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第一课时 集合的含义(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 第一课时 集合的含义(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1.1.1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第一课时 集合的含义
1.下列所给对象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
A.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点
B.所有小于零的实数
C.某校高一(1)班的高个子学生
D.某一天到商场买过货物的顾客
2.下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1∈N B.0 N*
C.∈Q D. R
3.若集合A有三个元素1,2,x2,则x的值可以是(  )
A. B.1
C.0,2 D.-1,-
4.集合A的元素y满足y=x2+1,集合B的元素(x,y)满足y=x2+1(A,B中x∈R,y∈R).则下列选项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都正确的是(  )
A.2∈A,且2∈B
B.(1,2)∈A,且(1,2)∈B
C.2∈A,且(3,10)∈B
D.(3,10)∈A,且2∈B
5.(多选)已知x,y为非零实数,代数式+的值所组成的集合为M,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0 M B.1∈M
C.-2∈M D.2∈M
6.用符号“∈、 ”填空:    Q.
7.已知集合A是由偶数组成的,集合B是由奇数组成的,若a∈A,b∈B,则a+b    A,ab    A.(填∈或 )
8.设A是由满足不等式x<6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若a∈A且3a∈A,则a的值为    .
9.由实数x,-x,|x|,,-,所组成的集合中最多含有(  )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10.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P中含有0,2,5三个元素,Q中含有1,2,6三个元素,定义集合P+Q中的元素是a+b,其中a∈P,b∈Q,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    .
11.设x∈R,集合A中含有三个元素3,x,x2-2x.
(1)求实数x应满足的条件;
(2)若-2∈A,求实数x的值.
第一课时 集合的含义
1.C 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点具有确定性,符合集合定义,故A正确;
所有小于零的实数具有确定性,符合集合定义,故B正确;
某校高一(1)班的高个子学生目标不确定,不符合集合定义,故C不正确;
某一天到商场买过货物的顾客具有确定性,符合集合定义,故D正确.故选C.
2.B 因为-1是负整数,不是自然数,所以A不正确;
因为0不是正整数,所以B正确;
因为是无理数,不是有理数,所以C不正确;
因为是实数,所以D不正确.故选B.
3.C 因为集合A有三个元素1,2,x2,所以x2≠1且x2≠2,所以x≠±1且x≠±,即x可以是实数范围内除去±1和±的任何值,显然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符合.
4.C 集合A中的元素为y,是数集,又y=x2+1≥1,故2∈A,集合B中的元素为点(x,y),且满足y=x2+1,经验证,(3,10)∈B,故选C.
5.AB 当x,y都大于零时,+=1+1=2;
当x,y中一个大于零,另一个小于零时,+=0;
当x,y都小于零时,+=-1-1=-2.
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可知0∈M,1 M,-2∈M,2∈M.故选A、B.
6.∈ 解析:根据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得=3∈Q.
7.  ∈ 解析:∵a是偶数,b是奇数,∴a+b是奇数,ab是偶数,故a+b A,ab∈A.
8.0或1 解析:∵a∈A且3a∈A,
∴解得a<2.又a∈N,∴a=0或1.
9.A =|x|,-=-x,而|x|=x或-x,所以共有x和-x两种形式.且当x=0时,集合中有1个元素,当x≠0时,集合中有2个元素x,-x,所以组成的集合中最多含有2个元素.故选A.
10.8 解析:若a∈P,b∈Q,则a+b的取值分别为1,2,3,4,6,7,8,11,则组成的集合P+Q中有8个元素.
11.解:(1)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
即x≠0且x≠3且x≠-1.
(2)因为x2-2x=(x-1)2-1≥-1,且-2∈A,
所以x=-2.
1 / 11.1.1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数学抽象
2.针对具体问题,能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数学抽象、直观想象
3.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的含义 数学抽象
第一课时 集合的含义
  9月1日上午,学校通知:全体高一学生下午3点钟开始在班级进行开学教育,之后偶数班去一楼大厅领取数学教辅书.
【问题】 (1)这个通知的对象有哪些?
(2)这些对象能组成一个集合吗?
                      
                      
                      
                      
                      
                      
                      
知识点一 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集合与元素
2.集合相等
给定两个集合A和B,如果组成它们的元素完全    ,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记作A=B.
3.集合元素的特性
【想一想】
1.集合中的元素只能是数、点、代数式吗?
