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全国通用)第11讲字音字形(知识清单)(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全国通用)第11讲字音字形(知识清单)(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11讲 字音字形
字音字形曾经是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考查点。但是从2008年以后很多年已经几乎不涉及了。但是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1月的新八省联考“突然”又考查了错别字。这种错别字考查新模式,其题干是:“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抛弃了以往在双音词和成语中去辨识错别字的考查方式,这种在文段中考查错别字的方式,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的做法。既体现了语境对汉字学习和运用的重要作用,也契合了学习和使用汉字的真实情境,更能考查出学生对汉字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
究其原因,为加强中小学生识别、书写能力,教育部专门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因此,此次考试将错别字的考查重新纳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对教育部部署的有效落实,也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既然已经又重新考字形了,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考字音也不远了!
01字音识记
字音是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重要内容,主要围绕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展开,侧重考查考生对易错读音的辨析能力。其考查范围明确,集中在多音字、形声字、习惯性误读字三大类,同时涉及形近字、统读字等细节考点,命题形式多为选择题(如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偶尔也会在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结合语境考查。
1.多音字字音。
多音字是高考语文字音考查的重点之一,这类字因语境、词性或含义不同而读音各异。考查形式多为在具体词语中判断读音正误,尤其注重对常见多音多义字的辨析。
例如,“行” 在 “行走” 中读 xíng,在 “银行” 中读 háng;“省” 在 “节省” 中读 shěng,在 “反省” 中读 xǐng。命题常选取生活中易混淆的搭配,如 “模样” 的 “模” 应读 mú 而非 mó,“连累” 的 “累” 应读 lěi 而非 lèi。备考需结合词语含义记忆,避免仅凭直觉判断,同时积累教材中出现的高频多音字,如 “载”“参”“折” 等的不同读音及对应用法。
2.形声字字音。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考查重点在于打破 “声旁表音” 的惯性思维,关注声旁与实际读音不一致的情况。这类字因古今音变或字形演变,常出现声旁误导读音的现象。
例如,“炽热” 的 “炽” 声旁为 “只”(zhī),实际读 chì;“狙击” 的 “狙” 声旁为 “且”(qiě),实际读 jū。命题偏爱选取声旁与读音差异较大的字,如 “砧板” 的 “砧” 读 zhēn 而非 zhān,“箴言” 的 “箴” 读 zhēn 而非 jiān。备考需特别注意声旁为 “甫”“艮”“佥” 等的形声字,归纳其实际读音规律,避免被声旁迷惑。
3.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习惯性误读字是指因方言影响、生活习惯或传媒误读而形成的错误读音,这类字本身读音固定,但易受环境干扰导致误读。考查侧重纠正日常口语中的错误发音。
例如,“脂肪” 的 “脂” 常被误读为 zhǐ,实际读 zhī;“龋齿” 的 “龋” 常被误读为 yǔ,实际读 qǔ。命题多选取生活中高频使用却易读错的词,如 “洁癖” 的 “癖” 读 pǐ而非 pì,“压轴” 的 “轴” 读 zhòu 而非 zhóu。备考需针对性纠正方言区的发音缺陷(如前后鼻音、平翘舌),关注央视新闻、教材范读等权威读音,建立正确的语音习惯,避免将口语中的误读带入书面考查中。
辨析习惯性误读字“3注意”:
①注意平时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不要凭自己的感觉去读拿不准的字。
如“聒(guō)噪”的“聒”,常误读为guā,该字只有“guō”这一个读音;“心广体胖(pán)”的“胖”,常误读为pàng,该字当“安泰舒适”讲时,读pán,当“(人体)脂肪多、肉多(跟‘瘦’相对)”讲时,则读pàng。
②注意要有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习惯性误读。
如“拯救”的“拯(zhěng)”,容易误读成zhěn;“宁静(níng jìng)”,容易误读成níng jìn或lín jìn。
③注意对生僻字的积累、整理,特别是对必修教材中加注释的字词一定要正确朗读。如:羽扇纶(guān)巾。
【跟踪训练】
(2016·浙江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煲汤(bāo)恫吓(dòng)脐带血(jì)整齐划一(huà)
B古刹(chà)衣钵(bō)挑大梁(tiǎo)言为心声(wèi)
C掣肘(chè)卤味(lǔ)处女座(chǔ)寅吃卯粮(yín)
D笃定(dǔ)痤疮(cuó)病恹恹(yāng)血气方刚(xu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
A 脐(qí)、划(huá);B 挑(tiāo)为(wéi);D 恹(yān)。
02字形识记
字形是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的核心考点之一,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规范汉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聚焦 “错字”“别字” 两大类型,命题形式多为选择题(如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偶尔在作文、语言文字运用题中隐性考查。考查范围以 3500 个常用字和 1000 个次常用字为基准,侧重易错易混字的辨析,核心可归纳为三大类:形近字、同音字(含音近字)、成语及固定搭配中的易错字。
1. 形近字。
形近字是高考字形考查的重点,这类字因字形相近(笔画增减、偏旁差异或整体形似)易混淆,需结合字义辨析。
例如,“荼毒生灵” 的 “荼”(草字头下为 “余”)常误写为 “茶”(草字头下为 “木”);“针灸” 的 “灸”(下面是 “火”)易与 “炙烤” 的 “炙”(上面是 “月”)混淆。偏旁差异类如 “赡养”(贝字旁,与财物相关)和 “瞻仰”(目字旁,与视觉相关),“玷污”(王字旁,与玉石相关)和 “沾染”(三点水,与液体相关)。备考需利用 “形旁表义” 规律,通过笔画细节(如 “戍”“戌”“戊” 的点画差异)和字义关联记忆,避免仅凭外形臆断。
2.同音字(含音近字)。
同音字(含音近字)因读音相同或相近,易出现 “音同替代” 错误,考查核心是结合语境和语义选择字形。
如 “渡过难关” 的 “渡”(侧重通过具体障碍,与水相关)和 “度假” 的 “度”(侧重时间推移);“声名鹊起” 的 “鹊”(喻指名声快速提升,如喜鹊登枝)与 “麻雀” 的 “雀”。音近字如 “辐射”(“辐” 与车轮相关)和 “幅员”(“幅” 与布帛相关),“精粹”(“粹” 指精华)和 “憔悴”(“悴” 指面色差)。需注意词性与搭配,如 “必须”(副词)和 “必需”(动词)、“化装”(改变外形)和 “化妆”(修饰容貌),避免脱离语境乱用。
3.成语及固定搭配中的易错字。
成语及固定搭配的字形具有稳定性,因典故、结构或本义形成固定写法,随意改动易出错,考查重点是纠正 “习非成是” 的误写。
如 “破釜沉舟” 的 “釜”(古代炊具,典故与砸锅表决心相关)不能写作 “斧”;“班门弄斧” 的 “班” 指鲁班,不可改为 “搬”。结构上,“山清水秀”(“清”“秀” 呼应景物)误作 “山青水秀”,“貌合神离”(“合” 与 “离” 相对)错写为 “貌和神离”。常见易错如 “走投无路” 的 “投”(投奔)误为 “头”,“草菅人命” 的 “菅”(野草)错作 “管”。备考需结合典故溯源(如 “世外桃源” 源自桃花源)和结构逻辑记忆,避免想当然篡改。
【跟踪训练】
(2025·全国二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生习作:我们很多人,对灰尘之类的小东西,常常是不以为然的,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不然。
语言学家讲评:“不以为然”里的“然”是“对”的意思。“不以为然”就是“不认为是对的”,等于说“不赞成”“不同意”。近几年来,有些人把“不以为然”误认为是“不在乎”的意思。这一句里的“不以为然”就是这样用的。这种用法是错误的,不能提倡。有人说,( )。今天认为是不合法的用法,等到用的人多了,慢慢就变成合法的了。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去反对它。这种理论是似是而非的。 ① 采取这种态度,我们事必对于语言里所有新出现的不合习惯的说法都一概承认是合法的,那么我们的语言还有什么规范和标准可言呢? ② 当一种说法得到社会普遍承认之后,我们 ③ 能承认它的合法性。这就是语言学家的态度。从这一点看来,语言学家是非常“势利眼”的。不过我们别无他法,只能采取这种态度。有人说,我不是语言学家,我不管你们赞成还是反对,只要有人这样说,我就可以跟着这样说。这当然不错。一个人采用什么方式说话有他的自由,别人没有权利干涉。不过语言除了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之外,同时又是对运用语言的人进行社会评价的一种依据。在这一点上,语言跟衣服有共同之处。衣服的作用当然是庇体和御寒,可是除此之外,它又是对于穿衣服的人进行社会评价的依据。一个人的衣服的样示不符合社会习惯,别人就会对他有看法。一个人写文章时用语不符合一般人的习惯,别人对作者和他的文章也会有看法。文章是写了给人看的,我们不能不考虑它的社会效果。
文中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含错别字的词语并改正。
【答案】“事必”改为“势必”;“权利”改为“权力”(“庇体”改为“蔽体”;“样示”改为“样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事必”改为“势必”:“事必”指“事情必定”,但此处语境表达“如果采取某种态度,必然导致某种结果”,需用“势必”,表示根据趋势推断必然会发生。
“权利”改为“权力”:“权利”指个人依法享有的权益,如“公民权利”;“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权,如“干涉权力”。“干涉”是一种职责或权限行为,应使用“权力”。
“庇体”改为“蔽体”:“庇”意为庇护、保护,如“庇护”;“蔽”意为遮盖、遮蔽,如“遮蔽”。“蔽体”指遮盖身体,符合“衣服的作用”。
“样示”改为“样式”:“样示”为生造词,“样式”指事物的形式、款式,如“衣服样式”,符合“衣服的样子”的表达。
03字音字形考查方式
1.选择题(旧形式)
①考查形式:通常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字音或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或选出有错误的一项,也可能是选出字音字形错误数量符合特定要求的一项。
②命题特点:字音考查聚焦多音字、形声字、习惯性误读字等。如 “拗” 字,在 “拗口” 中读 “ào”,在 “执拗” 中读 “niù”。字形则侧重形近字、同音字及成语中的易错字。像 “燥”“躁”“澡” 这类形近字,“世外桃源”“迫不及待” 等成语中的易错字常是考查重点。
③解题技巧:可采用排除法,先将自己能确定的错误选项排除,缩小选择范围。对于字音,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对于字形,可通过比较形近字的细微差别,或写出几个同音字、形似字来辨析,还可根据形声字的形旁推导字义,结合词语判断字形是否正确。
【跟踪训练】
(2020·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 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 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 北方的季节泾(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徜(táng)徉”读音错,应为“cháng”。徜徉,1.犹徘徊,盘旋往返。2.犹彷徨,心神不宁貌。3.安闲自得貌。B项,“浮想联篇”字形错,应为“浮想联翩”。浮想联翩,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 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C项,“鞭挞(dá)”读音错,应为“tà”。鞭挞,原指鞭打,现多形容无情地指责披露。故选D。
【跟踪训练】
(2019·天津卷)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瞭(liáo)望 天暮(mù) 俯瞰(kàn)
B.黑魆(xū)魆 摇曳(yè) 萦(yíng)绕
C.皓(hào)月 倾泄(xiè) 一模(mó)一样
D.瑰(guī)丽 变换(huàn)莫测 苍穹(qióng)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项,“瞭望”的“瞭”应读liào,指远望;“天暮”的“暮”应为“幕”,指笼罩大地的天空。
C项,“倾泄”的“泄”应为“泻”,“倾泻”指(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而“泄”一般指液体或气体排出;“一模一样”的“模”应读mú。D项,“变换莫测”的“换”应为“幻”,“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故选B。
2.主观题(新方式)
