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景泰蓝制作技艺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该制作技艺主要流程如下:裁剪、制胎 掐丝、粘丝 点蓝、烧蓝 磨光、镀金铜板裁剪敲打 并焊接成胎体 铜丝掐成图案 并粘在胎体上 釉料点涂在 图案中并烧制 制品打磨光亮 并用火镀金上述流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裁剪 B.掐丝 C.烧蓝 D.磨光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丙酮的球棍模型: B.淀粉的分子式:C.聚四氟乙烯的结构简式: D.乙醛的结构简式:3.农业上首先将石灰石煅烧,然后将煅烧后的产物(生石灰)加水制成悬浊液,最后向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便可制得波尔多液,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4.将物质分门别类,更有利于物质的研究。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均属于强电解质,也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B.漂白粉与漂白液均为混合物C.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D.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5.香草醛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用愈创木酚作原料合成。下列试剂中能鉴别愈创木酚和香草醛的是A.NaOH溶液 B.溶液 C.浓溴水 D.银氨溶液6.下列有关酰胺()的说法错误的是A.酰胺可看作羧酸中的羟基被氨基取代后的产物 B.在碱性、加热条件下水解时生成羧酸盐和铵盐C.在酸性、加热条件下水解时生成羧酸和铵盐 D.酰胺常被用作溶剂和化工原料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利用如图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盐酸、碳酸和苯酚酸性强弱 B.验证乙醇脱水生成乙烯C.用装置实现将乙醇氧化为乙醛 D.制备溴苯并验证其反应类型A.A B.B C.C D.D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水中通入NO2:B.溶于足量HI溶液中:C.钠与溶液反应:D.铜溶于稀硝酸中:9.如图为一种光刻胶树脂单体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B.1mol该物质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最多为2molC.该有机物存在属于芳香族羧酸的同分异构体D.该有机物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10.冠状病毒(如图)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核酸由核苷酸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核苷酸可在酶的条件下水解为磷酸和核苷B.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与肽键的形成有关C.NaClO溶液用作消毒剂,是因为NaClO能使病毒蛋白变性D.所有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子数相等,鸟嘌呤与胞嘧啶的分子数相等11.向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O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加入NaClO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实验现象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实验现象滴入溶液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A.a点溶液的原因是B.NaClO的电离方程式为C.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向c点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沉淀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12.下列各组物质按如图所示连线两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反应的是选项 a b c dA 溶液 溶液 溶液B 溶液C 溶液 溶液D 溶液A.A B.B C.C D.D13.某溶液中可能存在7种离子中的某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滴加足量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已知:。据此可以判断,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组是A. B.C. D.14.聚酰胺(PA)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的结构简式为 B.Z生成PA的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C.该合成路线中甲醇可循环使用 D.PA可发生水解反应重新生成Z二、解答题15.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生成下列物质:B: C: D: E:F: G:回答下列问题:(1)在中,不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有 (填字母,下同),在实验室中盛放有机物的试剂瓶未贴上标签,可通过 鉴别两种物质。a.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元素分析法 c.红外光谱法(2)写出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且组成上比A少一个碳原子的A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3)A制取C的反应类型为 ;F和 (填物质名称)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可生成G。(4)写出A和HBr在加热条件下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5)1mol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 。16.某同学设计实验制备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反应装置、原理和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 沸点/ 水溶性2-羟基-4-苯基丁酸 180 1.219 357 微溶乙醇 46 0.789 78.4 易溶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 208 1.075 212 难溶实验步骤:①如图,在干燥的三颈烧瓶中加入20mL2-羟基-4-苯基丁酸、20mL无水乙醇和适量浓硫酸,再加入几粒沸石;②加热至左右保持恒温半小时;③分离、提纯三颈烧瓶中的粗产品,得到有机粗产品;④精制产品。(1)油水分离器的作用为 。实验过程中发现忘记加沸石该如何操作? 。(2)本实验采用的加热方式为 (填“水浴加热”“油浴加热”或“直接加热”)。(3)取三颈烧瓶中的混合物依次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 。(4)在精制产品时,加入无水的作用为 ;然后过滤,再利用如图装置进行蒸馏纯化,下图装置中的错误有 。(5)若按纠正后的装置进行蒸馏纯化,并收集时的馏分,得到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约9.0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 (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17.I.几种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如下:已知:①甲、乙、丙、丁为单质,乙中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三位,丙为红色固体,其余为化合物。②A由X和Y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2,元素质量之比为7:8。③B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H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E常用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回答下列问题:(1)F的水溶液与丁单质反应也可以生成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少量F的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①、②、③。得到的三种分散系①、②、③的名称分别为溶液、 、 (填“胶体”“悬浊液”或“乳浊液”)。(3)一定条件下,丙和D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II.离子反应(4)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装置如图所示),接通电源,向该溶液中滴入溶液。①接通电源前,能说明在水中电离的实验现象为 。②随着溶液的滴入,观察到烧杯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产生白色沉淀,小灯泡亮度变暗,这些现象说明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和浓度降低,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向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测定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如图所示。①B点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微粒有、 。②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相同的是 (填标号)。A.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B.氨水和稀盐酸反应C.NaOH溶液和溶液反应 D.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18.阿佐塞米(化合物L)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心脏、肝脏和肾脏病引起的水肿的药物。L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 。(2)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条件D应选择 (填标号)。a. b. c. d.(4)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5)H生成I的反应类型为 。(6)J的结构简式为 。(7)具有相同官能团的B的芳香同分异构体还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填标号)。a.10 b.12 c.14 d.16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1: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参考答案1.C2.B3.D4.A5.D6.B7.C8.D9.D10.B11.B12.A13.A14.D15.(1) CD ac(2)(3) 消去反应 乙醇(4)(5)416.(1) 及时分离出生成的水,促进平衡正向进行 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往装置内加入沸石(2)水浴加热(3)洗去碳酸氢钠(4) 干燥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冷凝水的方向(5)31.9%17.(1)(2) 悬浊液 胶体(3)(浓)(4) 烧杯中溶液变红(5) D18.(1)邻硝基甲苯(或2-硝基甲苯)(2)(3)b(4)羧基(5)消去反应(6)(7)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