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8.4.1 平面1.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平面图形的是( )A.三角形 B.菱形C.圆 D.四边相等的四边形2.如图所示,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 )A.α∩β=m,n α,m∩n=AB.α∩β=m,n∈α,m∩n=AC.α∩β=m,n α,A m,A nD.α∩β=m,n∈α,A∈m,A∈n3.若直线l上有两个点在平面α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l上至少有一个点在平面α内B.直线l上有无穷多个点在平面α内C.直线l上所有点都在平面α外D.直线l上至多有一个点在平面α内4.空间四个点中,三点共线是这四个点共面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多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A.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B.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D.分别在两个相交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如果相交,则交点一定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6.(多选)已知α,β为平面,A,B,M,N为点,a为直线,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A∈a,A∈β,B∈a,B∈β a βB.M∈α,M∈β,N∈α,N∈β α∩β=MNC.A∈α,A∈β α∩β=AD.A,B,M∈α,A,B,M∈β,且A,B,M不共线 α,β重合7.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回答下列问题:(1)平面AB1∩平面A1C1= ;(2)平面A1C1CA∩平面AC= .8.(2024·郑州月考)互相平行的四条直线,每两条确定一个平面,最多可确定 个平面.9.若直线l与平面α交于点O,A,B∈l,C,D∈α,且AC∥BD,求证:O,C,D三点共线.10.如图,设不全等的△ABC与△A1B1C1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且AB∥A1B1,BC∥B1C1,CA∥C1A1,求证:AA1,BB1,CC1三线共点.11.空间四点A,B,C,D共面而不共线,那么这四点中( )A.必有三点共线 B.必有三点不共线C.至少有三点共线 D.不可能有三点共线12.(多选)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DB的中点,直线A1C交平面C1BD于点M,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C1,M,O三点共线B.C1,M,O,C四点共面C.C1,O,A,M四点共面D.D1,D,O,M四点共面13.(2024·莱芜质检)一个正三棱柱各面所在的平面将空间分成 部分.14.如图,在直角梯形ABDC中,AB∥CD,AB>CD,S是直角梯形ABDC所在平面外一点,画出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15.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中,M,N分别是△ABC和△ACD的重心,若BD=m,则MN= .16.定线段AB所在的直线与定平面α相交,交点为O,P为定直线外一点,P 直线AB,P α,若直线AP,BP与平面α分别相交于A',B'.试问,如果点P任意移动,直线A'B'是否恒过一定点?请说明理由.8.4.1 平面1.D2.A 由图可知平面α,β相交于直线m,直线n在平面α内,两直线m,n交于点A,所以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α∩β=m,n α,m∩n=A,故选A.3.D 由已知得直线l α,故直线l上至多有一个点在平面α内.4.A 空间四个点中,有三个点共线,根据“一条直线与直线外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得到这四个点共面,前者可以推出后者;当四个点共面时,不一定有三点共线,后者不一定推出前者;所以空间四个点中,三点共线是这四个点共面的充分不必要条件.5.BCD 对于A选项,当这个点在直线上时,无法确定一个平面,故A错误;对于B、C选项,均为基本事实1的推论,故B、C正确;对于D选项,交点分别含于两条直线,也分别含于两个平面,必然在交线上,故D正确.故选B、C、D.6.ABD 对于A,由基本事实2可知,a β,A正确;对于B,∵M∈α,M∈β,N∈α,N∈β,由基本事实2可知,直线MN α,MN β,∴α∩β=MN,B正确;对于C,∵A∈α,A∈β,∴A∈(α∩β).由基本事实3可知α∩β为经过A的一条直线而不是点A.故C错误;对于D,∵A,B,M不共线,由基本事实1可知,过A,B,M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故α,β重合.故选A、B、D.7.(1)A1B1 (2)AC8.6 解析:当四条直线中任意三条直线都不共面时,每两条确定一个平面,平面最多,如正方体的四条侧棱,所以最多可确定6个平面.9.证明:如图,∵AC∥BD,∴AC与BD确定一个平面,记作平面β,则α∩β=直线CD.∵l∩α=O,∴O∈α.又∵O∈AB,AB β,∴O∈β,∴O∈直线CD,∴O,C,D三点共线.10.