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名称 社会治理与总体国家安全观课 型 理论课 复习 实训课□ 习题 其他□( ) 授课 时间 课时数 2课时 授课 班级 23级幼教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十三课《社会治理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两框。第一框“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讲述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意义、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途径和方法。第二目“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讲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和丰富内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和要求。两目的逻辑关系是:第一框介绍社会治理的含义和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要求,第二框讲述维护国家安全的政策和相关工作;两框内容高度相关,完善社会治理需要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治理。学情分析 1.能协作完成部分学习任务,能提出问题,但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不够,对资源中教学知识点的归纳能力较差。 2.喜欢专业实践课程,对文化课、理论课缺乏兴趣。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理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感悟我国社会治理取得的成就;理解和认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各级的基本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依法有序参与社会治理。 2.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和丰富内涵,理解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增强忧患意识;了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求,理解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事业全面发展的举措和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增强“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拥军爱国、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教学重点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教学难点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教学准备(教学资源) 教材;教案;课件;视频资源教法 讨论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法 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课前读书 知识回顾 知识巩固引入 10 分钟 1.问题探究: (1)观看视频《新时代的“枫桥经验”》,谈谈你对枫桥经验的理解。 (2)结合所学知识和个人生活经验,谈谈你对“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认识,它们有何区别? 2.点评。 3.拓展延伸: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区别。 4.导入“社会治理”的学习。1.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2.聆听。 3.聆听。 4.聆听。 通过视频《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吸引学生兴趣,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社会治理”的内涵。任务1 30 分钟 一、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1.讲授:什么是社会治理。 2.展示漫画,利用漫画阐释社会治理的内涵。 3.讲授:社会治理的地位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意义。 4.讲授: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现状及面临的新要求和挑战。 5.展示材料《“红色管家”解锁社区治理幸福密码》,提问:阅读材料,谈谈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有哪些基本要求? 6.点评。 7.讲授: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和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主要途径。 8.播放视频《大数据让社会治理更有“数”》。 1.聆听。 2.观看漫画并进行思考 3.聆听。 4.聆听。 5.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回答问题。 6.聆听。 7.聆听。 8.观看视频。 利用漫画的形式,更通俗易懂地向学生阐释社会治理的内涵。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视频《《大数据让社会治理更有“数”》,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与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作用。任务2 30 分钟 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1.提问:4月15日是什么日子? 2.点评。 3.播放视频《你认为国家安全是什么?》 4.提问:国家安全离我们日常生活的距离?如果让你们从1到10打分,1是国家安全与我们普通人完全没有关系,10是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你会打几分? 5.点评,播放视频《国家安全我们共同守护》。 6.讲授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举措。 7.展示“战争中的小孩”和“中国小孩”的图片对比,引导得出结论: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8.讲授: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9.拓展延伸:总体国家安全观诞生之路。 10.讲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和丰富内涵。 11.讲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 12.展示图片,介绍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等……13.讲授: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事业全面发展要如何做? 14.展示漫画,提问:维护祖国安全,我们还需要…… 15.讲授: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16.小组讨论: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能做什么? 17.点评,小结。 1.思考并回答问题。 2.聆听。 3.观看视频。 4.思考并回答问题。 5.聆听。 6.聆听。 7.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8.聆听。 9.聆听。 10.聆听。 11.聆听。 12.观看图片。 13.聆听。 14.观看漫画,回答问题。 15.聆听。 16.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7.聆听。 通过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为生动地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评价总结 10 分钟 1.进行知识框架总结。 2.结语。 1.总结知识框架。 2.聆听。 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知识结构课后作业完成课后选择题。教学反思在本课的设计中,可以设置更多的热点素材,更贴近生活,吸引学生兴趣。增加学生“讲”的环节,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板书设计社会治理与总体国家安全观一、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