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1.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生活中的 物质 食盐 “84”消毒液 小苏打 漂白粉有效成分 的化学式 NaCl NaClO NaHCO3 CaCl2用途 作调味品 作消毒剂 用于焙 制糕点 作杀菌剂2.用如图所示方法,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有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BaCl2溶液,②稀盐酸B.①是稀盐酸,②稀BaCl2溶液C.①是稀硝酸,②是AgNO3溶液D.①是稀硫酸,②是AgNO3溶液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84”消毒液杀菌消毒是利用HClO 或 ClO-的强氧化性B.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C.含氯漂白剂或消毒剂通常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D.漂白粉性质稳定,可以敞口存放4.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的氯水 ④盐酸⑤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A.①②③ B.①②④C.③⑤ D.②③5.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H+、N、Ag+可以大量共存B.向该溶液中通入CO2,不发生化学反应C.该溶液可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有效成分是NaClD.常温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该溶液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和Cl2都有毒B.将AgNO3溶液滴入某溶液中,若出现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有Cl-C.将NaCl溶液滴入AgNO3溶液中或将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D.含Cl-的溶液和氯水一样均呈黄绿色7.(2024·石家庄高一期末)氯气、漂白液、漂白粉、二氧化氯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家庭中常常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是“84”消毒液,可以说化学让生活更美好。如图为“84”消毒液说明书。药品名称 “84”消毒液主要成分 NaClO,有效氯含量50.00~60.00 g·L-1注意事项 不可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用法用量 稀释后浸泡或洗刷白色衣物、浴缸等1∶200水溶液 餐饮具、瓜果等1∶100水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制备“84”消毒液的原理: 。(2)“84”消毒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OH-、 、 。(3)将少量“84”消毒液滴入含有淀粉的KI溶液中,溶液中出现蓝色(生成I2);该实验体现出“84”消毒液具有 性。(4)家庭用“84”消毒液用法强调,做家庭物品消毒时,要做适当的稀释,喷洒后也不要急于用清水擦拭,要浸泡,这样效果会更好,家庭消毒马桶时,不可在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清洗马桶后,立刻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否则会产生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常温下用石灰乳吸收Cl2制备漂白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将Cl2通入热的烧碱溶液中,可以得到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液。当混合液中Cl-和Cl的个数比为13∶2时,混合液中ClO-和Cl的个数比为 。8.氯气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化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大量含氯废气与氯化氢气体用过量氢氧化钠吸收,在吸收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H+ B.CC.Fe2+ D.Ag+9.“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可用它浸泡、擦拭物品,喷洒空气,对地面进行消毒,以达到杀灭大多数病菌和部分病毒的目的。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来制备:Cl2+2OH-Cl-+ClO-+H2OB.HClO的酸性强于H2CO3:ClO-+H2O+CO2HClO+HC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Cl2:2H++Cl-+ClO-Cl2↑+H2O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CH3COO-10.工业用盐NaNO2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但NaNO2有毒,具有致癌性。鉴定NaCl的最佳方法是( )A.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B.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C.焰色试验呈黄色,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D.焰色试验呈黄色,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11.(2024·鞍山高一期中)用图1所示装置向装有一瓶氯气的集气瓶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振荡,先利用注射器滴加NaOH溶液,再利用注射器滴加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阶段①说明氯气溶于水,溶于水的氯气全部与水反应B.阶段②的压强变小,可利用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制备漂白粉C.阶段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D.若将Cl2换成CO2,则压强变化不会出现图2趋势12.利用“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含氯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丙的化学式为 ,戊的化学式为 ,具有 (任意写出一种戊具有的性质)。(2)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乙物质 。a.只有氧化性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只有还原性(3)若庚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漂白粉也是常用消毒剂之一,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 作用,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13.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样品,其中肯定含有CaCl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物质。