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贺州、贵港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贺州、贵港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诗句中的全部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群落
B.若要研究竹子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则需要从分子和原子开始展开研究
C.蒌蒿与河豚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它们最小的层次为细胞
D.“河豚逆流而上”这一生命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协调配合
2.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伴随着增殖、分化、衰老、癌变等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通过观察发菜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来研究细胞的有丝分裂
B.细胞自噬有利于细胞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端粒是每个DNA分子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与细胞衰老有关
D.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变小,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3.多个核糖体同时以一条mRNA链上的核苷酸序列为模板进行翻译时,核糖体上的多肽链会发生折叠,形成独特的三维构象,这种现象称为共翻译折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有利于生物体提高合成蛋白质的效率
B.该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从5′端向3′端移动
C.一个mRNA内部含有多个启动子和终止子
D.该过程可能会与转录同时进行
4.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研究生物的进化,必须研究群体基因组成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B.基因型频率不随自交次数的增加而改变
C.雄性(XY)群体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相等
D.基因频率的改变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香艾含有34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其中10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和8、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一一对应。早期正常的二倍体蒿属祖先(2n=18)经染色体变异形成了变异蒿属祖先(2n=16),这两类蒿属祖先异源杂交产生的后代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了香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香艾的进化过程可能经历过低温环境
B.香艾的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C.香艾减数分裂过程中正常联会可形成17个四分体
D.二倍体蒿属祖先和变异蒿属祖先异源杂交后代的染色体均可正常联会
6.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媒介”的存在说明人体细胞都不能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C.腹泻会引起“媒介”中水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
D.该“媒介”的稳态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有关
7.地塞米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药,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抗中毒和抗休克的功效,但长期使用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多,可能会诱发感染、胃肠道刺激、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或穿孔,患者甚至会出现精神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皮质还可以分泌肾上腺素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B.除内分泌腺外,某些神经细胞也可合成并分泌激素
C.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某些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D.长期使用外源地塞米松可能会抑制肾上腺皮质的正常功能
8.古代农书《农桑辑要》中记载:“桑发黍,黍发桑。”意思是在桑树下种植黍(一种谷物),黍能助桑茂盛,桑能助黍增产。下列各项中两种生物的关系与桑和黍的关系最相似的是( )
A.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B.海葵和寄居蟹
C.羊和草
D.马蛔虫和马
9.对我们国家而言,如何推进绿色发展、降低生态足迹,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下列有助于降低生态足迹的一项是(  )
A.发展工业、农业和推进城市建设
B.居民生活垃圾的发酵化处理
C.适当提高食物中的肉类占比,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增长较慢
10.在小麦丰收的季节,人们经常焚烧秸秆致使火焰四起,烟雾弥漫,这不但会导致严重的雾霾,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努力寻找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流程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培养出的单菌落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选择培养要用以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B.制备的培养基一般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工具须经消毒处理
C.据图乙推测,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是菌落b
D.若要统计每克样品中的细菌数,则应选择平板划线法
11.某科研团队将菘蓝(常用中药植物,其根叫板蓝根,RR,2n=14)与甘蓝型油菜(AABB,4n=38)的体细胞杂交,最终培育出“菘油1号”,其口感脆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特性。培育“菘油1号”的大致流程如图所示,其中A、B、R表示3个不同的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严格控制过程①的酶解时间,避免酶催化组成细胞膜的物质分解
