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甘肃省平凉一中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平凉一中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甘肃省平凉一中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求导运算中错误的是( )
A. (3 ) = 3 3 B. ( ) = 1 ′ ′ 2
C. ( + ) 1′ = + D. (
)′ =
2.已知△ 的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若 = 5 , = 1 2,则 =( )
A. 6 B. 5 C. 4 D. 3
3.过点( 1,1)的直线 与曲线 ( ) = 3 2 2 + 1 相切,则直线 的斜率为( )
A.不存在 B. 1 C. 3 D. 3 或 1
4.设 ( )是定义在[ 3,3]上的奇函数,其导函数为 ′( ),当 0 ≤ ≤ 3 时, ( )图象如图所示,且 ( )
在 = 1 处取得极大值,则 ( ) ′( ) > 0 的解集为( )
A. ( 3, 1) ∪ (0,1)
B. ( 3, 1) ∪ (1,3)
C. ( 1,0) ∪ (0,1)
D. ( 1,0) ∪ (1,3)
5.投掷 3 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设事件 =“这 3 枚骰子朝上的点数之和为奇数”,事件 =“恰有 1 枚骰子
朝上的点数为奇数”,则 ( | ) =( )
A. 12 B.
3 1 3
4 C. 4 D. 8
6 .平行六面体 1 1 1 1中,底面 为正方形,∠ 1 = ∠ 1 = 3, 1 = = 1, 为 1 1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和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0
B. 32
C. 12
D. 34
7.已知函数 ( ) = ln( 2 + 1 + ) 2 +1,则不等式 ( ) + (2 1) > 2 的解集是( )
A. ( 13 , + ∞) B. (1, + ∞) C. ( ∞,
1
3 ) D. ( ∞,1)
第 1页,共 9页
8.如图,在菱形 中, = 4 3,∠ = 60°,沿对角线 将△ 折起,使点 , 之间的距离为3 2 2,
若 , 分别为线段 , 上的动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 ⊥平面
B.线段 的最小值为 2
C.当 = ,4 = 时,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14
14
D.当 , 分别为线段 , 的中点时,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6
4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设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1 2 3 4
1 1 1
3 4 6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14 B. (| 3| = 1) =
5
12
C. ( ) = 3512 D. ( ) =
19
16
10.已知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公垂线与两条直线相交的点所形成
的线段,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如
1 1
图,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1 1 1 1中,点 在 上,且 = 3 ;点 在 1上,且 = 3 1.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线段 是异面直线 与 1的公垂线段
B. 1异面直线 1与 的距离为2
C.点 1到直线 的距离为
14
3
D.点 1到平面 的距离为
6
3
11.已知函数 ( ) = 2 1 + 2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的定义域为
B. ( )是偶函数
C. ( )是奇函数
D.对任意的 ∈ ( ∞,0) ∪ (0, + ∞), ( ) > 2
第 2页,共 9页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向量 = ( 1, , 4)与 = (2 , 8, )共线,且方向相同,则 + = ______.
13.某校面向高一全体学生共开设 3 门体育类选修课,每人限选一门.已知这三门体育类选修课的选修人数之
比为 6:3:1,考核优秀率分别为 20%、16%和 12%,现从该年级所有选择体育类选修课的同学中任取一
名,其成绩是优秀的概率为______.
14.已知 ( ) = 1 + , ( ) =
