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上习作一《变形记》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发挥想象,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2.写变形后的经历。3.把重点部分写详细。4.自评互评习作,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教学重难点】1.写变形后的经历。2.把重点部分写详细。【教学过程】活动一:我变成了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一篇非常有意思的作文,题目是《变形记》。你们以前有没有想过,自己变成过别的东西?比如变成一只鸟、一朵云、一滴水、一块石头……是不是很神奇?生:是的。生:我想变成一只猫,这样就能天天睡懒觉了!生:我想变成一个游戏机,这样别人就天天玩我了!师:哈哈,你们的想法都很有趣。不过今天我们不是想变成什么都可以,而是要选一个主题来写。我们今天选的题目是——《飘在天上的日子》。生:老师,这题是不是要变成云或者水滴啊?师:你太聪明啦!我们今天就写——“我变成了一滴水”。那我们怎么写开篇第一段呢?也就是“我变成了谁”。这一段写得精彩不精彩,直接决定了整篇作文的吸引力!1.明确任务:介绍“我”是谁师:首先,我们要先确定“我变成了谁”,也就是写清楚“我”的新身份。比如,我是一滴水,从地面上被太阳晒到空中,变成了水蒸气,开始飘在天上。生:老师,是不是要像二年级学过的《我是什么》那篇课文一样,讲自己怎么变的?师:对!你太会联想了!所以我们今天要学几种写开头的方法,帮助你们写出让人感兴趣的“变身”开头。我给大家准备了五种方法,你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组合使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种方法方法一:故事法——“我变成了水”师:故事法,就是用一个小小的故事开头,把“我变成谁”的过程讲出来。比如,你和太阳交朋友了,然后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示范写作:就在昨天,我和太阳交上了朋友。没想到他太热情了,总是来牵我的手。于是,我幸福地晕过去了。醒来之后,我发现我的身体轻飘飘的,我呼喊我的同伴,但他们也变成了小水珠,我们一起飘在天上。师:这个方法适合喜欢讲故事的同学。你们觉得这个开头怎么样?生:我觉得挺有趣的,好像童话一样。师:没错,这就是我们写作文要有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学第二种方法——方法二:排叙法——“我是谁”的排比句式师:排叙法,就是像《花之歌》那样,用一组排比句,一句接一句地介绍“我”的身份和特点。示范写作:我是天地间的精灵,上天入地,不管在哪里都有我的兄弟;我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乳汁,哺育了万物的生命;我是变化多端的魔术师,我一会儿是一颗冰雹,一会儿是一汪清泉,一会儿是落在窗上的雾,一会儿是你呼出的一口气;我是人世间最难描绘的图案,你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一种我,你在山间捧起的是另一种我;我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小孩,我时而温柔,时而暴躁,时而带来清凉,时而带来灾难。师:这种写法是不是很有节奏感?像不像在朗诵一首诗?生:有点难,我可能写不出这么长的句子。师:没关系,你先试试写两句。比如“我是……,我是……”,我们一步步来。 方法三:名片法—— 给“我”做张身份证师:第三种方法叫“名片法”,就是给“我”做一张身份证,或者写一段自我介绍。示范写作:大家好,我是水,英文名叫Water,化学名叫H O。我出生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从不挑地方。我可以是雨、是雪、是冰,也可以是河、是海、是云。虽然我很小,但我很重要哦!师:这种方法适合喜欢条理清晰、逻辑清楚的同学。你们有没有试过写说明书或者介绍信?生:我们写过植物观察日记,可以像那样写吗?师:对,就是那种风格!方法四:猜谜法—— 你猜我是谁?