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电解质的电离(课件25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电解质的电离(课件25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学习目标
认识电解质,能从微观角度分析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酸、碱、盐的电离过程
建立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微观认知模型
生活常识
学习任务1 探究物质的导电性
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干燥的 NaCl 固体、KNO3固体和蒸馏水,如图1-9所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三个烧杯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
取上述烧杯中的 NaCl 固体、KNO3固体各少许,分别
加入另外两个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溶液。如图1-9所示,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 NaCl 溶液、KNO3溶液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
现象。
学习任务1 探究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学习任务1 物质的导电性实验实验结果
实验序号 物质 实验现象 导电性
1 干燥的NaCl固体
2 干燥的KNO3固体
3 蒸馏水
4 NaCl溶液
5 KNO3溶液
学习任务2 基于物质导电性实验构建电离认知模型

思考交流2
氯化钠溶液为何能导电?

思考交流1
氯化钠固体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氯化钠固体为什么不导电?
氯化钠晶体不导电
(宏观视角)
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
(微观视角)
Na+和Cl-可以自由移动
加水溶解
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
学习任务2 基于物质导电性实验构建电离认知模型
学习任务2 基于物质导电性实验构建电离认知模型
H2O
Na+
Cl-
微观演示:通电前氯化钠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情况
微观演示:通电后氯化钠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情况
H2O
Na+
Cl-




学习任务2 基于物质导电性实验构建电离认知模型

思考交流2
氯化钠溶液为何能导电?

思考交流1
氯化钠固体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氯化钠固体为什么不导电?
氯化钠晶体不导电
(宏观视角)
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
(微观视角)
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
Na+和Cl-可以自由移动
加水溶解

思考交流3
氯化钠固体是否只能在水溶中导电呢?
熔融氯化钠导电性实验
加热熔化
学习任务2 基于物质导电性实验构建电离认知模型
电离:物质溶于水或在熔融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学习任务2 基于物质导电性实验构建电离认知模型
电解质导电认知模型
氯化钠晶体
溶于水
或熔融
外加电场
的作用下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
产生自由移动
的阴阳离子
先电离
再通电
有电流
学习任务3 基于物质分类 形成电解质的概念
学习任务3 基于物质分类 形成电解质的概念
湿手直接触摸电源时易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手上汗渍有氯化钠或其他电解质
形成电解质溶液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遇水
学习任务3 基于物质分类 形成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任务3 基于物质分类 形成电解质的概念
学习任务4 形成电解质的概念 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氯化钠晶体
溶于水
或熔融
产生自由移动
的阴阳离子
化学符号表示:
NaCl
Na+
+
Cl-
=
物质的化学式
生成符号
离子符号
学习任务4 形成电解质的概念 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NaCl
Na+
+
Cl-
=
写出以下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HCl =
HNO3 =
H2SO4 =
NaOH =
Ca(OH)2 =
Ba(OH)2 =
NaNO3 =
Na2SO4 =
MgCl2=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是 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是 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 和 的化合物
学习任务5 基于电解质电离的视角定义酸、碱、盐
NaHCO3 =
学习任务5 学会辨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学习任务5 学会辨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现有下列物质:①蔗糖 ②熔融 NaCl ③ HCI 的水溶液 ④ Fe ⑤ NaOH 固体⑥SO2的水溶液 ⑦NH3 ⑧SO3 ⑨氨水 ⑩液态H2SO4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2)属于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
学习任务6 归纳总结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氯化钠溶液和熔融
氯化钠导电实验
宏观现象
电离概念
电解质概念
酸、碱、盐







微观探析
符号表征
电解质
加水溶解
或加热熔融
电解质溶液
熔融电解质
能导电
宏观
微观
电解质由带电微粒构成
加水溶解
或加热熔融
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的电离模型
符号表征
电离方程式:NaCl=Na++C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