证明:不妨设AB≠A1B1,则四边形AA1B1B为梯形,∴AA1与BB1相交,设其交点为S,则S∈AA1,S∈BB1.∵BB1 平面BCC1B1,∴S∈平面BCC1B1.同理可证,S∈平面ACC1A1,∴点S在平面BCC1B1与平面ACC1A1的交线上,即S∈CC1,∴AA1,BB1,CC1三线共点.11.B 如图①②所示,A、C、D均不正确,只有B正确.12.ABC 在题图中,连接A1C1,AC(图略),则AC∩BD=O,又A1C∩平面C1BD=M.∴三点C1,M,O在平面C1BD与平面ACC1A1的交线上,即C1,M,O三点共线,∴A、B、C均正确,D不正确.13.21 解析:三棱柱三个侧面将空间分成7部分,三棱柱两个平行的底面又在这个基础上将空间分成3大部分,故三棱柱各面所在的平面将空间分成3×7=21部分.14.解:很明显,点S是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一个公共点,即点S在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上.由于AB>CD,则分别延长AC和BD交于点E,如图所示,∵E∈AC,AC 平面SAC,∴E∈平面SAC.同理,可证E∈平面SBD.∴点E在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上,连接SE,直线SE就是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15.m 解析:如图,连接AM并延长交BC于E,连接AN并延长交CD于F,连接MN,EF,∴BE=EC,CF=FD,∴EF=BD=m,又∵AM=AE,AN=AF,∴MN=EF=m.16.解:随着点P移动,直线A'B'恒过定点O.理由如下:由直线AB和直线外一点P可确定平面β,因为AP∩α=A',BP∩α=B',所以α∩β=A'B',而AB∩α=O,所以O一定在交线A'B'上,即直线A'B'恒过定点O.2 / 38.4.1 平面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在直观认识空间点、直线、平面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点、直线、平面的概念 数学抽象、直观想象2.了解基本事实和确定平面的推论 逻辑推理 在生活中,用两个合页和一把锁就可以将一扇门固定,将一把直尺置于桌面上,通过是否漏光就能检查桌面是否平整.【问题】 你知道如此做的原理吗? 知识点一 平面的画法与表示1.平面的画法画法 我们常用矩形的直观图,即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当平面水平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横向 当平面竖直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竖向图示2.平面的表示方法(1)用希腊字母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平面γ等;(2)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平面ABCD;(3)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平面AC,平面BD.提醒 (1)平面和点、直线一样,是只描述而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不能进行度量;(2)平面无厚薄、无大小,类似于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平面是向四周无限延展的,一个平面可以将空间分成两部分.知识点二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基本关系的符号表示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点A在直线l上 A l点A在直线l外 A l点A在平面α内 A α点A在平面α外 A α直线l在平面α内 l α直线l在平面α外 l α平面α,β相交于l α β=l提醒 (1)直线可以看成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故点与直线的关系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 ”表示;(2)平面也可以看成点集,故点与平面的关系也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 ”表示;(3)直线和平面都是点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看成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故用“ ”或“ ”表示.知识点三 平面的基本事实及推论1.与平面有关的三个基本事实基本 事实 内容 图形 符号基本 事实1 过 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A,B,C三点不共线 存在唯一的α使A,B,C∈α基本 事实2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 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A∈l,B∈l,且A∈α,B∈α l α基本 事实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 ,且 α∩β=l,且P∈l2.