[已知Ca(ClO)2 可使品红溶液褪色](1)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含有 ;假设2: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含有 ;假设3:该漂白粉部分变质,既含有CaCl2、Ca(ClO)2,又含有CaCO3。(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①取少量上述漂白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a.若无气泡产生,则 成立 b.若有气泡产生,则 成立②向步骤①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1~2滴品红溶液,振荡 c.若品红溶液褪色,结合实验①中的b判断,则 成立 d.若品红溶液不褪色,则 成立第二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1.D 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生活中常用作调味品,A正确;“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常用作消毒剂,B正确;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常用于焙制糕点,C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常用作杀菌消毒剂,D错误。2.C 氯离子的特征反应是可以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向待测液中滴加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含有银离子;若①是BaCl2溶液或稀盐酸,引入氯离子,若①是稀硫酸,②是AgNO3溶液,无氯离子,硫酸银微溶,干扰检验,所以C正确。3.D 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因此次氯酸钙在空气中放置,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所以需要密闭保存,D错误。4.C 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是纯净物,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褪色,①②错误;盐酸具有酸性,能够使石蕊试剂变红,不具有漂白性,所以不能使石蕊试剂褪色,④错误;③⑤符合题意。5.D H+、Cl-、Cl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Ag+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A错误;酸性:H2CO3>HClO,CO2、H2O与NaClO溶液发生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反应生成HClO,B错误;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有效成分是NaClO,C错误。6.C Cl2有毒,而Cl-无毒,A项错误;若溶液中含C等离子,则滴入AgNO3溶液也会出现白色沉淀,B项错误;NaCl溶液中含有Cl-,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NaCl溶液中也存在Cl-,所以都会出现白色沉淀,C项正确;Cl-无色,Cl2呈黄绿色,D项错误。7.(1)Cl2+2OH-Cl-+ClO-+H2O (2)Cl- ClO-(3)氧化 (4)ClO-+2H++Cl-H2O+Cl2↑(5)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2解析:(1)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2)由制取原理可知,漂白液中含ClO-、Cl-,由于次氯酸钠溶液显碱性,故漂白液中还存在大量OH-。(3)消毒液中含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4)“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洁厕灵含盐酸,二者混用产生有毒气体氯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O-+2H++Cl-H2O+Cl2↑。(5)当混合液中Cl-和Cl的个数比为13∶2时,设Cl-和Cl的个数分别为13、2,生成13个Cl-时得到13个电子,生成2个Cl时失去10个电子,当生成1个ClO-时失去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ClO-的个数为3个,则混合液中ClO-和Cl的个数比为3∶2。8.B 含氯废气与氯化氢气体用过量氢氧化钠吸收后,溶液中含有Na+、OH-、Cl-、ClO-。A项,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H+无法大量共存,错误;B项,各离子之间互相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C项,Fe2+与OH-生成沉淀,无法大量共存,错误;D项,Ag+与Cl-、OH-生成白色沉淀,无法大量共存,错误。9.B HClO的酸性弱于H2CO3,B错误。10.D 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l-,但阳离子不确定,A错误;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盐酸中的Cl-会与AgNO3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检验阴离子为Cl-,B错误;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盐酸中的Cl-会与AgNO3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检验阴离子为Cl-,C错误;焰色试验呈黄色说明含Na元素,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l-,D正确。11.C A项,根据图示,阶段①压强缓慢减小说明氯气部分溶于水,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错误;B项,阶段②的压强变小,说明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可利用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制备漂白液,错误;C项,结合B项,继续加入盐酸,阶段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正确;D项,若将Cl2换成CO2,各阶段发生的反应为CO2+H2OH2CO3、CO2+2NaOHNa2CO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压强变化与气体的体积变化成正比,与图2趋势相同,错误。12.(1)ClO2 HClO 氧化性(或漂白性、不稳定性、弱酸性等) (2)b (3)Ca(ClO)2+CO2+H2OCaCO3+2HClO解析:(1)丙为含氯的氧化物,其中Cl元素化合价为+4价,因此丙的化学式为ClO2,戊为氯元素呈+1价的含氧酸,即HClO,HClO具有氧化性、漂白性、不稳定性、弱酸性等。(2)乙为Cl2,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答案为b。(3)庚为氯元素呈 +1价的正盐,且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则庚为次氯酸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13.