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四学四步】1.6《观测云》课时课件(27张PPT)+AI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AI赋能+四学四步】1.6《观测云》课时课件(27张PPT)+AI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观测云
第6课
第一单元 天气
(教科版)三年级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知道云量和云的形状是描述云的重要特征,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认识云的形成与水蒸气凝结的关系。
科学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云量、形状等特征,判断天气情况;通过对比和分析,理解云与天气的内在联系。
探究实践:到室外观察云,记录云量和云的形状;根据观察结果,判断当天的天气情况。
态度责任: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云的研究可以告诉我们天气的信息,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新知导入
02
同学们,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位新朋友——天气小精灵。她肚子里有无穷无尽的天气奥秘,想听她的述说吗?
新知导入
02
你们平时看云的时候,发现过哪些有趣的变化? 云的 “表情” 和天气到底咋联系的? 今天咱们就一起当 “云朵小侦探” ,学习怎么观察云,破解天气密码!
活动1:观察记录云量
探究新知
03
观察AI视频,天上的云有什么变化?
天上的云量越来越多
活动1:观察记录云量
探究新知
03
云量的多少与天气有什么关系?
只有少量云时,阳光明媚,晴天
比较多,有时能看到太阳,多云天气
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阴天
活动1:观察记录云量
探究新知
03
按照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多云、阴三种类型。
活动1:观察记录云量
探究新知
03
怎样用符号记录各种天气?
晴:太阳
多云:太阳在后,云在前
阴:云
活动1:观察记录云量
探究新知
03
到室外观察云,判断今天是晴、多云还是阴,并记录下来。
观察云时千万不能直视太阳!会伤害眼睛。
可以用手遮着看天空,或者看云的位置,避开太阳!
活动1:观察记录云量
探究新知
03
交流评价
我们对今天的云量的判断都一致吗?
活动1:观察记录云量
探究新知
03
交流评价:
科学记录,不是美术课,不可加上主观想象,要用简图真实地记录云的形状。
有的同学把云记录成这样,是否可以?
活动1:观察记录云量
探究新知
03
展示交流:通过天气观测,出太阳的时候,一定是晴天吗?看不见太阳的时候,一定是阴天吗?
①出太阳的时候,一定是晴天。
②看不见太阳的时候,不一定是阴天,可能是多云。
活动2:观察记录云的形状
探究新知
03
天上的云,形态万千,变化无穷。你见过哪些云?
活动2:观察记录云的形状
探究新知
03
今天的云是什么形状?把它画下来。
活动2:观察记录云的形状
探究新知
03
对比下图,今天的云更接近哪一种?或者形状更像什么?
像羽毛、钩子的云
像鱼鳞的云
很厚的、大团的云
活动2:观察记录云的形状
探究新知
03
不仅是云量,云的形状也与天气有关。根据图片说说晕的形状与天气关系。
晴天
活动2:观察记录云的形状
探究新知
03
不仅是云量,云的形状也与天气有关。
要下雨
活动2:观察记录云的形状
探究新知
03
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总结了很多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活动2:观察记录云的形状
探究新知
03
从云量和形状两方面说一说,下大雨前的云是什么样的?
①云量很大,布满天空
②云的形状是很厚的大团的云
活动3:云的形成
探究新知
03
读图,说一说太阳、云和雨的关系。
太阳照射→ 水蒸发成水蒸气
→ 水蒸气高空遇冷凝结成云
→ 云中水滴 / 冰晶增大形成雨
活动3:云的形成
探究新知
03
云是怎么形成的?
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
课堂练习
04
1.小科抬头看向天空说: “今天可能会下雨。”小科看到的可能是(  )。
A.天空中云很少 B.灰色、厚而均匀的云层
C.纤细、羽毛状的云
2.下列选项中, (  )不会形成降雨。
A.层云 B.堆积的云 C.羽毛状的云
B
C
课堂练习
04
3.我们根据(  )把天气分为晴、多云和阴。
A.云的形状 B.云量的多少 C.云的类型
4. 纤维、羽毛状的云表示此时的天气是(  )。
B
B
课堂练习
04
5.下列表示阴天的天气符号的是(  )。
6.跟云有关的谚语是( )。
A.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B.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C.南闪四边打,北闪有雨来
C
B
观测云
云量:晴 多云 阴
形状:像羽毛、钩子的云
像鱼鳞的云
很厚的、大团的云
板书设计
05
作业布置
06
比较我们对雨、风、云的观测,哪个比较准确?哪个不太准确?说一说我们的理由。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