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2025六下·富阳期末) 句子抄写:请用楷书将下面句子抄写在答题卡上,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一颗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收藏。【答案】一颗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收藏。【知识点】汉字书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的句子,补充完整时,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注意布局合理,行款整齐,书写“野”“限”“恒”,不要写错别字。故答案为:一颗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收藏。【点评】考查了汉字书写。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025六下·富阳期末) 阅读毕业纪念册的卷首语,按要求完成题目。七月,我们就要毕业了! 从①yòu zhì____的孩童到②míng mèi____的少年,消 逝的时光里,写满成长的故事。忘不了,操场上我们用矫健的步伐,把锲而不舍的誓言刻进 跑道;忘不了,课堂上老师用③hé ǎi____的④yǔ diào____,点燃我们⑤péng pài ____的求知热情。同学的欢笑、老师的鼓励、成长的磨lì,将永留我们心间,成为闪闪发光的记忆!2.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3.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消逝 A. sì B. shì②锲而不舍 A. qì B. qiè4.根据字典里的意思,“磨lì”的“lì”是( )。A.砾 石部 lì 小石,碎石B.砺 石部 lì 锤炼C.沥 水部 lì 液体一滴滴地落下D.粝 米部 lì 粗糙的米【答案】2.① 幼稚 ② 明媚 ③ 和蔼 ④ 语调 ⑤ 澎湃3.B;B4.B【知识点】字音;看拼音写汉字;字形辨析【解析】【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2.书写时注意,“幼稚”都是左右结构,“稚”偏旁是:“禾”,不要写成“幻稚”;“明媚”不要写成“明眉”;“和蔼”的“蔼”部首是:艹,是上下结构,“蔼”不要写成“霭”;“语调”的偏旁都是:讠,都是左右结构;“澎湃”都是左右结构,偏旁是:氵,不要写成“彭湃”。故答案为:①幼稚;②明媚;③和蔼;④语调;⑤澎湃3.①“消逝” 的 “逝” 读音为 shì(选 B)。“逝” 字只有 shì 这一读音,意为过去、消失,与 sì(如 “似” 的部分读音)易混淆,需注意区分。②“锲而不舍” 的 “锲” 读音为 qiè(选 B)。“锲” 本义为雕刻,读音固定为 qiè,qì 多用于 “砌” 等字,二者不可混淆。故答案为:B、B4.“磨 lì” 在文中搭配 “成长”,指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锻炼、磨练。 A. “砾” 指小石、碎石,与 “磨” 搭配仅能表示 “磨碎石子”,与 “成长锻炼” 无关,排除;B. “砺” 为石部,本义指磨刀石,引申为 “锤炼、磨练”,“磨砺” 是固定搭配,正合 “成长中经受锻炼” 的语境,符合要求;C.“沥” 指液体滴落(如 “沥水”),与 “磨” 无法搭配成义,排除;D. “粝” 指粗糙的米,与 “磨” 搭配无 “锻炼” 之意,排除。故答案为:B(2025六下·富阳期末) 阅读纪念册里收录的赠言,按要求作答。朝夕相处的六年,你让我体会到了:友情,是一缕微风,拂去心中的烦恼;友情,是一股 清泉,滋润彼此的心田;____。你一直是个聪慧有加、多才多艺的同学。你为《西游记》配的插图,是那么惟妙惟肖;你 妙笔生花,写的文章两次刊登在校刊。记得你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唱的一曲《歌声与微笑》, 娓娓道来,台下,掌声震耳欲聋。相信你会用智慧和才艺开启新的篇章!5.模仿第一位同学的表达方法,把赠言补写完整。6.第二位同学的赠言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多才多艺 B.惟妙惟肖 C.妙笔生花 D.娓娓道来7.下列句子中所用的表达方法,和第二位同学赠言中画横线句子不同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 B.五岭逶迤腾细浪C.大漠沙如雪 D.桃花潭水深千尺8.同学们想写一段赠言,感谢细致入微的师恩,引用下列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D.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答案】5.友情,是一束阳光,温暖彼此的心灵。6.D7.C8.B【知识点】成语运用;仿写;夸张修辞手法;古诗词运用【解析】【点评】考查修辞方法、句子仿写、成语、赠言祝福。修辞手法,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5.分析第一位同学的表达,是用“友情,是····(一个事物),……(该事物的作用)”的句式来写。句子是比喻句。示例:友情,是一束阳光,温暖彼此的心灵。故答案为:友情,是一束阳光,温暖彼此的心灵。6.A项,恰当,“多才多艺”形容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文中同学会配插图、写文章、唱歌,体现了多才多艺。B项,恰当,“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同学为《西游记》配的插图很逼真。C项,恰当,“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同学写的文章两次刊登在校刊,体现了写作才能。D项,不当,“娓娓道来”形容连续不倦地谈论着或说话动听,这里用来形容唱歌不恰当。故答案为:D7.第二位同学赠言中画横线句子“掌声震耳欲聋”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项“飞流直下三千尺”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项“五岭透迤腾细浪”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大漠沙如雪”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选项“桃花潭水深千尺”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故选:C。故答案为:C8.A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与感谢师恩无关。B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意思是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常用来形容老师默默奉献、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适合感谢师恩。C项“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与感谢师恩无关。D项“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与感谢师恩无关。故答案为:B9.(2025六下·富阳期末) 在读书交流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以下内容,我知道他们谈论的分别是( )阅读推荐 让我们打开这本书,跟着主人公展开一段蜕变之旅吧。你会看见:真正的成长,不是长高的个子,而是变宽的胸怀;最好的旅行,不是飞得多高多远,而是在勇对困境、守护他人的过程中学会责任和担当。 人物名片 ◎一个淘气的机灵鬼。 ◎爱搞恶作剧,有点虚荣心。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 ◎热爱自由、喜欢冒险。A.汤姆·索亚和鲁滨逊 B.尼尔斯和汤姆·索亚C.爱丽丝和汤姆·索亚 D.尼尔斯和鲁滨逊【答案】B【知识点】其他外国名著【解析】【分析】阅读推荐中 “蜕变之旅”“学会责任和担当” 对应《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尼尔斯,他从淘气顽童成长为有担当的人。人物名片中 “淘气机灵鬼”“爱搞恶作剧”“热爱冒险” 对应《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汤姆 索亚,符合其形象特点。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10.(2025六下·富阳期末) 为了亲近优秀文化,同学们将学过的古诗和美文进行了主题化积累,请你填一填。◎诗文中动人的景月下泉 ① , 。(王维《山居秋暝》)池边梅 ② , 。(王冕《墨梅》)◎诗文中感人的情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 ③ , 。(王昌龄《从军行》)对生与死的正确认识 ④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答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黄沙百战穿金甲;日不破楼兰终不还;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解析】【分析】王维的《山居秋瞑》中描写“月下泉”的经典诗句就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明月透过松林洒下清辉,清泉在石头上潺潺流淌的优美画面。王冕《墨梅》中描写“池边梅”的诗句为“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写出了自己家洗砚池边梅花的姿态。