(1)CaCl2、Ca(ClO)2 CaCl2、CaCO3 (2)①假设1 假设2或假设3 ②假设3 假设2解析:(1)根据假设3部分变质的组成,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产生碳酸钙,可知未变质的漂白粉含CaCl2、Ca(ClO)2,全部变质的漂白粉含有CaCl2、CaCO3。(2)加少量稀盐酸,若含CaCO3,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若含次氯酸钙,会产生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实验①中预期现象和结论:a.若无气泡产生,则假设1成立;b.若有气泡产生,则假设2或3成立;滴加品红溶液,c.若品红溶液褪色,结合实验①中的b判断,则假设3成立;d.若品红溶液不褪色,则假设2成立。4 / 4第二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课程 标准 1.熟知氯气与碱的反应,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漂白原理及保存方法。 2.通过对比实验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分点突破(一) 氯气与碱的反应1.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漂白液(1)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2)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3)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1)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有效成分是 ,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 。(3)漂白粉的漂白原理:利用复分解反应原理,漂白粉中的 与酸(如盐酸或碳酸等)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 。1.一些含氯产品如图所示。(1)储氯钢瓶外应贴的标签为 (填字母)。A.易燃品 B.有毒品 C.爆炸品(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老师新买的漂白粉没有保存说明书,请你为漂白粉设计一份保存注意事项,并用化学用语解释设计原因。注意事项(不超过30个字): 。解释(用化学用语): 。2.用次氯酸盐而不用氯水做漂白剂的优点是什么?工业制取漂白粉时,为什么用石灰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漂白液 漂白粉 漂粉精有效 成分 NaClO Ca(ClO)2漂白、消 毒原理 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漂白和消毒原理相同,均为次氯酸盐与酸(如盐酸、碳酸等)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消毒作用的次氯酸(HClO)。 Ca(ClO)2+CO2+H2OCaCO3+2HClO(家用漂白、消毒) Ca(ClO)2+2HClCaCl2+2HClO(工业漂白、消毒)应用 用作棉、麻和纸张的漂白剂及游泳池等场所的消毒剂保存 密封、避光并置于阴凉干燥处名师点拨(1)ClO-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性离子(如I-、S2-、Fe2+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2)洁厕剂中含有HCl,不能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二者发生反应生成Cl2,使人中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1.由于氯气不便于保存,生活中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是“84”消毒液或漂白粉。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利用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反应来制取盐酸B.工业上以氯气和澄清石灰水为原料制造漂白粉C.工业上将氯气溶于NaOH溶液中制备漂白粉D.漂白粉要干燥和密封保存2.(2024·信阳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消杀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臭氧、漂白粉、ClO2都有杀菌消毒的效果B.“84”消毒液与含HCl的洁厕灵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效果C.工业上将Cl2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制备“84”消毒液D.酒精作为消杀试剂,一般用100%的酒精的效果最好3.漂粉精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失效,其原因与下列叙述无关的是( )A.HClO的酸性比H2CO3的弱B.Ca(ClO)2是盐C.HClO见光易分解D.Ca(ClO)2能与碳酸反应分点突破(二) 氯离子的检验1.Cl-检验的实验探究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加入 AgNO3 溶液 加入稀 HNO3稀盐酸 产生白 色沉淀 沉淀 Ag++Cl-AgCl↓NaCl 溶液 产生白 色沉淀 沉淀 Ag++Cl-AgCl↓Na2CO3 溶液 产生白色 沉淀 沉淀 ,放出无色气体 2Ag++CAg2CO3↓, Ag2CO3+2H+2Ag++H2O+CO2↑2.Cl-的检验方法1.检验Cl-时为何要加入稀硝酸酸化?2.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含有KCl、K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根据上述现象判断:(1)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2)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氯离子的检验及规范答题(1)规范描述:取少量待测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Cl-。(2)检验时要加稀硝酸,以排除C等离子的干扰,不能用稀硫酸,因为Ag2SO4微溶,会干扰实验,更不能用盐酸,因为盐酸中含有Cl-。(3)若待测液中含有S,需先用足量Ba(NO3)2溶液除去S,然后再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Cl-的存在。 1.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消毒,市场上有些商贩用自来水充当纯净水出售。下列试剂中,可用来辨其真伪的是( )A.酚酞溶液 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2.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该溶液中含有( )A.Cl-、S B.Cl-、N C.Cl-、C D.Cl-、OH-1.“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NaOH B.NaClC.NaClO D.Na2CO32.(2024·鄂州高一期中)下列关于含氯消毒剂的解释错误的是( )A.向Ca(ClO)2溶液中通入适量CO2可增强漂白效果:Ca(ClO)2+CO2+H2OCaCO3↓+2HClOB.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氯水应避光保存的原因是2HClOH2O+Cl2↑D.氯气意外发生泄漏,可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处转移3.