B.过程②的融合过程需要在等渗溶液中进行,以保证原生质体的形态
C.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的过程需要中心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参与
D.“菘油1号”成熟叶肉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组数是12
12.细胞培养肉是一种人造肉,是指通过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方式生产的可供食用的肉制品,细胞培养肉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肌肉干细胞属成体干细胞,可分化成特定的细胞和组织,具有全能性
B.细胞培养需要在含95%和5%空气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
C.用于传代培养的细胞都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后再用离心法收集分瓶
D.培养过程须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造成危害
13.细胞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跨膜运输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对于跨膜运输的物质具有选择性,与膜上蛋白质有关
B.利用台盼蓝染液进行染色时,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台盼蓝
C.神经细胞的通道蛋白运输的速率受膜内外浓度差的影响
D.乙酰胆碱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出细胞的过程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14.小鼠毛色的表型主要由毛囊黑素细胞合成的色素所决定,黑皮质素与黑皮质素受体结合,促使毛囊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基因A控制合成的ASP能竞争性地与黑皮质素受体结合,促使毛囊黑素细胞转而合成黄色素。小鼠的毛色(基因)有黄色(A1,A1在毛生长周期持续表达)、胡椒粉色(A2,A2在毛生长周期的部分阶段表达)、黑色(a)、白色等几种,已知A1对A2为显性,A1、A2对a为显性,但基因型为A1A1的个体在胚胎期会死亡。基因B控制黑皮质素受体的形成。基因b不形成黑皮质素受体,使小鼠的毛色表现为白色。上述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控制致死效应上,基因A1是隐性基因,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B.小鼠群体中,白色小鼠的基因型有6种
C.两只杂合的黄色雌雄小鼠交配,子一代表现为黄色∶胡椒粉色=2∶1
D.若子代出现胡椒粉色∶黑色∶白色=9∶3∶4的现象,则亲本表现为胡椒粉色和白色
15.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值)后,才能产生兴奋。阈刺激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刚好能够引起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这个刺激强度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值时,刺激不足以引发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而一旦达到这个值,就会立即产生动作电位,且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不会因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而增大。受到阈上刺激时,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ac段,膜内外电位差始终促进的内流
B.在阈电位相同的情况下,适当增大细胞外溶液的浓度,更容易引发动作电位
C.若适当降低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则c点将下移
D.在静息电位相同的情况下,阈电位的绝对值高的神经元更容易兴奋
16.科研人员对洞庭湖中鱼类种群进行调查的结果如图所示,N表示种群中现有个体数量,K表示环境容纳量。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甲、乙为两个不同的鱼类种群,两种群数量均呈“S”形增长
B.在时刻,甲、乙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甲、乙两鱼类种群中,甲在竞争中更有优势
D.在(1-N/K)降到0之前,甲、乙种群的死亡率越来越大
二、解答题
17.蓝细菌进化出了一种高效的浓缩机制,如图所示。蓝细菌可以吸取环境中的和碳酸氢根()并浓缩在Rubisco(一种酶)活性中心的周围,从而有效提高Rubisco的催化效率,确保了高光合效率。回答下列问题:
(1)与酵母菌相比,蓝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蓝细菌的细胞质中有许多同心环样的膜片层结构(光合片层),其膜上含有 (填色素种类),是进行光反应的场所。
(2)从图中可以看出,外界依次以 和 的运输方式通过蓝细菌细胞膜和光合片层膜。在羧酶体中完成的固定,产生的最终会排出羧酶体,试推测后续进行卡尔文循环的场所是 。与能竞争性结合Rubisco,在浓度较低的环境下,Rubisco会催化与结合进行光呼吸,消耗有机物,产生。蓝细菌通过浓缩机制提高光合效率的机理是 。
(3)蓝细菌繁殖速度快,可以消耗释放,同时还能够合成多种有机物,如蛋白质。请构思蓝细菌在航天方面的应用: 。
18.过敏反应的发病机理如图所示。经研究发现,过敏反应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致敏细胞受变应原刺激,一次性释放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从而引起机体功能紊乱。而少量的变应原刺激会引起少量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不会产生剧烈的过敏反应;若致敏细胞内没有储存生物活性物质,即使受到变应原刺激,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变应原是免疫反应中的 。Th2细胞属于 T淋巴细胞。致敏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引起机体出现毛细血管舒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反应,其过程本质属于 调节。Th2细胞与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有 。
(2)过敏反应出现的原因很可能是免疫系统的 功能异常。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致敏细胞释放组胺,致敏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 。某同学吃了海鲜几分钟后出现皮肤红疹、瘙痒、肿痛等症状,几十分钟后症状消失,询问得知该同学家族有海鲜过敏的遗传史。据此推测,过敏反应的特征有 (写出2点)。
(3)某同学有青霉素过敏史,现出现严重的细菌感染,且必须使用青霉素治疗。结合题意,简要写出治疗方案(要求治疗过程不得引起该同学严重的过敏反应): 。