王昌龄《从军行》里体现“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了战士们历经无数战斗,不怕艰难,一定要打败敌人的决心。在《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阐述了对生与死的正确认识。故答案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黄沙百战穿金甲、日不破楼兰终不还;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点评】考查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二、阅读与鉴赏(40分)(2025六下·富阳期末)阅读理解一代游圣徐霞客①1613年初春的浙江宁海古道,走来个奇怪的行者:头戴竹笠,脚穿芒鞋,腰间挂着个磨得发亮的铜壶,背上竹筐里塞满手绘地图。这是徐霞客第一次正式远游,随身带着母亲王氏连夜缝制的“远游冠”。临别时,七十老母指着门前新筑的晴山堂笑道:“儿绘山水归来,可补堂中空白。”②徐霞客从小酷爱读书,尤爱历史、地理和游记,立志遍游大好河山。和世人理解的“游山玩水”不同,徐霞客的旅途称得上是“硬核苦旅”。然而,为了志向,徐霞客可以与仆人、挑夫一起大啖稀粥、腐干,也可以夜宿寺庙、岩洞甚至猪圈。30年间,他以“天地何用,可以席被,风月何用,可以饮食”的豪情,足迹遍及三山五岳、名川大河,孜孜不倦追求他终生的理想。③徐霞客的行囊里,除了笔墨纸砚,还藏着无数个危险常伴左右的故事。他登山过涧如“猿垂豹跃”,遇到绝路就脱下裹脚布当吊绳,从百尺之高的悬崖峭壁下去。④他历经生死关劫,湘江漂流时遭遇盗贼,有人落水身亡,有人身受重伤,唯独徐霞客凭借丰富的求生经验,拽同行之人跃入刺骨江水中,几人仅剩一裤一袜,在泥沼中匍匐至天明,方遇渔人舍衣施粥。当地百姓劝其返程:“前路凶险,先生不要再执迷前行了!”徐霞客却慨然道:“我带着一把铁锹远行,哪里不能埋葬我的尸骨?”⑤纵观徐霞客一生,他始终不屈从名家权威、古籍经典,凡事必要亲自考证,对他走过的溪、桥、街道、村落、河流进行细致考察、科学记录。他白天当行者,夜里当写手,记录了61种地貌类型、24种水体类型、170多种动植物、50多处文物古迹,为后人提供了“百科全书”式地理学方面的史料。⑥在生命弥留之际,五十四岁的徐霞客从枕边摸出块黝黑的火山岩交给友人季梦良:“此腾越所得,可证地火之说。”这位为游历耗尽家财、双足俱废的旅人,至死仍紧攥着采自云南的石英标本。⑦为了纪念徐霞客取得的伟大成就,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在浙江,霞客古道、霞客雕像、霞客路牌、霞客驿站等“霞客元素”,犹如群星闪耀般点缀在浙江文旅版图上,诉说着浙江人对一代游圣——徐霞客的崇敬之情。11.阅读短文,概括徐霞客游历的特点和相关事例,完成下面填空。12.春春读完文章,想向同学们介绍徐霞客,他想着重突出“科学探索之旅”,补充下面的事例 最合适。理由是 A.诗画般的浙江山水,让徐霞客眼界大开。他在天台山看星星,直到五更天还不愿睡去;他陶醉在普陀的烟波浩渺、西湖的仙踪绿野…… B.古书曾记载:雁荡山顶有个大湖。徐霞客觉得有疑,决定登顶求证。他手足并用爬上雁荡山顶,见山脊笔直,并无大湖存在可能,于是细致记录,以作勘误。13.联系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⑴第①自然段中的外貌描写寥寥数笔,却体现了徐霞客风尘仆仆的形象。 ⑵第⑤自然段画横线句中的数字,体现了徐霞客地理探究类型广,数量多,成就大。 ⑶第⑥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对徐霞客的动作、语言进行了描写, 突出了徐霞客“一代游圣”的形象。 ⑷短文结尾运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起到了点明中心、点明题意的作用。 14.联系短文内容,结合下面资料袋,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徐霞客的人物形象。资料袋: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自小天资聪颖,博览家中万卷 藏书,过目而不忘。他不仅是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学家。① ② ③ ④ 【答案】11.苦旅、探险之旅、历经生死劫、临终仍攥着标本12.B;事例B中徐霞客质疑古籍,登顶求证并细致记录勘误,体现他不盲从权威、亲自考证的科学探索精神,契合“科学探索之旅”。13.正确;正确;错误;正确14.志在四方;坚韧不拔;求真务实;学识渊博【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11.本题考查对人物游历特点及事例的梳理概括。从文中“为了志向,徐霞客可以与仆人、挑夫一起大啖稀粥、腐干,也可以夜宿寺庙、岩洞甚至猪圈”,能看出其游历是“硬核苦旅(苦旅)”,对应“为了志向,克服艰苦的吃住条件”;“他登山过涧如“猿垂豹跃’,遇到绝路就脱下裹脚布当吊绳,从百尺之高的悬崖峭壁下去”“他历经生死关劫,湘江漂流时遭遇盗贼……”,体现“探险(冒险)之旅”,可填“历经生死劫(湘江漂流遇盗贼等)”;“他始终不屈从名家权威、古籍经典,凡事必要亲自考证···临终仍紧攥着采自云南的石英标本”,对应“临终仍攥着标本(生命弥留之际交火山岩证地火之说)”,以此梳理徐霞客游历特点与事例。故答案为:苦旅、探险之旅、历经生死劫、临终仍攥着标本12.本题考查事例与主题的契合度分析。要突出“科学探索之旅”,需找体现徐霞客科学考证、探索精神的事例。A事例侧重徐霞客欣赏山水、陶醉自然,未体现科学探索;B事例中“徐霞客觉得有疑,决定登顶求证。他手足并用爬上雁荡山顶····于是细致记录,以作勘误”,展现他不盲从古籍、亲自考证纠错的科学探索行为,与“科学探索之旅”主题契合,所以选B及对应理由。故答案为:B;事例B中徐霞客质疑古籍,登顶求证并细致记录勘误,体现他不盲从权威、亲自考证的科学探索精神,契合“科学探索之旅”。1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判断。(1)第①段“头戴竹笠,脚穿芒鞋,腰间挂着个磨得发亮的铜壶,背上竹筐里塞满手绘地图”,外貌描写简洁勾勒出徐霞客远行的装扮,体现风尘仆仆,故答案为:正确。(2)第5段“记录了61种地貌类型、24种水体类型、170多种动植物、50多处文物古迹”,这些数字直观呈现他地理探究涉及广、数量多,成就显著,故答案为:正确。(3)第⑥段“在生命弥留之际,五十四岁的徐霞客从枕边摸出块黝黑的火山岩交给友人季梦良:‘此腾越所得,可证地火之说。”是动作、语言描写,并非点面结合,故答案为:错误。(4)结尾“在浙江,霞客古道、霞客雕像、霞客路牌、霞客驿站等“霞客元素’,犹如群星闪耀般点缀在浙江文旅版图上”,用排比(霞客古道等列举)和比喻(比作群星),点明对徐霞客的崇敬,收束全文,故答案为:正确。故答案为:正确、正确、错误、正确1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从“30年间,他以天地何用,可以席被,风月何用,可以饮食’的豪情,足迹遍及三山五岳、名川大河”,可概括“志在四方”;从“为了志向,克服艰苦条件,历经生死劫仍坚持游历”,可概括“坚韧不拔”;从“始终不屈从名家权威、古籍经典,凡事必要亲自考证”,可概括“求真务实”;从“博览家中万卷藏书,过目而不忘。他不仅是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可概括“学识渊博”。故答案为:志在四方;坚韧不拔;求真务实;学识渊博(2025六下·富阳期末)阅读理解青少年体重管理【材料一】图1 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与肥胖症患病率 媒体新闻标题人民日报“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国家喊你科学减重啦!”浙江调查体重管理大揭秘:看看数据背后的健康密码健康中国运动起来,青少年!向肥胖说拜拜中国教育报如何帮中小学生正确“解锁"体重管理?杭州教育发布@师生家长,一起参与“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图2 2025年新闻媒体关于“体重管理”的相关报道全国两会,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 方式。“中国小朋友不能再胖了”的词条在2025年5月29日如警笛般响彻网络。据报道,青少年 如果超重或肥胖,不仅影响形象和身体功能,如造成心血管系统疾病、免疫功能紊乱、生长发育 提前等,还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出现焦虑、幸福感和满足感降低、情绪不稳定等。【材料二】青少年科学的体重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议从以下方面做起:■每天都要参与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短于30分钟,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体重较 重的孩子心肺功能较差,应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活动和放松活动,避免运动损伤。■在体重管理期间,建议合理进行饮食搭配,拒绝各种不健康的零食。■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太晚睡觉会影响身体激素分泌,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长胖。【材料三】分类 主食类 肉类 饮料类优选食物 蒸煮烹饪、粗细搭配的杂米饭、杂粮面等; 脂肪含量相对较低的,如鸡胸肉、瘦牛肉、鱼、虾等; 牛奶、白开水、矿泉水、茶水等;不宜食物 高油烹饪及加工的谷薯类,如炸薯条、方便面等;添加糖、奶油、黄油的点心。 脂肪含量相对高的,如动物内脏、肥肉;较多油、盐、糖烹饪的食物,如烤肠、火腿肠等。 含糖及甜味饮料、加入脂末或糖的奶茶、饮料等。【注:科学的体重管理,优质的蛋白质、脂肪、主食、水果、蔬菜都应适量摄入。】