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l-),正确的操作是( )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4.下列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②漂白粉和Fe(OH)3胶体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③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④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故可用于漂白纸张A.②④ B.①②C.③④ D.①③5.“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请填空:(1)氯水和漂白粉都有漂白作用,也可用于水体的杀菌消毒。工业上利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得漂白粉,其化学方程式为 。(2)漂白粉真正起消毒作用的物质是HClO。漂白粉在水中释放HClO的途径如下:途径1:Ca(ClO)2+2H2OCa(OH)2+2HClO途径2: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CO2的作用,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游泳池水的酸碱性对漂粉精的消毒效果影响明显。池水碱性过强,杀毒作用会 (填“增强”或“减弱”)。池水酸性过强,会刺激眼睛和皮肤。通常加入Na2CO3、NaHCO3以降低酸性。(4)①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反应现象为 。②将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第二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基础知识·准落实】分点突破(一)师生互动2.(2)CaCl2、Ca(ClO)2 Ca(ClO)2 Ca(ClO)2(3)次氯酸钙 次氯酸探究活动1.提示:(1)B(2)Ca(ClO)2 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2.提示:次氯酸盐便于保存且使用时生成的次氯酸浓度比氯水中的大。Ca(OH)2在水中溶解度小,用石灰乳可以更好地(吸收Cl2)制取漂白粉。自主练习1.D 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易发生爆炸,工业上利用H2在Cl2中燃烧来制取盐酸,A错误;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B、C错误;如果漂白粉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变质而失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D正确。2.A “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与洁厕灵中的HCl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不能增强消毒效果,B错误;工业上将Cl2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制备的是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而不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和氯化钠,C错误;医疗上常用75%的酒精对人体进行消毒,而不是浓度越高越好,D错误。3.B HClO的酸性比H2CO3的弱,漂粉精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其主要成分Ca(ClO)2易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而生成HClO:Ca(ClO)2+H2O+CO2CaCO3+2HClO,HClO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而失效,该过程与Ca(ClO)2是盐无关。分点突破(二)师生互动1.不溶解 不溶解 溶解探究活动1.提示:加稀硝酸酸化的目的是排除C等的干扰。2.提示:(1)KCl和K2CO3 KNO3(2)Ag++Cl-AgCl↓、2Ag++CAg2CO3↓、Ag2CO3+2H+2Ag++H2O+CO2↑自主练习1.D 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消毒,Cl2+H2OHCl+HClO,则自来水中含有Cl-,而纯净水中无Cl-,检验Cl-的存在,可用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AgCl沉淀;氯水中存在氢离子显酸性,遇酚酞不变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能辨别。2.C 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有部分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含有Cl-,有无色无味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溶液中含有C。【教学效果·勤检测】1.C “84”消毒液可由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2NaOH+Cl2NaCl+NaClO+H2O,“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项正确。2.C 次氯酸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C错误。3.C A操作不正确,不能排除C等离子的干扰;B操作不正确,因为Ag2CO3与HCl反应时,生成的AgCl仍是白色沉淀;D操作不正确,用盐酸酸化,引入了Cl-,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4.B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 Ca(ClO)2,①正确;漂白粉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Fe(OH)3胶体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二者的作用原理不同,②正确;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2HCl+O2↑,既有复分解反应,又有氧化还原反应,③不正确;漂白粉能用于漂白纸张,与其强氧化性有关,与不稳定性无关,④不正确。5.(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Ca(ClO)2+H2O+CO2CaCO3↓+2HClO (3)减弱(4)①剧烈燃烧、放热、产生棕黄色的烟 ②2Na+2H2O2NaOH+H2↑、2NaOH+CuCl2Cu(OH)2↓+2NaCl(或2Na+2H2O+CuCl2Cu(OH)2↓+2NaCl+H2↑)解析:(2)漂白粉溶于水后,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沉淀,其化学方程式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3)池水碱性过强,次氯酸的浓度减小,杀毒作用会减弱。(4)①灼热的铜丝在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放热、生成棕黄色的烟;②向CuCl2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2Na+2H2O2NaOH+H2↑,NaOH和CuCl2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NaCl:2NaOH+CuCl22NaCl+Cu(OH)2↓。