基本事实1、2的三个推论推论 内容 图形 作用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确定平 面的依据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想一想】1.如何理解基本事实1中的“有且只有一个”?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无数个公共点,那么这些公共点有什么特点?1.用符号表示“点A不在直线m上,直线m在平面α内”,正确的是( )A.A m,m α B.A m,m∈αC.A m,m α D.A m,m∈α2.下列几何元素可以确定唯一平面的是( )A.三个点B.圆心和圆上两点C.梯形的两条边D.一个点和一条直线3.(2024·宁德月考)生活经验:“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在停止运动后要加上一个支撑脚才稳定”,可以解释该经验的数学公理是 .题型一 立体几何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例1】 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1)平面α与β相交于直线l,直线a与α,β分别相交于点A,B;(2)点A,B在平面α内,直线a与平面α交于点C,点C不在直线AB上.通性通法三种语言的转换方法(1)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表示一个图形时,首先仔细观察图形有几个平面、几条直线且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试着用文字语言表示,再用符号语言表示;(2)要注意符号语言的意义,如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只能用“∈”或“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只能用“ ”或“ ”.提醒 根据符号语言或文字语言画相应的图形时,要注意实线和虚线的区别.【跟踪训练】 画图表示下列语句(其中P,M表示点,l,m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1)P∈l,P α,l∩α=M;(2)α∩β=m,P∈α,P m;(3)P∈α,P∈β,α∩β=m.题型二 点、线共面问题【例2】 如图,已知直线a∥b∥c,l∩a=A,l∩b=B,l∩c=C.求证:直线a,b,c和l共面.通性通法证明点、线共面的方法 证明点、线共面的主要依据是基本事实1、基本事实2及其推论,常用的方法有:(1)辅助平面法,先证明有关点、线确定平面α,再证明其余点、线确定平面β,最后证明平面α,β重合;(2)纳入平面法,先由条件确定一个平面,再证明有关的点、线在此平面内.【跟踪训练】已知A∈l,B∈l,C∈l,D l,如图.求证:直线AD,BD,CD共面.题型三 点共线、线共点问题【例3】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AA1上的点,且D1F∩CE=M.求证:点D,A,M三点共线.通性通法1.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2.证明三线共点的步骤【跟踪训练】 已知三个平面α,β,γ两两相交,即α∩β=c,β∩γ=a,γ∩α=b,若直线a,b不平行,求证:a,b,c三条直线必过同一点.1.若一直线a在平面α内,则正确的作图是( )2.如果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M∈a,N∈b,M∈l,N∈l,则( )A.l α B.l αC.l∩α=M D.l∩α=N3.若点Q在直线b上,b在平面α内,则Q,b,α之间的关系可记作 .4.(2024·洛阳质检)如图所示,△ABC的三个顶点在平面α外,其三边所在的直线满足AB∩α=P,BC∩α=Q,AC∩α=R,如图所示.求证:P,Q,R三点共线.8.4.1 平面【基础知识·重落实】知识点二 ∈ ∈ ∩知识点三1.不在一条直线上 两个点 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P∈α P∈β想一想1.提示:这里的“有”是说图形存在,“只有一个”是说图形唯一,基本事实1强调的是存在性和唯一性两个方面,因此“有且只有一个”,必须完整地使用,不能仅用“只有一个”来代替“有且只有一个”,否则就没有表达存在性.2.提示:这些公共点落在同一条直线上.自我诊断1.A 由题意用符号表示“点A不在直线m上,直线m在平面α内”,即A m,m α,故选A.2.C 对A,三个不共线的点才能确定唯一平面,A错误;对B,当圆上的两点和圆心共线时,三个点不能确定唯一平面,B错误;对C,梯形的任意两条边都能确定梯形所在的平面,所以确定的平面唯一,C正确;对D,当点在直线上时,这个点和直线不能确定唯一平面,D错误,故选C.3.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解析:类比三脚架知,支撑点形成一个平面才会保持稳定,因此加上一个支撑脚后,两个轮子加支撑脚与地面接触点形成了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了一个平面.【典型例题·精研析】【例1】 解:(1)用符号表示:α∩β=l,a∩α=A,a∩β=B,如图.(2)用符号表示:A∈α,B∈α,a∩α=C,C AB,如图.跟踪训练 解:如图所示.【例2】 证明:法一(辅助平面法) 因为a∥b,所以a,b确定一个平面α.因为A∈a,B∈b,所以A∈α,B∈α.又A∈l,B∈l,所以l α.因为C∈l,所以C∈α,所以直线a与点C同在平面α内.因为a∥c,所以直线a,c确定一个平面β.因为C∈c,c β,所以C∈β,即直线a与点C同在平面β内.由推论1,可得平面α和平面β重合,则c α.所以a,b,c,l共面.