2.某班所有的高个子男生能否组成一个集合?
3.某班身高高于175厘米的男生能否组成一个集合?
知识点二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关系 语言描述 记法 读法
属于 a是集合A的元素 a  A a属于A
不属于 a不是集合A的元素 a  A a不属于A
【想一想】
1.元素与集合之间有第三种关系吗?
2.符号“∈”“ ”的左边可以是集合吗?
知识点三 空集、常用数集、集合的分类
1.空集
(1)定义:        的集合;
(2)符号:   .
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常用的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记法                    
3.集合的分类
(1)集合
(2)空集是    集.
提醒 N与N*的区别:N中的元素是从0开始非负整数,N*中的元素是从1开始的正整数.
1.用“book”中的字母组成的集合中元素个数为(  )
A.1        B.2
C.3 D.4
2.下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0∈N;②π∈Q;③∈Q;④-1∈Z;⑤ R.
3.已知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a-3和2a-1,若-3∈A,则实数a的值为    .
题型一 集合的相关概念
【例1】 2024年9月,我们踏入了心仪的高中校园,找到了自己的班级.则下列对象能组成一个集合的是哪些?并说明你的理由.
(1)你所在班级中全体同学;
(2)班级中比较高的同学;
(3)班级中身高超过178 cm的同学;
(4)班级中比较胖的同学;
(5)班级中体重超过75 kg的同学;
(6)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
(7)总分前五名的同学.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的标准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关键看该组对象是否满足确定性,如果此组对象满足确定性,就可以组成集合,否则,不能组成集合.同时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无序性.
【跟踪训练】
1.给出下列表述:①联合国常任理事国;②充分接近的实数的全体;③方程x2+x-1=0的实数根;④全国著名的高等院校.以上能组成集合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面能组成集合的是(  )
A.中国的小河流
B.大于5且小于11的偶数
C.高一年级的优秀学生
D.某班级跑得快的学生
题型二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2】 (1)(多选)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R B. Q
C.|-3|∈N D.0∈
(2)若集合A中的元素x满足∈N,x∈N,则集合A中的元素为    .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1.判断元素与集合关系的2种方法
(1)直接法: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直接给出,只要判断该元素在已知集合中是否出现即可;
(2)推理法:对于一些没有直接表示的集合,只要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此时应首先明确已知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特征.
2.已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思路
当a∈A时,则a一定等于集合A中的某个元素.反之,当a A时,结论恰恰相反.
利用上述结论建立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解参数即可,注意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对求得的参数进行检验.
【跟踪训练】
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2∈N* B.∈Z
C.π Q D.5 N
2.已知集合A中有四个元素0,1,2,3,集合B中有三个元素0,1,2,且元素a∈A,a B,则a的值为    .
题型三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及应用
【例3】 (链接教科书第9页练习B组4题)已知集合A含有两个元素a和a2,若1∈A,则实数a的值为    .
尝试解答
【母题探究】
1.(变条件)本例若将条件“1∈A”改为“2∈A”,其他条件不变,求实数a的值.
2.(变条件)本例若去掉条件“1∈A”,其他条件不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通性通法
  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求解参数取值(范围)的3个步骤
【跟踪训练】
1.若方程x2-5x+6=0和方程x2-x-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M,则M中的元素个数为(  )
A.1        B.2
C.3 D.4
2.已知集合A含有两个元素1和a2,若“a∈A”,则实数a=    .
1.下列选项中能组成集合的是(  )
A.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B.我市跑得快的汽车
C.我市在2024年9月1日前注册的中学生
D.数学必修第一册课本中所有的难题
2.已知集合Ω中的三个元素l,m,n分别是△ABC的三边长,则△ABC一定不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中最小的数是1
B.若-a N*,则a∈N*
C.若a∈N*,b∈N*,则a+b最小值是2
D.x2+4=4x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中含有2个元素
4.若x∈N,且∈N,则x=   .
第一课时 集合的含义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1.确定的、不同的 每个对象 2.相同 3.确定 不同
想一想
1.提示: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数学中的数、点、代数式,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或人等.
2.提示:某班所有的高个子男生不能组成集合,因为高个子男生没有明确的标准.
3.提示:某班身高高于175厘米的男生能组成一个集合,因为标准确定.
知识点二
 ∈ 
想一想
1.提示:对于一个元素a与一个集合A而言,只有“a∈A”与“a A”这两种结果.