2 4 3,若 1 ∈ [ 2, 1], 2 ∈ [1, ], ( 1) < ( 2)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设数列{ }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1 = 1,若 1, 2, 5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 1设 = 2 + 3 ( ∈ ),求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1 1
16.(本小题 15 分)
已知函数 ( ) = 2 10 + 12 .
(1)求函数 ( )在点(1, (1))处的切线方程;
(2)求 (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17.(本小题 15 分)
为积极响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 2023 年全国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要求,真正让“人民至上”理念
落实落地,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不断增强医疗服务的“深度”和“温度”.我市人
民医院打算从各科室推荐的 6 名医生中任选 3 名去参加“健康送下乡,义诊暖人心”的活动.这 6 名医生中,
外科医生、内科医生、眼科医生各 2 名.
(1)求选出的外科医生人数多于内科医生人数的概率;
(2)设 表示选出的 3 人中外科医生的人数,求 的分布列,均值,方差.
18.(本小题 17 分)
如图,在四棱锥 中,底面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 为等边三角形,平面 ⊥平面 ,
第 3页,共 9页
⊥ .点 在线段 上.
(1)若 3 = ,在 上找一点 ,使得 , , , 四点共面,并说明理由;
(2)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3)若直线 与平面 30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0 ,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19.(本小题 17 分)
2 2
已知椭圆 : 2 + 2 = 1( > > 0)过点 ( 2,0),且 = 2 .
(Ⅰ)求椭圆 的方程;
(Ⅱ)设 为原点,过点 (1,0)的直线 与椭圆 交于 , 两点,且直线 与 轴不重合,直线 , 分别与 轴
交于 , 两点.求证:| | | |为定值.
第 4页,共 9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4
13.0.18
14.(2 + 7, + ∞)
15.解:(1)设数列{ }是公差为 ( ≠ 0)的等差数列, 1 = 1,
若 1, 2, 5成等比数列,可得 1 × (1 + 4 ) = (1 + )2,
解得 = 2 或 = 0(舍去),
则 = 1 + 2( 1) = 2 1.
(2) = 1 + 3 = 1 2 1 1 1 1 2 1 2 +1 1 (2 +1)2 1
+ 3 = 4 ( +1 ) + 3 ,
可得前 项和 = 1 (1 1 + 1 1 + + 1 1 ) + (3 + 27 + + 32 1 4 2 2 3 +1 )
= 1 (1 1 ) + 3(1 9
)
4 +1 1 9 =
3
4 +4 + 8 (9 1).
16.(1)函数 ( ) = 2 10 + 12 ,于是 (1) = 9,求导得 ′( ) = 2 10 + 12 ,
解得 ′(1) = 4,所以所求切线方程为 + 9 = 4( 1),即 = 4 13.
(2)函数 ( ) = 2 10 + 12 的定义域为(0, + ∞),
12 2( 2)( 3)
求导得 ′( ) = 2 10 + = ,
当 0 < < 2 或 > 3 时, ′( ) > 0,当 2 < < 3 时, ′( ) < 0,
因此函数 ( )在(0,2),(3, + ∞)上单调递增,在(2,3)上单调递减,
第 5页,共 9页
当 = 2 时, ( )取得极大值 (2) = 16 + 12 2,
当 = 3 时, ( )取得极小值 (3) = 21 + 12 3,
所以函数 ( )的递增区间为(0,2),(3, + ∞),递减区间为(2,3),
极大值 16 + 12 2,极小值 21 + 12 3.
17.(1)事件总数为 36 = 20,
其中外科医生 2 名,内科医生 2 名,眼科医生 2 名,
设事件 =“选出的外科医生人数多于内科医生人数”,故有两种情况:
恰好选出 1 名外科医生和 2 名眼科医生和恰好选出 2 名外科医生,
用 1表示“恰好选出 1 名外科医生和 2 名眼科医生”, 2表示“恰好选出 2 名外科医生”,
且 1, 2互斥,
1 2 2 1
( ) = 2 2 = 2×1 = 1 ( ) = 2 4 = 1×4 1因为 1 36 20 10
, 2 36 20
= 5,
所以概率为 = ( ) + ( ) = 11 2 10 +
1
5 =
3
10;
0
(2) 0 1 2 ( = 0) = 2
3 1×4 1 1 24 = = ( = 1) = 2 4 = 2×6 3由题知 可为 , , ,故
3 20 5