19.癌症患者进行化疗或放疗后,体内白细胞数量大幅度减少,可通过注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内该细胞因子的含量通常很低,难以大量获取。某科研团队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大量生产人重组GM-CSF,以满足临床需求。人重组GM-CSF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常采用PCR技术从人的基因组中扩增得到GM-CSF基因,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 中才能进行,需要提供DNA模板、4种脱氧核苷酸的等量混合液、 和能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结合的2种引物,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2)构建重组DNA的过程中应该选用的两种限制酶是 ,使用双酶切的优势是 (答出1点)。
(3)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无色的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培养基呈现蓝色,否则为白色。为了成功筛选出含有重组DNA的大肠杆菌,结合图分析,培养基的成分应该含有 ,该培养基上出现白色菌落的原因是 。
(4)使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一般先用 处理大肠杆菌,使细胞处于一种能 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
三、实验题
20.编码蛋白X有关的三个基因(A、B和C)中的任何一个基因突变都能引起遗传性的贫血症。突变后的基因分别用A1、B1、C1表示,其中A、B基因均位于5号染色体上。某患者的父亲正常,但其母亲和姐姐均患病,其家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如表所示(“+”代表有,“-”代表没有)。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A基因 A1基因 B基因 B1基因 C基因 C1基因
父亲 + + + - + -
母亲 + + + - + +
姐姐 + + + - + +
患者 + + + - + +
(1)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除此之外,基因还可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分析表中检测结果,可判断A和A1、C和C1两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分别是 。
(3)根据题意可知,C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能是 。
(4)若已知C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可判断题中患者的性别是 (填“男性”“女性”或“无法判断的”);该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是 。
21.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有中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该地区植物和动物资源非常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 法调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区别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2)生物群落中决定地上植物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某些植物才会开花,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分析,说明 。
(3)甜槠林是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代表性植被,研究者通过相关实验对该自然保护区郁闭甜槠林(受人为影响较小)与干扰甜槠林(适度择伐乔木)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优势度进行比较,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层次 郁闭林 干扰林
物种多样性指数 群落优势度 物种多样性指数 群落优势度
乔木层 11.45 0.07 14.71 0.06
灌木层 4.00 0.27 12.08 0.09
草本层 1.66 0.29 5.43 0.10
藤本植物 5.56 0.14 8.97 0.07
注:群落内物种数量分布越不均匀,优势种的地位越突出,群落优势度越大。
①适度择伐乔木等人类活动会影响该群落演替的 。封育保护后,由干扰甜槠林向郁闭甜槠林的方向发生的演替类型是 。
②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结果是 。
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D
6.D
7.A
8.B
9.B
10.C
11.B
12.D
13.B
14.A
15.A
16.C
17.(1)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藻蓝素和叶绿素
(2)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细胞质基质 羧酶体中Rubisco周围的浓度增加,促进了与的结合,抑制了与的结合
(3)对蓝细菌进行改造,使其既能生产宇航员所需的,又可为宇航员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食品或者药品
18.(1) 抗原 辅助性 体液 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Th2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与B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2) 免疫防御 变应原与致敏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 发作快,消退快;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
(3)先进行青霉素皮试,若皮试显示过敏程度较弱,可采用小剂量、多次注射青霉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该同学的反应
19.(1) 缓冲溶液(或扩增缓冲液或缓冲液)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TaqDNA聚合酶)
(2) BamHⅠ、HindⅢ 防止质粒和目的基因自身环化(或防止目的基因反向插入质粒)
(3) 氨苄青霉素和X-gal 大肠杆菌中导入了不含GM-CSF基因的质粒,该质粒中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但不含β-半乳糖苷酶基因
(4) 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
20.(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A、Cl
(3)位于常染色体、仅位于X染色体、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
(4) 无法判断的 3/16
21.(1) 取样器取样 物种组成
(2) 光照、温度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3) 速度和方向 次生演替 郁闭甜槠林的物种多样性低于干扰甜槠林的,群落优势度高于干扰甜槠林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