15.阅读材料一中的两张图表,根据图表信息,得出相关结论。(至少写两条)图1: 图2: 16.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①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倡议:通过2025这一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完成把健康生活方 式普及到中国家庭的任务。 ②青少年儿童超重和肥胖,会对个人形象和身体功能两个方面造成影响。 ③每天3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体重管理。 ④读材料三,可以帮助我们在体重管理时,做好科学合理的饮食选择。 17.春春是个超重严重的“小胖墩”,结合选文,从科学管理体重的角度出发,对妈妈的说法发 表观点,并说明理由。(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阐述,并标上序号。)妈妈:通过控制饮食完全可以达到科学管理体重的目的。从明天起,你每餐只吃蔬菜、杂 粮米饭,远离肉类。争取用一周时间把体重降下来,那就大功告成了!这样,你就能想吃什 么就吃什么。【答案】15.6—17岁的青少年儿童肥胖症患病率(11.10%)比6岁以下儿童肥胖症患病率(7.90%)更高。;多家权威媒体关注体重管理和青少年的运动问题。16.错误;错误;正确;正确17.不正确。理由:①科学的体重管理需要结合运动、饮食搭配和作息时间等多方面因素。仅靠控制饮食无法全面达到科学管理体重的目的。②根据材料三,优质的蛋白质、脂肪、主食、水果、蔬菜都应适量摄入。完全不吃肉类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身体健康。③科学的体重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快速降低体重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④科学的体重管理需要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量的运动。随意饮食可能导致体重反弹,影响健康。【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15.考查图表(漫画)分析。分析图表数据可以得出:图1的结论:6—17岁的青少年儿童肥胖症患病率(11.10%)比6岁以下儿童肥胖症患病率(7.90%)更高。图2的结论:多家权威媒体关注体重管理和青少年的运动问题。故答案为:6—17岁的青少年儿童肥胖症患病率(11.10%)比6岁以下儿童肥胖症患病率(7.90%)更高。多家权威媒体关注体重管理和青少年的运动问题。16.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①错误。根据材料一中的“全国两会,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可知,题干说法错误,不是“通过2025这一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完成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的任务,而是“继续推进”。②错误。根据材料一中的“青少年如果超重或肥胖,不仅影响形象和身体功能,如造成心血管系统疾病、免疫功能紊乱、生长发育提前等,还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出现焦虑、幸福感和满足感降低、情绪不稳定等。”可知,青少年儿童超重和肥胖,不仅会对个人形象和身体功能造成影响,还会对心理产生影响。题干说法不完整,错误。③正确。根据材料二中的“每天都要参与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短于30分钟,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可知,本题说法正确。④正确。根据材料三中的分类和优选食物、不宜食物,可以帮助我们在体重管理时,做好科学合理的饮食选择。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错误、错误、正确、正确17.考查开放探究。结合材料内容及自己的理解体会对妈妈的说法发表观点并说明理由。示例:妈妈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理由:①科学的体重管理需要结合运动、饮食搭配和作息时间等多方面因素。仅靠控制饮食无法全面达到科学管理体重的目的。②根据材料三,优质的蛋白质、脂肪、主食、水果、蔬菜都应适量摄入。完全不吃肉类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身体健康。③科学的体重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快速降低体重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④科学的体重管理需要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量的运动。随意饮食可能导致体重反弹,影响健康。故答案为:不正确。理由:①科学的体重管理需要结合运动、饮食搭配和作息时间等多方面因素。仅靠控制饮食无法全面达到科学管理体重的目的。②根据材料三,优质的蛋白质、脂肪、主食、水果、蔬菜都应适量摄入。完全不吃肉类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身体健康。③科学的体重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快速降低体重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④科学的体重管理需要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量的运动。随意饮食可能导致体重反弹,影响健康。(2025六下·富阳期末)阅读理解意想不到的灾害①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你也许想不到,这些餐桌上的“横行将军”也会“闹事”。1980年,西班牙著名产稻区发生了一次蟹灾。【A】不计其数的螃蟹,在26000公顷稻田上咬稻秆,啃稻根,破坏了大片庄稼,造成了重大损失。1964年,在中东也发生过一次蟹灾,几百万只螃蟹不但咬死庄稼,毁坏农田,而且成群结队地侵入人们的住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②蟾蜍是捕食害虫的好手,保护庄稼的卫士。几十年前,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为了消灭甘蔗田里的害虫,特地从墨西哥千里迢迢地引来了一些蟾蜍,放在甘蔗田里。可是没想到,蟾蜍到了澳大利亚,没有天敌威胁,就大量繁殖起来。今天,蟾蜍已经在澳大利亚成灾。【B】农田里、草丛中到处都是蟾蜍,它们分泌的毒汁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威胁。③1983年2月,在日本的大岛地区也发生了蟾蜍灾害。几百万只蟾蜍在当地的公园、马路和住宅区乱蹦乱跳,它们分泌的毒汁对人和家畜造成伤害。为了平息这场蟾蜍灾害,当地政府组织了两支消灭蟾蜍的“特种部队”,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才控制了蟾蜍的蔓延。④本来对人类有益的螃蟹和蟾蜍,为什么会成灾呢?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不论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动物在生活中有许多制约因素,如食物、天敌、疾病等,这使得动物的数量基本上保持稳定。一旦失去某一种制约因素,动物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加,泛滥成灾。在西班牙“闹事”的螃蟹,是从美国引进的。人们只引进螃蟹,没有引进它们的天敌。在西班牙,蟹的食饵丰富,使它们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大量繁殖,酿成蟹灾。生态失去平衡,其他动物也会泛滥成灾。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草原上,还出现过野兔大量繁殖的兔灾。这些意想不到的动物灾害告诉我们,维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18.联系短文,思考:作者表达了什么观点?是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完成表格填写。观点 事例 美国和澳大利亚野兔大量繁殖,造成兔灾。19.对第④自然段中这个句子的理解,你认为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本来对人类有益的螃蟹和蟾蜍,为什么会成灾呢?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不论什么动物, 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A.这是一个疑问句,它抛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激发读者继续往下读的好奇心。B.这是一个设问句,在文章中起到了自问自答的作用。C.这是一个设问句,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激发读者阅读的欲望。D.这是一个反问句,目的是为了强调下文螃蟹和蟾蜍成灾背后的真正原因。20.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展开了下面的讨论。