随堂演练
2.英国化学家汉弗里·戴维在十九世纪初通过电解的方式获得金属钠的单质,下列有关金属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金属钠性质活泼,一般保存在煤油中
B.金属钠与水产生的氢气
C.金属钠可用刀切割,说明其密度较小
D.使用后多余的金属钠应放回试剂瓶中
【答案】C
【详解】A.Na易和空气中的O2、水蒸气反应,Na的密度大于煤油且和煤油不反应,所以Na一般保存在煤油中,故A正确;
B.Na和H2O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故B正确;
C.金属钠可用刀切割,说明其硬度较小,与其密度无关,故C错误;
D.Na性质非常活泼,能燃烧、能和水反应,因此不能随便丢弃,使用后多余的金属钠应放回试剂瓶中,故D正确;
随堂演练
3.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小,钠切开的断面露置在空气中变暗,是因为生成了Na2O
B.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将一小块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有红色固体Cu析出
D.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使用后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试剂瓶中
【答案】C
【详解】A.金属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小,钠切开的断面露置在空气中变暗,是因为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发生非反应生成了Na2O,故A正确;
B.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B正确;
C.钠和水会剧烈反应,故将一小块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首先发生的是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再与硫酸铜发生反应,所以生成的物质为氢氧化铜和氢气,故C错误;
D.因为金属钠易于空气和水发生反应,故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使用后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试剂瓶中,故D正确;
随堂演练
4.将绿豆大的钠块投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钠块只在煤油层中游动,并放出气体
B.钠块只在水层中游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
C.钠块在煤油、水两液体界面处反应,上下跳动,水层变红
D.钠块在四氯化碳、水两液体界面处反应,熔化成小球并上下跳动,水层变红
【答案】C
【详解】A.钠的密度比煤油大,钠块应在煤油层的下面水层游动,并放出气体,A不正确;
B.钠块在水层中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附着在钠块表面使浮力增大,会进入煤油层,B不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钠块在煤油、水两液体界面处反应,当氢气浮在钠块表面时,向上跳动进入煤油层,当氢气逸出后,从煤油层又回到水表面,钠与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碱,使水层中酚酞变红,C正确;
D.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块在水面上发生反应,不会沉入水底,也就不可能在四氯化碳、水两液体界面处发生反应,D不正确;
随堂演练
5.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①MgSO4溶液②Na2SO4溶液③饱和澄清石灰水④Ca(HCO3)2溶液⑤CuSO4溶液⑥饱和NaCl溶液。
A.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
【答案】D
【详解】①金属钠放入MgSO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得到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MgSO4=Na2SO4+Mg(OH)2↓+H2↑,既有气体生成,又有白色沉淀产生;③金属钠放入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澄清石灰水中溶剂减少,Ca(OH)2析出,既有气体生成,又有沉淀生成;④金属钠放入Ca(HCO3)2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Ca(HCO3)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既有气体生成,又有沉淀生成;⑥金属钠放入饱和NaCl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形成过饱和溶液,NaCl析出,既有气体生成,又有沉淀生成。因此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①③④⑥;
课堂小结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钠的物理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
熔点低、密度小于水、导电导热
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与水反应
与酸碱盐反应的实质
THANKS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