法二(纳入平面法) 因为a∥b,所以a,b确定一个平面α.因为A∈a,B∈b,所以A∈α,B∈α.又A∈l,B∈l,所以l α.则a,b,l都在平面α内,即b在a,l确定的平面内.同理可证c在a,l确定的平面内.因为过a与l只能确定一个平面,所以a,b,c,l共面于a,l确定的平面.跟踪训练 证明:因为D l,所以l与D可以确定平面α.因为A∈l,所以A∈α.又D∈α,所以AD α.同理,BD α,CD α,所以AD,BD,CD在同一平面α内,即它们共面.【例3】 证明:因为D1F∩CE=M,且D1F 平面A1D1DA,所以M∈平面A1D1DA.同理M∈平面ABCD,从而M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因为平面A1D1DA∩平面ABCD=AD,所以M∈AD成立.所以点D,A,M三点共线.跟踪训练 证明:因为α∩γ=b,β∩γ=a,所以a γ,b γ.因为直线a与直线b不平行,所以a,b必相交.如图所示,设a∩b=P,则P∈a,P∈b.因为a β,b α,所以P∈β,P∈α.又因为α∩β=c,所以P∈c,即交线c也经过点P,所以,a,b,c三条直线必过同一点.随堂检测1.A B中直线a不应超出平面α;C中直线a不在平面α内;D中直线a与平面α相交.2.A ∵M∈a,a α,∴M∈α,又∵N∈b,b α,∴N∈α,又M,N∈l,∴l α.3.Q∈b α 解析:因为点Q(元素)在直线b(集合)上,所以Q∈b.又因为直线b(集合)在平面α(集合)内,所以b α.所以Q∈b α.4.证明:因为AP∩AR=A,所以直线AP与直线AR确定平面APR.又因为AB∩α=P,AC∩α=R,所以平面APR∩平面α=PR.因为B∈平面APR,C∈平面APR,所以BC 平面APR.因为Q∈BC,所以Q∈平面APR,又Q∈α,所以Q∈PR,所以P,Q,R三点共线.4 / 4(共59张PPT)8.4.1 平面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在直观认识空间点、直线、平面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点、直线、平面的概念 数学抽象、直观想象2.了解基本事实和确定平面的推论 逻辑推理目录基础知识·重落实01典型例题·精研析02知能演练·扣课标03基础知识·重落实01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在生活中,用两个合页和一把锁就可以将一扇门固定,将一把直尺置于桌面上,通过是否漏光就能检查桌面是否平整.【问题】 你知道如此做的原理吗?知识点一 平面的画法与表示1. 平面的画法画法 我们常用矩形的直观图,即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当平面水平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横向 当平面竖直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竖向图示2. 平面的表示方法(1)用希腊字母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平面γ等;(2)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平面ABCD;(3)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平面AC,平面BD.提醒 (1)平面和点、直线一样,是只描述而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不能进行度量;(2)平面无厚薄、无大小,类似于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平面是向四周无限延展的,一个平面可以将空间分成两部分.知识点二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基本关系的符号表示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点A在直线l上 A l点A在直线l外 A l点A在平面α内 A α点A在平面α外 A α直线l在平面α内 l α直线l在平面α外 l α平面α,β相交于l α β=l∈ ∈ ∩ 提醒 (1)直线可以看成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故点与直线的关系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 ”表示;(2)平面也可以看成点集,故点与平面的关系也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 ”表示;(3)直线和平面都是点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看成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故用“ ”或“ ”表示.知识点三 平面的基本事实及推论1. 与平面有关的三个基本事实基本事实 内容 图形 符号基本事实1 过 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A,B,C三点不共线 存在唯一的α使A,B,C∈α不在一条直线上 基本事实 内容 图形 符号基本事实2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 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A∈l,B∈l,且A∈α,B∈α l α两个点 基本事实 内容 图形 符号基本事实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 ,且 α∩β=l,且P∈l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P∈α P∈β 2. 