师:第四种方法叫“猜谜法”,就是用谜语的方式,让读者猜“我”是谁。示范写作:你猜我是谁?你每天都要见到我,一天见不到我,你就会很难受。有个星球一直想请我去,但我婉拒了。你知道我是谁了吗?生:我也能写,比如:“你喝我、洗我、用我,没有我你活不了,我是什么?”师:哇,你这个谜语写得真棒!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开头。方法五:环境衬托法—— 描写“我”的新环境师:第五种方法叫“环境衬托法”,就是通过描写“我”变成之后的环境,来引出“我是谁”。示范写作:天越来越冷,我的身体越来越轻。哎呀,我的朋友你在哪里?为什么四周一片黑暗?为什么气温下降得这么快?幸好旁边还有一个小伙伴,和我相比,他就是个婴儿,在他眼中,我就是个巨兽。师:这种方法适合善于描写环境、表达感觉的同学,你们有没有试过写天气变化?生:我写过下雨天的日记,可以像那样写吗?师:当然可以,这就是写作的灵感来源!2.课堂互动:选择方法+ 小组交流师:好,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试着写下第一段。你可以选一个方法,也可以两个组合起来用。师:写完之后,我们请几位同学读一读,大家一起点评一下。(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生:昨天,我被太阳晒得晕乎乎的,醒来之后发现自己飘在天上,变成了小水珠。我喊我的朋友,他们也在旁边飘着。我们一起升得越来越高,越飞越远。师:很棒!用了故事法,开头就很吸引人!生:我是大自然的乳汁,我是万物的源泉。我是调皮的小精灵,一会儿变成雨,一会儿变成雪。你见过我吗?师:排叙法,语言优美,节奏感强,很有诗意!3.总结归纳:写作小贴士师:就在刚才,我们学了五种写开头的方法:1.故事法:讲一个“我变谁”的小故事;2.排叙法:用排比句介绍“我”的身份;3.名片法:像写自我介绍一样介绍“我”;4.猜谜法:让读者猜“我”是谁;5.环境衬托法:描写“我”所在的新环境。师:你可以任选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记住,写作文最重要的是——写出你的想象,写出你的感受!活动二:编故事,写经历——从“想法、做法、说法、看法”出发,让想象合理又有趣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进入《变形记》的第二环节——编故事。还记得我们昨天读的那篇课文《花之歌》吗?谁来回忆一下,作者是怎么把“我”变成花的? 生:我记得作者是用花的口吻在说话,比如说“我是花”,然后讲自己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师:说得很好!其实,《花之歌》里藏着一个写故事的小秘密,我们叫它“四法”:想法、做法、说法、看法。你们在写自己的变形故事时,也要像花一样,把自己的“四法”写清楚。 1.明确身份转换:变的是一切 师:现在,你已经不是你自己了,你是一只蚂蚁、一棵树、一滴水、甚至是一盏路灯。你的身份变了,那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要跟着变。谁来试试看,如果你变成一只小蚂蚁,你会看到什么? 生:如果我是蚂蚁,我就会看到很多小颗粒,像沙子一样大的东西,还有蚂蚁窝,还有……还有人类的脚像大山一样压过来。 师:哇,这个视角很真实!你看,变成蚂蚁之后,整个世界都变了。所以,我们要记住:身份变了,一切都要变。 2.确定内核:善良、有趣、结局美好师:接下来,我们要给自己的故事定个“内核”。什么是内核?就是你想通过这个变形表达什么。是搞笑的?是温暖的?还是带点哲理的?在《变形记》中,我们提倡:善良、有趣、结局美好。 师:比如,你变成了一盏路灯,虽然没人注意到你,但你在黑夜中默默照亮大家;你变成了一只蟑螂,虽然别人讨厌你,但你只是想交朋友。这样的故事,就充满了善良和温暖。 生:老师,我变成一只流浪猫,本来没人理我,但我救了一只小鸟,后来大家都愿意跟我玩了。师:这个想法很棒!故事里有改变、有成长、有善意。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内核”。 3.构思故事:定一定、查一查、想一想 ①定一定——定主题,定方向 师:接下来我们来“定一定”。什么叫定?就是确定你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比如,你变成一滴水,从海洋升腾成云,最后变成雨回到大地,这就是一个“小水滴回家”的故事。 