①考查形式:给出一段包含若干易错字音字形的语段,设置相关题目。可能要求考生找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也可能要求找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②命题特点:注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字音字形知识的能力,语段内容可能涉及文化、历史、生活等多个领域,材料来源广泛,既可能出自教材,也可能来自课外读物。
③解题技巧:
结合语境:根据语段上下文来判断字音字形。如 “在那片静谧(mì)的山林中”,通过 “山林” 的环境描述,可辅助判断 “谧” 的读音和写法。对于字形,如 “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阳光般温 xīn(馨)”,根据 “笑容”“阳光” 等语境信息,能确定是 “温馨” 的 “馨”。
关注细节:仔细辨别语段中容易混淆的字音字形。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变化,如 “记载(zǎi)”“载(zài)歌载舞”。对于字形,留意形近字的笔画差异,如 “戊戌(xū)变法” 中 “戌” 与 “戍(shù)” 的区别。
检查验证:完成答题后,将答案代入语段中通读,检查是否通顺合理,确保字音字形符合语境要求。
【跟踪训练】
(2025·新八省联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彗星,也称“帚星”,是由冰、尘埃和其他挥发性物质组成的一类小天体,因形状如扫帚而得名。大多数彗星比较暗弱,通常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或其他专业设备才能观测和拍摄到,因而肉眼可见的彗星 ① 。近来引发观星热潮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正是一颗肉眼可见的大彗星,它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首先发现的。这颗彗星在一个近抛物线的椭圆轨道上运行,环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61751年,即每过六万多年才有机会见到。该彗星亮度很高,2024年10月中下旬是最佳观测期,在此期间人们裸眼就能看到壮观的彗尾。
在网友们分享的众多照片和视频中,还出现了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与北京西郊玉峰塔、颐和园十七孔桥、西藏的雪山“同框”的作品,天文景观与地理景观 ② ,美不胜收。有“追星人”表示,能够亲眼目堵这六万年一遇的星际邂后,堪称宇宙级的浪漫体验。10月下旬之后,这位天外来客托着修长的大尾巴渐行渐远,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
【答案】“堵”改为“睹”;“后”改为“逅”;“托”改为“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目堵”的“堵”应改为“睹”,“邂后”的“后”应改为“逅”,“托着修长的大尾巴”的“托”应改为“拖”。
01多音字
多音字是考查频率最高的考点,这类字的读音随意义、词性、语体风格的变化而不同,关键在于通过语境判断具体含义,进而确定读音。
(一)常见类型
1.同义多音字
①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词语中的读音不同,个别词语一般是保留下来的古语词。
如:“绿林好汉”中的“绿”读lù,在其他地方读lǜ。
②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读音不同。
如:书面语“歃血为盟”中的“血”读xuè,而口语“流了一点儿血”中的“血”读xiě。
③这个字单用(作为单音节词)时与用这个字构成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时读音不同。
如:“剥”字单用时读bāo,构成词语如“剥皮”“剥花生”等;构成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时读bō,如“剥削”“剥夺”“生吞活剥”等。
2.多义多音字
①词性不同,读音不同。
如:“处理”(动词)的“处”读chǔ,而“教务处”(名词)的“处”读chù。
②意思不同,读音不同。
如:“攒”表示“积累”的意义时读zǎn(积攒),表示“聚集”的意义时读cuán(攒射)。
(二)多角度识别多音字
1.可以根据一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去判定它的读音,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将音义结合起来进行记忆。
2.注意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
如“巷”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读hàng,而一般情况下读xiàng,如“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等。
3.部分多音多义字因词性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读音。
如“处”,读chǔ时多为动词,读chù时多为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变不惊”“处心积虑”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
【跟踪训练】
(2018·天津卷)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悄(qiāo)无声息 盘垣(huán) 澄澈(chè)
B.蓊(wēng)郁 虬(qiú)藤 柔曼(màn)
C.披拂(fú) 参差(cī) 倔拗(ào)
D.偃(yǎn)卧 兀(wù)立 睥(pì)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
A项,“悄”是多音字,在“悄(qiāo)无声息”里应读(qiǎo),盘垣——盘桓;
B 项,蓊(wēng)郁 ——(wěng);
C 项,“拗”是多音字,在“倔拗(ào)”里应读(niù)。故选D。
02形声字
(一)定义及特点:
1.定义: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的汉字,其读音通常与声旁有一定联系。
2.特点及示例:
(1)声旁表音规律:部分形声字的读音与声旁的读音完全相同或相近。例如,以“胡”为声旁的“湖、糊、蝴”,都读“hú”;以“方”为声旁的“芳、坊、房、肪”,读音与声旁“方(fāng)”相近。
(2)声旁误读防范: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很多形声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不再与声旁读音一致。如“畸(jī)形”,不能因声旁“奇”而误读为“qí”;“莘莘(shēnshēn)学子”,不能把“莘”误读成声旁“辛(xīn)”的音。
(二)分类认读:
1.“据形定音”。
如“赜”“啧”“帻”“箦”都读zé,“框”“眶”“诓”“哐”都读kuàng。
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主要有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六种,此外还有形占一角,如“荆”“疆”,还有声占一角,如“徒”“旗”。
2.不读声旁的形声字。
如“爬”“剔”“积”“池”这些字都不能按照它们的声旁来认读。
3.同一声旁而读音不同的形声字。
如“消”“削”“销”“宵”“硝”“霄”“逍”,“俏”“悄”“峭”“诮”,“捎”“稍”“艄”等;再如“减”“碱”,“箴”,“感”等。
【跟踪训练】
(2025·山东潍坊·月考)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着凉(zháo) 渣滓(zǐ) 绚丽(xuàn) 卷帙浩繁(zhì)
B.酝酿(yùn) 醴酪(1ào) 贮藏(zhù) 万马齐喑(àn)
C.纤维(qiān) 翌年(yì) 龟裂(jūn) 怙恶不悛(quān)
D.晖映(huī) 九霄(xiāo) 复辟(pì) 载歌载舞(zài)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万马齐喑”的“喑”是形声字,应读作yīn。
C.“纤维”的“纤”应读作xiān。
D.“复辟”的“辟”应读作bì。故选A。
03形近字
形近字指字形相似但意义不同的字,因笔画细微差异(如多一笔、少一笔、笔画形态不同)易混淆,考查重点是辨析细微差别对应的不同意义。
大体有三种类型:
①笔画增减造成的形近字。
如:“泠泠作响”中的“泠”读líng,而不读“lěng(冷)”;“如火如荼”中的“荼”读tú,而不读“chá(茶)”。
②偏旁或字的某一部分略有不同造成的形近字。
如:“磐”读pán,与“磬、罄、馨”形近,后面的字易误读为pán,其实“磬、罄”读qìng,“馨”读xīn。再如:“嬴”读Yíng,与“羸、蠃、赢”形近,实际上后面三个字只有“赢”读yíng,而“羸”读léi,“蠃”读luǒ。
③整体形近的形近字。
如 “羸弱” 的 “羸”(léi,上中下结构,含 “羊”)与 “赢”(yíng,含 “口”“月”“贝”)、“嬴”(yíng,姓氏);“戊戌”(wùxū)与 “戍”(shù)、“戎”(róng),需通过笔画细节(点、横的差异)区分。
备考需关注 “形旁表义” 规律,结合字义记忆字形,如 “氵” 多与水相关(清、澈),“扌” 多与动作相关(提、携),避免仅凭 “形似” 臆断。
【跟踪训练】
(2025·湖北荆州·模拟)下面是小语同学为此次活动写的一段文字,请认真阅读,完成各题,帮助小语修改完善这段文字。
①湖南,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甲】武陵源的石英砂岩峰林,奇峰林立,如诗如画。②张家界的黄龙洞,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乙】洞庭湖烟波浩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惋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qiàn)在湖南的大地上。此外,还有衡山的巍峨壮观、崀山的神奇秀美,以及湘江、沅江等河流的蜿蜒曲折,都为湖南增添了无尽的魅力。【丙】湖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文化名人。屈原、贾谊等古代文学家的诗篇,流传千古,成为湖南文化的瑰宝。③岳麓书院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学府之一,见证了湖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丁】此外,④湖南还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艺术,如湘剧、花鼓戏等,表达了湖南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改正下面加点的错别字,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惋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qiàn)在湖南的大地上。
①“惋”字改为( ) ②镶qiàn( )
【答案】宛 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①“惋”为惋惜,此处应为“宛”;②镶嵌: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使二者固定。“嵌”是指把小物体卡紧在大物体的空隙里。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考查主要聚焦于常见字、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等,意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和规范汉字字形的识记与辨析能力。常见的错误有下面几个方面:
01字音易错点
高考字音识记存在多个易错点:
1.多音字误读。
①因词性不明误读:多音字的读音常随词性变化而不同,如 “处”,作动词时读 “chǔ”,如 “处理、处罚”;作名词时读 “chù”,如 “处所、办事处”。若不明确词性,就容易读错。
②因词义不清误读:部分多音字需根据词义来确定读音,如 “强”,理解为 “迫使、硬要” 之意时读 “qiǎng”,像 “强迫、强词夺理” 中的 “强” 都读此音,若不知此义,就可能误读。
③因生僻读音忽视误读:有些多音字的某个读音使用频率低,易被忽视,如 “创伤” 的 “创” 应读 “chuāng”,“参与” 的 “与” 应读 “yù”,很多人因不熟悉这些读音而读错。
2.音近字误读。
汉字中存在大量音近字,它们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有细微差别,如 “绮丽” 的 “绮” 读 “qǐ”,“崎岖” 的 “崎” 读 “qí”,读音相近易混淆。命题者常借此设题,若平时未准确区分,解题时就容易出错。
3.形近字误读。
笔画相似误读:一些字形相近的字,仅笔画略有差异,读音却不同,如 “内疚” 的 “疚” 读 “jiù”,“针灸” 的 “灸” 读 “jiǔ”,容易分辨不清。
声旁误导误读:形声字中部分字声旁不能准确表音,若依据声旁读音去读,就会出错,如 “友谊” 的 “谊”,声旁是 “宜”,但应读 “yì” 而非 “yí”;“锲而不舍” 的 “锲” 不读 “qì” 而读 “qiè”。
4.习惯性误读。
受方言、生活习惯或传媒误读影响,很多字易形成错误读音习惯。如 “包庇” 的 “庇” 应读 “bì”,常被误读为 “pì”;“脂肪” 的 “脂” 应读 “zhī”,却常被读成 “zhǐ”;“解剖” 的 “剖” 应读 “pōu”,有人会误读为 “pāo”。
5.方言影响误读。
方言区的考生易因方言发音习惯导致误读。如部分南方地区考生易混淆平翘舌音,“奢侈” 的 “奢” 声母是 “sh”,可能被读成 “s”;易混淆前后鼻音,“问难” 的 “难” 声母是 “n”,可能被读成 “l”;还有的会读错韵母,如把 “含情脉脉” 的 “脉” 韵母读成 “ai” 而非 “o”
【跟踪训练】
(2025·山东二模)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A.旋风(xuán) 血淋淋(xiě) 怒不可遏(è)
B.肚脐(qí) 压舱石(yà) 里应外合(yìng)
C.洿池(wū) 剥花生(bāo) 曲径通幽(qū)
D.氤氲(yùn) 杀手锏(jiǎn) 长歌当哭(dàng)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旋风”的“旋”应读“xuàn”。