4 / 4(共68张PPT)第二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课程 标准 1.熟知氯气与碱的反应,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漂白原理及保存方法。2.通过对比实验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目 录1、基础知识·准落实3、学科素养·稳提升2、教学效果·勤检测基础知识·准落实1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分点突破(一) 氯气与碱的反应1.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漂白液(1)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 NaCl+NaClO+H2O。(2)离子方程式:Cl2+2OH- Cl-+ClO-+H2O。(3)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2. 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1)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OH)2+2Cl2 CaCl2+Ca(ClO)2+2H2O。(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有效成分是 ,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 。(3)漂白粉的漂白原理:利用复分解反应原理,漂白粉中的 与酸(如盐酸或碳酸等)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 。CaCl2、Ca(ClO)2 Ca(ClO)2 Ca(ClO)2 次氯酸钙 次氯酸 1. 一些含氯产品如图所示。(1)储氯钢瓶外应贴的标签为 (填字母)。A. 易燃品 B. 有毒品 C. 爆炸品提示: B(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老师新买的漂白粉没有保存说明书,请你为漂白粉设计一份保存注意事项,并用化学用语解释设计原因。注意事项(不超过30个字): 。解释(用化学用语): 。提示: Ca(ClO)2 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Ca(ClO)2+CO2+H2O CaCO3+2HClO、2HClO 2HCl+O2↑2. 用次氯酸盐而不用氯水做漂白剂的优点是什么?工业制取漂白粉时,为什么用石灰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提示:次氯酸盐便于保存且使用时生成的次氯酸浓度比氯水中的大。Ca(OH)2在水中溶解度小,用石灰乳可以更好地(吸收Cl2)制取漂白粉。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漂白液 漂白粉 漂粉精有效成分 NaClO Ca(ClO)2 漂白、消 毒原理 应用 用作棉、麻和纸张的漂白剂及游泳池等场所的消毒剂 保存 密封、避光并置于阴凉干燥处 名师点拨(1)ClO-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性离子(如I-、S2-、Fe2+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2)洁厕剂中含有HCl,不能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二者发生反应生成Cl2,使人中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 Cl2↑+H2O。1. 由于氯气不便于保存,生活中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是“84”消毒液或漂白粉。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利用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反应来制取盐酸B. 工业上以氯气和澄清石灰水为原料制造漂白粉C. 工业上将氯气溶于NaOH溶液中制备漂白粉D. 漂白粉要干燥和密封保存解析: 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易发生爆炸,工业上利用H2在Cl2中燃烧来制取盐酸,A错误;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B、C错误;如果漂白粉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变质而失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 CaCO3+2HClO,2HClO 2HCl+O2↑,D正确。2. (2024·信阳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消杀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臭氧、漂白粉、ClO2都有杀菌消毒的效果B. “84”消毒液与含HCl的洁厕灵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效果C. 工业上将Cl2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制备“84”消毒液D. 酒精作为消杀试剂,一般用100%的酒精的效果最好解析: “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与洁厕灵中的HCl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不能增强消毒效果,B错误;工业上将Cl2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制备的是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而不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和氯化钠,C错误;医疗上常用75%的酒精对人体进行消毒,而不是浓度越高越好,D错误。3. 漂粉精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失效,其原因与下列叙述无关的是( )A. HClO的酸性比H2CO3的弱B. Ca(ClO)2是盐C. HClO见光易分解D. Ca(ClO)2能与碳酸反应解析: HClO的酸性比H2CO3的弱,漂粉精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其主要成分Ca(ClO)2易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而生成HClO:Ca(ClO)2+H2O+CO2 CaCO3+2HClO,HClO见光易分解:2HClO 2HCl+O2↑,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而失效,该过程与Ca(ClO)2是盐无关。分点突破(二) 氯离子的检验1. Cl-检验的实验探究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加入AgNO3 溶液 加入稀HNO3 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 NaCl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 Na2CO3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 ,放出无色气体不溶解 不溶解 溶解 2. Cl-的检验方法1. 检验Cl-时为何要加入稀硝酸酸化?提示:加稀硝酸酸化的目的是排除C 等的干扰。2. 