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提升试题 2025年暑假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假提升试题 2025年暑假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提升试题
2025年暑假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湿巾纸是常见的清洁用品,韧性是湿巾纸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小北在比较不同品牌湿巾纸的韧性时,为了获得最可信的结果,经过思考,他将采取“用不同品牌的湿巾纸提重物,看看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体”的方案,就小北思考方案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D.进行实验
2. 2025年春晚节目《秧BOT》是机器人和舞蹈演员一起表演的创意融合舞蹈,整个表演令人眼前一亮。在喜庆的氛围中也彰显了我国极为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和精确的运动控制技术。下列有关机器人表演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就是地面产生的弹力
B.机器人一只脚悬空表演与两只脚站立表演,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大小不变
C.机器人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和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机器人手中的手绢不断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如图所示,《天工开物》记载的“湿田击稻”场景里,劳动者用力挥动稻秆,当稻秆撞到木板后,稻粒就脱离稻秆落到地面。稻粒脱离稻秆是因为( )
A.稻粒受到重力作用 B.稻粒具有惯性
C.稻粒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稻粒的惯性增大
4.如图所示为小杜书法练习时的简易示意图,她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宣纸,然后在宣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放镇纸,防止书写过程中宜纸在桌面上打滑。她向右行笔在宣纸上书写“一”字,全过程中镇纸和宣纸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放上镇纸,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使宣纸在桌面上不打滑
B.镇纸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桌面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行笔时,宣纸对毛笔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5.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与刀磨得很锋利目的相同的是(  )
A.“嫦娥六号”着落架下方安装圆盘型“脚”
B.推土机土铲做得很锋利
C.图钉上有钉帽
D.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
6.我国南北朝时期成书的《关尹子·九药篇》中说:“瓶存二窍,以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不下。”瓶上有两个小孔,闭住一个,水就流不出来,主要是由于( )
A.重力的作用 B.摩擦力的作用
C.浮力的作用 D.大气压的作用
7.潜水员在水中潜水(如图所示),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时,若水底布满小石头,则下列体验与分析合理的是( )
A.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他脚底的疼痛感会加重,是因为它受到的重力逐渐变大
B.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他脚底的疼痛感会减弱,是因为他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
C.当他浸没于水中并从水下3m处下潜到水下10m的过程中,他所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
D.他看到深埋于泥沙中的桥墩能稳稳地矗立于水中,是因为桥墩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平衡
8.有个成语叫“沉李浮瓜”,描述的是李子在水中会沉底、西瓜在水中会漂浮的现象,如图所示。李子在水中下沉过程中(  )
A.所受水的压强逐渐变小
B.所受水的压强保持不变
C.所受水的浮力逐渐变小
D.所受水的浮力保持不变
9.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床面的反弹在空中表现杂技技巧的一项运动。如图所示,运动员从最高点A竖直下落,在点B与床面接触,后落至最低点C。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运动员下落到B点时速度最大
B.运动员在最低点C时所受合力为零
C.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动能增大
D.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10.小明和爸爸进行了一场爬楼梯比赛,若要比较他们的功率大小,以下方案可行的是(  )
A.分别测量他们的体重和到达相同楼层所用的时间
B.分别测量他们的体重和相同时间内所达到的楼层的高度
C.分别测量他们的体重、所登楼层的高度以及登楼所用的时间
D.以上方案均可
11.用杆秤称物体质量,如果秤砣发生缺损,若不考虑其它因素,则结果是(  )
A.称出的质量仍等于物体真实质量 B.称出的质量一定大于物体真实质量
C.称出的质量一定小于物体真实质量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洛阳出土了一种西汉晚期的陶井模型,一起出土的还有带绳槽的滑轮、水槽、卷口沿小罐,图所示为装置复原后的样子,使用时用一侧的小罐取水,拉动另一侧的绳子可以把水提上来。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木架上的滑轮可以省力
B.应用此种滑轮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小罐从露出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大
D.若只使用一个小罐提水,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取水量无关
二、填空题
13.我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出征冬奥会即获铜牌。如图所示,冰壶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 ;冰壶相互撞击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14.如图所示是自行车手闸示意图,手闸是一个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当图中手对车闸的作用力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 N。
15.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膜封闭。
(1)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相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比左侧的液面高,薄膜向左凸起,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
(2)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不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与左侧的液面等高,薄膜发生形变,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
16.在水平地面上,10s内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前进5m,重力做功等于 J,拉力做功的功率等于 W。
17.实验课上,小淘子拿到一块重力为2.4N的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密度为 g/cm3(已知ρ水=1g/cm3,g取10N/kg)。
18.五一假期,小杰跟爸妈回老家看望爷爷和奶奶,他发现奶奶家院子里还有一口压井,通过学习物理他明白了这口压井是靠活塞式抽水机来提水的,其某个工作环节如图所示,此时活塞向上移动, 阀门关闭,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冲开 阀门,流入圆筒。
三、作图题
19.如图,一个苹果漂浮在水中,请在O点画出苹果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示意图。
20.如图所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示意图,画出此时阻力F2的力臂L2和在A点所用最小力F1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1.小明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以下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应先对弹簧测力计在 方向上进行调零。
(2)由图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N。
(3)分析①②③④四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无关,与 有关。
(4)分析①④⑤三次实验数据,小明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你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说法,理由是 。