B.“压舱石”的“压”应读“yā”。
D.“氤氲”的“氲”应读“yūn”。故选C。
02字形易错点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中,人物形象概括是高频考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文本中人物性格、品质、行为等多维度的理解能力。然而,许多考生在答题时容易陷入 “标签化” 与 “片面化” 的误区,导致答案流于表面、缺乏深度,难以获得高分。
(一)形近字易错
形近字是高考语文字形考查的重点之一,由于字形相近,极易造成混淆,导致书写错误。具体如下:
1.笔画差异导致的形近字。
这类字的笔画数目或笔画形态略有不同。如 “戊”“戌”“戍”,“戊” 读 wù,“戌” 读 xū,“戍” 读 shù,笔画上仅一点或一横的差异;“己”“已”“巳”,“己” 读 jǐ,“已” 读 yǐ,“巳” 读 sì,开口程度各不相同。还有 “曰” 和 “日”,“丐” 和 “丏” 等,书写时需仔细辨别笔画细节。
2. 偏旁不同的形近字。
偏旁是区分形近字的重要依据,不同偏旁往往表示不同的意义范畴。例如,“讠” 旁与言语有关,“氵” 旁与水有关,所以 “干燥” 的 “燥” 是 “火” 字旁,“急躁” 的 “躁” 是 “足” 字旁,“洗澡” 的 “澡” 是 “氵” 字旁。又如 “帷”“维”“唯”,“帷” 与布有关,如 “帷幕”;“维” 有维持、维系之意;“唯” 与言语相关,如 “唯唯诺诺”。再如 “捕”“哺”“浦”,“捕” 与手的动作有关,“哺” 与口的动作有关,“浦” 与水有关,分别组词为 “捕捉”“哺育”“黄浦江”。
3. 整体结构相似的形近字。
部分考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没有将人物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事件情境中,仅凭主观想法解读人物行为,导致对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的误解。例如,评价古代文人的归隐行为时,若不考虑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弊端,以及文人自身的理想追求,就无法理解他们归隐背后的无奈与坚持,可能将其简单归结为 “逃避现实”,从而偏离正确的答题方向。
(二)同音字易错
同音字因其读音相同或相近,在书写时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是高考字形考查的另一个关键易错点。具体如下:
1.音同形异字:这类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完全不同,很容易因读音干扰而写错。例如,“部署” 不能写成 “布署”,“迄今” 不能写成 “讫今”,“殴打” 不能写成 “欧打”。“礼尚往来” 的 “尚” 不能写成 “上”,“人才辈出” 的 “辈” 不能写成 “倍”。“凑合” 的 “凑” 不能写成 “奏”,“迫不及待” 的 “及” 不能写成 “急”。
2.音同形似字:它们不仅读音相同,字形也有相似之处,增加了辨识难度。如 “弛” 和 “驰”,“松弛” 用 “弛”,“奔驰” 用 “驰”;“蓬” 和 “篷”,“蓬松” 用 “蓬”,“帐篷” 用 “篷”。“籍” 和 “藉”,“书籍” 用 “籍”,“慰藉” 用 “藉”;“鹜” 和 “骛”,“趋之若鹜” 用 “鹜”,“好高骛远” 用 “骛”。“梁” 和 “粱”,“桥梁” 用 “梁”,“高粱” 用 “粱”。
3.音同义近字:此类字数量虽不多,但辨析难度较大。如 “水蒸气” 不能写成 “水蒸汽”,“销毁” 不能写成 “消毁”,“寒暄” 不能写成 “寒喧”,“针砭时弊” 不能写成 “针贬时弊”。“爆发” 和 “暴发”,“爆发” 常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如 “爆发战争”,“暴发” 多用来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如 “暴发户”,也可指洪水突然发作。“沟通” 和 “勾通”,“沟通” 是中性词,如 “沟通思想”,“勾通” 是贬义词,如 “勾通外敌”。
【跟踪训练】
(2025·陕西咸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狗尾巴草,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无序地长在夏秋两季,毛茸茸的圆柱形花序活像狗尾。那时太阳那么亮,垄沟里的水那么清,狗尾巴草在阳光下快乐地与浇地的女孩子嬉戏——摇起花穗扫她们的小腿。那些女孩子不理会草的骚扰,因为她们正揪下这草穗,编结成兔子和小狗,兔子和小狗都摇晃着毛茸茸的耳朵和尾巴。也有掐掉草穗单拿草茎编戒指的,那扁细的戒指戴在手上虽不明显,但心儿开始闪烁了。
初长成的少女不再理会这狗尾巴草,她们也 ① , ② ,麦收过后,遍地都是这耀眼的麦秆,麦秆的正道是被当地人用来编草帽辫的。常说“一顶草帽三丈三”,说的即是 ③ 。
那时的乡村,各式的会议真多。姑娘们总是这些会议热烈的响应者,或许只有会议才是她们自由交际的好去处。那机会,村里的男青年自然也不愿错过,姑娘们刻意打扮过自己,胳肢窝里夹着一束束金黄的麦秆。但她们大都不是匆匆赶制草帽辫儿,在( )之下,她们编制的便是这草戒指,麦秆在手上跳跃,手下( ):棱形花结的,畚字花结的,扭结而成的“雕”花……编完,套上手指,把手伸出来,或互相夸奖,或互相贬低。这伸出去的手,这夸奖,这贬低,也许只为着对不远处那些男青年的提醒。于是( )的笑声响起来,引出主持会议者的大声喝斥。但笑声总会再起的,因为姑娘们手上总有翻新的花样,不远处总有蹲着站着的男青年。
那麦秆编就的戒指,便是少女身上惟一的事物了。但那一双双不拾闲的粗手,却因了这草戒指,变得秀气而有灵性,示放出女性的温欣。
文中第四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
【答案】“事”改为“饰”;“示”改为“释”;“欣”改为“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惟一的事物”表意不通,戒指是起装饰作用的物品,所以应将“事物”的“事”修改为“饰”。
“示放”错误,应将“示放”的“示”修改为“释”。
“温欣”错误,应将“温欣”的“欣”修改为“馨”。
在字音字形考题中,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等是难度较大的,下面就这几类提出解决办法:
01辨析多音字“6法”
1.词义定音法。
一般来说,词义不同,读音也不同。如“与”,意为“参与”时读yù,可组成“与会”等;意为“给”“赞许”时读yǔ,可组成“赠与”“与人为善”等。再如“熨”,意为“熨烫”时读yùn,可组成“熨斗”;意为“心里平静”时读yù,可组成“熨帖”。多音字的各种读音,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在某一个词语里只能使用一种意义和一种读音。如“禅”有shàn和chán两种读音,与“帝王”有关的词就读shàn,与“佛教”有关的词就读chán,根据音义关系就不会读错“禅(shàn)让”“禅(chán)师”等词语。又如“方兴未艾”和“自怨自艾”,“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其中“艾”读ài,意为“停止”;“自怨自艾”本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其中“艾”读yì,意为“治理;惩治”。
2.词性定音法。
词性不一样,读音也会不一样。如下表中的字都可以根据词性来判断其读音。
例字 词性 读音 例词
处 名词 chù 办事处
动词 chǔ 处理
纤 形容词 xiān 纤长
名词 qiàn 纤夫
长 形容词 cháng 狭长
动词 zhǎng 生长
劲 名词 jìn 劲头
形容词 jìng 劲拔
冠 名词 guān 桂冠
动词 guàn 冠名
3.语体定音法。
汉字中有的多音字,在口语中当作单音词用时,是一种读音;而在书面语——复合词和成语中,又是一种读音。
如“露”在口语场合作单音词用时,读lòu,如“露一手”“露面”“露丑”“露相”“露马脚”;当用于书面语,形式为复合词或成语时,读lù,如“露骨”“露水”“露珠”“露天”“原形毕露”“风餐露宿”“崭露头角”。应特别注意在“抛头露面”中“露”读lù,与“露面”中“露”读lòu相区分。
这类词语也不是很多,除了尽量多地记住这类词语外,还要注意掌握一定的区分方法。区别一个词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主要方法有两个:
(1)前后看缀字法:如果该词前面可加“老、小、第、阿”等衬字或后面可加“子、头、儿、性、者、化”,则说明该词为口语词。如:“壳”这个多音字,口语中读ké,书面语中读qiào,而“蛋壳”的“壳”是读口语音还是书面语音呢?这时可用缀字法。“蛋壳”后可加“儿”,说明它是口语词,“壳”应读ké。
(2)中间加衬字法:一个词语作口语时,往往可以在词语中加衬字。如:“露脸”,中间加个衬字“了”,成了“露了脸”,说明它是口语词,“露”应读lòu;“暴露”中间不能加衬字“了”,说明它是书面语,“露”应读lù。可见,一个词不能加衬字,则该词一般为书面语(特殊情况有:“泄露”中的“露”读lòu)。常见的衬字有“的、得、地、着、了、个”等。
4.语境定音法。
有些字因其读音太多而一时无法掌握,其实,只要把它们放入一个特定的语境中,辨识记忆就容易多了。如“载”字,可设计这样的语境:那是个十年八载(zǎi)也忘不了的载(zài)歌载(zài)舞的夜晚,我和他在网上下载(zài)了许多有用的资料。
5.语用定音法。
现代汉语中有些多音字因用法不同读音也就不同,可以根据其特殊的用法加以辨识。
(1)据单用和合用辨识。有的多音字单用时是一个读音,作为合成词时是另一个读音。如“剥”“削”,当“剥”用于合成词或成语中时读bō,作为单个语素使用时读bāo;“削”用于合成词或成语中时读xuē,作为单个语素使用时读xiāo。
(2)据专用名词辨识。有的多音字作姓氏和地名用时,读音是不同的。如“单”,作姓氏、地名时读Shàn,姓单、单县(地名),还有单(chán)于(匈奴君主的称号)。类似的字还有“任”“蠡”“燕”等。另外,还有些专业名词,如“巷”,如果和采矿有关的,就要读hàng,可组成“巷道”。
6.记少余多法。
有的多音字,往往有一种读音比较少见,可以运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来识记。如“弄”,意为“胡同,小巷”时读lòng,其余均读nòng;又如“埋”,它只在“埋怨”这个词中读mán,在其他词中读mái;再如“盛”,意为“把东西放在容器里、容纳”时读chéng,其余均读shèng。
【跟踪训练】
(2025·天津一中·月考)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诞辰(dàn) 枯槁(gǎo) 马镫(dēng)
B.涓埃(āi) 青苔(tái) 漫漶(huàn)
C.骊山(lì) 鼓瓮(wèng) 擂鼓(lèi)
D.次第(dì) 坊市(fáng) 绮丽(y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马镫”的“镫”应读“dèng”。
C.“骊山”的“骊”应读“lí”,“擂鼓”的“擂”应读“léi”。
D.“坊市”的“坊”应读“fāng”,“绮丽”的“绮”应读“qǐ”。故选B。
02辨析字形“5法”
1.以音辨形。
因形近而产生错别字,如“气慨”、“扑溯迷离”,根据形近字与其读音的差别,用朗读区别: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
2. 以形辨形。
因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如“有志者事竞成”、“拌脚石”等词语。根据偏旁进行分析:“竞”应为“竟”,“终于”的意思;“拌”从“手”,是“搅和、争吵”的意思,而“绊”从“纟”,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故应为“绊”。
3. 以义辨形。
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而造成的错别字,如“穿流不息”中的错别字。根据词义分析:成语“川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所以“穿”不合词义,应为“川”(河流)。
4. 结构推形。
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结构对称,词义也相对应。如果书写错误,就可通过对相应字形字义的辨析推断出来。如“兴高彩烈”、“察颜观色”等词语,结构上都是并列关系,利用对应位置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关,词性相同的特点,就可以看出:“彩”与“兴”对应,当用表“神色”的“采”;“颜”与“色”不相对,“色”是脸色,而不是颜色,因此“颜”应为“言”,即语言。
5. 来源推形。
对于不了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世外桃园”这个错例,“世外桃源”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闻名的《桃花源记》,因此“源”不能误作“园”。
【跟踪训练】
(2025·新疆四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台前炸裂,幕后也很精彩。影片不仅在特效制作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许多名场面造价不菲,制作团队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①例如哪吒为破穿心咒撕裂肉身的场景,②虽然时长仅10秒,③但制作团队花费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打磨。④还有观众不舍得闭眼的“洪流大战”,⑤一个画面涉及超过2亿多个角色,⑥千军万马似海浪般翻滚,⑦但整体充满独有的东方审美特点。
据片方透露,整部片子共涉及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且大部分为国内团队制作,总体耗时5年。这部影片凝聚着团队的无数心血,可谓 甲 ,堪称重工业电影的典范。参与者包括全国138家动画团队,比如片中丑萌的土拨鼠军团,为《》背后的方特打造,《深海》团队也为该片贡献了他们的水墨粒子技术。
影片通过三维扫描建模与物理引擎喧染技术,实现神话场景的沉浸式构建。例如,哪吒的火焰枪特效运用了基于NVIDIA Flex的实时物理演算系统,火焰的粒子流体动力学模拟成现出逼真的燃烧效果,尤其是在哪吒与敖丙对诀的场景中,火焰的流动、热量扭曲的空气效果都 乙 。而敖丙的冰霜之力则通过 Houdini的VEX粒子编程技术,生成了细腻的冰晶破碎效果,冰霜漫延时的动态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文中第三段有四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答案】喧—渲;成—呈;诀—决;漫—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喧染”应改为“渲染”,“渲染”是绘画、写作等方面的专业术语。