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含有KCl、K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根据上述现象判断:(1)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提示: KCl和K2CO3 KNO3(2)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提示: Ag++Cl- AgCl↓、2Ag++CAg2CO3↓、Ag2CO3+2H+ 2Ag++H2O+CO2↑氯离子的检验及规范答题(1)规范描述:取少量待测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Cl-。(2)检验时要加稀硝酸,以排除C 等离子的干扰,不能用稀硫酸,因为Ag2SO4微溶,会干扰实验,更不能用盐酸,因为盐酸中含有Cl-。(3)若待测液中含有S ,需先用足量Ba(NO3)2溶液除去S,然后再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Cl-的存在。1. 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消毒,市场上有些商贩用自来水充当纯净水出售。下列试剂中,可用来辨其真伪的是( )A. 酚酞溶液 B. 氯化钡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解析: 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消毒,Cl2+H2O HCl+HClO,则自来水中含有Cl-,而纯净水中无Cl-,检验Cl-的存在,可用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AgCl沉淀;氯水中存在氢离子显酸性,遇酚酞不变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能辨别。2. 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该溶液中含有( )D. Cl-、OH-解析: 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有部分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含有Cl-,有无色无味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溶液中含有C 。教学效果·勤检测2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1. “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 NaOH B. NaClC. NaClO D. Na2CO3解析: “84”消毒液可由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2NaOH+Cl2 NaCl+NaClO+H2O,“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项正确。2. (2024·鄂州高一期中)下列关于含氯消毒剂的解释错误的是( )C. 氯水应避光保存的原因是2HClO H2O+Cl2↑D. 氯气意外发生泄漏,可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处转移解析: 次氯酸见光易分解:2HClO 2HCl+O2↑,C错误。3.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l-),正确的操作是( )A.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C.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解析: A操作不正确,不能排除C 等离子的干扰;B操作不正确,因为Ag2CO3与HCl反应时,生成的AgCl仍是白色沉淀;D操作不正确,用盐酸酸化,引入了Cl-,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4. 下列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②漂白粉和Fe(OH)3胶体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③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④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故可用于漂白纸张A. ②④ B. ①②C. ③④ D. ①③解析: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 Ca(ClO)2,①正确;漂白粉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Fe(OH)3胶体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二者的作用原理不同,②正确;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O)2+H2O+CO2 CaCO3+2HClO,2HClO 2HCl+O2↑,既有复分解反应,又有氧化还原反应,③不正确;漂白粉能用于漂白纸张,与其强氧化性有关,与不稳定性无关,④不正确。5.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请填空: 2Cl2+2Ca(OH)2 CaCl2+Ca(ClO)2+2H2O (2)漂白粉真正起消毒作用的物质是HClO。漂白粉在水中释放HClO的途径如下:途径1:Ca(ClO)2+2H2O Ca(OH)2+2HClO途径2: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CO2的作用,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O)2+H2O+CO2 CaCO3↓+2HClO解析: 漂白粉溶于水后,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沉淀,其化学方程式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3)游泳池水的酸碱性对漂粉精的消毒效果影响明显。池水碱性过强,杀毒作用会 (填“增强”或“减弱”)。池水酸性过强,会刺激眼睛和皮肤。通常加入Na2CO3、NaHCO3以降低酸性。减弱 解析:池水碱性过强,次氯酸的浓度减小,杀毒作用会减弱。(4)①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反应现象为 。 剧烈燃烧、放热、产生棕黄色的烟2Na+2H2O 2NaOH+H2↑、2NaOH+CuCl2 Cu(OH)2↓+2NaCl(或2Na+2H2O+CuCl2 Cu(OH)2↓+2NaCl+H2↑)解析:①灼热的铜丝在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放热、生成棕黄色的烟;②向CuCl2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2Na+2H2O 2NaOH+H2↑,NaOH和CuCl2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NaCl:2NaOH+CuCl2 2NaCl+Cu(OH)2↓。学科素养·稳提升3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1.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生活中的 物质 食盐 “84”消毒液 小苏打 漂白粉有效成分 的化学式 NaCl NaClO NaHCO3 CaCl2用途 作调味品 作消毒剂 用于焙 制糕点 作杀菌剂12345678910111213解析: 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生活中常用作调味品,A正确;“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常用作消毒剂,B正确;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常用于焙制糕点,C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常用作杀菌消毒剂,D错误。