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22.皇帝的新装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学习快速阅读,迅速浏览全文,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2展开联想和想象,品读故事各段情节中描写人物的精彩语段,品析人物形象。3深入理解课文,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安徒生(1805-1875)全名: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那时的丹麦还是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丹麦人民深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指人的奢侈和贪欲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成《皇帝的新装》。写作背景◆多音字( )漂亮( )漂流( )漂白漂piàopiāopiǎo( )圈定( )圈起来( )羊圈圈quānjuānjuàn( )系鞋带( )维系系jìxì( )自称( )称职( ) 杆秤称chēnɡchènchèng字词积累滑稽:(语言、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担任的职务。骇人听闻:使人听了十分吃惊。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精致:精巧细致。呈报:报告(上级)。炫耀:夸耀。拼音检测称职 更衣 圈定 陛下 勋章分外 头衔 附和 御聘 滑稽骇人听闻chèngēngquānbìxūnfènxiánhèpìnjīhài赏析课文划记你认为文中描写最精彩的地方,再仔细品味。情节与层次新装皇帝骗子小孩官员(皇帝)爱:(1)做:(2-4)看:(5-23)揭:(34-37)穿(展):(24-33)理清文脉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皇帝 __ 新装爱骗子 __ 新装做君臣 __ 新装看皇帝 __ 新装展小孩 __ 新装揭皇帝爱新装服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皇帝的荒唐昏庸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最爱炫耀新衣服每一天每一点钟引子返回(1)骗子做新装布的色彩和图案:布的特性:用想象手法写骗子如何诱皇帝上当分外美观奇怪开端返回(2~4)君臣看新装心理:动作:语言:表里不一、虚伪与后面小孩的天真无邪形成鲜明对比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装模作样地看了又看点头赞美“真是美极了”发展返回(5~23)皇帝穿新装动作:心理:丑态百出,自欺欺人扭了又扭让别人觉得确有新衣高潮返回(24~33)小孩揭新装揭穿人物:揭穿原因:揭穿方式:皇帝表现:表明皇帝及大臣的昏庸、愚蠢、虚伪小孩天真单纯私下传开发抖又摆傲姿结局返回(34~37)骗子皇帝官员百姓孩子受助传行揭骗后来,从小孩子到老百姓都说了真话,为什么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然装模作样的把戏演下去?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仍然装模作样的把戏演下去”是他们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作者这样写更充分地暴露出皇帝的怯弱、虚伪。分角色配音语调傲 慢,神情自负油腔滑调,阿谀奉承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天真,高声地喊出来文中是如何运用夸张与想象的手法的?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构成了丰富想象、大胆夸张的写作特点。作用: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和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1.请从不同角度梳理文章情节,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以“新装”为线索:_____________ →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展新装→_____________。以“骗”为线索: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探究百姓传骗小孩揭骗小孩揭新装皇帝爱新装初读课文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是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3)皇帝先后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和官员去看织布,面对新装,他们有何心理活动?他们回去是如何向皇帝汇报的?(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2.接龙复述课文(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7)结果如何?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分析讨论角色分配:旁白一人,皇帝一人,骗子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精读课文分析皇帝、老大臣、官员、百姓、骗子、小孩的形象:用圈点勾画法理出描写他们的语言、心理、动作的语句,旁批描写方法及人物特点。从哪些方面对君臣进行描写的?君臣们看到新装后有什么共同点?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形象特点?君臣看新装发展老大臣心理描写:愿上帝可怜我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神态描写: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眼睛越睁越大动作描写: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发展老大臣语言描写: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发展老大臣官员心理描写: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语言描写:是的,那真是太美了。发展对比阅读第6段和第9—12段,思考为什么用“诚实”“称职”来形容老大臣?“诚实”“称职”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与后面老大臣撒谎形成对比,颇具讽刺意味。状元贴士反 语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手法,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可达到辛辣讽刺的效果。“夸张”是童话的艺术特点之一,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说说夸张都体现在哪些方面。人物情节环境皇帝:酷爱穿着打扮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正是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写照。骗子:夸张的言行,表现了他们狡猾、贪婪的本性。老大臣等官员:看了又看,仍看不见布料,却极力夸赞,表现了他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皇帝一丝不挂地在大街上游行这样夸张的情节,暴露了皇帝的愚昧昏庸,极具讽刺性,同时也讽刺了促成这次“裸行”的所有人。当皇帝在游行的时候,全城人都称赞这件新衣,避免被认为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作者营造了极其荒诞的环境氛围,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夸张及其作用状元贴士夸张是对人或事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童话中的夸张角色言行情节结构故事环境人物形象这个故事之所以读来如此生动有趣,引人入胜,除了构思巧妙、立意深刻之外,作者还善于展开想象,用丰富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形象,寄寓深刻内涵。结合皇帝穿新衣的情节,说说作者是怎样运用讽刺手法的。穿新衣过程中作者极力刻画一群人的丑态:首先,出场人物有皇帝、高贵的骑士、骗子、典礼官、托后裙的内臣们,人物多,场面热闹;其次,这么多人都是心口不一,虚伪至极,作者用补充的方式点出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再次,作者用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人物的丑态。思维导图新装(线索)做骗子(开端)看君臣(发展)展皇帝(高潮)揭小孩(结局)爱皇帝(引子)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