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件49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件49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章末复习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导航
本节重难点
※同素异形体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例如:金刚石、石墨、C60 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氧气和臭氧(O3) 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红磷和白磷 是磷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探究课堂
(1)交叉分类法
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探究课堂
根据物质组成是否单一
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
(2)树状分类法
探究课堂
氧化物的分类
探究课堂
酸的分类
探究课堂
碱的分类
探究课堂
盐的分类
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探究课堂
分散系的分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
三者本质特征比较: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探究课堂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定义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溶液 (NaCl溶液) Na+和Cl- 水
悬浊液 (泥水) 小土粒 水
乳浊液(油水) 小油滴 水
探究课堂
3、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气溶胶:分散剂为气体。如烟、云、雾
液溶胶:分散剂为液体。如Fe(OH)3胶体
固溶胶:分散剂为固体。如有色玻璃
常见的胶体有:
淀粉溶液、豆浆、牛奶、果冻、血液、烟、云、雾、墨汁、碳素墨水、肥皂水、Al(OH)3胶体、Fe(OH)3胶体等。
探究课堂
蒸馏水
沸腾
饱和FeCl3
红褐
注意:不能搅拌,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Fe(OH)3胶体凝聚。
科学探究1 Fe(OH)3 胶体的制备
探究课堂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原因分析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无现象产生
胶体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能使光波发生散射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极其微弱
探究课堂
酸性氧化物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 碱(可溶) → 盐 + 水
+ 水 → 含氧酸(SiO2 除外)
CO2+H2O=H2CO3
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 → 含氧酸盐
CO2+CaO=CaCO3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探究课堂
碱性氧化物
CaO + 2HCl = CaCl2 + H2O
+ 酸 → 盐 + 水
+ 水 → 碱 (CuO、Fe2O3不溶于水)
CaO+H2O=Ca(OH)2
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 → 盐
CaO+CO2=CaCO3
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探究课堂
一、酸、碱、盐的性质
1、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与碱反应
酸与某些盐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
NaOH + HCl == NaCl + H2O
HCl + AgNO3 == AgCl↓ + HNO3
不同的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不同的酸中都含有H+
探究课堂
2、碱的化学性质
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
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碱与酸反应
碱与某些盐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 H2O
NaOH + HCl == NaCl + H2O
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
不同的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不同的碱中都含有OH-
探究课堂
3、盐的化学性质
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
盐与金属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盐与酸反应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盐与碱反应 FeCl3 + 3NaOH == 3NaCl + Fe(OH)3↓
盐与某些盐反应 BaCl2 + Na2SO4 == BaSO4↓ + 2NaCl
探究课堂
Ca → CaO → Ca(OH)2 → CaSO4
C → CO2 → H2CO3 → CaCO3
二、物质的转化
金属单质
碱性氧化物


O2
H2O
酸或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O2
H2O
碱或碱性氧化物
可溶于水的,如CaO、Na2O
CuO不与水反应
SiO2除外,不与水反应
探究课堂
化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
强碱: 四大强碱
大部分盐:Na2SO4、NaCl
强酸:六大强酸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全部电离
弱酸:H2CO3 CH3COOH
弱碱:NH3·H2O
水(H2O)
部分电离
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MgO、CaO
不电离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如Fe、Cu、NaCl溶液等)
※ 物质的分类
探究课堂
1.铜丝、盐酸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小结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思考与交流】
混合物
单质
探究课堂
4、SO2属于化合物,溶于水也能导电,SO2属于电解质吗?
SO2 + H2O == H2SO3
CO2 + H2O == H2CO3
SO3 + H2O == H2SO4
非电解质
电解质
电解质因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SO3、SO2、CO2、NH3,它们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
探究课堂
H2SO4 ===
HCl ===
HNO3 ===
①▲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4、酸、碱、盐的定义
H+ + Cl-
H+ + NO3-
2 H+ + SO42-
探究课堂
NaOH ===
②▲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Ba(OH)2 ===
KOH ===
Na+ + OH-
K+ + OH-
Ba2+ + 2 OH-
探究课堂
NaCl ===
③▲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KNO3 ===
Fe2(SO4)3===
NaHSO4===
Na+ + Cl-
K+ + NO3-
2Fe3+ + 3SO42-
Na+ + H+ + SO42-
探究课堂
NaHSO4==== Na+ + H+ + SO42-
NaHSO4==== Na+ + HSO4-
NaHCO3==== Na+ + HCO3-
5、注意三个特殊:
在水溶液中
在熔融状态下
NaHCO3==== Na+ + HCO3-
NaHSO3==== Na+ + HSO3-
NaHSO3==== Na+ + HSO3-
探究课堂
常见原子团化合价
OH- H+
NH4+(铵根)
NO3-(硝酸根)
SO42-(硫酸根)
SO32-(亚硫酸根)
CO32-(碳酸根)
HCO3-(碳酸氢根)
PO43-(磷酸根)