123456789101112132. 用如图所示方法,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有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BaCl2溶液,②稀盐酸B. ①是稀盐酸,②稀BaCl2溶液C. ①是稀硝酸,②是AgNO3溶液D. ①是稀硫酸,②是AgNO3溶液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氯离子的特征反应是可以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向待测液中滴加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含有银离子;若①是BaCl2溶液或稀盐酸,引入氯离子,若①是稀硫酸,②是AgNO3溶液,无氯离子,硫酸银微溶,干扰检验,所以C正确。12345678910111213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84”消毒液杀菌消毒是利用HClO 或 ClO-的强氧化性B. 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C. 含氯漂白剂或消毒剂通常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D. 漂白粉性质稳定,可以敞口存放解析: 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因此次氯酸钙在空气中放置,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所以需要密闭保存,D错误。12345678910111213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的氯水 ④盐酸⑤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③⑤ D. ②③解析: 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是纯净物,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褪色,①②错误;盐酸具有酸性,能够使石蕊试剂变红,不具有漂白性,所以不能使石蕊试剂褪色,④错误;③⑤符合题意。4. 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123456789101112135. 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B. 向该溶液中通入CO2,不发生化学反应C. 该溶液可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有效成分是NaClD. 常温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该溶液解析: H+、Cl-、Cl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Ag+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A错误;酸性:H2CO3>HClO,CO2、H2O与NaClO溶液发生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反应生成HClO,B错误;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有效成分是NaClO,C错误。1234567891011121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和Cl2都有毒B. 将AgNO3溶液滴入某溶液中,若出现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有Cl-C. 将NaCl溶液滴入AgNO3溶液中或将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D. 含Cl-的溶液和氯水一样均呈黄绿色12345678910111213解析: Cl2有毒,而Cl-无毒,A项错误;若溶液中含C 等离子,则滴入AgNO3溶液也会出现白色沉淀,B项错误;NaCl溶液中含有Cl-,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l2+H2O HCl+HClO,NaCl溶液中也存在Cl-,所以都会出现白色沉淀,C项正确;Cl-无色,Cl2呈黄绿色,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7. (2024·石家庄高一期末)氯气、漂白液、漂白粉、二氧化氯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家庭中常常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是“84”消毒液,可以说化学让生活更美好。如图为“84”消毒液说明书。药品名称 “84”消毒液主要成分 NaClO,有效氯含量50.00~60.00 g·L-1注意事项 不可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用法用量 稀释后浸泡或洗刷白色衣物、浴缸等1∶200水溶液餐饮具、瓜果等1∶100水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制备“84”消毒液的原理: 。解析: 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 ClO-+Cl-+H2O。(2)“84”消毒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OH-、 、 。解析: 由制取原理可知,漂白液中含ClO-、Cl-,由于次氯酸钠溶液显碱性,故漂白液中还存在大量OH-。Cl2+2OH-Cl-+ClO-+H2O Cl- ClO -12345678910111213(3)将少量“84”消毒液滴入含有淀粉的KI溶液中,溶液中出现蓝色(生成I2);该实验体现出“84”消毒液具有 性。解析: 消毒液中含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氧化 12345678910111213 解析: “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洁厕灵含盐酸,二者混用产生有毒气体氯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O-+2H++Cl- H2O+Cl2↑。ClO-+2H++Cl- H2O+Cl2↑12345678910111213(5)常温下用石灰乳吸收Cl2制备漂白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将Cl2通入热的烧碱溶液中,可以得到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液。当混合液中Cl-和Cl 的个数比为13∶2时,混合液中ClO-和Cl 的个数比为 。2Cl2+2Ca(OH)2 CaCl2+Ca(ClO)2+2H2O 3∶2 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当混合液中Cl-和Cl 的个数比为13∶2时,设Cl-和Cl 的个数分别为13、2,生成13个Cl-时得到13个电子,生成2个Cl 时失去10个电子,当生成1个ClO-时失去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ClO-的个数为3个,则混合液中ClO-和Cl 的个数比为3∶2。123456789101112138. 氯气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化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大量含氯废气与氯化氢气体用过量氢氧化钠吸收,在吸收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H+C. Fe2+ D. Ag+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含氯废气与氯化氢气体用过量氢氧化钠吸收后,溶液中含有Na+、OH-、Cl-、ClO-。