基本事实1、2的三个推论推论 内容 图形 作用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确定平面的依据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1. 如何理解基本事实1中的“有且只有一个”?提示:这里的“有”是说图形存在,“只有一个”是说图形唯一,基本事实1强调的是存在性和唯一性两个方面,因此“有且只有一个”,必须完整地使用,不能仅用“只有一个”来代替“有且只有一个”,否则就没有表达存在性.2.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无数个公共点,那么这些公共点有什么特点?提示:这些公共点落在同一条直线上.【想一想】1. 用符号表示“点A不在直线m上,直线m在平面α内”,正确的是( )A. A m,m α B. A m,m∈αC. A m,m α D. A m,m∈α解析: 由题意用符号表示“点A不在直线m上,直线m在平面α内”,即A m,m α,故选A.2. 下列几何元素可以确定唯一平面的是( )A. 三个点 B. 圆心和圆上两点C. 梯形的两条边 D. 一个点和一条直线解析: 对A,三个不共线的点才能确定唯一平面,A错误;对B,当圆上的两点和圆心共线时,三个点不能确定唯一平面,B错误;对C,梯形的任意两条边都能确定梯形所在的平面,所以确定的平面唯一,C正确;对D,当点在直线上时,这个点和直线不能确定唯一平面,D错误,故选C.3. (2024·宁德月考)生活经验:“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在停止运动后要加上一个支撑脚才稳定”,可以解释该经验的数学公理是 .解析:类比三脚架知,支撑点形成一个平面才会保持稳定,因此加上一个支撑脚后,两个轮子加支撑脚与地面接触点形成了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了一个平面.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典型例题·精研析02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题型一 立体几何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例1】 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1)平面α与β相交于直线l,直线a与α,β分别相交于点A,B;解:用符号表示:α∩β=l,a∩α=A,a∩β=B,如图.(2)点A,B在平面α内,直线a与平面α交于点C,点C不在直线AB上.解:用符号表示:A∈α,B∈α,a∩α=C,C AB,如图.通性通法三种语言的转换方法(1)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表示一个图形时,首先仔细观察图形有几个平面、几条直线且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试着用文字语言表示,再用符号语言表示;(2)要注意符号语言的意义,如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只能用“∈”或“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只能用“ ”或“ ”.提醒 根据符号语言或文字语言画相应的图形时,要注意实线和虚线的区别.【跟踪训练】画图表示下列语句(其中P,M表示点,l,m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1)P∈l,P α,l∩α=M;(2)α∩β=m,P∈α,P m;(3)P∈α,P∈β,α∩β=m.解:如图所示.题型二 点、线共面问题【例2】 如图,已知直线a∥b∥c,l∩a=A,l∩b=B,l∩c=C. 求证:直线a,b,c和l共面.证明:法一(辅助平面法) 因为a∥b,所以a,b确定一个平面α.因为A∈a,B∈b,所以A∈α,B∈α.又A∈l,B∈l,所以l α.因为C∈l,所以C∈α,所以直线a与点C同在平面α内.因为a∥c,所以直线a,c确定一个平面β.因为C∈c,c β,所以C∈β,即直线a与点C同在平面β内.由推论1,可得平面α和平面β重合,则c α.所以a,b,c,l共面.法二(纳入平面法) 因为a∥b,所以a,b确定一个平面α.因为A∈a,B∈b,所以A∈α,B∈α.又A∈l,B∈l,所以l α.则a,b,l都在平面α内,即b在a,l确定的平面内.同理可证c在a,l确定的平面内.因为过a与l只能确定一个平面,所以a,b,c,l共面于a,l确定的平面.通性通法证明点、线共面的方法 证明点、线共面的主要依据是基本事实1、基本事实2及其推论,常用的方法有:(1)辅助平面法,先证明有关点、线确定平面α,再证明其余点、线确定平面β,最后证明平面α,β重合;(2)纳入平面法,先由条件确定一个平面,再证明有关的点、线在此平面内.【跟踪训练】已知A∈l,B∈l,C∈l,D l,如图.求证:直线AD,BD,CD共面.证明:因为D l,所以l与D可以确定平面α.因为A∈l,所以A∈α.又D∈α,所以AD α.同理,BD α,CD α,所以AD,BD,CD在同一平面α内,即它们共面.题型三 点共线、线共点问题【例3】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AA1上的点,且D1F∩CE=M. 求证:点D,A,M三点共线.证明:因为D1F∩CE=M,且D1F 平面A1D1DA,所以M∈平面A1D1DA.同理M∈平面ABCD,从而M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因为平面A1D1DA∩平面ABCD=AD,所以M∈AD成立.