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省龙岩一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 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
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 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电子云图为 B.的模型为
C.的电子式为 D.乙醛的结构简式:
3.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向NaHSO3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HSO具有氧化性
B.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3O4粉末,紫色褪去,证明Fe3O4中含Fe(Ⅱ)
C.向浓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
D.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4.抗生素克拉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克拉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存在顺反异构 B.含有5种官能团
C.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D.该物质最多可与反应
5.实验室需对少量污染物进行处理。以下处理方法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均错误的是
A.用硫磺处理洒落在地上的水银:
B.用盐酸处理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的金属银:
C.用烧碱溶液吸收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刺激性气体:
D.用烧碱溶液吸收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产生的气体:
6.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60 g二氧化硅中Si-O+键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C3H6O含有的C-H键数为0.6NA
C.1 mol乙酸与足量Na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NA
D.0.1 mol C2H4和C2H6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的O2分子数为0.3NA
7.下列关于C,Si及其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14C来自宇宙射线(中子)撞击14N,其过程可表示为
B.SiH4中Si的化合价为+4,CH4中C的化合价为-4,因此SiH4还原性小于CH4
C.高压下制得的CO2共价晶体结构与SiO2晶体相似,其硬度和熔沸点均高于SiO2晶体
D.Si原子间难形成双键而C原子间可以,是因为Si的原子半径大于C,难形成p-pπ键
8.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Y原子的电子填充了3个能级,其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只有Y与Z同周期,W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YX—Z
C.仅含极性共价键 D.W的含氧酸均属于强酸
9.冠醚能与阳离子作用,12—冠—4与作用而不与作用;18—冠一6与作用,但不与或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冠醚与阳离子作用跟环的大小有关
B.超分子中O原子与间存在离子键
C.12—冠—4中C和O的杂化方式相同
D.18—冠—6可将带入溴乙烷中
10.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某有机化合物X的分子结构进行测定,相关结果如下:

由此推理得到有关X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属于醚类 B.结构简式为
C.相对分子质量为74 D.组成元素有C、H、O
11.工业上常用碱性NaClO废液吸收SO2,反应原理为,部分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1”中Ni2O3是还原剂
B.反应过程中产生的O可加快对SO2的吸收
C.每吸收1 mol SO2,整个过程需要Ni2O3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12.苯并唑酮类化合物X常用于植物保护剂,结构如图。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全部共面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
C.X与足量H2加成后所得产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5个
D.1 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多可消耗4 mol NaOH
13.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无水MgCl2
B.除去 Fe(OH)3胶体中的 NaCl 溶液
C.证明苯环使羟基活化
D.制备溴苯并验证有 HBr 产生
14.实验室分离和的流程如下:
已知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该配离子在乙谜(,沸点)中生成缔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
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
D.蒸馏时选用球形冷凝管
15.2022年3月,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实现到淀粉的全合成,其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②中,生成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B.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能消耗乙酸的分子数目为
C.存在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种峰的同分异构体
D.反应②和③均不能在高温环境下进行
二、填空题
16.配合物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结构如图一所示,以下简写为)可以添加到酱油中作为铁强化剂,制备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晶体步骤如下: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于烧杯中溶解,加入适量浓氨水后搅拌、过滤、洗涤、干燥。
②将第一步得到的、乙二胺四乙酸加入图二仪器a中,搅拌,水浴,再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反应。
③将②反应后溶液经操作X后,过滤洗涤,晾干得到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共价键、 、 。
(2)步骤①中氨水应当 (填“分批”或“一次性”)加入。
(3)盛装溶液仪器名称为 ,加入碳酸钠溶液后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则步骤②由生成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步骤③操作X为 。
(5)市售铁强化剂中含有,其中。称取样品,加稀硫酸溶解后配成溶液。取出,加入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淀粉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操作次,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值为。
已知:、 、。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时,溶液由 色变为 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三、解答题
17.Ni、Co均是重要的战略性金属。从处理后的矿石硝酸浸取液(含Ni2+、Co2+、Al3+、Mg2+)中,利用氨浸工艺可提取Ni、Co,并获得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氨性溶液由NH3·H2O、(NH4)2SO3和(NH4)2CO3配制。常温下,Ni2+、Co2+、Co3+与NH3形成可溶于水的配离子;Co(OH)2易被空气氧化为Co(OH)3;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MgO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氨浸”时,由Co(OH)3转化为[Co(NH3)6]2+的离子方程式为 。
(3)(NH4)2CO3会使滤泥中的一种胶状物质转化为疏松分布的棒状颗粒物。滤渣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出现了(NH4)Al(OH)2CO3的明锐衍射峰。
①(NH4)Al(OH)2CO3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NH4)2CO3提高了Ni、Co的浸取速率,其原因是 。
(4)①“析晶”过程中通入的酸性气体A为 。
②由CoCl2可制备AlxCoOy晶体,其立方晶胞如图。Al与O最小间距大于Co与O最小间距,x、y为整数,则Co在晶胞中的位置为 ;晶体中一个Al周围与其最近的O的个数为 。
(5)①“结晶纯化”过程中,没有引入新物质,所得晶体B含6个结晶水。热解时发生的反应为:
和,则流程中“冷却至室温”后所得HNO3溶液中n(HNO3)与n(H2O)的比值,理论上最高为 。
②“热解”对于从矿石提取Ni、Co工艺的意义,在于可重复利用HNO3和 (填化学式)。
18.帕罗韦德是一种新型口服抗新冠药物,其重要中间体K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均为烷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成反应,A的结构简式为 。
(2)D的名称为 ,的反应类型为 。
(3)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芳香化合物M为K的同分异构体,则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①能与发生显色反应;②最多消耗;③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五组峰;写出其中一种峰面积之比为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B
6.D
7.B
8.B
9.B
10.B
11.C
12.D
13.A
14.D
15.B
16.(1) 离子键 配位键
(2)分批
(3) 恒压滴液漏斗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 蓝色 无色(浅绿) 或
17.(1)MgO+H2O=Mg(OH)2
(2)或
(3) 晶体 减少胶状物质对镍钴氢氧化物的包裹,增加了滤泥与氨性溶液的接触面积
(4) HCl 体心 12
(5) 0.4或2∶5 MgO
18.(1)
(2) 甲基-1,3-丁二烯 消去反应
(3)
(4) 4 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