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钠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课件27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钠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课件27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3课时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核心素养学习目标
1.基于实验探究认识Na2CO3、NaHCO3的相关性质,理解并掌握Na2CO3、NaHCO3相互转化的途径,培养科学探究意识(重、难点)。
2.了解焰色试验的操作和原理,并能作出解释。
3.通过阅读科学史话《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认识化学在纯碱生产中的贡献,增强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提升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发酵粉或食用面碱主要成分是什么
碳酸氢钠和酒石酸
碳酸钠
情 境 引 入
任务一 Na2CO3、NaHCO3性质探究
【实验2-4】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各约1g),完成下列实验。
(1)Na2CO3、NaHCO3溶解性及水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盐 Na2CO3 NaHCO3
(1)观察Na2CO3和NaHCO3的外观并进行描述 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
(2)向以上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观察现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 加几滴水后,结块变成晶体;温度上升 加几滴水后,少部分溶解;温度下降
(3)继续向(2)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水,用力振荡,有何现象 振荡后可溶解 固体量有所减少
(4)分别向(3)所得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有何现象 溶液变红(较深) 溶液微红
初步结论 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溶于水放热,溶液碱性比NaHCO3的强 加水少量溶解,溶于水吸热,溶液碱性比Na2CO3的弱
Na2CO3、NaHCO3都   溶于水,     溶解度更大;
Na2CO3溶解   热  ,NaHCO3溶解   热  ;
Na2CO3、NaHCO3溶液都呈   性,     溶液的碱性更强。
实验结论:

Na2CO3



Na2CO3
防止受潮
Na2CO3
Na2CO3 · xH2O
+H2O
风化
失去结晶水
Na2CO3粉末遇水生成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水合碳酸钠(Na2CO3·xH2O)。 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里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
避免阳光直射,
置放阴凉干燥处。
面包为什么松软可口?
【实验探究2】(2)Na2CO3、NaHCO3热稳定性的探究
任务一 Na2CO3、NaHCO3性质探究
【实验2-5】分别加热Na2CO3、NaHCO3,观察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Na2CO3很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试管口有小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我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来鉴别Na2CO3和NaHCO3。
归纳小结: Na2CO3、NaHCO3性质及用途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水溶性 易溶于水 可溶于水
溶液酸碱性 碱 性 碱 性
热稳定性 加热不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用 途 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 制药、焙制糕点

【实验改进】
操作简便、节约原料
好处
现象连续、易于对比
减少污染
为什么把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里?放在大试管里可以么?
不可以,把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里可以增强说服力,如果把碳酸氢钠放在大试管里、碳酸钠放在小试管里,实验结果无说服力,会让人产生疑问:是由于碳酸钠受热不够而无法分解。
任务一 Na2CO3、NaHCO3性质探究
【思考】
用套管实验装置可以更好地比较Na2CO3和
NaHCO3的热稳定性,其中小试管内有沾有
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时,小试管内棉花球上的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___,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___。
(2)实验时,烧杯A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而烧杯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得热稳定性:Na2CO3______(填“>”或“<”)NaHCO3。
(3)若两试管内盛装的物质颠倒放置,还能否较好的比较二者热稳定性?
H2O
CO2
>
不能
任务一 Na2CO3、NaHCO3性质探究
【交流研讨2】
大家知道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是怎么来的吗?
情 境 引 入
我们在炒菜的时候,偶有食盐溅在煤气火焰上,火焰呈 。
黄色
钠燃烧时,火焰呈 。
黄色
1. 焰色试验
定义:金属或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可定性分析试样所含金属元素。
注意 焰色试验是元素的物理性质,该鉴别物质的方法属于物理方法。
2. 实验操作
“洗”
“烧”
“蘸”
“烧”
——铂丝(或光洁无锈铁丝)用盐酸洗净
——在外焰上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
——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相同
任务二 认识焰色试验的操作和原理
【实验2-6】:
3.现象:灼烧Na2CO3溶液时,火焰呈黄色;当灼烧K2CO3溶液时,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4.结论: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
任务二 认识焰色试验的操作和原理
盐酸沸点比硫酸低,加热时易挥发无残留。铂丝或铁丝做焰色试验时没有颜色,而铜在灼烧时有绿色的焰色。
【交流研讨2】利用焰色试验检验钾元素时,为什么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因为含有钾元素的物质中往往会混有少量的钠元素,灼烧时,钠元素的黄色光会掩盖钾元素的紫色光,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色光,便于观察到钾元素的紫色光。
任务二 认识焰色试验的操作和原理
【交流研讨1】为什么用盐酸洗涤铂丝或铁丝而不用硫酸?为什么用铂丝或铁丝等蘸取试剂做焰色试验,而不采用铜丝?
5. 一些金属元素的焰色
金属元素 锂 钠 钾 铷 钙 锶 钡 铜
焰色 紫红色 黄色 紫色 紫色 砖红色 洋红色 黄绿色 绿色
紫红色 黄色 紫色 砖红色 洋红色 黄绿色 绿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任务二 认识焰色试验的操作和原理
1.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可以是游离态(单质),也可以是化合态(化合物),如Na和NaCl、Na2CO3等焰色反应都为黄色;金属的化合物无论是溶液还是固体,其焰色相同。
2.并非所有金属元素都能发生焰色反应,如Fe、Al、Pt等金属元素均不发生焰色反应,故可用铂丝或铁丝来蘸取待检溶液做焰色反应。
注意事项:
任务二 认识焰色试验的操作和原理
3.利用焰色反应可以检验某些用常规化学方法不能鉴别的金属元素(主要是钠和钾)。
4.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放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火焰颜色相同,是为了除去上面沾有的杂质。
6.应用
(1)检验金属元素的存在,如鉴别NaCl和KCl溶液。
(2)利用焰色试验制节日烟花。
任务二 认识焰色试验的操作和原理
1. 判断正误
(1)焰色试验是物质在灼烧时发生了化学反应而呈现不同的焰色
(2)焰色试验的铂丝可用稀硫酸洗净
(3)可利用焰色试验来鉴别Na2CO3溶液和K2CO3溶液
(4)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一定不含有钾盐
×

×
×
评 价 练 习
2.用焰色试验检验K+时的操作有:①蘸取待测液;②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③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④用稀盐酸洗净铂丝。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②③
C.④①② D.①③②④

操作步骤:洗、烧、蘸、烧、观
注意:检验 K+时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以滤去黄光。
评 价 练 习
3.节日燃放的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属于化学变化
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C.某样品的焰色为黄色,则该样品仅含有钠元素
D.焰色试验时金属丝应用硫酸清洗并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
再蘸取样品灼烧

物理变化
用盐酸清洗,硫酸是难挥发性酸,会残留痕迹
一定含钠元素,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钾元素
评 价 练 习
学习小结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
焰色试验
1. Na2CO3、NaHCO3性质探究
1. 定义
2. Na2CO3、NaHCO3的应用
2. 实验操作
3. 一些金属元素的焰色
1. 某些物理性质
2. 热稳定性
3. 与钙盐、钡盐等反应
4. 与某些碱的反应
5. 与盐酸的反应
归纳总结
我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