3
=
6 6 20 5

2 1
( = 2) = 2 4 = 1×4 = 1
36 20 5

0 1 2
0.2 0.6 0.2
1 3 1
将表格数据代入期望公式可得 ( ) = 0 × 5 + 1 × 5 + 2 × 5 = 1,
( ) = (0 1)2 × 1 2 35+ (1 1) × 5 + (2 1)
2 × 1 = 15 5+ 0 +
1 2
5 = 5.
18.解:(1)当 3 = 时, 、 、 、 四点共面,理由如下:
证明:令 3 = ,∵ 3 = ,

即 = ,∴ // ,
又∵ // ,∴ // ,
故 E、 、 、 四点共面;
第 6页,共 9页
(2)取 的中点 ,连接 , ,如图所示:
∵△ 为等边三角形, = 2,
∴ ⊥ , = 1, = 3,
又平面 ⊥平面 ,且平面 ∩平面 = , 平面 ,
∴ ⊥平面 ,
∵ 平面 ,∴ ⊥ ,
∵ ⊥ , // ,
∴ ⊥ ,
∵ ⊥ ,且 平面 , 平面 , ∩ = ,
∴ ⊥平面 ,
∵ 平面 ,∴ ⊥ ,
在菱形 中, = 2,则 = 3, = 2 + 2 = 6,
设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
= 1 1则 ,即3 △ = 3 △ ,
1 1 1
即3 × 2 × 2 × 6 = 3 ×
1
2 × 3 × 2 × 3,
解得 = 62 ,
6故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2 ;
(3)由(2)得 , , 两两垂直,则建立以 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则 (0,0,0), (0,0, 3), ( 2, 3, 0), (1,0,0), ( 1,0,0),
为线段 上一点,设 = ,则 ( 2 , 3 , 3 3 ),
∴ = ( 2 1, 3 , 3 3 ),
∵ ⊥平面 ,
第 7页,共 9页
∴平面 的法向量为 = (0,0, 3),

∴ |cos < , > | | | =
|3 3 | = 30,
| | | | ( 2 1)2+3 2+( 3 3 )2 3 10
1
解得 = 3.
( 2 3 2 33 , 3 , 3 ),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 , , ),
⊥ = 2 = 0则 ,则 = 5 + 3 + 2 3

⊥ 3 3 3 = 0
取 = 2,则 = 0, = 1,
∴平面 的法向量为 = (0, 2,1),
设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 ,
| | = |cos < , > | = |
| 3 5
则 =
| | | | 3× 5
= 5 ,
由图知,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锐角,
5
故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5 .
19.解:(Ⅰ)因为椭圆 过点 ( 2,0),
所以 = 2,
因为 = 2 ,
所以 = 1,
2
所以椭圆 的方程为 + 24 = 1.
(Ⅱ)当直线 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的方程为 = 1,
3 3
不妨设此时 (1, 2 ), (1, 2 ),
3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 6 ( + 2),即 (0,
3
3 ),
3 3
直线 的方程为 = 6 ( + 2),即 (0, 3 ),
所以| | | | = 13;
当直线 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的方程为 = ( 1), ≠ 0,
= ( 1),
由 2 2 得(4
2 + 1) 2 8 2 + 4 2 4 = 0,
4 + = 1
第 8页,共 9页
依题意,△> 0,
2 2
设 ( 1, 1), ( 2, 2),则 1 + 2 =
8
4 2+1, 1 2 =
4 4
4 2+1,

又直线 的方程为 = 1 1+2
( + 2),
令 = 0 2 2 ,得点 的纵坐标为 = 1 ,即 (0, 1 +2 ),1 1+2
(0, 2 同理,得 2 2+2
),
2
| | | | = | 4 1 2 | = | 4 ( 1 1)( 2 1) | = | 4
2[
所以 1
2 ( 1+ 2)+1]
( 1+2)( 2+2) ( 1+2)( 2+2) 1 2+2( 1+ 2)+4
|
2
4 2(4 4 8
2
2 2 +1) 2 2 2= | 4 +1 4 +1 | = | 4 (4 4 8 +4
2+1) 12 2 1
4 2 4+ 16
2 2
+4 4 4+16
2+16 2+4 | = | 36 2 | = 3,
4 2+1 4 2+1
1
综上,| | | |为定值,定值为3.
第 9页,共 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