2.提示:∈和 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所以左边不可以是集合.
知识点三
1.(1)不含任何元素 (2)  2.N N*或N+ Z Q R 3.(1)有限 无限 (2)有限
自我诊断
1.C 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该集合中共有“b”“o”“k”三个元素.
2.①④ 解析:N表示自然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Z表示整数集,R表示实数集,故0∈N,π Q, Q,-1∈Z,∈R.
3.0或-1 解析:∵-3∈A,∴-3=a-3或-3=2a-1.
若-3=a-3,则a=0.此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3,
-1,符合题意;
若-3=2a-1,则a=-1,此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4,-3,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实数a的值为0或-1.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解:(1)班级中全体同学是确定的,所以可以组成一个集合.
(2)因为“比较高”无法衡量,所以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组成一个集合.
(3)因为“身高超过178 cm”是确定的,所以可以组成一个集合.
(4)因为“比较胖”无法衡量,所以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组成一个集合.
(5)因为“体重超过75 kg”是确定的,所以可以组成一个集合.
(6)因为“学习成绩比较好”无法衡量,所以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组成一个集合.
(7)因为“总分前五名”是确定的,所以可以组成一个集合.
跟踪训练
1.A ① 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有:中国、法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所以可以组成集合.
②中的元素是不确定的,不满足集合确定性的条件,不能组成集合.
③方程x2+x-1=0的实数根是确定的,所以能组成集合.
④全国著名的高等院校.不满足集合确定性的条件,不能组成集合.故选A.
2.B 由题意,对于A,我国的小河流不能组成集合,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
对于B,大于5小于11的偶数为6,8,10,可以组成集合;
对于C,高一年级的优秀学生不能组成集合,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
对于D,某班级跑得快的学生不能组成集合,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故选B.
【例2】 (1)ABC (2)2,1,0 解析:(1)是实数,是无理数,|-3|=3是自然数,空集中没有元素.因此,A、B、C正确,D错误.
(2)由题意可得:3-x可以为1,2,3,6,且x为自然数,因此x的值为2,1,0.因此A中元素有2,1,0.
跟踪训练
1.C 对于A,-2是负整数,则-2 N*,A错误;
对于B,是分数,则 Z,B错误;
对于C,π是无理数,则π Q,C正确;
对于D,5是自然数,则5∈N,D错误.故选C.
2.3 解析:∵a∈A,a B,∴由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知,a=3.
【例3】 -1 解析:若1∈A,则a=1或a2=1,即a=±1.
当a=1时,集合A有重复元素,不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a≠1;
当a=-1时,集合A含有两个元素1,-1,符合元素的互异性.∴a=-1.
母题探究
1.解:因为2∈A,所以a=2或a2=2,即a=2或a=或a=-.当a=2时A中两个元素是2和4,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当a=时A中两个元素是和2,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当a=-时,A中两个元素是-和2,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故所求实数a的值是2或或-.
2.解:因为A中有两个元素a和a2,所以a≠a2,解得a≠0且a≠1.
跟踪训练
1.C 方程x2-5x+6=0和方程x2-x-2=0的实数根分别是2,3和2,-1,又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所以集合M中的元素个数为3个.故选C.
2.0 解析:由a∈A可知:a=1或a=a2.
当a=1时,此时a2=1,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a≠1.
当a=a2时,a=0或a=1(舍去).
当a=0时,A中含有两个元素0和1,满足题意.
综上可知,a=0.
随堂检测
1.C ∵组成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选项A、B、D中没有明确标准,不符合集合定义,选项C正确.故选C.
2.D 因为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所以l,m,n互不相等,即△ABC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故选D.
3.AC 因为N*表示正整数集,容易判断A、C正确;
对B,若a=,则满足-a N*,但a N*,B错误;
对D,x2+4=4x的解集中只有一个元素2,D错误.故选A、C.
4.1 解析:因为x∈N,且∈N,则x=1.
5 / 5(共57张PPT)
1.1.1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
属于关系 数学抽象
2.针对具体问题,能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
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数学抽象、直观
想象
3.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的含义 数学抽象
第一课时 集合的含义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9月1日上午,学校通知:全体高一学生下午3点钟开始在班级进
行开学教育,之后偶数班去一楼大厅领取数学教辅书.
【问题】 (1)这个通知的对象有哪些?
(2)这些对象能组成一个集合吗?
