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说明:请在答题卷上作答,选择题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当地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知名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入驻。合肥市还在城市特定区域建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涵盖多种复杂路况场景,为企业提供测试环境。同时,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据此完成1~3题。1.合肥市吸引众多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入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成本低B.消费市场广阔C.产业基础雄厚D.政策支持力度大2.合肥市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对产业发展的直接作用是(A.提升产品质量B增加就业岗位C.降低生产成本D促进产业集聚3.合肥市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是(A缓解交通拥堵B.改善生态环境C.优化产业结构D扩大城市规模张家港市(江苏省苏州市下辖县级市)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之一,2022年张家港市常住人口老龄化率为207%,远高于苏州市市辖区老龄化水平。近年来,张家港市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立虚拟养老院。虚拟养老院依托地理信息技术打造集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老年人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网络于一体的信息管理平台。据此完成4一6题。4.2022年,张家港市老龄化的特点及原因是()A.户籍人口老龄化高于常住人口老龄化,人口以净迁出为主B.户籍人口老龄化高于常住人口老龄化,人口以净迁入为主C.户籍人口老龄化低于常住人口老龄化,人口以净迁出为主D.户籍人口老龄化低于常住人口老龄化,人口以净迁入为主5.影响张家港市与苏州市市辖区老龄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基础设施B.教育水平C.产业结构D,医疗服务6.地理信息系统(GS)在虚拟养老院中的主要作用是()A.精准定位老人位置B.监测老人周围环境C.提供救援导航服务D.分析数据服务决策伊拉克中部某区域位于波斯湾盆地不稳定陆架区,地下沉积有深厚的白垩纪时期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埋深普遍在2000~3000m,各生物碎屑组成不同,形成了多层灰岩地层。下图示意伊拉克中部部分区域灰岩地层埋深。据此完成7一9题。N。 *井位290入闪地层埋深线(m)地理试卷第1页共4页2025 届高三“最后一卷”地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D A C B C D B D9 10 11 12 13 14 15 16A C D D C B A C【答案】1.D 2.A 3.C【1 题详解】材料中明确提到当地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这是吸引众多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入驻的主要因素。A 选项劳动力成本低并非材料所强调的关键;B 选项消费市场广阔在材料中未突出体现;C 选项产业基础雄厚也不是材料表述的吸引企业入驻的主要原因。【2 题详解】建设涵盖多种复杂路况场景的测试道路,能让企业在实际环境中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充分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直接作用是提升产品质量。B 选项增加就业岗位并非直接作用;C 选项建设测试道路不一定能直接降低生产成本;D 选项产业集聚是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建设测试道路的直接作用。【3 题详解】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郑州市推动其发展能够促进城市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优化产业结构。A 选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不一定能直接缓解交通拥堵;B 选项该产业发展不一定能直接改善生态环境;D选项推动产业发展并不一定会直接扩大城市规模。【答案】4.B 5.C 6.D【4 题详解】张家港市(江苏省苏州市下辖县级市)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之一,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人口以净迁入为主。由于有年轻户籍人口大量迁入,导致常住人口中老人比例下降,而户籍人口中原本的老龄化率可能较高(因户籍统计不包含所有迁入的年轻人),因此户籍人口老龄化高于常住人口老龄化。综上所述,B 正确,ACD错误,故选 B。【5 题详解】苏州市市辖区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吸引大量年轻劳动力迁入,降低了老龄化率;而张家港市作为县级市,可能以传统产业为主,对年轻人口的吸引力较弱,甚至本地年轻人外流,导致老龄化率较高。