师:现在,请你用一句话写出你变形的主题。 生:我变成了一只蝴蝶,从茧里出来,飞过花园,最后找到属于自己的花。 师:这句主题句很清晰,有变化、有过程、有归属,很好!②查一查——为想象找依据,让想象更有理 师:现在我们要“查一查”,查什么呢?查你变形之后,那些你写到的“奇特经历”是不是真的有道理。比如,乌云为什么会下雨?白云为什么不下雨?查过之后,我们的想象才不是瞎编,而是“有理的想象”。 师:比如我们查到:乌云里的雨滴越聚越多,就会落下来变成雨;乌云里可能还有灰尘、污染的水滴。这些科学依据,就可以变成我们故事中的“对话”或者“经历”。 师:谁来试试看,把你查到的科学知识,变成你故事中的一段对话? 生:(变成水滴)我和另一个水滴聊天,我说:“你从哪儿来的?”她说:“我来自一个工厂,我身上有点脏。”我说:“我来自大海,我还挺干净的。” 师:这个对话很自然,还带出了“水污染”的现实感,非常棒!③想一想——聚一聚、聊一聊、落一落,把经历写具体 师:接下来是“想一想”,也就是故事怎么写。我们可以用“聚一聚、聊一聊、落一落”这样的线索来写我们的经历。 师:比如,一群小水滴在天上聚在一起,他们聊起自己从哪里来。有的来自大海,有的来自小河,有的来自垃圾场……他们越聚越多,云也越来越厚,后来一起落下来,回家了。 师:现在,我们来模拟一下“水滴们的聊天”,谁来扮演水滴,说说自己从哪里来的? 生:我是从一个小女孩的水杯里升上来的,她不小心洒了一点水在地上,我就被太阳晒上来了。 生:我是从一个臭水沟里来的,好多人都讨厌我,但我其实也想变干净。师:你们的对话让我看到了水滴之间的差异,也让我感受到你们对“污染”问题的思考。这种“有情感的对话”,是让故事生动的关键。 4.整合思路,让故事完整又有趣 师: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构思过程: ①定一定:确定主题,比如“我是小水滴,我要回家”;②查一查:查找科学知识,让想象合理;③想一想:设想“聚一聚、聊一聊、落一落”的过程,加入对话、动作、心情描写;④写一写:围绕“四法”展开,写清楚“想法、做法、说法、看法”。 师:记住,我们的想象可以奇妙,但不能脱离现实。想象是合理的,是“有理而妙”。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才能打动读者,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心意和温度。 活动三——写详细、写有趣:让想象落地,让故事生辉 师:同学们,咱们的《变形记》已经写到“变形成功”这一段了,故事的大框架也差不多完成了。现在我们来到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怎么把重点部分写得又详细又有趣?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些同学写得特别生动,好像我们真的变成了那个小水滴、那片树叶、那只鸟?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生:我觉得他写得特别多,比如那个小水滴在云里飘的时候,他写了好多动作。师:嗯,你这个“写得多”就对了!咱们今天就来学一学,怎么把重点部分写得既详细又有趣。1.详写部分——重点写得多,内容要丰富师:那什么是“详写”的部分呢?你们还记得课本上是怎么说的吗?生:就是你最想写、最想让大家记住的那一段。师:对,这就是重点部分。比如你在写小水滴汇聚成乌云这一段,你觉得这是故事最精彩的地方,那你就要在这个部分多写点,写得更具体、更生动、更有画面感。师:那怎么才能写得多呢?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增加内容:①增加语言:让小水滴们多说话。比如他们互相打招呼,或者在聚在一起的时候讨论:“你从哪来?”“我们这是要去哪儿?”②增加动作:写清楚小水滴是怎么动的,是飘啊飘,还是被风吹得打了个转儿,还是撞上别的水滴,蹦蹦跳跳地跳起来。③增加见闻:写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比如看到别的云朵来了,听到远处打雷的声音,想到自己可能会变成雨掉下去。④增加心理活动:写他们心里的想法。比如害怕被风吹散,或者兴奋地期待变成雨滴落下去。师:比如你现在写小水滴聚在一起形成乌云,你可以这样写:小水滴们像约好了似的,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有的从山那边飘来,有的从海面上跳起,还有的从树叶上滑下来。