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共3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共3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从“发现青蒿素”到“分子到药物”)
第三部分(从“影响世界”到“发展超越”)
第四部分
课文结构梳理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11段)
第三部分(第12-19段)
课文结构梳理
小结:我们梳理了两位科学家的科研或教育经历,它们不仅告诉我们科学研究需要一丝不苟、求真务实、好奇心等品质,也为我们呈现了科学思考的路径。科学精神的核心是科学思维,而科学思维离我们并不遥远。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科研历程
科研
历程
发现
疗效
制成
药物
影响
世界
发展
超越
药学
贡献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加来道雄的
教育历程
童年鲤鱼池边遐想
对爱因斯坦未竞事业感到好奇
高中时建造电子加速器
超凡的想象力
超强的好奇心
超常的实践力
小结:我们梳理了两位科学家的科研或教育经历,它们不仅告诉我们科学研究需要一丝不苟、求真务实、好奇心等品质,也为我们呈现了科学思考的路径。科学精神的核心是科学思维,而科学思维离我们并不遥远。
某中学科技人文节,需要展现不同领域科学家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学校团委发起科普宣讲活动,讲述科学家们的成长历程,探讨科学家身上的科学精神。
宣讲的首期科学家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和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
情境任务
活动一:
与科学家“面对面”走进科学历程
任务一
请查阅相关资料(学法预习部分),从生平、作品、评价三个方面了解两位科学家,并制作科学家介绍展板。
作者介绍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2月14日,荣获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7年1月2日,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人物风采
人物评价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
人物风骨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人物贡献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
知识链接
PART.01
它们在人体里各种搞破坏,让我们觉得冷。
冲啊
有些蚊子体内,有种叫疟原虫的单细胞。它们会在蚊子咬人的时候,跟着进入人体。
同时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也会赶过来消灭它们,这会让我们觉得热。
这种让人忽冷忽热打摆子的病,就是疟疾。
喂!哪儿来
的盲流子
世界疟疾日(World Malaria Day)由世界卫生大会在2007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
世界防疟疾日
青蒿素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相对分子质量282.34。
它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和苯,可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
它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也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
他秉持着爱因斯坦的精神:探寻“所有事物的原理”。他同时也是电视节目的常客,曾为《夜线》《早安美国》《赖利·金脱口秀》与《六十分钟》的座上宾,更数度出现在美国公共电视 (PBS) 的纪录片中。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著名科学畅销书作者、超弦理论的奠基人。
作品:《构想未来》《超越爱因斯坦》《超空间》《平行宇宙》
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加来道雄
作者介绍
任务二
请你以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梳理两篇文章展示的科学研究、早期探索的过程,并概括出对科学家的发现有重要启示的节点。
提示:思维导图或表格饱含时间历程,科学研究探索过程,重要启示节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呈现)
活动二:探索中发现,艰辛与乐趣
科学研究的艰辛与科学发现的乐趣,在两篇文章之中是如何具体展现出来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①在第一阶段,屠呦呦团队搜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进行测试,然而进展甚微。
②在20世纪70年代,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屠和她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③高中时代本应享受青春年华的加来道雄,不辞辛劳,冒着风险,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建造电子感应加速器。
科学研究的艰辛
屠呦呦热衷于中草药的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治疟作用,拯救成干上万患者,科学研究虽然艰辛,却有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
加来道雄贪婪地阅读关于高维世界的历险故事,沉痴迷于原子对撞机的建造迷于爱因斯坦未完成的理论,从中获得求知和成功的快乐。
科学发现的乐趣
科学发现的乐趣
听爱因斯坦的故事
被这个故事迷住
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
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
什么问题值得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
广泛阅读
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理论,是他企图构建的所谓的统一场论
活动三:探寻科学精神,启迪科学思维
