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1.1认识社会生活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1.1认识社会生活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这个夏天...
你还关注了哪些社会热点?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全国性育儿补贴来了,3岁前每孩每年3600元”
“我国成立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夏日中国行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
CONTENTS


分议题2:看见多样的他们·社会生活有何特点?
总议题:
分议题1:聚焦同行的我们·社会生活如何感受?
分议题3:成为共生的彼此·社会生活如何对待?
夏日中国行·如何认识社会生活?
分议题1
聚焦同行的“我们”·
社会生活如何感受?
7月7日,在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千步村,学生们在认识荷花和莲蓬。
7月6日,孩子们在山东省日照市李家台赶海园赶海“寻宝”。
镜头聚焦“我们”的缤纷暑期
镜头聚焦“我们”的缤纷暑期
7月8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东胜路小学的孩子们在“海底隧道”参观。
7月8日,小朋友在河北省科学技术馆体验科普设备。
你脑海中假期生活印象最深刻的“一张照片”是怎样的?
议学任务:讲述暑假照片
请仔细讲述这张照片:
“照片”的地点;
“照片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结合同学们的分享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认识社会生活?
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
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P3
①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
②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④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⑤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
议学成果
相关链接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着各种活动。例如,
①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满足衣食住用行等物质生活需求;
②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
③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些活动既有不同的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分议题2
看见多样的“他们”·
社会生活有何特点?
影像记录“他们”的生活万象
7月1日·暑运正式启动
7月8日·重庆暴雨救援
7月11日·集市夜市火热
7月13日·电影市场繁荣
7月15日·天舟九号发射
...
①在一幅幅影像中你看到了哪些职业?
他们为社会生活提供了什么?
在其中你看到人们是如何交往的?
议学任务:观察社会万象
列车员、消防员、影院工作人员、小吃摊摊主、航天工作者...
物质产品、精神食粮
一起游玩、以共同兴趣为媒介进行交往、面对面交往、网络交往...
(1)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P4
原因:
①在社会生活中,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种类繁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议学成果
②在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新鲜事”,
比如:全国铁路实施新的运行图,“泰山黄河号”旅游列车首次开行。
天舟飞船——从首飞时的蹒跚学步,到如今扛鼎世界最强太空货运。
夜经济再“上新”,构建起多元消费的“全新场域”。
议学任务:观察社会万象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何会产生这种变化?
这体现了社会生活有何特点?
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P4
原因: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
思想观念的更新,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表现: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议学成果
但是在社会万象中,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画面...
人为破坏公共健身设施上的显示屏
随意踩踏草坪
乱停乱放车辆
你认为这些行为是否会对他人造成影响?
若你遇到以上行为会如何做?
会造成影响,社会空间具有公共性。
可以联系相关部门、拨打12345等...
(3)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P5
原因: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
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
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
议学成果
2.社会生活的特点 P4-P5
①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②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③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议学成果
分议题3
成为共生的“彼此”·
社会生活如何对待?
光影镌刻“青春”的奋斗模样
在这个夏天,
中国青年把自己的青春光芒闪耀在
蓝天上
泳池里
舞台上
赛场中
发射场里
....
实验室中
以他们为榜样,你想在社会生活中
留下何种青春模样?
议学任务:描述青春模样
请仔细描述:(场景+行为)
社区里热心服务的红马甲
扎根田间,用科技助农增收;
实验室里专注攻关的身影;
守护边疆的坚定足迹...
3.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青少年该如何做 P5
青少年要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议学成果
思维导图
认识社会生活
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
社会生活的特点
对待社会生活
①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②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③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课后实践
制作“我的社会参与手册”
—(记录一周的社会接触)
总结示范:
“我记录的___场景,生动体现了社会生活的___性,
当我在___行动中___(具体行为),正是用青春之笔为社会生活添彩!”
要求:可用文字或者图像记录,后用下列示范进行总结。
环节4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进入中学时代,通过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我们不断丰富和加深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下列感受社会生活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①积极参加夏令营活动,欢度假期
②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普法宣传
③去未开发的丛林探险,亲近自然
④收看电视新闻,了解时事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感受社会生活。①②④:中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积极参加夏令营活动,欢度假期;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普法宣传;收看电视新闻,了解时事变化,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去未开发的丛林探险,存在危险,可能会受到伤害,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B
随堂练习
2.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再创历史新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下面漫画形象地描绘出社会生活( )
B
①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出行方式日益多样
②在不断变化发展,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
③具有公共性,公共交通服务着广大民众
④通过公共服务完全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①②③:出行方式多样体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体现社会发展,公共交通服务民众体现公共性,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完全满足”说法太绝对,通过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随堂练习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下同学的行为与这句名言所表达的主旨一致的是( )
①小龙参观“闽西汉剧”非遗展览
②小岩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测评
③小海坚持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④小闽定时收看央视《新闻联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感受社会生活。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表达的是不仅要专注于读书学习,还要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事务。小龙参观 “闽西汉剧” 非遗展览,非遗属于文化范畴,关心非遗有助于传承和了解传统文化,是关心社会文化事务的体现,与名言主旨相符,故①符合题意;②:小岩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测评,这主要是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方面,与关心家国天下事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③:小海坚持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是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没有涉及到家事、国事、天下事,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小闽定时收看央视《新闻联播》,新闻联播会播报国内外的时事新闻等,通过收看可以了解国家大事和天下事,与名言主旨相符,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D
随堂练习
4.如图是初中生小林对淮安市民交通出行变化的调查。图中的变化反映出( )
①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的出行条件越来越好
②关注社会的变化,就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
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④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绚丽多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延展性。
①④: 题文中初中生小林对淮安市民交通出行变化的调查结果,表明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的出行条件越来越好,社会生活越来越绚丽多彩,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关注社会的变化,与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系,我们的学习成绩提高受努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②说法错误;③:题文没有体现,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B
随堂练习
5.关于无偿献血的调研问题确定后,西安市6名中学生实地走访了基层采血车、市中心血站等单位,进行了街头问卷调查,请教了血液研究专家,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13次大改、30次小改,20000字的调研报告最终浓缩成2000字的“模拟提案”,被全国政协委员带上了全国两会。中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要 ( )
①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
②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自己
③关注社会问题,积极献计献策
④守护生命,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通过实地走访、街头问卷调查、请教血液研究专家等方式,6名中学生写的关于无偿献血问题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委员带上全国两会。中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一方面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自己;另一方面要关注社会问题,积极献计献策。可见,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不符,应当排除。故选A。
A
随堂练习
6.社会是另一个重要的学校和课堂,生活是另一个重要的课程和教材,实践是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学校安排七年级各班就初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问题召开主题班会。我们都是各班级的主人,请积极参与并献计献策。
(1)请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句标语。
(2)列举出你曾参与过的一次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并说说该活动对你的积极意义。
解析:
(1)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
(2)从自身实际列举即可。意义:①可以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②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③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的了解,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