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
ClO3-(氯酸根)
MnO4-(高锰酸根)
MnO42-(锰酸根)
探究课堂
4、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关键—-“拆”
能拆写
强酸:HCl、HNO3、H2SO4、
强碱:KOH、NaOH、Ba(OH)2、Ca(OH)2
可溶性盐(依据溶解性口诀)
不能拆写
单质、气体、水、氧化物、难溶物
弱酸:H2CO3、CH3COOH、H2SO3
弱碱: NH3·H2O
探究课堂
※ 微溶物处理原则
①作反应物
较稀,溶液澄清,拆开写成离子形式
较浓或溶液浑浊,不拆,写成分子形式
例: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a(OH)2 ]
石灰乳[Ca(OH)2浑浊液]和碳酸钠溶液作用
②作生成物,不拆开,通常写成分子形式
Ca(OH)2、MgCO3、CaSO4、Ag2SO4微溶,不拆
探究课堂
(1)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Cu(OH)2与H2SO4反应:
写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Cl和AgNO3溶液反应:
(3)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5)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
H+ + OH- == H2O
Ag+ + Cl- == AgCl↓
2H+ + CO32- == H2O + CO2↑
2H+ +Cu(OH)2 ==2H2O +Cu2+
2H+ +2OH-+Ba2++SO42- == 2H2O+BaSO4↓
【练习】
探究课堂
2Fe + 6H+ == 2Fe3+ + 3H2↑
5、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看是否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
Fe + 2H+ == Fe2+ + H2↑
如:铁与稀盐酸反应
探究课堂
(2)看是否符合拆写原则
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 + 2H+ == H2O + CO2↑
CaCO3+2H+ == Ca2++H2O+CO2↑
(3)看电荷是否守恒
如: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
Fe3+ + Fe == 2Fe2+
2Fe3+ + Fe == 3Fe2+
探究课堂
(4)看原子是否守恒
如: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2Na+H2O == 2Na+ +2OH-+H2
2Na+2H2O == 2Na+ +2OH-+H2
(5)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如: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Ba2++SO42-==BaSO4↓
Ba2++OH-+H++SO42-==BaSO4↓+H2O
Ba2++2OH-+2H++SO42-==BaSO4↓+2H2O
探究课堂
(6)注意与用量(少量、过量、适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例如: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离子方程式为 Ca2+ + 2OH- + 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
Ca(OH)2 + 2CO2 == Ca(HCO3)2
离子方程式为 Ca2+ + 2OH- + 2CO2 == Ca2++ 2HCO3-
探究课堂
8、离子共存问题:以下情况不能共存
①生成沉淀(根据溶解性表)
②放出气体
OH- 与NH4+
H+与CO32-、HCO3-、S2- 、HS-、SO32-、HSO3-等
③生成弱电解质(难电离物质)
弱酸:H2CO3、CH3COOH、HClO、H2SiO3
弱碱:NH3 ·H2O
水:H2O
探究课堂
④审题时注意题中的隐含条件
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如 Cu2+、Fe3+、Fe2+、 MnO4-
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
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
蓝色
紫红色
浅绿色
黄色
⑤在酸性(H+)条件下不能存在的有
OH-、HCO3-、HSO3- 、HS-、S2-、SO32-、CH3COO _
⑥在强碱性(OH-)条件下不存在
H+、NH4+、HCO3-、HSO3-、HS-
Mg2+、Al3+、Ca2+、Fe3+、Fe2+、Cu2+
探究课堂
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探究课堂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Na + Cl2 === 2NaCl
0 0 +1 -1
失去 2×e-
得到 2×e-
点燃
书写步骤:
①标价态
②连双线:同种元素,反应物 生成物
③注得失: a×be-
得到的电子总数 = 失去的电子总数
探究课堂
(2)单线桥法
2Na + Cl2 === 2NaCl
2e-
点燃
书写步骤:
①标价态
②连单线:反应物: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③标电子总数:be-
探究课堂
CuO + H2 == Cu + H2O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2 0 0 +1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探究课堂
还原剂 :升 失 氧
氧化剂: 降 得 还
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口诀
探究课堂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①部分非金属单质,如O2、F2、Cl2、Br2、I2等。
②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KMnO4、FeCl3等
③酸类:HNO3、H2SO4(浓)、HClO等
①活泼金属单质,如Al、Zn、Fe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C、H2等
③含有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CO、SO2、FeCl2等。
探究课堂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归纳:比什么性,找什么剂,左大于右;强制弱原则
2、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
(强还原性)
(强氧化性)
(弱氧化性)
(弱还原性)
探究课堂
练习: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常温下: 4Na + O2 == 2Na2O(白色)
加热下: 2Na +O2 == Na2O2 (淡黄色)
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
0 0 +1 -2
0 0 +1 -1
失去 4×e-
得到 2×2e-
失去 2×e-
得到 2×e-
探究课堂
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NaCl溶液均为混合物
B.K2SO4、KNO3、KHCO3均为钾盐
C.水、H2SO4、CaO均为氧化物
D.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但Na2CO3为盐
C
随堂练习
例: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Na2O、MgO、CO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 烧碱、生石灰、纯碱均属于碱
C.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D. SO2、CO2、SO3、CaO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
随堂练习
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⑤ , ;
⑥ , 。
2Ca+O2===2CaO
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aO+CO2===CaCO3
化合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Ca(OH)2+2HCl===C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
复分解反应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