探索成功之因
科普宣讲团发起了一个“探寻科学精神,启迪科学思维”的倡议,借此来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思维,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1、从《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看,屠呦呦能够发现青蒿素依靠的是什么 请对此进行概括。
(1)对中草药的好奇心;
(2)深厚的医学知识;
(3)强烈的研究动力;
(4)对精妙的有关人性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领悟;
(5)青蒿素研究团队的精诚合作;
(6)顽强的毅力;
(7)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于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
实验精神想象力和乐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
想象力科学是需要想象力的,想象力能带来创造力。由感性的想象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好奇心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应该是充满乐趣的。
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
请研读文本,根据探索的内容,概括科学家身上的精神品质。
填写下面的表格。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探索内容 精神品质
呼吁加大国际合作
征集2000个方药,挑选出640个,从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可提取物
查阅大量资料,发现青蒿素抗疟记录
第一批尝试青蒿素提取,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分步骤研究,环环相扣
推向世界,广泛运用,减轻症状,拯救生命
突出团队合作,强调只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世界胸怀
一丝不苟
百折不挠
勇于献身
周密严谨,求真务实
大爱无疆
虚怀若谷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探索内容 精神品质
喜欢坐在水池边,不断想象、思考
对爱因斯坦尚未完成的论文充满兴趣
决定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一名物理学家而在所不辞
从当地图书馆到全市图书馆和书店,再到大学图书馆,阅读能找到的关于爱因斯坦及其理论的每一本书
不拘泥于世俗的约束,决定自建电子感应加速器
把一个圣诞假日花费在50码长的线路上
不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反而在汽车间建造一架巨大的电子仪器
请研读文本,根据探索的内容,概括科学家身上的精神品质。
填写下面的表格。
想象丰富
天真好奇
热爱科学
勤奋刻苦
勇于探索
兴趣浓厚
酷爱钻研
探究思考
阅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两篇课文,屠呦呦与加来道雄都获得了卓越的科学成就,他们两人为什么能取得科学上的成就呢?他们都有哪些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请简要分析。
思想境界
世界胸怀、大爱无疆、虚怀若谷
情感态度
热爱科学、酷爱钻研、兴趣浓厚、严谨务实
科学品质
想象丰富、天真好奇、勇于探索、勤劳刻苦
共性:热爱、好奇、兴趣、执着、钻研、探索
作文素材整理
请你在屠呦呦和加来道雄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个,根据他们的事迹确定一个作文主题,然后积累一个作文素材。
1. 选择人物:
2. 适用主题:
3. 素材积累示范:
议论段示范:
选择人物:屠呦呦
适用主题:困境中坚守、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科研探索精神
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研究之路上,犹如一位孤独的行者。她面对的是疟疾这个肆虐全球、夺走无数生命的恶魔。在缺乏先进研究设备、资金有限的艰苦条件下,她凭借着对传统中医药典籍的深度钻研,从《肘后备急方》中获得关键灵感。她亲自带领团队深入山林采集青蒿样本,在实验室中反复试验各种提取方法,历经无数次失败却永不言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传统需坚守,但不可泥古不化;创新为发展,但不可舍弃根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基于以上作文材料,确定一个分论点,以课文中的重要事件为论据,写一个议论文文段。150字左右。
事件概括:1.继承传统中医药精髓;从传统中医文献中获得灵感和启示;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获得启发,改变提取方式;
努力发掘中医药宝库(砒霜治疗白血病;“千层塔”提取物石杉碱甲治疗失忆;复方用药;活血化瘀)
事件概括:2.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将分子变成药物(团队寻找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 由青蒿素发展为双氢青蒿素并形成青蒿素联合疗法;勇敢自试药物
适用主题:继承传统,从传统中汲取智慧,开拓创新,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适用主题:科学无国界,造福人类。
适用主题:科研无止境,不畏艰辛,矢志探索;责任担当
事件概括:3.带领团队对研究中草药
适用主题:团结协作
事件概括:4.青蒿素的发现及其疗效引发世界关注
下水议论段
传统中守正创新,赋予创新性发展以根基和潜能。(观点句)创新并非异想天开,而是根植于传统研究中,再创造、再发展,创新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螺旋攀升。(阐释句)科学家屠呦呦,科研遇挫,一筹莫展之时,是传统中医文献,给予其灵感和启示。《肘后备急方》的智慧箴言,为青蒿素提取打通了“筋脉”。(事例句)正是屠呦呦团队传统中医资源中,守正创新;传统文献中,深入探究,才有在尊重和敬畏传统中医智慧的基础上,勇毅探索,为人类征服疟疾作出贡献的可能,倘若他们舍弃中医根基,漫无目的,盲目试验,那么今日我也许仍旧无法逃脱疟疾的肆虐。(分析句)所以,手握传统经典,心向未来,尊古但不泥古,优秀的传统,才会成为我们创新未来的汩汩源泉。(总结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