A项,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H+无法大量共存,错误;B项,各离子之间互相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C项,Fe2+与OH-生成沉淀,无法大量共存,错误;D项,Ag+与Cl-、OH-生成白色沉淀,无法大量共存,错误。123456789101112139.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可用它浸泡、擦拭物品,喷洒空气,对地面进行消毒,以达到杀灭大多数病菌和部分病毒的目的。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解析: HClO的酸性弱于H2CO3,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0. 工业用盐NaNO2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但NaNO2有毒,具有致癌性。鉴定NaCl的最佳方法是( )A. 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B. 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C. 焰色试验呈黄色,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D. 焰色试验呈黄色,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l-,但阳离子不确定,A错误;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盐酸中的Cl-会与AgNO3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检验阴离子为Cl-,B错误;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盐酸中的Cl-会与AgNO3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检验阴离子为Cl-,C错误;焰色试验呈黄色说明含Na元素,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l-,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1. (2024·鞍山高一期中)用图1所示装置向装有一瓶氯气的集气瓶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振荡,先利用注射器滴加NaOH溶液,再利用注射器滴加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阶段①说明氯气溶于水,溶于水的氯气全部与水反应B. 阶段②的压强变小,可利用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制备漂白粉D. 若将Cl2换成CO2,则压强变化不会出现图2趋势12345678910111213解析: A项,根据图示,阶段①压强缓慢减小说明氯气部分溶于水,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错误;B项,阶段②的压强变小,说明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可利用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制备漂白液,错误;C项,结合B项,继续加入盐酸,阶段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 Cl2↑+H2O,正确;D项,若将Cl2换成CO2,各阶段发生的反应为CO2+H2O H2CO3、CO2+2NaOH Na2CO3+H2O、Na2CO3+2HCl 2NaCl+H2O+CO2↑,压强变化与气体的体积变化成正比,与图2趋势相同,错误。1234567891011121312. 利用“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含氯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丙的化学式为 ,戊的化学式为 ,具有 (任意写出一种戊具有的性质)。解析: 丙为含氯的氧化物,其中Cl元素化合价为+4价,因此丙的化学式为ClO2,戊为氯元素呈+1价的含氧酸,即HClO,HClO具有氧化性、漂白性、不稳定性、弱酸性等。ClO2 HClO 氧化性(或漂白性、不稳定性、弱酸性等) 12345678910111213(2)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乙物质 。a.只有氧化性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只有还原性解析: 乙为Cl2,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答案为b。b 12345678910111213 解析: 庚为氯元素呈 +1价的正盐,且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则庚为次氯酸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 CaCO3+2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1234567891011121313. 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样品,其中肯定含有CaCl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物质。[已知Ca(ClO)2 可使品红溶液褪色](1)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含有 ;假设2: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含有 ;假设3:该漂白粉部分变质,既含有CaCl2、Ca(ClO)2,又含有CaCO3。解析: 根据假设3部分变质的组成,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产生碳酸钙,可知未变质的漂白粉含CaCl2、Ca(ClO)2,全部变质的漂白粉含有CaCl2、CaCO3。CaCl2、Ca(ClO)2 CaCl2、CaCO3 12345678910111213(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①取少量上述漂白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a.若无气泡产生,则 成立b.若有气泡产生,则 成立②向步骤①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1~2滴品红溶液,振荡 c.若品红溶液褪色,结合实验①中的b判断,则 成立d.若品红溶液不褪色,则 成立假设1 假设2或假设3 假设3 假设2 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加少量稀盐酸,若含CaCO3,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若含次氯酸钙,会产生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实验①中预期现象和结论:a.若无气泡产生,则假设1成立;b.若有气泡产生,则假设2或3成立;滴加品红溶液,c.若品红溶液褪色,结合实验①中的b判断,则假设3成立;d.若品红溶液不褪色,则假设2成立。12345678910111213感谢欣赏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docx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pptx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