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课件(共22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课件(共22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古诗词诵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象:林木葱茏,花团锦簇,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
B.诗第二句写山顶行宫紧闭的宫门依次打开,为后文“一骑红尘”作铺垫。
C.这首诗为咏史诗,全诗含蓄委婉,寓意深刻,意味悠长。
D.这首诗重在议论,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重在议论”说法错误,应是“重在叙事”。
2.“一骑红尘妃子笑”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请简要分析。
这句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是写卷起“红尘”,高速日夜奔驰送来荔枝的“一骑”,挥汗如雨,苦不堪言;二是写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嫣然一笑,乐不可支。两相对照,突出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无情谴责和鞭挞。
3.“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专使快马加鞭而来,扬起一片尘土,速度如此之快,事情如此紧急,人们还以为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向皇帝汇报,结果专使不过是为贵妃送来了荔枝而已,暗示了玄宗对贵妃宠溺之深。这样形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反映了帝王贵妃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
B.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春”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
C.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认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
D.尾联明确提出: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限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以多层曲折来说明怅惘的痛苦心情。
【答案】B
【解析】 “望帝啼春”的典故不是用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而是表达了一种忧国伤财、感伤身世,壮志未遂之悲,追求成空、身世沦落之痛。
2.《锦瑟》用典比较多,请你找出并分析这些典故的运用对表达人物情感有什么作用 (回答两处即可)
①“庄生晓梦迷蝴蝶”,运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情境。
②“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无限伤感,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③“沧海月明珠有泪”,传说珠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人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皓净的爱赏,又有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④“蓝田日暖玉生烟”,典故源自《搜神记》中的故事。杨伯雍救助了一位无名老者,老者实际上是仙人太白金星。后来,杨伯雍按照太白金星的指点,发现山间轻烟升起的地方藏有玉石。从此,这个地方开始产玉,被称为“蓝田”。诗人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3.这首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请结合诗中的句子简要分析。
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对华年流逝的伤痛之情,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如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写诗人遥望沧海,对景伤情,哭悼美好往事。“玉生烟”又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但又不能把握和亲近的理想景色。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让作者触景生情,首句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B.“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是指作者往昔为人君时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
D.本词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答案】A
【解析】“春花秋月”代表一年四季的美好时光,而“何时了”则表现出作者对这样周而复始、无尽无休的时光的无奈和厌倦。这种对时间的感慨,透露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尽的等待。因此首句“春花秋月何时了”这句诗不仅表达了李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更深刻地反映了他作为亡国之君的悲哀与无奈。
2.请分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表达技巧。
最后两句运用了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绵延不断、难以挣脱的亡国愁思。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破阵子
晏 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破阵子》上阕中,作者通过描绘春景来表达自己怎样的心境 (  )
A.孤独寂寞 B.悠然自得
C.苦闷烦躁 D.激动狂热
【答案】B
【解析】上阕中作者通过描绘明媚的春景,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等,来表达自己悠然自得、轻松愉悦的心境。
2.“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了春天的景色。“碧苔”写春色之美,“黄鹂”写春声之美,绘声绘色。构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图景,充满闲情逸趣。
3.下阕塑造了怎样的闺阁少女形象
下阕塑造了闺阁少女朝气蓬勃、天真活泼、纯洁无瑕的形象。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下列对《苏幕遮》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从眺望远景起笔,写了绚丽多彩的秋景图。
B.“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一句中,作者借“芳草无情”衬托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
C.下阕抒情,“黯乡魂,追旅思”是相思愁苦的原因所在。
D.这首词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
【答案】D
【解析】这首词虽然描绘了美丽的秋景,但主要表达的是作者的乡愁和羁旅之思,而非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
2.《苏幕遮》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
A.欢乐愉悦 B.孤独寂寞
C.相思之苦 D.愤怒不平
【答案】C
【解析】相思之苦。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相思之情,酒入愁肠后化作了相思的泪水。
3.“黯乡魂,追旅思”两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了作者心头挥之不去、纠缠不休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