句子【A】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句子【B】中加点的短句“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对澳大利亚的动物 世界造成了威胁”位置 (能/不能)调换,因为 。【答案】18.维持生态平衡很重要,动物失去制约因素会泛滥成灾。;1980年西班牙螃蟹成灾,破坏庄稼;;几十年前澳大利亚引进蟾蜍成灾,毒害牲畜、威胁动物世界;1983年日本大岛地区蟾蜍成灾,危害人和家畜;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19.C20.列数字;“不计其数”“26000公顷”等数字,具体准确说明西班牙蟹灾的严重程度,增强说服力;不能;“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是直接影响,范围小;“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威胁”是更广泛的影响,范围大,体现从具体到整体的逻辑,调换后逻辑混乱。【知识点】说明文阅读【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本文通过螃蟹在西班牙、中东,蟾蜍在澳大利亚、日本成灾的事例,经生物学家分析,说明动物因失去制约因素数量大增成灾,强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18.本题考查对文章观点及事例的提炼。先找观点,文章结尾“这些意想不到的动物灾害告诉我们,维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可提炼观点为维持生态平衡很重要,动物失去制约因素会泛滥成灾。再梳理事例,从段落找:第①段“1980年,西班牙著名产稻区发生了一次蟹灾造成了重大损失。1964年,在中东也发生过一次蟹灾……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第②—③段“几十年前,澳大利亚……蟾蜍已经在澳大利亚成灾……1983年2月,在日本的大岛地区也发生了蟾蜍灾害……”,概括事例为1980年西班牙螃蟹成灾,破坏庄稼;几十年前澳大利亚引进蟾蜍成灾,毒害牲畜、威胁动物世界;1983年日本大岛地区蟾蜍成灾,危害人和家畜,还有美国和澳大利亚野兔成灾的事例。故答案为:维持生态平衡很重要,动物失去制约因素会泛滥成灾。1980年西班牙螃蟹成灾,破坏庄稼;几十年前澳大利亚引进蟾蜍成灾,毒害牲畜、威胁动物世界;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1983年日本大岛地区蟾蜍成灾,危害人和家畜19.本题考查对句子类型及作用的判断。分析句子“本来对人类有益的螃蟹和蟾蜍,为什么会成灾呢?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不论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有提问有回答,是设问句,引出生态平衡知识。故选:C。故答案为:C20.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词语逻辑。甲:句子[A】“不计其数的螃蟹,在26000公顷稻田上咬秸秆,啃稻根,破坏了大片庄稼,造成了重大损失”,“26000公顷”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用具体数字,准确呈现西班牙蟹灾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让读者直观感受,增强说明的说服力。乙:句子【B】中“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是蟾蜍灾害对家畜的直接、具体影响;“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威胁”是更宏观、整体的影响,范围上是从具体到一般。若调换,逻辑就会混乱,所以不能调换,因为体现了从具体到广泛的逻辑顺序。故答案为:列数字;“不计其数”“26000公顷”等数字,具体准确说明西班牙蟹灾的严重程度,增强说服力;不能;“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是直接影响,范围小;“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威胁”是更广泛的影响,范围大,体现从具体到整体的逻辑,调换后逻辑混乱。三、表达与交流(30分)21.(2025六下·富阳期末) 题目:合作,真好!亲爱的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许多次和人合作的经历吧。和小伙伴合作,合作 做实验,合作排练课本剧,合作获得球赛的胜利……;和家人合作,合作制作美味佳肴,合 作为小狗搭建一个温暖的小窝,合作完成某一项挑战……在合作中,我们学会了做事,也 收获了成长。请以“合作,真好!”为题,完成一篇450字左右的习作。习作中不出现真实校名和人 名。要求:⑴先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围绕中心选择最难忘的一次合作经历来写;⑵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⑶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答案】合作,真好! 在生活的舞台上,合作就像一支美妙的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和谐与快乐。而那次和同学们合作完成班级黑板报的经历,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合作,真好!”那是学校组织的一次黑板报评比活动,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几个同学。接到任务后,我们立刻围坐在一起,开始讨论设计方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绽放。最终,我们确定了以“美丽校园”为主题的设计方案。分工明确后,我们便开始行动起来。有的同学负责绘制图案,有的同学负责书写文字,有的同学负责上色。我负责绘制校园里的花朵,一开始,我画得并不理想,心里有些着急。这时,负责图案设计的同学走过来,耐心地指导我,告诉我如何把握花朵的形状和比例。在他的帮助下,我渐渐找到了感觉,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在我的笔下绽放。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文字和图案的布局不太协调,大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但是,我们并没有争吵,而是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流,互相倾听对方的想法。经过一番讨论,我们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让黑板报的整体效果更加完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黑板报终于完成了。看着那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黑板报,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在这次评比中,我们的黑板报获得了一等奖。这次合作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合作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合作,不仅让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让我们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合作,真好!【知识点】叙事类作文【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合作,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许多次和人合作的经历吧。和小伙伴合作,合作做实验,合作排练课本剧,合作获得球赛的胜利……;和家人合作,合作制作美味佳肴,合作为小狗搭建一个温暖的小窝,合作完成某一项挑战···在合作中,我们学会了做事,也收获了成长。选择你印象深刻或深有感悟的一次合作去写。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合作的过程写清楚,注意详略得当,重点将合作的过程写具体,通过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运用积累的关于合作的好词佳句,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将过程写生动,具体。结尾可写一写关于这次合作的收获与感悟。【点评】这篇《合作,真好!》围绕合作完成班级黑板报的经历展开,生动展现了合作的魅力与意义,是一篇优秀的习作。文章开篇以美妙的交响曲作比,引出难忘的合作经历,自然且富有感染力。对合作过程的描述详细具体,从讨论设计方案时的各抒己见,到分工行动中遇到问题相互帮助,再到解决分歧时的心平气和,将合作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团队成员间的默契与团结。作者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绘制花朵不理想时的着急,完成黑板报后的自豪,使文章更具感染力。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合作的力量和收获,再次点明主题“合作,真好!”,升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整体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很好地完成了习作要求。