它们互相打招呼:“嘿,你也是来参加大聚会的吗?”“我可等你半天了!”大家一边说着,一边紧紧地靠在一起,慢慢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终于变成了厚厚的乌云。生:老师,那是不是写得越多越好啊?师:不是的,写得多不等于写得好。我们要在重点部分多写,在非重点部分少写,甚至删掉一些重复的、不重要的段落。师:比如你写小水滴一开始飘来的时候,如果已经写了很多对话,那在后面聚拢成云的时候,就可以少写点对话,甚至删掉一些重复的,这样才能突出重点。2.略写部分——删减重复,突出重点师:那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把你写小水滴聚拢成云的那一段找出来,看看有没有和前面重复的地方。比如:①前面已经写过小水滴之间的对话了;②前面已经写过他们怎么飘来的了;③中间这段如果又写这些内容,是不是有点“啰嗦”了?生:对,我写的时候就觉得这段有点像前面的,但又不知道怎么改。师:那就删掉一些重复的内容,留下最精彩、最独特的部分。这样你的文章才有详略之分,才更有层次感。3.写有趣——让想象更有“味道”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怎么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了,那接下来我们要学一学怎么写得有趣。因为想象作文,光详细还不够,还要让读者觉得好玩、有共鸣、愿意看下去。师:那怎么写得有趣呢?老师教大家三种“魔法”方法:方法一:情节增加,制造意外和冲突师:比如,小水滴们正在聚集成乌云,突然——①一朵乌云从远处飘来,啪的一声撞了上来!②天空中打了个响雷,所有的小水滴都被吓得跳了起来!③风一吹,整个乌云被吹到了东边,结果雨下到了东边……师:这样的情节是不是更有意思?这就是我们说的增加情节,让故事变得意外、有趣、有变化!生:老师,我写的是小水滴变成雨滴掉下去的时候,突然遇到了风筝,他们一起飞了一会儿。师:哇,这个情节就很有意思!你把这个意外加进去,你的故事就更吸引人了!方法二:引用法——把经典变成你的“想象帮手”师:你有没有看过《西游记》?有没有听过“雷公电母”?这些经典故事其实可以变成你的想象素材!比如:小雨滴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难道这就是《西游记》里讲的雷公电母要来了吗?”“我听说雷震子会在天上敲鼓,今天终于能见到了!”“要是二郎神来了,我还想看看他的天眼呢!”师:你看,这样写是不是既有趣,又有文化味儿?这就是我们说的引用法,把你看过的、听过的、知道的,转化成你故事里的“趣味点”。方法三:内心独白——让角色有“心声”师:还记得《花之歌》里那朵花是怎么想的吗?“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啾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师:这就是内心独白。你也可以让你的小水滴在风中吟诗、在云里思考、在落下的时候感叹:“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又将去往何方?这世界真是奇妙!”或者:“我终于变成了一滴雨,我要去滋润大地,去亲吻花朵,去追逐彩虹!” 生:老师,我让我变成的雨滴在落下的时候唱了一首歌,虽然不是诗,但我觉得挺有趣的。师:太棒了!这就是你自己的“内心独白”,这就是你自己的“趣味点”!只要是你用心写的,就是最好的! 4.课堂总结师:想象作文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是想好再写——先构思,再动笔。不同的板块要用不同的方法——开头要吸引人,中间要详细,结尾要有意义。写作的高级来自于日常的积累——你读的书、听的故事、看的世界,都是你写作的“素材库”。师:打开你的《变形记》草稿,用刚才学到的三个方法:①详写重点部分(语言、动作、见闻、心理);②略写非重点部分(删掉重复内容);③加入有趣元素(情节、引用、内心独白);师:然后,把你的作品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看看是不是更生动、更有趣了!开始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