                      
                      
                      
                      
知识点一 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 集合与元素
2. 集合相等
给定两个集合 A 和 B ,如果组成它们的元素完全 ,就称这
两个集合相等,记作 A = B .
3. 集合元素的特性
相同 
【想一想】
1. 集合中的元素只能是数、点、代数式吗?
提示: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数学中的数、点、代数式,也可以是现
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或人等.
2. 某班所有的高个子男生能否组成一个集合?
提示:某班所有的高个子男生不能组成集合,因为高个子男生没有
明确的标准.
3. 某班身高高于175厘米的男生能否组成一个集合?
提示:某班身高高于175厘米的男生能组成一个集合,因为标准
确定.
知识点二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关系 语言描述 记法 读法
属于 a 是集合 A 的元素 a A a 属于 A
不属于 a 不是集合 A 的元素 a A a 不属于 A
∈ 
 
【想一想】
1. 元素与集合之间有第三种关系吗?
提示:对于一个元素 a 与一个集合 A 而言,只有“ a ∈ A ”与“ a
A ”这两种结果.
2. 符号“∈”“ ”的左边可以是集合吗?
提示:∈和 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所以左边不
可以是集合.
知识点三 空集、常用数集、集合的分类
1. 空集
(1)定义: 的集合;
(2)符号: .
2. 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常用的 数集 自然 数集 正整 数集 整数集 有理 数集 实数集
记法
不含任何元素 
 
N 
N*或N+ 
Z 
Q 
R 
3. 集合的分类
(1)集合
(2)空集是 集.
提醒 N与N*的区别:N中的元素是从0开始非负整数,N*中
的元素是从1开始的正整数.
有限 
1. 用“book”中的字母组成的集合中元素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解析: 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该集合中共有
“b”“o”“k”三个元素.
2. 下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0∈N;②π∈Q;③ ∈Q;④-1∈Z;⑤ R.
①④
解析:N表示自然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Z表示整数集,R表示实
数集,故0∈N,π Q, Q,-1∈Z, ∈R.
3. 已知集合 A 中含有两个元素 a -3和2 a -1,若-3∈ A ,则实数 a 的
值为      .
0或-1
解析:∵-3∈ A ,∴-3= a -3或-3=2 a -1.若-3= a -3,则 a
=0.此时集合 A 中含有两个元素-3,-1,符合题意;若-3=2 a -
1,则 a =-1,此时集合 A 中含有两个元素-4,-3,符合题意.综
上所述,实数 a 的值为0或-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集合的相关概念
【例1】 2024年9月,我们踏入了心仪的高中校园,找到了自己的班
级.则下列对象能组成一个集合的是哪些?并说明你的理由.
(1)你所在班级中全体同学;
解:班级中全体同学是确定的,所以可以组成一个集合.
(2)班级中比较高的同学;
解:因为“比较高”无法衡量,所以对象不确定,所以不
能组成一个集合.
(3)班级中身高超过178 cm的同学;
解:因为“身高超过178 cm”是确定的,所以可以组成一个集合.
(4)班级中比较胖的同学;
解:因为“比较胖”无法衡量,所以对象不确定,所以不
能组成一个集合.
(5)班级中体重超过75 kg的同学;
解:因为“体重超过75 kg”是确定的,所以可以组成一个集合.
(6)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
解:因为“学习成绩比较好”无法衡量,所以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组成一个集合.
(7)总分前五名的同学.
解:因为“总分前五名”是确定的,所以可以组成一个集合.
通性通法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的标准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关键看该组对象是否满足确定性,
如果此组对象满足确定性,就可以组成集合,否则,不能组成集合.同
时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无序性.
【跟踪训练】
1. 给出下列表述:①联合国常任理事国;②充分接近 的实数的全
体;③方程 x2+ x -1=0的实数根;④全国著名的高等院校.以上能
组成集合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 ① 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有:中国、法国、美国、俄罗
斯、英国.所以可以组成集合.
②中的元素是不确定的,不满足集合确定性的条件,不能组成集合.
③方程 x2+ x -1=0的实数根是确定的,所以能组成集合.
④全国著名的高等院校.不满足集合确定性的条件,不能组成集合.
故选A.