1 / 1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2025六下·富阳期末) 句子抄写:请用楷书将下面句子抄写在答题卡上,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一颗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收藏。(2025六下·富阳期末) 阅读毕业纪念册的卷首语,按要求完成题目。七月,我们就要毕业了! 从①yòu zhì____的孩童到②míng mèi____的少年,消 逝的时光里,写满成长的故事。忘不了,操场上我们用矫健的步伐,把锲而不舍的誓言刻进 跑道;忘不了,课堂上老师用③hé ǎi____的④yǔ diào____,点燃我们⑤péng pài ____的求知热情。同学的欢笑、老师的鼓励、成长的磨lì,将永留我们心间,成为闪闪发光的记忆!2.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3.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消逝 A. sì B. shì②锲而不舍 A. qì B. qiè4.根据字典里的意思,“磨lì”的“lì”是( )。A.砾 石部 lì 小石,碎石B.砺 石部 lì 锤炼C.沥 水部 lì 液体一滴滴地落下D.粝 米部 lì 粗糙的米(2025六下·富阳期末) 阅读纪念册里收录的赠言,按要求作答。朝夕相处的六年,你让我体会到了:友情,是一缕微风,拂去心中的烦恼;友情,是一股 清泉,滋润彼此的心田;____。你一直是个聪慧有加、多才多艺的同学。你为《西游记》配的插图,是那么惟妙惟肖;你 妙笔生花,写的文章两次刊登在校刊。记得你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唱的一曲《歌声与微笑》, 娓娓道来,台下,掌声震耳欲聋。相信你会用智慧和才艺开启新的篇章!5.模仿第一位同学的表达方法,把赠言补写完整。6.第二位同学的赠言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多才多艺 B.惟妙惟肖 C.妙笔生花 D.娓娓道来7.下列句子中所用的表达方法,和第二位同学赠言中画横线句子不同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 B.五岭逶迤腾细浪C.大漠沙如雪 D.桃花潭水深千尺8.同学们想写一段赠言,感谢细致入微的师恩,引用下列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D.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9.(2025六下·富阳期末) 在读书交流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以下内容,我知道他们谈论的分别是( )阅读推荐 让我们打开这本书,跟着主人公展开一段蜕变之旅吧。你会看见:真正的成长,不是长高的个子,而是变宽的胸怀;最好的旅行,不是飞得多高多远,而是在勇对困境、守护他人的过程中学会责任和担当。 人物名片 ◎一个淘气的机灵鬼。 ◎爱搞恶作剧,有点虚荣心。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 ◎热爱自由、喜欢冒险。A.汤姆·索亚和鲁滨逊 B.尼尔斯和汤姆·索亚C.爱丽丝和汤姆·索亚 D.尼尔斯和鲁滨逊10.(2025六下·富阳期末) 为了亲近优秀文化,同学们将学过的古诗和美文进行了主题化积累,请你填一填。◎诗文中动人的景月下泉 ① , 。(王维《山居秋暝》)池边梅 ② , 。(王冕《墨梅》)◎诗文中感人的情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 ③ , 。(王昌龄《从军行》)对生与死的正确认识 ④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二、阅读与鉴赏(40分)(2025六下·富阳期末)阅读理解一代游圣徐霞客①1613年初春的浙江宁海古道,走来个奇怪的行者:头戴竹笠,脚穿芒鞋,腰间挂着个磨得发亮的铜壶,背上竹筐里塞满手绘地图。这是徐霞客第一次正式远游,随身带着母亲王氏连夜缝制的“远游冠”。临别时,七十老母指着门前新筑的晴山堂笑道:“儿绘山水归来,可补堂中空白。”②徐霞客从小酷爱读书,尤爱历史、地理和游记,立志遍游大好河山。和世人理解的“游山玩水”不同,徐霞客的旅途称得上是“硬核苦旅”。然而,为了志向,徐霞客可以与仆人、挑夫一起大啖稀粥、腐干,也可以夜宿寺庙、岩洞甚至猪圈。30年间,他以“天地何用,可以席被,风月何用,可以饮食”的豪情,足迹遍及三山五岳、名川大河,孜孜不倦追求他终生的理想。③徐霞客的行囊里,除了笔墨纸砚,还藏着无数个危险常伴左右的故事。他登山过涧如“猿垂豹跃”,遇到绝路就脱下裹脚布当吊绳,从百尺之高的悬崖峭壁下去。④他历经生死关劫,湘江漂流时遭遇盗贼,有人落水身亡,有人身受重伤,唯独徐霞客凭借丰富的求生经验,拽同行之人跃入刺骨江水中,几人仅剩一裤一袜,在泥沼中匍匐至天明,方遇渔人舍衣施粥。当地百姓劝其返程:“前路凶险,先生不要再执迷前行了!”徐霞客却慨然道:“我带着一把铁锹远行,哪里不能埋葬我的尸骨?”⑤纵观徐霞客一生,他始终不屈从名家权威、古籍经典,凡事必要亲自考证,对他走过的溪、桥、街道、村落、河流进行细致考察、科学记录。他白天当行者,夜里当写手,记录了61种地貌类型、24种水体类型、170多种动植物、50多处文物古迹,为后人提供了“百科全书”式地理学方面的史料。⑥在生命弥留之际,五十四岁的徐霞客从枕边摸出块黝黑的火山岩交给友人季梦良:“此腾越所得,可证地火之说。”这位为游历耗尽家财、双足俱废的旅人,至死仍紧攥着采自云南的石英标本。⑦为了纪念徐霞客取得的伟大成就,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在浙江,霞客古道、霞客雕像、霞客路牌、霞客驿站等“霞客元素”,犹如群星闪耀般点缀在浙江文旅版图上,诉说着浙江人对一代游圣——徐霞客的崇敬之情。11.阅读短文,概括徐霞客游历的特点和相关事例,完成下面填空。12.春春读完文章,想向同学们介绍徐霞客,他想着重突出“科学探索之旅”,补充下面的事例 最合适。理由是 A.诗画般的浙江山水,让徐霞客眼界大开。他在天台山看星星,直到五更天还不愿睡去;他陶醉在普陀的烟波浩渺、西湖的仙踪绿野…… B.古书曾记载:雁荡山顶有个大湖。徐霞客觉得有疑,决定登顶求证。他手足并用爬上雁荡山顶,见山脊笔直,并无大湖存在可能,于是细致记录,以作勘误。13.联系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⑴第①自然段中的外貌描写寥寥数笔,却体现了徐霞客风尘仆仆的形象。 ⑵第⑤自然段画横线句中的数字,体现了徐霞客地理探究类型广,数量多,成就大。 ⑶第⑥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对徐霞客的动作、语言进行了描写, 突出了徐霞客“一代游圣”的形象。 ⑷短文结尾运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起到了点明中心、点明题意的作用。 14.联系短文内容,结合下面资料袋,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徐霞客的人物形象。资料袋: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自小天资聪颖,博览家中万卷 藏书,过目而不忘。他不仅是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学家。① ② ③ ④ (2025六下·富阳期末)阅读理解青少年体重管理【材料一】图1 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与肥胖症患病率 媒体新闻标题人民日报“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国家喊你科学减重啦!”浙江调查体重管理大揭秘:看看数据背后的健康密码健康中国运动起来,青少年!向肥胖说拜拜中国教育报如何帮中小学生正确“解锁"体重管理?杭州教育发布@师生家长,一起参与“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图2 2025年新闻媒体关于“体重管理”的相关报道全国两会,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 方式。“中国小朋友不能再胖了”的词条在2025年5月29日如警笛般响彻网络。据报道,青少年 如果超重或肥胖,不仅影响形象和身体功能,如造成心血管系统疾病、免疫功能紊乱、生长发育 提前等,还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出现焦虑、幸福感和满足感降低、情绪不稳定等。【材料二】青少年科学的体重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议从以下方面做起:■每天都要参与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短于30分钟,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体重较 重的孩子心肺功能较差,应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活动和放松活动,避免运动损伤。■在体重管理期间,建议合理进行饮食搭配,拒绝各种不健康的零食。■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太晚睡觉会影响身体激素分泌,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长胖。【材料三】分类 主食类 肉类 饮料类优选食物 蒸煮烹饪、粗细搭配的杂米饭、杂粮面等; 脂肪含量相对较低的,如鸡胸肉、瘦牛肉、鱼、虾等; 牛奶、白开水、矿泉水、茶水等;不宜食物 高油烹饪及加工的谷薯类,如炸薯条、方便面等;添加糖、奶油、黄油的点心。 脂肪含量相对高的,如动物内脏、肥肉;较多油、盐、糖烹饪的食物,如烤肠、火腿肠等。 含糖及甜味饮料、加入脂末或糖的奶茶、饮料等。