产业结构差异是两地老龄化水平差异的主因,而基础设施、教育水平和医疗服务均不是主要因素,C 正确,ABD错误,故选 C。【6 题详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功能是对空间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可视化。在虚拟养老院中,GIS 可通过分析老人分布、服务资源配置、需求热点等数据,帮助管理者优化养老服务策略(如合理分配资源、规划应急路径),D 正确;精准定位老人位置和提供救援导航服务主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统,AC 错误;监测老人周围环境需用到遥感,B 错误。故选 D。【答案】7.B 8.D 9.A【解析】【7 题详解】 该地灰岩地层形成于白垩纪,由生物碎屑沉积组成,结合该地层位于波斯湾陆架区及白垩纪时期环境特点可知,灰岩形成期间,海平面下降退却,该地形成温暖浅海环境,利于生物碎屑沉积,B 正确,D 错误;白垩纪属于中生代,新生代哺乳动物盛行,A 错误;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C 错误。故选 B。【8 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地等深线数值整体由南北两侧向中部变小,说明中部地层埋深较浅,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层中间老、两翼新,D 正确,BC 错误;该地为地下一定深度范围,不能获取地面地势起伏状况,A 错误。故选 D。【9 题详解】1由上题可知,该地层地质构造为背斜,图示井位多分布于背斜区域,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故其图例名称应为石油井,A 正确;地下水井应主要分布在向斜构造区,B 错误;地热井多分布在岩浆岩及变质岩地层,该地为沉积岩,C 错误;该地层形成于白垩纪,没有金属矿藏分布,且金属矿藏主要与岩浆活动有关,D 错误。故选 A。【答案】10. C 11. D【解析】【10 题详解】读图,依据自然带的垂直分布规律可知,①1350m 自然带为基带,且土壤水分含量最低,此处位于温带草原与荒漠草原的地理分界线上,所以①为荒漠草原,②1800m 水分条件相对①有所改善,以耐旱低矮浅山灌丛为主;③2450m位于山地中海拔区域温度适宜,降水充沛,土壤养分充足,优越的水热条件使得植被具有更良好的长势,形成更为高大的植株体,因此此处为林带,即寒温性针叶林;而在高海拔的区域,温度较低,风速较大,虽土壤水分蒸散量小,水分含量充足,但对植被的生长以及生物量的积累产生了负面效应,同时,海拔升高引起温度下降,植物体会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下部分,使得植被地上生物量降低,所以④2600m 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往上去温度更低,发育了⑤2900m 高寒草甸。综上所述,C 正确,排除 ABD。故选 C。【11 题详解】土壤水分含量的高低主要由水分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决定,收入主要是降水,支出主要是蒸发作用。③处为林地,林郁闭度较大,为林下土壤尤其是深层土壤提供了良好的遮阴作用,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⑤处海拔高、气温低,蒸发也较④处弱,土壤水分含量较高,D 正确;随着海拔升高,降水增多,④比③的海拔高,降水更多,土壤水分应更多,与题意不符,A 错误;同时④比③的热量少,蒸发更弱,与题意不符,B 错误;⑤比④海拔更高,光照更强,蒸发更强,土壤水分应更少,与题意不符,C 错误。故选 D。【答案】12.D 13. C 14. B【解析】【12 题详解】结合图示,亚速海海域的净热通量数值、风速数值、海面温度数值在年尺度上呈现明显的波动变化。读图可知,夏季风速持续变快,净热通量持续上升,风速与净热通量呈正相关,D 正确;1 月至 2 月海面温度缓慢上升,但净热通量迅速下降,海面温度与净热通量呈负相关;7 月至 9 月,海面温度下降,但净热通量上升,海面温度与净热通量呈负相关,因此净热通量并未始终与海面温度呈正相关,A 错误;3 月至 9 月风速和净热通量均缓慢上升,呈正相关,净热通量并未与风速始终呈负相关,B 错误;11 月至 12 月海面温度与净热通量均持续下降,呈正相关,C 错误。故选 D。【13 题详解】结合材料,净热通量为负值表示热量由海洋向大气传递,冬季净热通量为负值,说明海洋向大气传递热量,净热通量在 2 月出现最小值,说明海洋向大气散失的热量最多,C 正确。故选 C。【14 题详解】结合图示,在夏季,亚速海海域净热通量逐渐由负值向正值过渡,说明海一气热量传递方向逐渐由海洋向大气传递变为大气向海洋传递,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会导致海一气之间热量传递方向的变化,③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净热通量在 6、7 月变化速度慢于海面温度上升速度,说明夏季海洋向大气传递热量速度较慢,主要是夏季大气水汽多,湿度大,抑制了海一气之间的热量传递,①正确;海面蒸发强度大,净热通量应为负值,与图示不符,②错误;从图示来看,净热通量与风速关联性大,而材料未反映其与风速的关联度,风向关联度小,④错误。综上所述,故选 B。