所以点D,A,M三点共线.通性通法1. 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2. 证明三线共点的步骤【跟踪训练】已知三个平面α,β,γ两两相交,即α∩β=c,β∩γ=a,γ∩α=b,若直线a,b不平行,求证:a,b,c三条直线必过同一点.证明:因为α∩γ=b,β∩γ=a,所以a γ,b γ.因为直线a与直线b不平行,所以a,b必相交.如图所示,设a∩b=P,则P∈a,P∈b.因为a β,b α,所以P∈β,P∈α.又因为α∩β=c,所以P∈c,即交线c也经过点P,所以,a,b,c三条直线必过同一点.1. 若一直线a在平面α内,则正确的作图是( )解析: B中直线a不应超出平面α;C中直线a不在平面α内;D中直线a与平面α相交.2. 如果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M∈a,N∈b,M∈l,N∈l,则( )A. l α B. l αC. l∩α=M D. l∩α=N解析: ∵M∈a,a α,∴M∈α,又∵N∈b,b α,∴N∈α,又M,N∈l,∴l α.3. 若点Q在直线b上,b在平面α内,则Q,b,α之间的关系可记作 .解析:因为点Q(元素)在直线b(集合)上,所以Q∈b.又因为直线b(集合)在平面α(集合)内,所以b α.所以Q∈b α.Q∈b α4. (2024·洛阳质检)如图所示,△ABC的三个顶点在平面α外,其三边所在的直线满足AB∩α=P,BC∩α=Q,AC∩α=R,如图所示.求证:P,Q,R三点共线.证明:因为AP∩AR=A,所以直线AP与直线AR确定平面APR.又因为AB∩α=P,AC∩α=R,所以平面APR∩平面α=PR.因为B∈平面APR,C∈平面APR,所以BC 平面APR.因为Q∈BC,所以Q∈平面APR,又Q∈α,所以Q∈PR,所以P,Q,R三点共线.知能演练·扣课标03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1. 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平面图形的是( )A. 三角形 B. 菱形C. 圆 D.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123456789101112131415162. 如图所示,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 )A. α∩β=m,n α,m∩n=AB. α∩β=m,n∈α,m∩n=AC. α∩β=m,n α,A m,A nD. α∩β=m,n∈α,A∈m,A∈n解析: 由图可知平面α,β相交于直线m,直线n在平面α内,两直线m,n交于点A,所以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α∩β=m,n α,m∩n=A,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3. 若直线l上有两个点在平面α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线l上至少有一个点在平面α内B. 直线l上有无穷多个点在平面α内C. 直线l上所有点都在平面α外D. 直线l上至多有一个点在平面α内解析:由已知得直线l α,故直线l上至多有一个点在平面α内.123456789101112131415164. 空间四个点中,三点共线是这四个点共面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空间四个点中,有三个点共线,根据“一条直线与直线外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得到这四个点共面,前者可以推出后者;当四个点共面时,不一定有三点共线,后者不一定推出前者;所以空间四个点中,三点共线是这四个点共面的充分不必要条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5. (多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A. 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B.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D. 分别在两个相交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如果相交,则交点一定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对于A选项,当这个点在直线上时,无法确定一个平面,故A错误;对于B、C选项,均为基本事实1的推论,故B、C正确;对于D选项,交点分别含于两条直线,也分别含于两个平面,必然在交线上,故D正确.故选B、C、D.123456789101112131415166. (多选)已知α,β为平面,A,B,M,N为点,a为直线,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A∈a,A∈β,B∈a,B∈β a βB. M∈α,M∈β,N∈α,N∈β α∩β=MNC. A∈α,A∈β α∩β=AD. A,B,M∈α,A,B,M∈β,且A,B,M不共线 α,β重合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对于A,由基本事实2可知,a β,A正确;对于B,∵M∈α,M∈β,N∈α,N∈β,由基本事实2可知,直线MN α,MN β,∴α∩β=MN,B正确;对于C,∵A∈α,A∈β,∴A∈(α∩β).由基本事实3可知α∩β为经过A的一条直线而不是点A. 