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语文情境课堂课件】3单元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语文情境课堂课件】3单元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人教新版 八上 语文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语文情境课堂课件
第三单元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目录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
跟着课文学写作
范文示例
写作实践
在你的生活中,哪些景物让你印象深刻呢?又有哪些景致让你流连忘返呢?你能把它们描写出来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描写景物!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古人写景的名篇,你最喜欢哪一篇文章所描绘的景色?其中又有哪些景物让你记忆深刻?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呢?
1.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通过抓住景物特征的方式描写景物。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尝试在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重点
重点
重点
技法1 抓住景物特征
写作中如何描写景物呢?
抓住景物的特征,是写好景物的前提。每一处景物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段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景物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等方面。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朱自清《春》
作者抓住“春雨”的特点,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
作者从正面细致描写紫藤萝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了花穗的颜色“上浅下深”“紫色”(色彩)以及花朵的形态像“帆”“船舱”(形状)的特点,描写具体而生动,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花的色泽、形态。
技法2 结合感受选角度描写
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物,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如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写静态、动态、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还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比如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郦道元《三峡》
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景的沉静与优美,展现出三峡不同季节多样的美,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静态
动态
俯视
仰视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作者先采用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描写高峻的山和清澈的水,后改用平视的视角极目远眺,最后描写由静转动,描绘出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作者通过描写这些立体的感受,让读者也感受到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
技法3 恰当地融入情感
描写景物,要注意融入情感。相同的景物在不同人笔下往往是不同的,而同一人笔下的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境下,也会发生改变。“一切景语皆情语”,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刘湛秋《雨的四季》
作者写春雨驱走冬天,改变世界的姿容;夏雨热烈而粗犷,“别有一番风情”;秋雨端庄而又沉静,使人静谧、怀想、动情;冬雨自然、平静,给人特殊的温暖,用极富情感的描写,既展示了四季的雨的客观特征,又主观地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和内涵,使它们更有生命气息,更有感染力。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宗璞《紫藤萝瀑布》
作者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繁盛和壮观。“流动”“欢笑”“生长”使静态的花色跃动起来,表现出花的生机盎然。
你留意过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把握全局。
2.可以根据窗口所处的位置、高度,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视角,再辅以其他角度灵活描写。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3.可以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调,如美丽、欢乐、忙碌等,描写时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
窗外
曾几何时,我们对窗外的花草树木视而不见;曾几何时,我们整日埋头于书本;曾几何时,我们因窗外鸟叫声而烦恼,曾几何时,我们……
直到那一天,我又重新发现窗外的美……
那天,我在家里写作业。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我打算关窗,却被窗外那不起眼的一角给吸引住了。
豆大的雨珠如飞箭一般密密麻麻地打在那一角的花草上。它们哪能够承受得住呀!我心疼地望着那暂时幸存的花草。
运用比喻的修辞,抓住了景物特征,使得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将“雨珠”比作“飞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势大的特点,也为下文“一片狼藉”的景象做铺垫。
但是它们比我想象中的坚强,草儿挺直了腰板,尽情享受着雨水的洗礼。它们仿佛在说:“来呀,来呀,我才不怕你呢,我们可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咧!”花儿更是不甘示弱,亭亭玉立,仿佛在说:“经过雨的滋润,我们更美艳了。”朵朵瓣儿沾雨水,别有一番风情,倒更叫人挪不开眼了。
雨像是故意的,越下越大了,“哗啦哗啦”地往花草上砸。草儿显然有些支撑不住了,每当雨水砸下,它们就弯一次腰。一次,三次,五次,十次……终于,几株小草忍不住倒下了它们沉重的身躯,耷拉下了高昂的脑袋。
花儿要比草儿脆弱些,几番折腾下,幸存者已少之又少,还被打得东倒西歪。
调动感官,丰富文章内容。
作者调动了听觉(哗啦哗啦)与视觉,使雨势大与草坚韧的特点更加突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可是,较劲的雨呀,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我看见花草纷纷弯下腰,一片狼藉,本来以为花草在这场对抗中被打得片甲不留,突然发现只剩下几朵高雅的花和几株坚劲的草仍在与雨对抗。我屏息凝神地盯着那些幸存者。“不要倒!不要倒!”我在心里默念着。
那几朵花摇摇欲坠,像是再来一阵风就能倒下了一般,好在它们在雨的“摧残”中坚持到了最后,在雨中摇曳生姿,似乎在向我展示它们的坚韧与美丽。
雨过天晴,风有意无意地吹着,“胜利者们”挺拔依旧,随风摇曳,尽展王者姿态。
挺立的花和草,我为你们自豪;躺下的草和花,我同样为你们喝彩。因为你们,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窗外有光明,窗外有温暖,窗外有力量,窗外有柔情……窗外的景物让生命的美好再次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写景融入情感。
“随风摇曳”赋予花草灵性,传神地写出了它们的胜利后的强劲姿态。
②善用修辞,生动形象。文章多次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较劲的雨”和“坚韧的草”“娇弱的花”之间的“对抗”描写得生动贴切,为文章增添了趣味。
③写景抓住了不同时段中景物的不同形态。文章运用了大量拟人的修辞,使景物鲜活灵动,写出了下雨前后不同时段窗外小草、小花的形态,写出了小草、小花在面对强劲雨势时候仍努力保持自己傲立姿态的不屈不挠。
点评:①立意新颖,内涵深刻。作者通过描写窗外大雨和小草小花对抗的场景,感悟到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内涵深刻。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炊烟袅袅的乡村田园,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水光潋滟的江河湖泊,巍峨壮观的山岳峰峦——祖国大地到处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地方,自拟题目,描写此地的某处风景的独特之处。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抓住所选景物的独特之处进行描写,注意突出所选景物的地域特色。
2.除了自然风景,还可以融入相关的历史、传说、典故等人文内容,增强文章的文化意蕴。
3.要把对此地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