【注:科学的体重管理,优质的蛋白质、脂肪、主食、水果、蔬菜都应适量摄入。】15.阅读材料一中的两张图表,根据图表信息,得出相关结论。(至少写两条)图1: 图2: 16.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①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倡议:通过2025这一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完成把健康生活方 式普及到中国家庭的任务。 ②青少年儿童超重和肥胖,会对个人形象和身体功能两个方面造成影响。 ③每天3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体重管理。 ④读材料三,可以帮助我们在体重管理时,做好科学合理的饮食选择。 17.春春是个超重严重的“小胖墩”,结合选文,从科学管理体重的角度出发,对妈妈的说法发 表观点,并说明理由。(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阐述,并标上序号。)妈妈:通过控制饮食完全可以达到科学管理体重的目的。从明天起,你每餐只吃蔬菜、杂 粮米饭,远离肉类。争取用一周时间把体重降下来,那就大功告成了!这样,你就能想吃什 么就吃什么。(2025六下·富阳期末)阅读理解意想不到的灾害①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你也许想不到,这些餐桌上的“横行将军”也会“闹事”。1980年,西班牙著名产稻区发生了一次蟹灾。【A】不计其数的螃蟹,在26000公顷稻田上咬稻秆,啃稻根,破坏了大片庄稼,造成了重大损失。1964年,在中东也发生过一次蟹灾,几百万只螃蟹不但咬死庄稼,毁坏农田,而且成群结队地侵入人们的住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②蟾蜍是捕食害虫的好手,保护庄稼的卫士。几十年前,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为了消灭甘蔗田里的害虫,特地从墨西哥千里迢迢地引来了一些蟾蜍,放在甘蔗田里。可是没想到,蟾蜍到了澳大利亚,没有天敌威胁,就大量繁殖起来。今天,蟾蜍已经在澳大利亚成灾。【B】农田里、草丛中到处都是蟾蜍,它们分泌的毒汁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威胁。③1983年2月,在日本的大岛地区也发生了蟾蜍灾害。几百万只蟾蜍在当地的公园、马路和住宅区乱蹦乱跳,它们分泌的毒汁对人和家畜造成伤害。为了平息这场蟾蜍灾害,当地政府组织了两支消灭蟾蜍的“特种部队”,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才控制了蟾蜍的蔓延。④本来对人类有益的螃蟹和蟾蜍,为什么会成灾呢?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不论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动物在生活中有许多制约因素,如食物、天敌、疾病等,这使得动物的数量基本上保持稳定。一旦失去某一种制约因素,动物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加,泛滥成灾。在西班牙“闹事”的螃蟹,是从美国引进的。人们只引进螃蟹,没有引进它们的天敌。在西班牙,蟹的食饵丰富,使它们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大量繁殖,酿成蟹灾。生态失去平衡,其他动物也会泛滥成灾。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草原上,还出现过野兔大量繁殖的兔灾。这些意想不到的动物灾害告诉我们,维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18.联系短文,思考:作者表达了什么观点?是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完成表格填写。观点 事例 美国和澳大利亚野兔大量繁殖,造成兔灾。19.对第④自然段中这个句子的理解,你认为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本来对人类有益的螃蟹和蟾蜍,为什么会成灾呢?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不论什么动物, 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A.这是一个疑问句,它抛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激发读者继续往下读的好奇心。B.这是一个设问句,在文章中起到了自问自答的作用。C.这是一个设问句,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激发读者阅读的欲望。D.这是一个反问句,目的是为了强调下文螃蟹和蟾蜍成灾背后的真正原因。20.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展开了下面的讨论。句子【A】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句子【B】中加点的短句“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对澳大利亚的动物 世界造成了威胁”位置 (能/不能)调换,因为 。三、表达与交流(30分)21.(2025六下·富阳期末) 题目:合作,真好!亲爱的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许多次和人合作的经历吧。和小伙伴合作,合作 做实验,合作排练课本剧,合作获得球赛的胜利……;和家人合作,合作制作美味佳肴,合 作为小狗搭建一个温暖的小窝,合作完成某一项挑战……在合作中,我们学会了做事,也 收获了成长。请以“合作,真好!”为题,完成一篇450字左右的习作。习作中不出现真实校名和人 名。要求:⑴先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围绕中心选择最难忘的一次合作经历来写;⑵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⑶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一颗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收藏。【知识点】汉字书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的句子,补充完整时,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注意布局合理,行款整齐,书写“野”“限”“恒”,不要写错别字。故答案为:一颗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收藏。【点评】考查了汉字书写。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答案】2.① 幼稚 ② 明媚 ③ 和蔼 ④ 语调 ⑤ 澎湃3.B;B4.B【知识点】字音;看拼音写汉字;字形辨析【解析】【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2.书写时注意,“幼稚”都是左右结构,“稚”偏旁是:“禾”,不要写成“幻稚”;“明媚”不要写成“明眉”;“和蔼”的“蔼”部首是:艹,是上下结构,“蔼”不要写成“霭”;“语调”的偏旁都是:讠,都是左右结构;“澎湃”都是左右结构,偏旁是:氵,不要写成“彭湃”。故答案为:①幼稚;②明媚;③和蔼;④语调;⑤澎湃3.①“消逝” 的 “逝” 读音为 shì(选 B)。“逝” 字只有 shì 这一读音,意为过去、消失,与 sì(如 “似” 的部分读音)易混淆,需注意区分。②“锲而不舍” 的 “锲” 读音为 qiè(选 B)。“锲” 本义为雕刻,读音固定为 qiè,qì 多用于 “砌” 等字,二者不可混淆。故答案为:B、B4.“磨 lì” 在文中搭配 “成长”,指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锻炼、磨练。 A. “砾” 指小石、碎石,与 “磨” 搭配仅能表示 “磨碎石子”,与 “成长锻炼” 无关,排除;B. “砺” 为石部,本义指磨刀石,引申为 “锤炼、磨练”,“磨砺” 是固定搭配,正合 “成长中经受锻炼” 的语境,符合要求;C.“沥” 指液体滴落(如 “沥水”),与 “磨” 无法搭配成义,排除;D. “粝” 指粗糙的米,与 “磨” 搭配无 “锻炼” 之意,排除。故答案为:B【答案】5.友情,是一束阳光,温暖彼此的心灵。6.D7.C8.B【知识点】成语运用;仿写;夸张修辞手法;古诗词运用【解析】【点评】考查修辞方法、句子仿写、成语、赠言祝福。修辞手法,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5.分析第一位同学的表达,是用“友情,是····(一个事物),……(该事物的作用)”的句式来写。句子是比喻句。示例:友情,是一束阳光,温暖彼此的心灵。故答案为:友情,是一束阳光,温暖彼此的心灵。6.A项,恰当,“多才多艺”形容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文中同学会配插图、写文章、唱歌,体现了多才多艺。B项,恰当,“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同学为《西游记》配的插图很逼真。C项,恰当,“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同学写的文章两次刊登在校刊,体现了写作才能。D项,不当,“娓娓道来”形容连续不倦地谈论着或说话动听,这里用来形容唱歌不恰当。故答案为:D7.