2. 下面能组成集合的是(  )
A. 中国的小河流
B. 大于5且小于11的偶数
C. 高一年级的优秀学生
D. 某班级跑得快的学生
解析: 由题意,对于A,我国的小河流不能组成集合,不符合集
合中元素的确定性; 对于B,大于5小于11的偶数为6,8,10,可以
组成集合;对于C,高一年级的优秀学生不能组成集合,不符合集
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对于D,某班级跑得快的学生不能组成集合,
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故选B.
题型二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2】 (1)(多选)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BC )
A. ∈R B. Q
C. |-3|∈N D. 0∈
解析: 是无理数,|-3|=3是自然数,空集中没有元
素.因此,A、B、C正确,D错误.
ABC
(2)若集合 A 中的元素 x 满足 ∈N, x ∈N,则集合 A 中的元素
为 .
解析:由题意可得:3- x 可以为1,2,3,6,且 x 为自然数,因
此 x 的值为2,1,0.因此 A 中元素有2,1,0.
2,1,0 
通性通法
1. 判断元素与集合关系的2种方法
(1)直接法: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直接给出,只要判断该元素在
已知集合中是否出现即可;
(2)推理法:对于一些没有直接表示的集合,只要判断该元素是
否满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此时应首先明确已知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特征.
2. 已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思路
当 a ∈ A 时,则 a 一定等于集合 A 中的某个元素.反之,当 a A 时,
结论恰恰相反.
利用上述结论建立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解参数即可,注意
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对求得的参数进行检验.
【跟踪训练】
1.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2∈N* B. ∈Z
C. π Q D. 5 N
解析: 对于A,-2是负整数,则-2 N*,A错误;对于B, Z,B错误;对于C,π是无理数,则π Q,C正确;对
于D,5是自然数,则5∈N,D错误.故选C.
2. 已知集合 A 中有四个元素0,1,2,3,集合 B 中有三个元素0,1,
2,且元素 a ∈ A , a B ,则 a 的值为 .
解析:∵ a ∈ A , a B ,∴由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知, a =3.
3
题型三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及应用
【例3】 (链接教科书第9页练习B组4题)已知集合 A 含有两个元素
a 和 a2,若1∈ A ,则实数 a 的值为 .
解析:若1∈ A ,则 a =1或 a2=1,即 a =±1.
当 a =1时,集合 A 有重复元素,不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a ≠1;当 a
=-1时,集合 A 含有两个元素1,-1,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a =-1.
-1 
【母题探究】
1. (变条件)本例若将条件“1∈ A ”改为“2∈ A ”,其他条件不
变,求实数 a 的值.
解:因为2∈ A ,所以 a =2或 a2=2,即 a =2或 a = 或 a =- .
当 a =2时 A 中两个元素是2和4,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当 a = 时 A 中两个元素是 和2,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当 a =- 时, A 中两个元素是- 和2,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故所求实数 a 的值是2或 或- .
2. (变条件)本例若去掉条件“1∈ A ”,其他条件不变,则实数 a 的
取值范围是什么?
解:因为 A 中有两个元素 a 和 a2,所以 a ≠ a2,解得 a ≠0且 a ≠1.
通性通法
  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求解参数取值(范围)的3个步骤
【跟踪训练】
1. 若方程 x2-5 x +6=0和方程 x2- x -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为 M ,则 M 中的元素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解析: 方程 x2-5 x +6=0和方程 x2- x -2=0的实数根分别是
2,3和2,-1,又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所以集合 M 中的元素
个数为3个.故选C.
2. 已知集合 A 含有两个元素1和 a2,若“ a ∈ A ”,则实数 a = .
解析:由 a ∈ A 可知: a =1或 a = a2.
当 a =1时,此时 a2=1,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 a ≠1.
当 a = a2时, a =0或 a =1(舍去).
当 a =0时, A 中含有两个元素0和1,满足题意.
综上可知, a =0.
0 
1. 下列选项中能组成集合的是(  )
A.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B. 我市跑得快的汽车
C. 我市在2024年9月1日前注册的中学生
D. 数学必修第一册课本中所有的难题
解析: ∵组成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选项A、B、D中没有明
确标准,不符合集合定义,选项C正确.故选C.
2. 已知集合Ω中的三个元素 l , m , n 分别是△ ABC 的三边长,则△
ABC 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解析: 因为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所以 l , m , n 互不相等,
即△ ABC 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故选D.