“成现”应改为“呈现”,“呈现”有显出、露出之意。
“对诀”应改为“对决”,“对决”指彼此进行决定最后胜负的比赛或竞争。
“漫延”应改为“蔓延”,“蔓延”常比喻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03辨析形近字“4法”
1.着眼部首,以义辨音。
如“日月如梭”的“梭”与“怙恶不悛”的“悛”,二者形体相近,但是着眼其部首,前者从“木”,后者从“心(忄)”,这样便可以知道二者的意义有别,而字音也大有差别,前者读suō,后者读quān。
2.细微之处,审慎辨别。
如“修葺”的“葺”与“茸毛”的“茸”,二者形体特别相似,然而仔细辨别,则会发现其字形的细微差异,由此判断其字音也应有所不同,前者读qì,后者读róng;再如“汨罗江”的“汨”与“水流汩汩”的“汩”,二者的形体极为相似,但是审慎辨别后,会发现二者的右半部分仍然是有区别的,前者读mì,后者读gǔ。
3.形近音近,审慎区分。
如“犄角”的“犄”与“掎角之势”的“掎”,二者形近音近,但其读音毕竟有区别,前者读jī,后者读jǐ;再如“皴裂”的“皴”与“皲裂”的“皲”,二者形近义近,然而其读音还是有差别,前者读cūn,后者读jūn。
4.自编口诀,帮助识记。
对于形近字的读音,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自编口诀,记住一句口诀,即可记住两三个字的写法、读音,效果很好。如对“戌”“戍”“戊”“戎”可以记作“横xū(戌)、点shù(戍)、wù(戊)中空、十字读作róng(戎)”;对“己”“巳”“已”可记作“开口jǐ(己)、闭口sì(巳)、不开不闭念作yǐ(已)”;对“斡”“乾”“翰”可按字的不同偏旁记作“斗wò(斡)、乞qián(乾)、羽为hàn(翰)”。
【跟踪训练】
(2025·广西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没病没灾,未老先衰。”这是很多人的自我调侃。年龄不大,心脏已经老了;皱纹不多,头发已经白了;还没发福,骨头已经脆了……这种“早衰”现象不仅体现在生理上,更在心理和精神层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实,催人老的何止岁月,还有情绪!
②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人们心理健康状态最直观、最即时的反映。我们经常会简单粗爆地将情绪二元分类,例如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或正面情绪、负面情绪。但是,这容易造成误解,即消极、负面的情绪就是不好的,会损害健康的,因此要尽量避免或努力压抑。事实上,情绪是一种信号,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就如愤怒,在面对不可理喻的人时,可能会让你失去理智、口无遮拦;然而,在面临暴徒威协时,它也能成为你内心的动力,让你发挥潜能,勇敢地奋起反抗。总的来说,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具有外显信号性、体内工能性、情境适应性和行为动力性等特点,帮助我们在不同情境中做出反应和决策。不过,相对于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更容易带来负面行为,伤身也伤心。因此,大多数人都对“负面情绪”避之不及,但又常常对其感到无能为力。
③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心理状态良好的人,很少被烦恼绊倒,自然无需在意眼角皱纹、发白鬓角;然而,对于心理状态欠佳的人,却可能陷入一蹶不振的境地。
④一些研究表明,身体衰老与心理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单向的,心理状态欠佳的人会加速衰老,而衰老速度快的人也更可能在晚年出现心理问题。半年叠加半年,小小的数字不起眼,叠加起来却很伤身,心理状态和衰老速度之间形成了一个消极漩涡,会无情地裹挟着我们,使我们难以逃脱。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答案】 爆——暴;协——胁;工——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汉字尤其是形近字的能力。
“粗爆”的“爆”应写作“暴”;“威协”的“协”应写作“胁”;“工能性”的“工”应写作“功”。
04辨析同音字“6法”
1.以义辨形法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具有特定的语境氛围,需要相应意义的字“对号入座”。因而,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有些字词本身含义隽永,根据意义记字形,会平添许多趣味,产生“巧记”的效果。
例如:“汗流浃背”的“浃”是“浸透”的意思,不可将其写成“夹”;又如“烦”“繁”音同义近,都有“多”的意思,但“烦”还有苦闷、多而乱的意思,所以有“烦闷”“烦恼”“烦躁”“要言不烦”等,而“繁”有“繁忙”“繁冗”“繁衍”等。
2.偏旁辨形法
通过剖析形声字的特点,推知其意义,进而辨清易混淆的同音字的方法。如“贪赃枉法”指官员贪污受贿,利用职权歪曲和破坏法律。其中“赃”是指来路不正当的财物,故是“贝”字旁,不能写成“脏(不干净)”。又如“跋山涉水”指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其中“跋山”的“跋”与脚有关,是“足”字旁,不能写成“拔”;“涉”与水有关,不能写成“设”。再如“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其中“注视”是用眼睛而不是用耳朵,故不能写成“虎视耽耽”。
3.语境辨形法
根据特定语境判断意思,从而判定词义与字形的方法。如:“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化装”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改变装束、容貌,假扮。因此“他俩为了迷惑敌人,化装成夫妻”中的“化装”就不能写为“化妆”,因为在这个语境中,“化装”有“假扮”之意。又如:“经过听音训练,他对语音的分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中的“分辨”意为“辨别”,而非“辩白”,故只能用“辨”。再如:“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义”这个句子中,“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其中“大义”指大道理,因此,“微言大义”不能写成“微言大意”。
4.推理辨形法
结合生活常识来推断某些字的书写是否正确的方法。如“欢呼雀跃”形容人高兴时像麻雀一样一跳一跳的样子。谁看见过喜鹊一跳一跳的?而麻雀一跳一跳确实是有的。又如“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其中“胫”指小腿。再如“拭目以待”指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其中“拭目”指“擦亮眼睛”。又如“计日程功”指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其中“程”意为“衡量,估量”。
5.结构辨形法
汉语讲究对称,有许多并列式结构的词语在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或相同,或相关,或相反,利用这种对应关系,可以巧妙识记音同形异字的字形。如“名门望族”,“名”“望”相对,意思是有名望的,因此不能将其写成“名门旺族”;“貌合神离”,“合”“离”相对,不能将其写成“貌和神离”;“提心吊胆”,“提”指用手拎着,与之对应的应该是表示“悬挂”意思的“吊”,而不是“掉(掉落)”。再如“伶牙俐齿”的“伶”“俐”对称,因此不能将其写成“伶牙利齿”;“山清水秀”的“清”“秀”对称,因此不能将其写成“山青水秀”。当然,这是一般规律,不排除有个别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辨析结构整齐的多音节词语。
6.典故来源法
有些词中的字是由当初该词形成时的特定的意义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类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住该词。实际上,有些词尤其是一些成语的形成往往凝结着浓郁的文化风俗或附带着一个生动有趣的美丽故事,记忆该类词时不妨把这些挖掘出来,那会充满意趣的。
例如:“再接再厉”,常有人把它写作“再接再励”,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作为鼓励人更上一层楼的话,“励”有鼓励的意思。实际上该词最早记录了古代斗鸡游戏中的一个常见的行为:为了斗鸡时自己的鸡获胜,每次接斗时,都要在磨刀石上磨磨斗鸡的嘴喙,使它的喙尖锐锋利,一下啄伤对方,制敌于毙命。“厉”通“砺”,磨刀石的意思。由于特定含义的限定,“再接再厉”的“厉”只能写作“厉”。再如“墨守成规”,出自墨子守城的故事,了解了这一点,“墨”就不会写成“默”;“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特定的出处决定了这个“源”字不能写成“园”;“韦编三绝”,“韦编”指用皮条把竹简编织在一起,“绝”是断的意思,如果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就不会把这几个字写错了。
【跟踪训练】
(2025·福建漳州·四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以立夏寄情自然与时光,如宋·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庄稼吐税,虫鸣叠起,万物生长,农耕忙作,好一派 A 的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说:“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时至立夏,万物凡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而对人体脏腑来说,则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因此,夏季养生,要以“养心”为主。
如何进行“养心”?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甲),以助心平气和、健脾祛湿。进入立夏后,日出早而落晚,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可以适当推迟睡眠时间,提前起床。因为“晚睡”“早起”,可以让人体阳气外发,阴气内伏,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同时,也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
饮食宜清淡,①建议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②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③可多吃一些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④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鸭肉等,⑤也可以吃些苦瓜、苦菜以及茶水、咖啡、巧克力等苦味食品。⑥不仅食用这些食品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⑦且可健脾利胃、增进食欲。另外,运动要 B ,不宜过于剧烈,不宜过度出汗,以防耗伤太过而泄汗伤阳,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打太极拳、游泳等,当然,运动后要多喝水补充体液。
立夏,既承载着古人对天地的敬畏,(乙)。从“春生”到“夏长”,万物在炽热中蓬勃,亦启迪人们以昂扬姿态迎接生命的繁盛时节。
文中第一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并说明修改的原因。
【答案】 ①“税”改为“穗”。②“叠”改为“迭”。③“凡”改为“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同音字字形的能力。
①“税”改为“穗”;庄稼吐穗描绘的是谷物长出穗儿,应为“穗”;
②“叠”政改为“迭”;虫鸣迭起描绘的是昆虫叫声此起彼伏,一次接着一次地响起,应“迭”;
③“凡”改“繁”,万物繁茂,这里指的是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繁密茂盛,应为“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11讲 字音字形
字音字形曾经是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考查点。但是从2008年以后很多年已经几乎不涉及了。但是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1月的新八省联考“突然”又考查了错别字。这种错别字考查新模式,其题干是:“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抛弃了以往在双音词和成语中去辨识错别字的考查方式,这种在文段中考查错别字的方式,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和字义,辨识、纠正常见的错别字”的做法。既体现了语境对汉字学习和运用的重要作用,也契合了学习和使用汉字的真实情境,更能考查出学生对汉字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
究其原因,为加强中小学生识别、书写能力,教育部专门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因此,此次考试将错别字的考查重新纳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对教育部部署的有效落实,也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既然已经又重新考字形了,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考字音也不远了!