第二位同学赠言中画横线句子“掌声震耳欲聋”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项“飞流直下三千尺”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项“五岭透迤腾细浪”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大漠沙如雪”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选项“桃花潭水深千尺”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故选:C。故答案为:C8.A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与感谢师恩无关。B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意思是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常用来形容老师默默奉献、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适合感谢师恩。C项“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与感谢师恩无关。D项“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与感谢师恩无关。故答案为:B9.【答案】B【知识点】其他外国名著【解析】【分析】阅读推荐中 “蜕变之旅”“学会责任和担当” 对应《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尼尔斯,他从淘气顽童成长为有担当的人。人物名片中 “淘气机灵鬼”“爱搞恶作剧”“热爱冒险” 对应《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汤姆 索亚,符合其形象特点。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10.【答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黄沙百战穿金甲;日不破楼兰终不还;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解析】【分析】王维的《山居秋瞑》中描写“月下泉”的经典诗句就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明月透过松林洒下清辉,清泉在石头上潺潺流淌的优美画面。王冕《墨梅》中描写“池边梅”的诗句为“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写出了自己家洗砚池边梅花的姿态。王昌龄《从军行》里体现“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了战士们历经无数战斗,不怕艰难,一定要打败敌人的决心。在《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阐述了对生与死的正确认识。故答案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黄沙百战穿金甲、日不破楼兰终不还;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点评】考查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答案】11.苦旅、探险之旅、历经生死劫、临终仍攥着标本12.B;事例B中徐霞客质疑古籍,登顶求证并细致记录勘误,体现他不盲从权威、亲自考证的科学探索精神,契合“科学探索之旅”。13.正确;正确;错误;正确14.志在四方;坚韧不拔;求真务实;学识渊博【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11.本题考查对人物游历特点及事例的梳理概括。从文中“为了志向,徐霞客可以与仆人、挑夫一起大啖稀粥、腐干,也可以夜宿寺庙、岩洞甚至猪圈”,能看出其游历是“硬核苦旅(苦旅)”,对应“为了志向,克服艰苦的吃住条件”;“他登山过涧如“猿垂豹跃’,遇到绝路就脱下裹脚布当吊绳,从百尺之高的悬崖峭壁下去”“他历经生死关劫,湘江漂流时遭遇盗贼……”,体现“探险(冒险)之旅”,可填“历经生死劫(湘江漂流遇盗贼等)”;“他始终不屈从名家权威、古籍经典,凡事必要亲自考证···临终仍紧攥着采自云南的石英标本”,对应“临终仍攥着标本(生命弥留之际交火山岩证地火之说)”,以此梳理徐霞客游历特点与事例。故答案为:苦旅、探险之旅、历经生死劫、临终仍攥着标本12.本题考查事例与主题的契合度分析。要突出“科学探索之旅”,需找体现徐霞客科学考证、探索精神的事例。A事例侧重徐霞客欣赏山水、陶醉自然,未体现科学探索;B事例中“徐霞客觉得有疑,决定登顶求证。他手足并用爬上雁荡山顶····于是细致记录,以作勘误”,展现他不盲从古籍、亲自考证纠错的科学探索行为,与“科学探索之旅”主题契合,所以选B及对应理由。故答案为:B;事例B中徐霞客质疑古籍,登顶求证并细致记录勘误,体现他不盲从权威、亲自考证的科学探索精神,契合“科学探索之旅”。1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判断。(1)第①段“头戴竹笠,脚穿芒鞋,腰间挂着个磨得发亮的铜壶,背上竹筐里塞满手绘地图”,外貌描写简洁勾勒出徐霞客远行的装扮,体现风尘仆仆,故答案为:正确。(2)第5段“记录了61种地貌类型、24种水体类型、170多种动植物、50多处文物古迹”,这些数字直观呈现他地理探究涉及广、数量多,成就显著,故答案为:正确。(3)第⑥段“在生命弥留之际,五十四岁的徐霞客从枕边摸出块黝黑的火山岩交给友人季梦良:‘此腾越所得,可证地火之说。”是动作、语言描写,并非点面结合,故答案为:错误。(4)结尾“在浙江,霞客古道、霞客雕像、霞客路牌、霞客驿站等“霞客元素’,犹如群星闪耀般点缀在浙江文旅版图上”,用排比(霞客古道等列举)和比喻(比作群星),点明对徐霞客的崇敬,收束全文,故答案为:正确。故答案为:正确、正确、错误、正确1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从“30年间,他以天地何用,可以席被,风月何用,可以饮食’的豪情,足迹遍及三山五岳、名川大河”,可概括“志在四方”;从“为了志向,克服艰苦条件,历经生死劫仍坚持游历”,可概括“坚韧不拔”;从“始终不屈从名家权威、古籍经典,凡事必要亲自考证”,可概括“求真务实”;从“博览家中万卷藏书,过目而不忘。他不仅是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可概括“学识渊博”。故答案为:志在四方;坚韧不拔;求真务实;学识渊博【答案】15.6—17岁的青少年儿童肥胖症患病率(11.10%)比6岁以下儿童肥胖症患病率(7.90%)更高。;多家权威媒体关注体重管理和青少年的运动问题。16.错误;错误;正确;正确17.不正确。理由:①科学的体重管理需要结合运动、饮食搭配和作息时间等多方面因素。仅靠控制饮食无法全面达到科学管理体重的目的。②根据材料三,优质的蛋白质、脂肪、主食、水果、蔬菜都应适量摄入。完全不吃肉类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身体健康。③科学的体重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快速降低体重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④科学的体重管理需要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量的运动。随意饮食可能导致体重反弹,影响健康。【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15.考查图表(漫画)分析。分析图表数据可以得出:图1的结论:6—17岁的青少年儿童肥胖症患病率(11.10%)比6岁以下儿童肥胖症患病率(7.90%)更高。图2的结论:多家权威媒体关注体重管理和青少年的运动问题。故答案为:6—17岁的青少年儿童肥胖症患病率(11.10%)比6岁以下儿童肥胖症患病率(7.90%)更高。多家权威媒体关注体重管理和青少年的运动问题。16.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①错误。根据材料一中的“全国两会,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可知,题干说法错误,不是“通过2025这一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完成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的任务,而是“继续推进”。②错误。根据材料一中的“青少年如果超重或肥胖,不仅影响形象和身体功能,如造成心血管系统疾病、免疫功能紊乱、生长发育提前等,还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出现焦虑、幸福感和满足感降低、情绪不稳定等。”可知,青少年儿童超重和肥胖,不仅会对个人形象和身体功能造成影响,还会对心理产生影响。题干说法不完整,错误。③正确。根据材料二中的“每天都要参与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短于30分钟,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可知,本题说法正确。④正确。根据材料三中的分类和优选食物、不宜食物,可以帮助我们在体重管理时,做好科学合理的饮食选择。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错误、错误、正确、正确17.考查开放探究。结合材料内容及自己的理解体会对妈妈的说法发表观点并说明理由。示例:妈妈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理由:①科学的体重管理需要结合运动、饮食搭配和作息时间等多方面因素。仅靠控制饮食无法全面达到科学管理体重的目的。②根据材料三,优质的蛋白质、脂肪、主食、水果、蔬菜都应适量摄入。完全不吃肉类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身体健康。