(5)实验后,小明又用图⑥装置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台秤上,溢水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着物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记为G,然后将物块缓慢浸入水中(始终不与杯底接触),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为 时,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2.小聪在实验室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挂钩码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要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
(2)小聪将杠杆调至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侧悬挂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并移动钩码在杠杆上的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多次实验后,小聪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写出表达式);
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m 阻力/N 阻力臂/m
1 1.0 0.05 1.0 0.05
2 1.5 0.10 0.05 0.30
3 2.0 0.15 3.0 0.10
(3)老师只提供了8个钩码且杠杆上每格等距,如果小聪在杠杆的A点处挂了4个钩码(如图乙),那么怎样在图中提供的挂点(B、C、D或E)上挂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写出一种方案: ;
(4)一旁的同学提出,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则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成立?于是小聪利用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他在杠杆O点处挂上2个钩码,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钩码向下的拉力为阻力,多次改变动力作用点的位置进行实验后发现:杠杆水平平衡时,总有,主要原因是 ;
(5)如图丁所示,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时,杠杆始终水平平衡,其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
五、计算题
23.盾构机可以实现一边挖掘隧道,一边在隧道内壁安装盾构管片,如图所示。某盾构机满负荷工作时,最大推进力F是,向前推进0.05m,盾构机推进的总功是。安装的某个管片有效承压面积是5m2,管片承受的压强是。求:
(1)该管片承受的压力F压;
(2)推进力做的功;
(3)盾构机推进的机械效率。
24.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为8万吨,是我国吨位最大的水面战斗舰艇。(g取10N/kg,海水密度取)求:
(1)海面下10m处的舰体表面受到的海水压强;
(2)满载的福建舰受到海水的浮力;
(3)满载的福建舰静止在海面上时排开海水的体积。
六、综合题
25.如图甲所示,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达到海拔9032m,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主要靠浮力升空,体积约为,总质量约为2.6t。浮空艇有两个气囊,内部上层主气囊充满氦气,中间隔开,下边腹部还有一个小的副气囊如图乙所示,副气囊是充空气的,通过调节副气囊的空气垫就可以调节压力。随着高度升高,空气密度逐渐变小,浮空艇通过排出下面副气囊的部分空气,调节整个艇的内外气压差在安全范围内。浮空艇通过与地面锚泊车连接的系缆进行升空和驻空,如图丙所示,主系缆的作用就是约束浮空艇的艇体,它由很多部分组成,其中包含承力的部分。浮空艇通过搭载的各种探测仪器展开垂直观测,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1)浮空艇主气囊内部充的氦气密度 艇外空气密度(选填“>”、“<”或“=”);
(2)因为大气压随海拔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所以在下降过程浮空艇为了保持内外气压差处在安全范围,副气囊需要 (选填“排出”或“注入”)空气。浮空艇在下降过程中,则浮空艇所受浮力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
(3)在营地系泊时,浮空艇悬停在空中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 力和缆绳拉力的作用。若缆绳对艇的拉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则拉力的大小约为 N。(海拔4270m处空气密度约为,g取)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D B D B D D D
题号 11 12
答案 B C
1.C
【详解】小北在比较不同品牌湿巾纸的韧性时,为了获得最可信的结果,经过思考,他将采取“用不同品牌的湿巾纸提重物,看看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体”的方案,就小北思考方案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就是地面产生的弹力,施力物体是地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机器人一只脚悬空表演与两只脚站立表演,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大小不变,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机器人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和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机器人手中的手绢不断翻飞,手绢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当摔打稻秆时,稻秆由静止变为运动,而稻粒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能将稻粒从稻秆上打落下来,这是利用稻粒的惯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A.放上镇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而不是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故A 错误;
B.镇纸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 错误;
C.桌面受到的重力、宣纸和镇纸对桌面的压力以及地面对桌面的支持力,这几个力共同作用使桌面平衡,桌面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行笔时,毛笔相对宣纸向右运动,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宣纸对毛笔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刀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嫦娥六号”着落架下方安装圆盘型“脚”,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推土机土铲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
C.图钉上有钉帽,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瓶子上两个孔,使瓶子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堵住瓶子的其中一个孔后,瓶子内外气压不相通,此时瓶子内气体的压强小于瓶子外界大气压,所以瓶子里的水倒不出来。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AB.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他脚底的疼痛感会减弱,是因为他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他对池底的压力变小,因此他脚底的疼痛感会减弱,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当他浸没于水中并从水下3m处下潜到水下10m的过程中,他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他看到深埋于泥沙中的桥墩能稳稳地矗立于水中,是因为桥墩不受到浮力的作用,只受重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AB.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处深度h变大,根据可知,李子所受水的压强增大,故AB不符合题意;
CD.李子在水面下下沉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李子本身的体积,则不再变化,根据可知,李子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A.运动员下落到B点时,受到重力,弹力为0,合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速度还会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在最低点C时,所受合力如果为零,则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但是运动员会反弹,所以合力不为0,故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重力等于弹力时,速度最大,质量不变,所以动能先增加,后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在与床接触后,运动员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床的弹性势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10.D