01字音识记
字音是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重要内容,主要围绕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展开,侧重考查考生对易错读音的辨析能力。其考查范围明确,集中在多音字、形声字、习惯性误读字三大类,同时涉及形近字、统读字等细节考点,命题形式多为选择题(如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偶尔也会在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结合语境考查。
1.多音字字音。
多音字是高考语文字音考查的重点之一,这类字因语境、词性或含义不同而读音各异。考查形式多为在具体词语中判断读音正误,尤其注重对常见多音多义字的辨析。
例如,“行” 在 “行走” 中读 xíng,在 “银行” 中读 háng;“省” 在 “节省” 中读 shěng,在 “反省” 中读 xǐng。命题常选取生活中易混淆的搭配,如 “模样” 的 “模” 应读 mú 而非 mó,“连累” 的 “累” 应读 lěi 而非 lèi。备考需结合词语含义记忆,避免仅凭直觉判断,同时积累教材中出现的高频多音字,如 “载”“参”“折” 等的不同读音及对应用法。
2.形声字字音。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考查重点在于打破 “声旁表音” 的惯性思维,关注声旁与实际读音不一致的情况。这类字因古今音变或字形演变,常出现声旁误导读音的现象。
例如,“炽热” 的 “炽” 声旁为 “只”(zhī),实际读 chì;“狙击” 的 “狙” 声旁为 “且”(qiě),实际读 jū。命题偏爱选取声旁与读音差异较大的字,如 “砧板” 的 “砧” 读 zhēn 而非 zhān,“箴言” 的 “箴” 读 zhēn 而非 jiān。备考需特别注意声旁为 “甫”“艮”“佥” 等的形声字,归纳其实际读音规律,避免被声旁迷惑。
3.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习惯性误读字是指因方言影响、生活习惯或传媒误读而形成的错误读音,这类字本身读音固定,但易受环境干扰导致误读。考查侧重纠正日常口语中的错误发音。
例如,“脂肪” 的 “脂” 常被误读为 zhǐ,实际读 zhī;“龋齿” 的 “龋” 常被误读为 yǔ,实际读 qǔ。命题多选取生活中高频使用却易读错的词,如 “洁癖” 的 “癖” 读 pǐ而非 pì,“压轴” 的 “轴” 读 zhòu 而非 zhóu。备考需针对性纠正方言区的发音缺陷(如前后鼻音、平翘舌),关注央视新闻、教材范读等权威读音,建立正确的语音习惯,避免将口语中的误读带入书面考查中。
辨析习惯性误读字“3注意”:
①注意平时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不要凭自己的感觉去读拿不准的字。
如“聒(guō)噪”的“聒”,常误读为guā,该字只有“guō”这一个读音;“心广体胖(pán)”的“胖”,常误读为pàng,该字当“安泰舒适”讲时,读pán,当“(人体)脂肪多、肉多(跟‘瘦’相对)”讲时,则读pàng。
②注意要有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习惯性误读。
如“拯救”的“拯(zhěng)”,容易误读成zhěn;“宁静(níng jìng)”,容易误读成níng jìn或lín jìn。
③注意对生僻字的积累、整理,特别是对必修教材中加注释的字词一定要正确朗读。如:羽扇纶(guān)巾。
【跟踪训练】
(2016·浙江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煲汤(bāo)恫吓(dòng)脐带血(jì)整齐划一(huà)
B古刹(chà)衣钵(bō)挑大梁(tiǎo)言为心声(wèi)
C掣肘(chè)卤味(lǔ)处女座(chǔ)寅吃卯粮(yín)
D笃定(dǔ)痤疮(cuó)病恹恹(yāng)血气方刚(xuè)
02字形识记
字形是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的核心考点之一,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规范汉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聚焦 “错字”“别字” 两大类型,命题形式多为选择题(如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偶尔在作文、语言文字运用题中隐性考查。考查范围以 3500 个常用字和 1000 个次常用字为基准,侧重易错易混字的辨析,核心可归纳为三大类:形近字、同音字(含音近字)、成语及固定搭配中的易错字。
1. 形近字。
形近字是高考字形考查的重点,这类字因字形相近(笔画增减、偏旁差异或整体形似)易混淆,需结合字义辨析。
例如,“荼毒生灵” 的 “荼”(草字头下为 “余”)常误写为 “茶”(草字头下为 “木”);“针灸” 的 “灸”(下面是 “火”)易与 “炙烤” 的 “炙”(上面是 “月”)混淆。偏旁差异类如 “赡养”(贝字旁,与财物相关)和 “瞻仰”(目字旁,与视觉相关),“玷污”(王字旁,与玉石相关)和 “沾染”(三点水,与液体相关)。备考需利用 “形旁表义” 规律,通过笔画细节(如 “戍”“戌”“戊” 的点画差异)和字义关联记忆,避免仅凭外形臆断。
2.同音字(含音近字)。
同音字(含音近字)因读音相同或相近,易出现 “音同替代” 错误,考查核心是结合语境和语义选择字形。
如 “渡过难关” 的 “渡”(侧重通过具体障碍,与水相关)和 “度假” 的 “度”(侧重时间推移);“声名鹊起” 的 “鹊”(喻指名声快速提升,如喜鹊登枝)与 “麻雀” 的 “雀”。音近字如 “辐射”(“辐” 与车轮相关)和 “幅员”(“幅” 与布帛相关),“精粹”(“粹” 指精华)和 “憔悴”(“悴” 指面色差)。需注意词性与搭配,如 “必须”(副词)和 “必需”(动词)、“化装”(改变外形)和 “化妆”(修饰容貌),避免脱离语境乱用。
3.成语及固定搭配中的易错字。
成语及固定搭配的字形具有稳定性,因典故、结构或本义形成固定写法,随意改动易出错,考查重点是纠正 “习非成是” 的误写。
如 “破釜沉舟” 的 “釜”(古代炊具,典故与砸锅表决心相关)不能写作 “斧”;“班门弄斧” 的 “班” 指鲁班,不可改为 “搬”。结构上,“山清水秀”(“清”“秀” 呼应景物)误作 “山青水秀”,“貌合神离”(“合” 与 “离” 相对)错写为 “貌和神离”。常见易错如 “走投无路” 的 “投”(投奔)误为 “头”,“草菅人命” 的 “菅”(野草)错作 “管”。备考需结合典故溯源(如 “世外桃源” 源自桃花源)和结构逻辑记忆,避免想当然篡改。
【跟踪训练】
(2025·全国二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生习作:我们很多人,对灰尘之类的小东西,常常是不以为然的,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不然。
语言学家讲评:“不以为然”里的“然”是“对”的意思。“不以为然”就是“不认为是对的”,等于说“不赞成”“不同意”。近几年来,有些人把“不以为然”误认为是“不在乎”的意思。这一句里的“不以为然”就是这样用的。这种用法是错误的,不能提倡。有人说,( )。今天认为是不合法的用法,等到用的人多了,慢慢就变成合法的了。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去反对它。这种理论是似是而非的。 ① 采取这种态度,我们事必对于语言里所有新出现的不合习惯的说法都一概承认是合法的,那么我们的语言还有什么规范和标准可言呢? ② 当一种说法得到社会普遍承认之后,我们 ③ 能承认它的合法性。这就是语言学家的态度。从这一点看来,语言学家是非常“势利眼”的。不过我们别无他法,只能采取这种态度。有人说,我不是语言学家,我不管你们赞成还是反对,只要有人这样说,我就可以跟着这样说。这当然不错。一个人采用什么方式说话有他的自由,别人没有权利干涉。不过语言除了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之外,同时又是对运用语言的人进行社会评价的一种依据。在这一点上,语言跟衣服有共同之处。衣服的作用当然是庇体和御寒,可是除此之外,它又是对于穿衣服的人进行社会评价的依据。一个人的衣服的样示不符合社会习惯,别人就会对他有看法。一个人写文章时用语不符合一般人的习惯,别人对作者和他的文章也会有看法。文章是写了给人看的,我们不能不考虑它的社会效果。
文中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含错别字的词语并改正。
03字音字形考查方式
1.选择题(旧形式)
①考查形式:通常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字音或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或选出有错误的一项,也可能是选出字音字形错误数量符合特定要求的一项。
②命题特点:字音考查聚焦多音字、形声字、习惯性误读字等。如 “拗” 字,在 “拗口” 中读 “ào”,在 “执拗” 中读 “niù”。字形则侧重形近字、同音字及成语中的易错字。像 “燥”“躁”“澡” 这类形近字,“世外桃源”“迫不及待” 等成语中的易错字常是考查重点。
③解题技巧:可采用排除法,先将自己能确定的错误选项排除,缩小选择范围。对于字音,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对于字形,可通过比较形近字的细微差别,或写出几个同音字、形似字来辨析,还可根据形声字的形旁推导字义,结合词语判断字形是否正确。
【跟踪训练】
(2020·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 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 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 北方的季节泾(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跟踪训练】
(2019·天津卷)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瞭(liáo)望 天暮(mù) 俯瞰(kàn)
B.黑魆(xū)魆 摇曳(yè) 萦(yíng)绕
C.皓(hào)月 倾泄(xiè) 一模(mó)一样
D.瑰(guī)丽 变换(huàn)莫测 苍穹(qióng)
2.主观题(新方式)
①考查形式:给出一段包含若干易错字音字形的语段,设置相关题目。可能要求考生找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也可能要求找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②命题特点:注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字音字形知识的能力,语段内容可能涉及文化、历史、生活等多个领域,材料来源广泛,既可能出自教材,也可能来自课外读物。
③解题技巧:
结合语境:根据语段上下文来判断字音字形。如 “在那片静谧(mì)的山林中”,通过 “山林” 的环境描述,可辅助判断 “谧” 的读音和写法。对于字形,如 “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阳光般温 xīn(馨)”,根据 “笑容”“阳光” 等语境信息,能确定是 “温馨” 的 “馨”。
关注细节:仔细辨别语段中容易混淆的字音字形。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变化,如 “记载(zǎi)”“载(zài)歌载舞”。对于字形,留意形近字的笔画差异,如 “戊戌(xū)变法” 中 “戌” 与 “戍(shù)” 的区别。
检查验证:完成答题后,将答案代入语段中通读,检查是否通顺合理,确保字音字形符合语境要求。
【跟踪训练】
(2025·新八省联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彗星,也称“帚星”,是由冰、尘埃和其他挥发性物质组成的一类小天体,因形状如扫帚而得名。大多数彗星比较暗弱,通常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或其他专业设备才能观测和拍摄到,因而肉眼可见的彗星 ① 。近来引发观星热潮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正是一颗肉眼可见的大彗星,它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首先发现的。这颗彗星在一个近抛物线的椭圆轨道上运行,环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61751年,即每过六万多年才有机会见到。该彗星亮度很高,2024年10月中下旬是最佳观测期,在此期间人们裸眼就能看到壮观的彗尾。
