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张PPT)(1)文言词语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B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把酒临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B.可以为师矣 可计日而待也 可以一战 坚不可摧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宠为督 举世闻名 举一反三D.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中有足乐者 静以修身(2)句子翻译与理解下列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C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这确实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理解:诸葛亮向后主刘禅陈述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处境,分别是先帝去世、天下三分和益州疲弊。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翻译:(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志士们的勇气。理解:这句话是诸葛亮向刘禅进献的忠言,建议刘禅广泛听取忠臣的意见,发扬先帝遗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之人的精神。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理解:诸葛亮告诉刘禅,晋升、处罚等,应该以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不同制度而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3)形象分析为国尽忠是“士人”精神的核心,阅读原文及下面三则链接材料,概括“为国尽忠”在诸葛亮、曹刿、唐雎、范仲淹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链接材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节选自《曹刿论战》)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 也,而秦救不至。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唐雎到,入见秦王……秦昭王遽为发兵救魏。魏氏复定。(节选自《史记》)臣闻巧言者无犯而易进,直言者有犯而难立。然则直言之士,千古谓之忠;巧言之人,千古谓之佞。今臣勉思药石 ,切犯雷霆,不遵易进之途,而居难立之地者,欲倾臣节,以报国恩。耻佞人之名,慕忠臣之节,感激而发,万死无恨。(范仲淹《奏上时务书》)注:①冠盖相望:戴礼帽的人和车辆很多,前后都能互相望见。指路上使臣来往不绝。②药石:药物,这里指救治的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在国家危亡之际,向刘禅进献忠言,并带兵出征,以此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履行为国尽忠的职责;曹刿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乡人劝阻,主动进谏忠言,为国解忧;唐雎在国家危亡之际,不顾年迈,出使秦国,最终让秦国发兵救魏国,魏国又得以安定;范仲淹为了政治清明,敢于冒死进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