【详解】爬楼梯是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功率为
由,分别测量他们的体重和到达相同楼层所用的时间,可以比较他们的功率大小;分别测量他们的体重和相同时间内所达到的楼层的高度,也可以比较他们的功率大小;分别测量他们的体重、所登楼层的高度以及登楼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比较他们的功率大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秤砣发生缺损,质量变小,平衡同样重量的物体时,力臂变大,从而使读数比原正确值大,即称出的质量一定大于物体真实质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详解】AB.木架上的滑轮工作时不随物体一起移动,是定滑轮,使用木架上的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AB错误;
C.小罐从露出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受到的浮力变小,总重力不变,所以拉力逐渐变大,故C正确;
D.若只使用一个小罐提水,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取水量有关,每次取水量越多,做的有用功越多,额外功相同,效率越高,故D错误。
故选C。
13. 惯性 运动状态
【详解】[1]冰壶离开手时,已经处于运动状态,此时的冰壶虽然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
[2]冰壶相互撞击后,相互之间施加了作用力,冰壶在力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4. 省力 40
【详解】[1]由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手闸是一个省力杠杆。
[2]有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15.(1)液体深度
(2)液体密度
【详解】(1)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相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比左侧的液面高,橡皮膜右侧所处液体深度大,薄膜向左突起,说明橡皮膜右侧液体压强较大,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2)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不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与左侧的液面等高,橡皮膜所处深度相同,薄膜发生形变,说明液体压强不同,由此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16. 0 25
【详解】[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物体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5m,没有在重力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
[2]拉力做的功
W=Fs=50N×5m=25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17. 1 2.4
【详解】[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4N,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2]小石块的体积是
小石块的密度是
18. A B
【详解】[1][2]由图可知,阀门A、B都是单向阀门,活塞向上移动时,阀门A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而关闭,活塞下方圆筒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地下水向上运动,冲开阀门B进入圆筒中。
19.
【详解】苹果漂浮,则F浮=G,从重心开始分别沿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和重力,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
20.
【详解】过F2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作力的作用线,过O点向力F2的作用线作垂线,即为阻力F2的力臂L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O为支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过A点垂直于OA向下作出最小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1.(1)竖直
(2)1
(3)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4) 同意 见详解
(5)一直不变
【详解】(1)实验过程中所测的力为竖直方向的,故弹簧测力计应竖直调零。
(2)选取图①③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
(3)[1]由①③④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液体密度相同,物体所处的深度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这说明物体在同种液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浸没在液体的深度有关。
[2]由①②③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知: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1][2]实验步骤①④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不同,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不相同,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结论。
(5)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对液体向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即若不排出液体,当物体浮力增大时台秤示数会增大。图中物体放入的同时排出液体,台秤示数不变,则说明增大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故只要放入过程中台秤的示数一直不变,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2.(1) 平衡 左
(2)
(3)在杠杆的C点处挂上4个相同的钩码
(4) 2.3 实验结果受到了杠杆自重的影响
(5) 变大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短了
【详解】(1)[1]挂钩码前,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由图甲知道,杠杆左高右低,因此要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侧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由表格数据可得,第一次实验中有
第二次实验中有
第三次实验中有
可知,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为
(3)设一个钩码重为G,一格为L,杠杆平衡原理知道或
,故可在右端第2格处挂4个相同的钩码或右端4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即在点C处挂4个相同的钩码或点E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
(4)[1]由图丙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为。
[2]图丁中,设杠杆的重力为G,力臂为lG,当杠杆平衡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由丁图可知lG≠0,所以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此时
(5)[1][2]由丁所示知道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拉力的力臂变小,阻力、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拉力变大。
23.(1)
(2)
(3)30%
【详解】(1)该管片承受的压力
(2)推进力做的功
(3)盾构机推进的机械效率
24.(1)
(2)
(3)
【解析】【小题1】海面下10m处的舰体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
【小题2】满载的福建舰受到海水的浮力
【小题3】满载的福建舰静止在海面上时排开海水的体积
25.(1)<
(2) 减小 注入 增大
(3) 浮
【详解】(1)浮空艇主气囊内部充的氦气,氦气的密度小于艇外空气密度。
(2)[1][2]因为大气压强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在下降过程中,外界气压增大,浮空艇为了保持内外气压差处在安全范围,副应气囊需要注入空气,使气囊内的气压增大。
[3]浮空艇在下降过程中,艇外空气的密度逐渐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空艇所受浮力逐渐增大。
(3)[1]在营地系泊时,浮空艇悬停在空中时,处于平衡状态,浮空艇受到重力和缆绳拉力、浮力的共同作用,三个力的关系
[2]浮空艇在营地升空时所受空气浮力
浮空艇的重力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绳子拉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