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名称 建设美丽中国课 型 理论课 复习 实训课□ 习题 其他□( ) 授课 时间 课时数 2课时 授课 班级 23级幼教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十五课《建设美丽中国》包括两框。第一框“着力解决突出生态问题”,讲述打赢三大污染防控攻坚战的必要性和主要要求。第二目“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讲述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重要性和主要路径。两目的逻辑关系是:打赢三大污染防控攻坚战是建设美丽中国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整体性要求,两框讲述的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举措。学情分析 1.能协作完成部分学习任务,能提出问题,但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不够,对资源中教学知识点的归纳能力较差。 2.喜欢专业实践课程,对文化课、理论课缺乏兴趣。教学目标 1.理解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的原因和意义,明白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的要求,树立保护碧水蓝天的环保意识。理解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要求,懂得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用实际行动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和打好净土保卫战作贡献。 2.理解我国加入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意义,明白我国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的要求,自觉参与本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活动。了解我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原因,明白我国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要求,增强环境保护制度的原因,明白我国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要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教学重点 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意义; 优化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主要要求教学难点 优化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主要要求教学准备(教学资源) 教材;教案;课件;视频资源教法 讨论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法 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课前读书 知识回顾 知识巩固引入 10 分钟 1. 展示材料:11月2日启动第三轮核污染水排海。讲授日本排放核污水的情况。2.提问:日本核污水排海,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点评。 4.提问:你期望我们拥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 5.展示图片《美好的生态环境》。 6.对比图片《1984年与2020年》等,引导出第一框内容“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 1.阅读材料,聆听讲授。 2.思考并回答问题。 3.聆听。 4. 思考并回答问题。 5.观看图片。 6.观看图片。 通过时政热点,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 通过我们美好期待与现实情境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应对生态环境问题。任务1 30 分钟 一、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1.播放视频《一市民连续拍摄3400天记录北京天空》,提问:观看视频,你有什么发现? 2.点评。 3.讲授空气的重要性及如何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4.讲授相关链接。 5.讲授水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6.讲授如何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7.阅读与思考:展示材料,并提问。 查阅资料,说说我国为何要推进净土保卫战。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需要我们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8.点评。 9.讲授土壤的重要意义。 10.播放视频《土壤》,讲授土壤污染的含义。 11.讲授如何打好净土保卫战? 12.“习语”小结。 1.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2.聆听。 3.聆听。 4.聆听。 5.聆听。 6.聆听。 7.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8.聆听。 9.聆听。 10.观看视频,并聆听讲授。 11.聆听。 12.聆听。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天”的变化。任务2 30 分钟 二、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1.阅读与分享:展示材料并提问。 毛乌素地区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2.点评。 3.播放视频《35年毛乌素沙漠的变化》。 4.讲授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的理念及具体要求。 5.展示图片,介绍国家公园。 6.探究与分享:展示材料并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 7.点评。 8.列举我国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 9.播放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0.讲授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11.讲授严格执行制度。 12.小结。 1.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2.聆听。 3.观看视频。 4.聆听。 5.聆听。 6.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7.聆听。 8.聆听。 9.观看视频。 10.聆听。 11.聆听。 12.聆听。评价总结 10 分钟 1. 播放视频《非凡十年》。 2.情感升华。 1.观看视频。 2.聆听。课后作业完成课后选择题。教学反思加强课堂中的练习,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构建评价体系,坚持课前评价、课中评价、课后评价。板书设计建设美丽中国 一、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二、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