故C错误;对于D,∵A,B,M不共线,由基本事实1可知,过A,B,M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故α,β重合.故选A、B、D.123456789101112131415167.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回答下列问题:(1)平面AB1∩平面A1C1= ;(2)平面A1C1CA∩平面AC= . A1B1AC123456789101112131415168. (2024·郑州月考)互相平行的四条直线,每两条确定一个平面,最多可确定 个平面.解析:当四条直线中任意三条直线都不共面时,每两条确定一个平面,平面最多,如正方体的四条侧棱,所以最多可确定6个平面.6123456789101112131415169. 若直线l与平面α交于点O,A,B∈l,C,D∈α,且AC∥BD,求证:O,C,D三点共线.证明:如图,∵AC∥BD,∴AC与BD确定一个平面,记作平面β,则α∩β=直线CD.∵l∩α=O,∴O∈α.又∵O∈AB,AB β,∴O∈β,∴O∈直线CD,∴O,C,D三点共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 如图,设不全等的△ABC与△A1B1C1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且AB∥A1B1,BC∥B1C1,CA∥C1A1,求证:AA1,BB1,CC1三线共点.证明:不妨设AB≠A1B1,则四边形AA1B1B为梯形,∴AA1与BB1相交,设其交点为S,则S∈AA1,S∈BB1.∵BB1 平面BCC1B1,∴S∈平面BCC1B1.同理可证,S∈平面ACC1A1,∴点S在平面BCC1B1与平面ACC1A1的交线上,即S∈CC1,∴AA1,BB1,CC1三线共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 空间四点A,B,C,D共面而不共线,那么这四点中( )A. 必有三点共线 B. 必有三点不共线C. 至少有三点共线 D. 不可能有三点共线解析: 如图①②所示,A、C、D均不正确,只有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 (多选)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DB的中点,直线A1C交平面C1BD于点M,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C1,M,O三点共线B. C1,M,O,C四点共面C. C1,O,A,M四点共面D. D1,D,O,M四点共面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在题图中,连接A1C1,AC(图略),则AC∩BD=O,又A1C∩平面C1BD=M. ∴三点C1,M,O在平面C1BD与平面ACC1A1的交线上,即C1,M,O三点共线,∴A、B、C均正确,D不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 (2024·莱芜质检)一个正三棱柱各面所在的平面将空间分成 部分.解析:三棱柱三个侧面将空间分成7部分,三棱柱两个平行的底面又在这个基础上将空间分成3大部分,故三棱柱各面所在的平面将空间分成3×7=21部分.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 如图,在直角梯形ABDC中,AB∥CD,AB>CD,S是直角梯形ABDC所在平面外一点,画出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解:很明显,点S是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一个公共点,即点S在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上.由于AB>CD,则分别延长AC和BD交于点E,如图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E∈AC,AC 平面SAC,∴E∈平面SAC.同理,可证E∈平面SBD.∴点E在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上,连接SE,直线SE就是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 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中,M,N分别是△ABC和△ACD的重心,若BD=m,则MN= .m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如图,连接AM并延长交BC于E,连接AN并延长交CD于F,连接MN,EF,∴BE=EC,CF=FD,∴EF= BD=m,又∵AM= AE,AN= AF,∴MN= EF= m.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 定线段AB所在的直线与定平面α相交,交点为O,P为定直线外一点,P 直线AB,P α,若直线AP,BP与平面α分别相交于A',B'.试问,如果点P任意移动,直线A'B'是否恒过一定点?请说明理由.解:随着点P移动,直线A'B'恒过定点O. 理由如下:由直线AB和直线外一点P可确定平面β,因为AP∩α=A',BP∩α=B',所以α∩β=A'B',而AB∩α=O,所以O一定在交线A'B'上,即直线A'B'恒过定点O.12345678910111213141516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4.1 平面.docx 8.4.1 平面.pptx 8.4.1 平面(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