3.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中最小的数是1
B. 若- a N*,则 a ∈N*
C. 若 a ∈N*, b ∈N*,则 a + b 最小值是2
D. x2+4=4 x 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中含有2个元素
解析:AC 因为N*表示正整数集,容易判断A、C正确;
对B,若 a = ,则满足- a N*,但 a N*,B错误;对D, x2+4=4
x 的解集中只有一个元素2,D错误.故选A、C.
4. 若 x ∈N,且 ∈N,则 x = .
解析:因为 x ∈N,且 ∈N,则 x =1.
1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下列所给对象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
A. 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点
B. 所有小于零的实数
C. 某校高一(1)班的高个子学生
D. 某一天到商场买过货物的顾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点具有确定性,符合集合定义,故A正
确;所有小于零的实数具有确定性,符合集合定义,故B正确;某
校高一(1)班的高个子学生目标不确定,不符合集合定义,故C不
正确;某一天到商场买过货物的顾客具有确定性,符合集合定义,
故D正确.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下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1∈N B. 0 N*
C. ∈Q D. R
解析: 因为-1是负整数,不是自然数,所以A不正确;因为0不
是正整数,所以B正确;因为 是无理数,不是有理数,所以C不
正确;因为 是实数,所以D不正确.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若集合 A 有三个元素1,2, x2,则 x 的值可以是(  )
A. B. 1
C. 0,2 D. -1,-
解析: 因为集合 A 有三个元素1,2, x2,所以 x2≠1且 x2≠2,所
以 x ≠±1且 x ≠± ,即 x 可以是实数范围内除去±1和± 的任何
值,显然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符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集合 A 的元素 y 满足 y = x2+1,集合 B 的元素( x , y )满足 y = x2
+1( A , B 中 x ∈R, y ∈R).则下列选项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都正
确的是(  )
A. 2∈ A ,且2∈ B
B. (1,2)∈ A ,且(1,2)∈ B
C. 2∈ A ,且(3,10)∈ B
D. (3,10)∈ A ,且2∈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集合 A 中的元素为 y ,是数集,又 y = x2+1≥1,故2∈
A ,集合 B 中的元素为点( x , y ),且满足 y = x2+1,经验证,
(3,10)∈ B ,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多选)已知 x , y 为非零实数,代数式 + 的值所组成
的集合为 M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0 M B. 1∈ M
C. -2∈ M D. 2∈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当 x , y 都大于零时, + =1+1=2;当 x ,
y 中一个大于零,另一个小于零时, + =0;当 x , y 都
小于零时, + =-1-1=-2.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可知0∈ M ,1 M ,-2∈ M ,2∈ M . 故选A、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用符号“∈、 ”填空: Q.
解析:根据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得 =3∈Q.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已知集合 A 是由偶数组成的,集合 B 是由奇数组成的,若 a ∈ A , b
∈ B ,则 a + b A , ab A . (填∈或 )
解析:∵ a 是偶数, b 是奇数,∴ a + b 是奇数, ab 是偶数,故 a +
b A , ab ∈ 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设 A 是由满足不等式 x <6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若 a ∈ A 且3 a ∈
A ,则 a 的值为 .
解析:∵ a ∈ A 且3 a ∈ A ,
∴解得 a <2.
又 a ∈N,∴ a =0或1.
0或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由实数 x ,- x ,| x |, ,- ,所组成的集合中最多含有
(  )
A. 2个元素 B. 3个元素
C. 4个元素 D. 5个元素
解析:  =| x |,- =- x ,而| x |= x 或- x ,所以
共有 x 和- x 两种形式.且当 x =0时,集合中有1个元素,当 x ≠0
时,集合中有2个元素 x ,- x ,所以组成的集合中最多含有2个元
素.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设 P ,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 P 中含有0,2,5三个元素, Q 中
含有1,2,6三个元素,定义集合 P + Q 中的元素是 a + b ,其中 a
∈ P , b ∈ Q ,则 P + Q 中元素的个数是 .
解析:若 a ∈ P , b ∈ Q ,则 a + b 的取值分别为1,2,3,4,6,
7,8,11,则组成的集合 P + Q 中有8个元素.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设 x ∈R,集合 A 中含有三个元素3, x , x2-2 x .
(1)求实数 x 应满足的条件;
解: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
即 x ≠0且 x ≠3且 x ≠-1.
(2)若-2∈ A ,求实数 x 的值.
解:因为 x2-2 x =( x -1)2-1≥-1,且-2∈ A ,
所以 x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谢 谢 观 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