【答案】15. A 16. C【解析】【15 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日伦敦日出时间为 7:05,日落时间为 16:55,该日的昼长约为 16:55-7:05=9 小时 50 分钟,伦敦该日昼短夜长,正值北半球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16 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日约翰要看到月亮必须是在月出后到 24 时的这段时间,根据图中月出时间为 20:39,约翰该日可看到月亮的时长为=24-20:39=3 小时 21 分钟,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2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1)大摩拉岛沼泽广布,施工难度大;(2 分)地处热带,常年炎热,紫外线强,施工环境恶劣;(2 分)热带雨林气候,多暴雨,影响施工进度。(2 分)(2)有利于文莱摆脱对原油出口的依赖,促进经济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化方向转型;(2 分)有利于延伸石油和天然气产业链,推动下游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2 分)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2 分)(3)大摩拉岛位于东西方贸易路线的战略理想位置(“一带一路”海上交通线上),周边市场对炼油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2 分)中企资金雄厚,建设经验丰富,技术成熟,文莱政府大力支持。(2 分)18.(16 分)【答案】(1)节省时间和交通成本(2 分);便捷灵活(2 分);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2 分);服务透明度高(2 分)。(共 4 分,任意回答 2 点即可满分)(2)经济水平高,快节奏生活方式与时间成本上升,消费能力强(2 分);人口密度大,市场需求大(2 分);通信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为其发展提供设施保障(2 分);人口结构与社会需求多样化,推动个性化上门服务需求(2分)。(共 6 分,任意回答 3 点即可满分)(3)提升服务质量和标准化(2 分); 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2 分); 优化技术平台,提高匹配效率和数据安全(2分);向二三线城市扩大市场覆盖(2 分);提升用户信任,增强品牌影响力(2 分);推动绿色服务,减少环境影响(2 分)。(共 6 分,任意回答 3 点即可满分)19.(18 分)【答案】(1)中更新世早期地壳稳定,迟谷槽内的河流以侧蚀为主,河谷展宽(2 分);小寨地下河口地处迟谷槽内河流河口下游,(小寨地下河比迟谷槽河段)落差更大(2 分);中更新世晚期地壳抬升时,小寨地下河潮源侵蚀能力强,袭夺了天井峡水系,迟谷槽成为干谷。(2 分)。 (6 分)(2)地壳抬升导致(作为区域排泄通道的)九盘河下切,区域地下水位下降(2 分);天井峡地表水溶蚀、下切,但其速度低于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速度(2 分);天井峡地表水通过裂隙等垂向通道下渗,提前流入地下河(2 分);最终后退至地表水系转弯处的黑眼洞(因地表水和地下河流向未必重合,难以沿地表的下萨谷溪继续后退)(2 分)。(8 分)(3)中更新世晚期,构造抬升,地下洞腔顶板坍塌,发育上层天坑雏形(2 分);晚更新世,构造抬升,(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促使地下河潜入隔水层之下,利于发育下层天坑雏形(2 分);构造抬升导致岩土体不稳定,坍塌贯通,形成复合嵌套天坑(2 分)。 (6 分)【解析】【分析】本题以小寨天坑为材料,涉及河谷形成过程以及地下河发育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 1 详解】中更新世早期,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为主,河流通过侧蚀作用拓宽河谷,形成宽阔的谷地。中更新世晚期,地壳开始抬升,水系重组。小寨地下河由于落差较大,溯源侵蚀能力较强,小寨地下河袭夺了天井峡水系,导致天井峡的地表水流改道进入小寨地下河;迟谷槽因失去水源补给,逐渐干涸,形成宽阔干谷。【小问 2 详解】晚更新世,地壳再次抬升,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九盘河作为区域排泄通道,因下切作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天井峡地表水继续溶蚀和下切,但其速度低于地下水位的下降速度。地表水通过裂隙等垂向通道下渗,提前流入地下河。地表水流的位置逐渐溯源上移,从地缝洞后退到黑眼洞。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河流向不一定重合,地表水难以继续沿下萨谷溪后退,最终停留在黑眼洞。【小问 3 详解】中更新世晚期地壳抬升导致地下洞腔顶板坍塌。地壳抬升使得地下洞腔的顶板不稳定,最终坍塌,形成上层天坑的雏形。晚更新世。地壳再次抬升,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河因地下水位下降,潜入隔水层之下,发育新的地下洞腔。新的地下洞腔逐渐扩大,形成下层天坑的雏形。上下两层天坑因岩土体不稳定而坍塌贯通,构造抬升导致岩土3体不稳定,上下两层天坑的顶板和底板发生坍塌,上下两层天坑最终贯通,形成复合嵌套结构。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集团校高三“最后一卷” 地理试卷.pdf 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 地理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