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新课导入
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近年来,中国航天捷报频传,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任务,从初探月宫到详细勘察,从月面观测到月背探秘,从遥感观测到取样返回……探月工程一步一个脚印,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中国探月工程的每一步探测与未来月球探测的新篇章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体现了什么样的辩证思维?
提示:正是每一步月球探测的成功,才铸就了我国月球探测新的篇章,反映了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单元逻辑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准确把握辩证分合
正确理解质量互变
有效推动认识发展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1.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理解质量互变规律。
3.把握适度原则。
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含义,运用发展的状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量变与质变问题。
2.公共参与:学会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抓住机遇参与实践,注意从小事做起;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理解质量互变规律
总议题
议题2
议题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准确把握适度原则
议题一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议学活动
议一议:中国探月计划三步曲中的每一步是量变。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迈向航天强国的目标也正一步步的变成现实。那么,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
中国航天日
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今年以来,中国航天捷报频传,见证我国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坚实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1.质
(2)意义: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此物变成了他物。
(1)内涵: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山川湖海,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这些东西我们之所以能够把它们区分开来,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
认识事物的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想一想:什么是质变?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2.量
(1)量的内涵: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2)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3)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2020
2035
2050
质变
质变
量变
量变
量变
思考: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可分为两个阶段,请指出其中蕴含的量变与质变?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3.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和质变
(1)量变:量的变化(A事物仍是A事物)
(2)质变:质的变化(A事物变为B事物)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01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02
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03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知识整合】
关系 量变 质变
区别 性质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 根本的、显著的
呈现 状态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
结果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其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
联系 ① 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 ② 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与质变的区别与联系
议学活动
200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申请,并将其命名为嫦娥工程。探月工程一期主要聚焦于环绕月球进行探测。进入探月工程二期,任务难度进一步升级,主要着眼于月面软着陆与自动巡视勘察。探月工程三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无人采样返回,这一阶段于2011年正式立项。
探月工程四期已经全面展开,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启星际探测的新篇章。嫦娥六号已成功实施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七号任务拟于2026年前后发射,计划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嫦娥八号计划将在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届时,嫦娥八号和嫦娥七号将组成我国月球南极的科研站基本型。
探究问题:
(1)结合我国探月工程前四期任务,谈谈对连续性和间断性含义的理解。
(2)结合嫦娥四期工程中嫦娥六号、七号、八号任务与后期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设,谈谈对连续性和间断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关系的理解。
提示:(1)我国探月工程四期中的每次探月活动是不显著的变化,是探月工程中量变、渐进性与连续性;探月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四期→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这些变化是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变、飞跃性与间断性。
提示:(2)由于我国航天人探月工程在每一个时期的逐步推进,才实现了嫦娥工程四期工程的飞跃,我们要坚持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议学活动
一期
二期
三期
……
量变
连续性
渐进性
连续性
渐进性
连续性
渐进性
量变
量变
质变
质变
质变
……
……
间断性
飞跃性
间断性
飞跃性
间断性
飞跃性
四期
连续性
渐进性
量变
质变
间断性
飞跃性
我国探月工程的二十年历程
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1)区别
①连续性: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2.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②间断性: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2)联系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的。
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
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连续性、渐进性 间断性、飞跃性
含义
体现
表现
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
量变的体现
质变的体现
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
出现了新事物
【知识整合】
区别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最近这两年刘畊宏非常火!他依靠健身做直播,在抖音一个月涨粉几千万,一个月刘畊宏直播的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亿,单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为5千多万。从抖音到微博、朋友圈、小红书乃至B站和KEEP,基本上全被刘畊宏霸屏,甚至网上开始出现自称为“刘畊宏女孩”“刘畊宏男孩”的追随者。但是上海一女子因跟跳刘畊宏毽子操运动过量导致猝死。
探究问题:(1)你觉得我们要不要健身?应注意什么问题?
议学活动
1.什么是度?
(1)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度的重要性: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
(2)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与度的关系: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三、准确把握适度原则
探究问题:(2)你觉得健身时应坚持的度是什么?
最近这两年刘畊宏非常火!他依靠健身做直播,在抖音一个月涨粉几千万,一个月刘畊宏直播的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亿,单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为5千多万。从抖音到微博、朋友圈、小红书乃至B站和KEEP,基本上全被刘畊宏霸屏,甚至网上开始出现自称为“刘畊宏女孩”“刘畊宏男孩”的追随者。但是上海一女子因跟跳刘畊宏毽子操运动过量导致猝死。
议学活动
(1)含义:就是适当的程度。
(2)根本标志:
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声音的“度”:按普通人的听觉,0~20分贝,很静,几乎感觉不到;20~30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细语;40~60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60~70分贝,吵闹,有损神经;70~90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90~100分贝,吵闹加剧,听力受损,100~120分贝,难以忍受,一分钟即暂时致聋……
2.什么是适度?
三、准确把握适度原则
(1)适度原则的含义:
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适当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
①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
②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
(2)坚持适度原则的原因:
3.什么是适度原则?
三、准确把握适度原则
当人们面临的压力过小时,会觉得工作乏味,集中注意力到工作上的动机很小,工作绩效很低;
随着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受到激发,绩效会得到提高;在压力达到最佳而当工作压力超过最佳点后,随着压力增加,人们会面临过压、急躁、焦虑、崩溃的状态,压力越大,绩效越低。
结合上图谈谈我们高中生应该如何做好压力管理?
1.压力与绩效的关系告诉我们:高中生做好压力管理,应该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2.当压力过小时,我们要适当给自己增压,减少乏味,提高学习绩效;当压力过大时,我们要适当给自己减压,避免急躁焦虑,管控好情绪对学习的影响。
①防止过犹不及。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错误。
②需要“得中”,就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就是要保持我们需要的事物的质的状态。并不是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③不能限于“得中”,当我们不需要事物的某种质的状态时,就要创造条件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
(3)坚持适度原则的要求:
三、准确把握适度原则
折中主义
特征: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
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
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坚持的立场。
含义: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
表现:它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
注意:“得中”≠ 折中主义
【相关链接】
【方法论】
①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②遵循适度原则
【原理内容】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④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防止过犹不及。把握好“分寸”,不极端化
需要“得中”,保持最佳状态
不限于“得中”,创造条件促成事物质变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堂小结
把握事物的度
量与质
坚持适度原则
质量互变规律
质与量的含义、质变与量变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度、关节点与度、适度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易错辨析
1.质变的完成表明事物变化发展的终结。
纠正: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2.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趋势。
纠正: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3.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会使某物变为他物。
纠正: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4.“得中”是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
纠正:“得当”是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
5.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适度原则。
纠正:适度原则包含着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当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时,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只有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原有性质稳定性的时候,才需要坚持适度原则。
易错辨析
典题训练
1.载人航天,三十而立。建造中国空间站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从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到2025年5月1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取得圆满成功,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7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收官之战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从此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材料表明
①事物发展是一个间断性与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规律发生作用的必要条件
④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题训练
【解析】事物发展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①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故尊重客观规律是规律发生作用的必要条件颠倒了二者的关系,③错误。
典题训练
2.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锁边合龙”。40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一代接着一代干,与干旱缺水斗,与风沙漫天斗,累计植树7000多万亩,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筑起一道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治沙人采用工程治沙、光伏治沙、生态治沙三种模式,阻止了沙漠扩张,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筑起坚不可摧的生态屏障与精神丰碑。这体现出治沙人
①植绿锁沙,根据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②保卫家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多种治沙模式和治沙规律
③因地制宜,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久久为功,正确地把握沙漠治理中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