③科学的体重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快速降低体重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④科学的体重管理需要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量的运动。随意饮食可能导致体重反弹,影响健康。故答案为:不正确。理由:①科学的体重管理需要结合运动、饮食搭配和作息时间等多方面因素。仅靠控制饮食无法全面达到科学管理体重的目的。②根据材料三,优质的蛋白质、脂肪、主食、水果、蔬菜都应适量摄入。完全不吃肉类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身体健康。③科学的体重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快速降低体重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④科学的体重管理需要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量的运动。随意饮食可能导致体重反弹,影响健康。【答案】18.维持生态平衡很重要,动物失去制约因素会泛滥成灾。;1980年西班牙螃蟹成灾,破坏庄稼;;几十年前澳大利亚引进蟾蜍成灾,毒害牲畜、威胁动物世界;1983年日本大岛地区蟾蜍成灾,危害人和家畜;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19.C20.列数字;“不计其数”“26000公顷”等数字,具体准确说明西班牙蟹灾的严重程度,增强说服力;不能;“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是直接影响,范围小;“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威胁”是更广泛的影响,范围大,体现从具体到整体的逻辑,调换后逻辑混乱。【知识点】说明文阅读【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本文通过螃蟹在西班牙、中东,蟾蜍在澳大利亚、日本成灾的事例,经生物学家分析,说明动物因失去制约因素数量大增成灾,强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18.本题考查对文章观点及事例的提炼。先找观点,文章结尾“这些意想不到的动物灾害告诉我们,维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可提炼观点为维持生态平衡很重要,动物失去制约因素会泛滥成灾。再梳理事例,从段落找:第①段“1980年,西班牙著名产稻区发生了一次蟹灾造成了重大损失。1964年,在中东也发生过一次蟹灾……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第②—③段“几十年前,澳大利亚……蟾蜍已经在澳大利亚成灾……1983年2月,在日本的大岛地区也发生了蟾蜍灾害……”,概括事例为1980年西班牙螃蟹成灾,破坏庄稼;几十年前澳大利亚引进蟾蜍成灾,毒害牲畜、威胁动物世界;1983年日本大岛地区蟾蜍成灾,危害人和家畜,还有美国和澳大利亚野兔成灾的事例。故答案为:维持生态平衡很重要,动物失去制约因素会泛滥成灾。1980年西班牙螃蟹成灾,破坏庄稼;几十年前澳大利亚引进蟾蜍成灾,毒害牲畜、威胁动物世界;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1983年日本大岛地区蟾蜍成灾,危害人和家畜19.本题考查对句子类型及作用的判断。分析句子“本来对人类有益的螃蟹和蟾蜍,为什么会成灾呢?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不论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有提问有回答,是设问句,引出生态平衡知识。故选:C。故答案为:C20.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词语逻辑。甲:句子[A】“不计其数的螃蟹,在26000公顷稻田上咬秸秆,啃稻根,破坏了大片庄稼,造成了重大损失”,“26000公顷”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用具体数字,准确呈现西班牙蟹灾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让读者直观感受,增强说明的说服力。乙:句子【B】中“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是蟾蜍灾害对家畜的直接、具体影响;“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威胁”是更宏观、整体的影响,范围上是从具体到一般。若调换,逻辑就会混乱,所以不能调换,因为体现了从具体到广泛的逻辑顺序。故答案为:列数字;“不计其数”“26000公顷”等数字,具体准确说明西班牙蟹灾的严重程度,增强说服力;不能;“使得牛羊等家畜受到毒害”是直接影响,范围小;“对澳大利亚的动物世界造成了威胁”是更广泛的影响,范围大,体现从具体到整体的逻辑,调换后逻辑混乱。21.【答案】合作,真好! 在生活的舞台上,合作就像一支美妙的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和谐与快乐。而那次和同学们合作完成班级黑板报的经历,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合作,真好!”那是学校组织的一次黑板报评比活动,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几个同学。接到任务后,我们立刻围坐在一起,开始讨论设计方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绽放。最终,我们确定了以“美丽校园”为主题的设计方案。分工明确后,我们便开始行动起来。有的同学负责绘制图案,有的同学负责书写文字,有的同学负责上色。我负责绘制校园里的花朵,一开始,我画得并不理想,心里有些着急。这时,负责图案设计的同学走过来,耐心地指导我,告诉我如何把握花朵的形状和比例。在他的帮助下,我渐渐找到了感觉,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在我的笔下绽放。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文字和图案的布局不太协调,大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但是,我们并没有争吵,而是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流,互相倾听对方的想法。经过一番讨论,我们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让黑板报的整体效果更加完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黑板报终于完成了。看着那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黑板报,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在这次评比中,我们的黑板报获得了一等奖。这次合作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合作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合作,不仅让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让我们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合作,真好!【知识点】叙事类作文【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合作,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许多次和人合作的经历吧。和小伙伴合作,合作做实验,合作排练课本剧,合作获得球赛的胜利……;和家人合作,合作制作美味佳肴,合作为小狗搭建一个温暖的小窝,合作完成某一项挑战···在合作中,我们学会了做事,也收获了成长。选择你印象深刻或深有感悟的一次合作去写。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合作的过程写清楚,注意详略得当,重点将合作的过程写具体,通过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运用积累的关于合作的好词佳句,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将过程写生动,具体。结尾可写一写关于这次合作的收获与感悟。【点评】这篇《合作,真好!》围绕合作完成班级黑板报的经历展开,生动展现了合作的魅力与意义,是一篇优秀的习作。文章开篇以美妙的交响曲作比,引出难忘的合作经历,自然且富有感染力。对合作过程的描述详细具体,从讨论设计方案时的各抒己见,到分工行动中遇到问题相互帮助,再到解决分歧时的心平气和,将合作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团队成员间的默契与团结。作者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绘制花朵不理想时的着急,完成黑板报后的自豪,使文章更具感染力。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合作的力量和收获,再次点明主题“合作,真好!”,升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整体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很好地完成了习作要求。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