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应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1.已知△ABC中,点G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则“=0”是“点G为△ABC的重心”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在△ABC中,若 (其中k是非零常数),则△ABC的形状一定是( )A.正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3.如图,在正八边形ABCDEFGH中,若(λ,μ∈R),则λ+μ的值为 . 4.已知P,Q分别是梯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的中点,如图所示.(1)试用向量法证明PQ∥AB;(2)若AB=3CD,求PQ∶AB.题组二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5.若向量=(-3,-2)分别表示两个力F1,F2,则|F1+F2|=( )A.6.加强体育锻炼是青少年生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某学生做引体向上运动,当他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时,若两只胳膊的夹角为60°,每只胳膊的拉力大小均为200 N,则该学生的体重(单位:kg)为(参考数据:取g=10 N/kg)( )A.60 B.61 C.75 D.607.有一条宽为 km的河,水流速度v1的大小为|v1|=2 km/h,在河两岸分别有码头A,B,已知AB= km,一艘船在水中的航行速度v2的大小为|v2|=4 km/h,问怎样安排行船速度,可使该船从码头A最快到达码头B 此时用时多少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6.3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应用基础过关练1.C 2.C 5.C 6.D1.C =0,则G是△ABC的重心,即充分性成立;若G是△ABC的重心,则=0,而,所以=0,必要性成立,故选C.2.C 在△ABC中,∵(其中k是非零常数),∴),∴,∴,又不共线,∴=0,∴||,∴△ABC是等腰三角形.无法判断其是不是正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故选C.3.答案 解析 设正八边形ABCDEFGH的中心为O,以O为坐标原点,HD,BF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连接OC,设AC交y轴于M点,易得∠AOB=∠COB=∠AOH=∠EOD==45°,且AC⊥y轴,则△AOM,△MO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设OD=2,则OC=OF=OE=OA=OD=2,所以AM=OM=MC=,所以F(0,2),A(-),易知C与E关于x轴对称,所以E(),所以,0),由得(2),即所以λ+μ=2-.4.解析 (1)证明:连接CQ.∵Q为BD的中点,∴.∵P为AC的中点,∴.∴2.∵,∴设,λ∈R,∴2,即2,∴.又||≠||,∴λ≠-1,∴,∴PQ∥AB.(2)∵向量反向,且AB=3CD,∴,结合(1)可知,∴PQ∶AB=1∶3.5.C F1+F2==(1,1)+(-3,-2)=(-2,-1),所以|F1+F2|=.6.D 如图,|,∠AOB=60°,作平行四边形OACB,则四边形OACB是菱形,,且||sin 60°=600,所以|G|=||=600,因此该学生的体重为=60(kg).7.解析 如图所示,设=v1,=v2,以AC,A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ED.当AE与AB所在直线重合时可使船最快到达码头B.由题意知AC⊥AE,||=2 km/h,||=4 km/h,∠AED=90°,∴| km/h,sin∠EAD=,∴∠EAD=30°.此时到达码头B用时为=0.5(h).故当船头与水流成120°角时,可使该船从码头A最快到达码头B,此时用时0.5 h.6(共11张PPT)6.3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应用疑难 情境破讲解分析1.用向量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等问题;(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疑难 1 利用向量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2.利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方法(1)基底法:选取适当的基底,将题中涉及的向量用基底表示,利用向量的运算法则、运算律等计算;(2)坐标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几何图形放在坐标系中,赋予相关点与相关向量具体的坐标,进行相应的代数运算和向量运算,从而解决问题.典例1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DC的中点,连接BE,BF,分别交AC于点R,T.求证:AR=RT=TC. 证明 设 =a, =b, =r, =t,则 =a+b.由于 与 共线,所以可设 =n (n∈R),即r=n(a+b).因为 = - =a- b, 与 共线,所以可设 =m =m (m∈R).因为 = + ,所以r= b+m ,所以n(a+b)= b+m ,即(n-m)a+ b=0.由于向量a,b不共线,所以 解得 所以 = .同理, = .所以AR=RT=TC.典例2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AB,AB=2AD=2CD,过点C作CE⊥AB于点E,M为CE的中点,用平面向量证明: (1)DE∥BC;(2)D,M,B三点共线.证明 以E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EC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 |=1,则| |=1,| |=2.易知四边形AECD为正方形,∴E(0,0),B(1,0),C(0,1),D(-1,1).(1)易得 =(-1,1), =(-1,1),∴ = ,∴ ∥ ,即DE∥BC.(2)连接MB,MD.∵M为EC的中点,∴M .∴ = , = .∴ =- ,∴ ∥ .又∵MD与MB有公共点M,∴D,M,B三点共线.讲解分析 物理学中的力、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它们的分解与合成也遵循向量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法则,因此可以用向量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用向量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步骤:(1)问题转化,即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建立模型,即建立以向量为载体的数学模型;(3)求解参数,即进行向量运算;(4)回答问题,即把所得的数学结论回归到物理问题.疑难 2 利用向量法解决物理问题典例 在风速为75( - )km/h的西风中,飞机以150 km/h的速度向西北方向飞行,求无风时飞机的航速和航向.解析 设w为风速,va为飞机的实际航行速度,vb为无风时飞机的航行速度,则vb=va-w,如图. ∴vb,va,w对应的有向线段构成三角形.设| |=|va|,| |=|w|,| |=|vb|,作AD∥BC,CD⊥AD于点D,BE⊥AD于点E,则∠BAD=45°.由题意知| |=150,| |=75( - ),∴| |=| |=| |=75 ,| |=75 .∴| |=150 ,∠CAD=30°.∴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150 km/h,方向为北偏西6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3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应用.docx 6.3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应用.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