在网友们分享的众多照片和视频中,还出现了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与北京西郊玉峰塔、颐和园十七孔桥、西藏的雪山“同框”的作品,天文景观与地理景观 ② ,美不胜收。有“追星人”表示,能够亲眼目堵这六万年一遇的星际邂后,堪称宇宙级的浪漫体验。10月下旬之后,这位天外来客托着修长的大尾巴渐行渐远,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
01多音字
多音字是考查频率最高的考点,这类字的读音随意义、词性、语体风格的变化而不同,关键在于通过语境判断具体含义,进而确定读音。
常见类型
1.同义多音字
①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词语中的读音不同,个别词语一般是保留下来的古语词。
如:“绿林好汉”中的“绿”读lù,在其他地方读lǜ。
②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读音不同。
如:书面语“歃血为盟”中的“血”读xuè,而口语“流了一点儿血”中的“血”读xiě。
③这个字单用(作为单音节词)时与用这个字构成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时读音不同。
如:“剥”字单用时读bāo,构成词语如“剥皮”“剥花生”等;构成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时读bō,如“剥削”“剥夺”“生吞活剥”等。
2.多义多音字
①词性不同,读音不同。
如:“处理”(动词)的“处”读chǔ,而“教务处”(名词)的“处”读chù。
②意思不同,读音不同。
如:“攒”表示“积累”的意义时读zǎn(积攒),表示“聚集”的意义时读cuán(攒射)。
(二)多角度识别多音字
1.可以根据一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去判定它的读音,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将音义结合起来进行记忆。
2.注意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
如“巷”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读hàng,而一般情况下读xiàng,如“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等。
3.部分多音多义字因词性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读音。
如“处”,读chǔ时多为动词,读chù时多为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变不惊”“处心积虑”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
【跟踪训练】
(2018·天津卷)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悄(qiāo)无声息 盘垣(huán) 澄澈(chè)
B.蓊(wēng)郁 虬(qiú)藤 柔曼(màn)
C.披拂(fú) 参差(cī) 倔拗(ào)
D.偃(yǎn)卧 兀(wù)立 睥(pì)睨
02形声字
(一)定义及特点:
1.定义: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的汉字,其读音通常与声旁有一定联系。
2.特点及示例:
(1)声旁表音规律:部分形声字的读音与声旁的读音完全相同或相近。例如,以“胡”为声旁的“湖、糊、蝴”,都读“hú”;以“方”为声旁的“芳、坊、房、肪”,读音与声旁“方(fāng)”相近。
(2)声旁误读防范: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很多形声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不再与声旁读音一致。如“畸(jī)形”,不能因声旁“奇”而误读为“qí”;“莘莘(shēnshēn)学子”,不能把“莘”误读成声旁“辛(xīn)”的音。
(二)分类认读:
1.“据形定音”。
如“赜”“啧”“帻”“箦”都读zé,“框”“眶”“诓”“哐”都读kuàng。
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主要有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六种,此外还有形占一角,如“荆”“疆”,还有声占一角,如“徒”“旗”。
2.不读声旁的形声字。
如“爬”“剔”“积”“池”这些字都不能按照它们的声旁来认读。
3.同一声旁而读音不同的形声字。
如“消”“削”“销”“宵”“硝”“霄”“逍”,“俏”“悄”“峭”“诮”,“捎”“稍”“艄”等;再如“减”“碱”,“箴”,“感”等。
【跟踪训练】
(2025·山东潍坊·月考)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着凉(zháo) 渣滓(zǐ) 绚丽(xuàn) 卷帙浩繁(zhì)
B.酝酿(yùn) 醴酪(1ào) 贮藏(zhù) 万马齐喑(àn)
C.纤维(qiān) 翌年(yì) 龟裂(jūn) 怙恶不悛(quān)
D.晖映(huī) 九霄(xiāo) 复辟(pì) 载歌载舞(zài)
03形近字
形近字指字形相似但意义不同的字,因笔画细微差异(如多一笔、少一笔、笔画形态不同)易混淆,考查重点是辨析细微差别对应的不同意义。
大体有三种类型:
①笔画增减造成的形近字。
如:“泠泠作响”中的“泠”读líng,而不读“lěng(冷)”;“如火如荼”中的“荼”读tú,而不读“chá(茶)”。
②偏旁或字的某一部分略有不同造成的形近字。
如:“磐”读pán,与“磬、罄、馨”形近,后面的字易误读为pán,其实“磬、罄”读qìng,“馨”读xīn。再如:“嬴”读Yíng,与“羸、蠃、赢”形近,实际上后面三个字只有“赢”读yíng,而“羸”读léi,“蠃”读luǒ。
③整体形近的形近字。
如 “羸弱” 的 “羸”(léi,上中下结构,含 “羊”)与 “赢”(yíng,含 “口”“月”“贝”)、“嬴”(yíng,姓氏);“戊戌”(wùxū)与 “戍”(shù)、“戎”(róng),需通过笔画细节(点、横的差异)区分。
备考需关注 “形旁表义” 规律,结合字义记忆字形,如 “氵” 多与水相关(清、澈),“扌” 多与动作相关(提、携),避免仅凭 “形似” 臆断。
【跟踪训练】
(2025·湖北荆州·模拟)下面是小语同学为此次活动写的一段文字,请认真阅读,完成各题,帮助小语修改完善这段文字。
①湖南,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甲】武陵源的石英砂岩峰林,奇峰林立,如诗如画。②张家界的黄龙洞,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乙】洞庭湖烟波浩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惋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qiàn)在湖南的大地上。此外,还有衡山的巍峨壮观、崀山的神奇秀美,以及湘江、沅江等河流的蜿蜒曲折,都为湖南增添了无尽的魅力。【丙】湖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文化名人。屈原、贾谊等古代文学家的诗篇,流传千古,成为湖南文化的瑰宝。③岳麓书院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学府之一,见证了湖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丁】此外,④湖南还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艺术,如湘剧、花鼓戏等,表达了湖南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改正下面加点的错别字,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惋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qiàn)在湖南的大地上。
①“惋”字改为( ) ②镶qiàn( )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考查主要聚焦于常见字、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等,意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和规范汉字字形的识记与辨析能力。常见的错误有下面几个方面:
01字音易错点
高考字音识记存在多个易错点:
1.多音字误读。
①因词性不明误读:多音字的读音常随词性变化而不同,如 “处”,作动词时读 “chǔ”,如 “处理、处罚”;作名词时读 “chù”,如 “处所、办事处”。若不明确词性,就容易读错。
②因词义不清误读:部分多音字需根据词义来确定读音,如 “强”,理解为 “迫使、硬要” 之意时读 “qiǎng”,像 “强迫、强词夺理” 中的 “强” 都读此音,若不知此义,就可能误读。
③因生僻读音忽视误读:有些多音字的某个读音使用频率低,易被忽视,如 “创伤” 的 “创” 应读 “chuāng”,“参与” 的 “与” 应读 “yù”,很多人因不熟悉这些读音而读错。
2.音近字误读。
汉字中存在大量音近字,它们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有细微差别,如 “绮丽” 的 “绮” 读 “qǐ”,“崎岖” 的 “崎” 读 “qí”,读音相近易混淆。命题者常借此设题,若平时未准确区分,解题时就容易出错。
3.形近字误读。
笔画相似误读:一些字形相近的字,仅笔画略有差异,读音却不同,如 “内疚” 的 “疚” 读 “jiù”,“针灸” 的 “灸” 读 “jiǔ”,容易分辨不清。
声旁误导误读:形声字中部分字声旁不能准确表音,若依据声旁读音去读,就会出错,如 “友谊” 的 “谊”,声旁是 “宜”,但应读 “yì” 而非 “yí”;“锲而不舍” 的 “锲” 不读 “qì” 而读 “qiè”。
4.习惯性误读。
受方言、生活习惯或传媒误读影响,很多字易形成错误读音习惯。如 “包庇” 的 “庇” 应读 “bì”,常被误读为 “pì”;“脂肪” 的 “脂” 应读 “zhī”,却常被读成 “zhǐ”;“解剖” 的 “剖” 应读 “pōu”,有人会误读为 “pāo”。
5.方言影响误读。
方言区的考生易因方言发音习惯导致误读。如部分南方地区考生易混淆平翘舌音,“奢侈” 的 “奢” 声母是 “sh”,可能被读成 “s”;易混淆前后鼻音,“问难” 的 “难” 声母是 “n”,可能被读成 “l”;还有的会读错韵母,如把 “含情脉脉” 的 “脉” 韵母读成 “ai” 而非 “o”
【跟踪训练】
(2025·山东二模)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A.旋风(xuán) 血淋淋(xiě) 怒不可遏(è)
B.肚脐(qí) 压舱石(yà) 里应外合(yìng)
C.洿池(wū) 剥花生(bāo) 曲径通幽(qū)
D.氤氲(yùn) 杀手锏(jiǎn) 长歌当哭(dàng)
02字形易错点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中,人物形象概括是高频考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文本中人物性格、品质、行为等多维度的理解能力。然而,许多考生在答题时容易陷入 “标签化” 与 “片面化” 的误区,导致答案流于表面、缺乏深度,难以获得高分。
(一)形近字易错
形近字是高考语文字形考查的重点之一,由于字形相近,极易造成混淆,导致书写错误。具体如下:
1.笔画差异导致的形近字。
这类字的笔画数目或笔画形态略有不同。如 “戊”“戌”“戍”,“戊” 读 wù,“戌” 读 xū,“戍” 读 shù,笔画上仅一点或一横的差异;“己”“已”“巳”,“己” 读 jǐ,“已” 读 yǐ,“巳” 读 sì,开口程度各不相同。还有 “曰” 和 “日”,“丐” 和 “丏” 等,书写时需仔细辨别笔画细节。
2. 偏旁不同的形近字。
偏旁是区分形近字的重要依据,不同偏旁往往表示不同的意义范畴。例如,“讠” 旁与言语有关,“氵” 旁与水有关,所以 “干燥” 的 “燥” 是 “火” 字旁,“急躁” 的 “躁” 是 “足” 字旁,“洗澡” 的 “澡” 是 “氵” 字旁。又如 “帷”“维”“唯”,“帷” 与布有关,如 “帷幕”;“维” 有维持、维系之意;“唯” 与言语相关,如 “唯唯诺诺”。再如 “捕”“哺”“浦”,“捕” 与手的动作有关,“哺” 与口的动作有关,“浦” 与水有关,分别组词为 “捕捉”“哺育”“黄浦江”。
3. 整体结构相似的形近字。
部分考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没有将人物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事件情境中,仅凭主观想法解读人物行为,导致对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的误解。例如,评价古代文人的归隐行为时,若不考虑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弊端,以及文人自身的理想追求,就无法理解他们归隐背后的无奈与坚持,可能将其简单归结为 “逃避现实”,从而偏离正确的答题方向。
(二)同音字易错
同音字因其读音相同或相近,在书写时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是高考字形考查的另一个关键易错点。具体如下:
1.音同形异字:这类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完全不同,很容易因读音干扰而写错。例如,“部署” 不能写成 “布署”,“迄今” 不能写成 “讫今”,“殴打” 不能写成 “欧打”。“礼尚往来” 的 “尚” 不能写成 “上”,“人才辈出” 的 “辈” 不能写成 “倍”。“凑合” 的 “凑” 不能写成 “奏”,“迫不及待” 的 “及” 不能写成 “急”。
2.音同形似字:它们不仅读音相同,字形也有相似之处,增加了辨识难度。如 “弛” 和 “驰”,“松弛” 用 “弛”,“奔驰” 用 “驰”;“蓬” 和 “篷”,“蓬松” 用 “蓬”,“帐篷” 用 “篷”。“籍” 和 “藉”,“书籍” 用 “籍”,“慰藉” 用 “藉”;“鹜” 和 “骛”,“趋之若鹜” 用 “鹜”,“好高骛远” 用 “骛”。“梁” 和 “粱”,“桥梁” 用 “梁”,“高粱” 用 “粱”。
3.音同义近字:此类字数量虽不多,但辨析难度较大。如 “水蒸气” 不能写成 “水蒸汽”,“销毁” 不能写成 “消毁”,“寒暄” 不能写成 “寒喧”,“针砭时弊” 不能写成 “针贬时弊”。“爆发” 和 “暴发”,“爆发” 常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如 “爆发战争”,“暴发” 多用来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如 “暴发户”,也可指洪水突然发作。“沟通” 和 “勾通”,“沟通” 是中性词,如 “沟通思想”,“勾通” 是贬义词,如 “勾通外敌”。
【跟踪训练】
(2025·陕西咸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狗尾巴草,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无序地长在夏秋两季,毛茸茸的圆柱形花序活像狗尾。那时太阳那么亮,垄沟里的水那么清,狗尾巴草在阳光下快乐地与浇地的女孩子嬉戏——摇起花穗扫她们的小腿。那些女孩子不理会草的骚扰,因为她们正揪下这草穗,编结成兔子和小狗,兔子和小狗都摇晃着毛茸茸的耳朵和尾巴。也有掐掉草穗单拿草茎编戒指的,那扁细的戒指戴在手上虽不明显,但心儿开始闪烁了。
初长成的少女不再理会这狗尾巴草,她们也 ① , ② ,麦收过后,遍地都是这耀眼的麦秆,麦秆的正道是被当地人用来编草帽辫的。常说“一顶草帽三丈三”,说的即是 ③ 。
那时的乡村,各式的会议真多。姑娘们总是这些会议热烈的响应者,或许只有会议才是她们自由交际的好去处。那机会,村里的男青年自然也不愿错过,姑娘们刻意打扮过自己,胳肢窝里夹着一束束金黄的麦秆。但她们大都不是匆匆赶制草帽辫儿,在( )之下,她们编制的便是这草戒指,麦秆在手上跳跃,手下( ):棱形花结的,畚字花结的,扭结而成的“雕”花……编完,套上手指,把手伸出来,或互相夸奖,或互相贬低。这伸出去的手,这夸奖,这贬低,也许只为着对不远处那些男青年的提醒。于是( )的笑声响起来,引出主持会议者的大声喝斥。但笑声总会再起的,因为姑娘们手上总有翻新的花样,不远处总有蹲着站着的男青年。
那麦秆编就的戒指,便是少女身上惟一的事物了。但那一双双不拾闲的粗手,却因了这草戒指,变得秀气而有灵性,示放出女性的温欣。
文中第四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
在字音字形考题中,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等是难度较大的,下面就这几类提出解决办法:
01辨析多音字“6法”
1.词义定音法。
一般来说,词义不同,读音也不同。如“与”,意为“参与”时读yù,可组成“与会”等;意为“给”“赞许”时读yǔ,可组成“赠与”“与人为善”等。再如“熨”,意为“熨烫”时读yùn,可组成“熨斗”;意为“心里平静”时读yù,可组成“熨帖”。多音字的各种读音,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在某一个词语里只能使用一种意义和一种读音。如“禅”有shàn和chán两种读音,与“帝王”有关的词就读shàn,与“佛教”有关的词就读chán,根据音义关系就不会读错“禅(shàn)让”“禅(chán)师”等词语。又如“方兴未艾”和“自怨自艾”,“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其中“艾”读ài,意为“停止”;“自怨自艾”本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其中“艾”读yì,意为“治理;惩治”。
2.词性定音法。
词性不一样,读音也会不一样。如下表中的字都可以根据词性来判断其读音。
例字 词性 读音 例词
处 名词 chù 办事处
动词 chǔ 处理
纤 形容词 xiān 纤长
名词 qiàn 纤夫
长 形容词 cháng 狭长
动词 zhǎng 生长
劲 名词 jìn 劲头
形容词 jìng 劲拔
冠 名词 guān 桂冠
动词 guàn 冠名
3.语体定音法。
汉字中有的多音字,在口语中当作单音词用时,是一种读音;而在书面语——复合词和成语中,又是一种读音。
如“露”在口语场合作单音词用时,读lòu,如“露一手”“露面”“露丑”“露相”“露马脚”;当用于书面语,形式为复合词或成语时,读lù,如“露骨”“露水”“露珠”“露天”“原形毕露”“风餐露宿”“崭露头角”。应特别注意在“抛头露面”中“露”读lù,与“露面”中“露”读lòu相区分。
这类词语也不是很多,除了尽量多地记住这类词语外,还要注意掌握一定的区分方法。区别一个词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主要方法有两个:
(1)前后看缀字法:如果该词前面可加“老、小、第、阿”等衬字或后面可加“子、头、儿、性、者、化”,则说明该词为口语词。如:“壳”这个多音字,口语中读ké,书面语中读qiào,而“蛋壳”的“壳”是读口语音还是书面语音呢?这时可用缀字法。“蛋壳”后可加“儿”,说明它是口语词,“壳”应读ké。
(2)中间加衬字法:一个词语作口语时,往往可以在词语中加衬字。如:“露脸”,中间加个衬字“了”,成了“露了脸”,说明它是口语词,“露”应读lòu;“暴露”中间不能加衬字“了”,说明它是书面语,“露”应读lù。可见,一个词不能加衬字,则该词一般为书面语(特殊情况有:“泄露”中的“露”读lòu)。常见的衬字有“的、得、地、着、了、个”等。
4.语境定音法。
有些字因其读音太多而一时无法掌握,其实,只要把它们放入一个特定的语境中,辨识记忆就容易多了。如“载”字,可设计这样的语境:那是个十年八载(zǎi)也忘不了的载(zài)歌载(zài)舞的夜晚,我和他在网上下载(zài)了许多有用的资料。
5.语用定音法。
现代汉语中有些多音字因用法不同读音也就不同,可以根据其特殊的用法加以辨识。
(1)据单用和合用辨识。有的多音字单用时是一个读音,作为合成词时是另一个读音。如“剥”“削”,当“剥”用于合成词或成语中时读bō,作为单个语素使用时读bāo;“削”用于合成词或成语中时读xuē,作为单个语素使用时读xiāo。
(2)据专用名词辨识。有的多音字作姓氏和地名用时,读音是不同的。如“单”,作姓氏、地名时读Shàn,姓单、单县(地名),还有单(chán)于(匈奴君主的称号)。类似的字还有“任”“蠡”“燕”等。另外,还有些专业名词,如“巷”,如果和采矿有关的,就要读hàng,可组成“巷道”。
6.记少余多法。
有的多音字,往往有一种读音比较少见,可以运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来识记。如“弄”,意为“胡同,小巷”时读lòng,其余均读nòng;又如“埋”,它只在“埋怨”这个词中读mán,在其他词中读mái;再如“盛”,意为“把东西放在容器里、容纳”时读chéng,其余均读shèng。
【跟踪训练】
(2025·天津一中·月考)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诞辰(dàn) 枯槁(gǎo) 马镫(dēng)
B.涓埃(āi) 青苔(tái) 漫漶(huàn)
C.骊山(lì) 鼓瓮(wèng) 擂鼓(lèi)
D.次第(dì) 坊市(fáng) 绮丽(yǐ)
02辨析字形“5法”
1.以音辨形。
因形近而产生错别字,如“气慨”、“扑溯迷离”,根据形近字与其读音的差别,用朗读区别: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溯读sù,朔读shuò,此处应为“朔”。
2. 以形辨形。
因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如“有志者事竞成”、“拌脚石”等词语。根据偏旁进行分析:“竞”应为“竟”,“终于”的意思;“拌”从“手”,是“搅和、争吵”的意思,而“绊”从“纟”,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故应为“绊”。
3. 以义辨形。
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而造成的错别字,如“穿流不息”中的错别字。根据词义分析:成语“川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所以“穿”不合词义,应为“川”(河流)。
4. 结构推形。
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结构对称,词义也相对应。如果书写错误,就可通过对相应字形字义的辨析推断出来。如“兴高彩烈”、“察颜观色”等词语,结构上都是并列关系,利用对应位置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关,词性相同的特点,就可以看出:“彩”与“兴”对应,当用表“神色”的“采”;“颜”与“色”不相对,“色”是脸色,而不是颜色,因此“颜”应为“言”,即语言。
5. 来源推形。
对于不了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世外桃园”这个错例,“世外桃源”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闻名的《桃花源记》,因此“源”不能误作“园”。
【跟踪训练】
(2025·新疆四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台前炸裂,幕后也很精彩。影片不仅在特效制作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许多名场面造价不菲,制作团队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①例如哪吒为破穿心咒撕裂肉身的场景,②虽然时长仅10秒,③但制作团队花费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打磨。④还有观众不舍得闭眼的“洪流大战”,⑤一个画面涉及超过2亿多个角色,⑥千军万马似海浪般翻滚,⑦但整体充满独有的东方审美特点。
据片方透露,整部片子共涉及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且大部分为国内团队制作,总体耗时5年。这部影片凝聚着团队的无数心血,可谓 甲 ,堪称重工业电影的典范。参与者包括全国138家动画团队,比如片中丑萌的土拨鼠军团,为《》背后的方特打造,《深海》团队也为该片贡献了他们的水墨粒子技术。
影片通过三维扫描建模与物理引擎喧染技术,实现神话场景的沉浸式构建。例如,哪吒的火焰枪特效运用了基于NVIDIA Flex的实时物理演算系统,火焰的粒子流体动力学模拟成现出逼真的燃烧效果,尤其是在哪吒与敖丙对诀的场景中,火焰的流动、热量扭曲的空气效果都 乙 。而敖丙的冰霜之力则通过 Houdini的VEX粒子编程技术,生成了细腻的冰晶破碎效果,冰霜漫延时的动态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文中第三段有四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03辨析形近字“4法”
1.着眼部首,以义辨音。
如“日月如梭”的“梭”与“怙恶不悛”的“悛”,二者形体相近,但是着眼其部首,前者从“木”,后者从“心(忄)”,这样便可以知道二者的意义有别,而字音也大有差别,前者读suō,后者读quān。
2.细微之处,审慎辨别。
如“修葺”的“葺”与“茸毛”的“茸”,二者形体特别相似,然而仔细辨别,则会发现其字形的细微差异,由此判断其字音也应有所不同,前者读qì,后者读róng;再如“汨罗江”的“汨”与“水流汩汩”的“汩”,二者的形体极为相似,但是审慎辨别后,会发现二者的右半部分仍然是有区别的,前者读mì,后者读gǔ。
3.形近音近,审慎区分。
如“犄角”的“犄”与“掎角之势”的“掎”,二者形近音近,但其读音毕竟有区别,前者读jī,后者读jǐ;再如“皴裂”的“皴”与“皲裂”的“皲”,二者形近义近,然而其读音还是有差别,前者读cūn,后者读jūn。
4.自编口诀,帮助识记。
对于形近字的读音,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自编口诀,记住一句口诀,即可记住两三个字的写法、读音,效果很好。如对“戌”“戍”“戊”“戎”可以记作“横xū(戌)、点shù(戍)、wù(戊)中空、十字读作róng(戎)”;对“己”“巳”“已”可记作“开口jǐ(己)、闭口sì(巳)、不开不闭念作yǐ(已)”;对“斡”“乾”“翰”可按字的不同偏旁记作“斗wò(斡)、乞qián(乾)、羽为hàn(翰)”。
【跟踪训练】
(2025·广西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没病没灾,未老先衰。”这是很多人的自我调侃。年龄不大,心脏已经老了;皱纹不多,头发已经白了;还没发福,骨头已经脆了……这种“早衰”现象不仅体现在生理上,更在心理和精神层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实,催人老的何止岁月,还有情绪!
②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人们心理健康状态最直观、最即时的反映。我们经常会简单粗爆地将情绪二元分类,例如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或正面情绪、负面情绪。但是,这容易造成误解,即消极、负面的情绪就是不好的,会损害健康的,因此要尽量避免或努力压抑。事实上,情绪是一种信号,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就如愤怒,在面对不可理喻的人时,可能会让你失去理智、口无遮拦;然而,在面临暴徒威协时,它也能成为你内心的动力,让你发挥潜能,勇敢地奋起反抗。总的来说,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具有外显信号性、体内工能性、情境适应性和行为动力性等特点,帮助我们在不同情境中做出反应和决策。不过,相对于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更容易带来负面行为,伤身也伤心。因此,大多数人都对“负面情绪”避之不及,但又常常对其感到无能为力。
③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心理状态良好的人,很少被烦恼绊倒,自然无需在意眼角皱纹、发白鬓角;然而,对于心理状态欠佳的人,却可能陷入一蹶不振的境地。
④一些研究表明,身体衰老与心理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单向的,心理状态欠佳的人会加速衰老,而衰老速度快的人也更可能在晚年出现心理问题。半年叠加半年,小小的数字不起眼,叠加起来却很伤身,心理状态和衰老速度之间形成了一个消极漩涡,会无情地裹挟着我们,使我们难以逃脱。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04辨析同音字“6法”
1.以义辨形法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具有特定的语境氛围,需要相应意义的字“对号入座”。因而,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有些字词本身含义隽永,根据意义记字形,会平添许多趣味,产生“巧记”的效果。
例如:“汗流浃背”的“浃”是“浸透”的意思,不可将其写成“夹”;又如“烦”“繁”音同义近,都有“多”的意思,但“烦”还有苦闷、多而乱的意思,所以有“烦闷”“烦恼”“烦躁”“要言不烦”等,而“繁”有“繁忙”“繁冗”“繁衍”等。
2.偏旁辨形法
通过剖析形声字的特点,推知其意义,进而辨清易混淆的同音字的方法。如“贪赃枉法”指官员贪污受贿,利用职权歪曲和破坏法律。其中“赃”是指来路不正当的财物,故是“贝”字旁,不能写成“脏(不干净)”。又如“跋山涉水”指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其中“跋山”的“跋”与脚有关,是“足”字旁,不能写成“拔”;“涉”与水有关,不能写成“设”。再如“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其中“注视”是用眼睛而不是用耳朵,故不能写成“虎视耽耽”。
3.语境辨形法
根据特定语境判断意思,从而判定词义与字形的方法。如:“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化装”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改变装束、容貌,假扮。因此“他俩为了迷惑敌人,化装成夫妻”中的“化装”就不能写为“化妆”,因为在这个语境中,“化装”有“假扮”之意。又如:“经过听音训练,他对语音的分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中的“分辨”意为“辨别”,而非“辩白”,故只能用“辨”。再如:“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义”这个句子中,“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其中“大义”指大道理,因此,“微言大义”不能写成“微言大意”。
4.推理辨形法
结合生活常识来推断某些字的书写是否正确的方法。如“欢呼雀跃”形容人高兴时像麻雀一样一跳一跳的样子。谁看见过喜鹊一跳一跳的?而麻雀一跳一跳确实是有的。又如“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其中“胫”指小腿。再如“拭目以待”指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其中“拭目”指“擦亮眼睛”。又如“计日程功”指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其中“程”意为“衡量,估量”。
5.结构辨形法
汉语讲究对称,有许多并列式结构的词语在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或相同,或相关,或相反,利用这种对应关系,可以巧妙识记音同形异字的字形。如“名门望族”,“名”“望”相对,意思是有名望的,因此不能将其写成“名门旺族”;“貌合神离”,“合”“离”相对,不能将其写成“貌和神离”;“提心吊胆”,“提”指用手拎着,与之对应的应该是表示“悬挂”意思的“吊”,而不是“掉(掉落)”。再如“伶牙俐齿”的“伶”“俐”对称,因此不能将其写成“伶牙利齿”;“山清水秀”的“清”“秀”对称,因此不能将其写成“山青水秀”。当然,这是一般规律,不排除有个别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辨析结构整齐的多音节词语。
6.典故来源法
有些词中的字是由当初该词形成时的特定的意义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类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住该词。实际上,有些词尤其是一些成语的形成往往凝结着浓郁的文化风俗或附带着一个生动有趣的美丽故事,记忆该类词时不妨把这些挖掘出来,那会充满意趣的。
例如:“再接再厉”,常有人把它写作“再接再励”,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作为鼓励人更上一层楼的话,“励”有鼓励的意思。实际上该词最早记录了古代斗鸡游戏中的一个常见的行为:为了斗鸡时自己的鸡获胜,每次接斗时,都要在磨刀石上磨磨斗鸡的嘴喙,使它的喙尖锐锋利,一下啄伤对方,制敌于毙命。“厉”通“砺”,磨刀石的意思。由于特定含义的限定,“再接再厉”的“厉”只能写作“厉”。再如“墨守成规”,出自墨子守城的故事,了解了这一点,“墨”就不会写成“默”;“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特定的出处决定了这个“源”字不能写成“园”;“韦编三绝”,“韦编”指用皮条把竹简编织在一起,“绝”是断的意思,如果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就不会把这几个字写错了。
【跟踪训练】
(2025·福建漳州·四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以立夏寄情自然与时光,如宋·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庄稼吐税,虫鸣叠起,万物生长,农耕忙作,好一派 A 的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说:“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时至立夏,万物凡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而对人体脏腑来说,则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因此,夏季养生,要以“养心”为主。
如何进行“养心”?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甲),以助心平气和、健脾祛湿。进入立夏后,日出早而落晚,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可以适当推迟睡眠时间,提前起床。因为“晚睡”“早起”,可以让人体阳气外发,阴气内伏,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同时,也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
饮食宜清淡,①建议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②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③可多吃一些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④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鸭肉等,⑤也可以吃些苦瓜、苦菜以及茶水、咖啡、巧克力等苦味食品。⑥不仅食用这些食品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⑦且可健脾利胃、增进食欲。另外,运动要 B ,不宜过于剧烈,不宜过度出汗,以防耗伤太过而泄汗伤阳,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打太极拳、游泳等,当然,运动后要多喝水补充体液。
立夏,既承载着古人对天地的敬畏,(乙)。从“春生”到“夏长”,万物在炽热中蓬勃,亦启迪人们以昂扬姿态迎接生命的繁盛时节。
文中第一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并说明修改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