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部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科技力量大《科技改变观念》第2课时第二课时核心素养目标及重难点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 引导学生认识到党和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如一系列科技扶持政策、对科研人员的鼓励等,进而拥护党的领导,认同国家推动科技进步的各项举措。├─ 道德修养 → 理解科技发展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培养诚信、尊重他人隐私的道德意识(如网络使用规范)。├─ 法治观念 → 初步认识科技相关的法律常识(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网络保护条款)。├─ 健全人格 → 借助科技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挑战,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 → 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科技知识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科技如何改变日常生活和观念。└─ 教学难点 → 辩证看待科技的双面性(便利性与潜在风险)。数字人导入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在古代,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手段,人们常常无法理解很多自然现象。当然敢呀!是雷公和电母发出来的。不对,科学老师告诉我们,闪电和雷声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面之间或者云内部,发生放电时所伴随的闪光和声响。孙悟空,你那么厉害,我们想考考你。你敢接受挑战吗?你知道雷声和闪电是怎么来的吗?活动一:科技改变想法我才不相信呢!你要是不信,可以和我们一起去科技馆学习和了解一下。孙大圣,您神通广大,见多识广,但这雷声和闪电,可不是什么雷公电母在云端施法哦,这里面藏着科学的道理呢。 您看天上的云,有的像棉花糖一样白白软软,有的却黑压压的沉甸甸。那些又大又厚的乌云里,藏着好多好多小水滴和小冰晶,它们在云里不停地撞来撞去。就像您和师弟们打闹时会产生力气一样,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碰撞的时候,也会产生电。 其中一些电是正电,一些是负电,它们就像两个脾气不合的神仙,总想分开远远的。正电往上跑,聚集在乌云的上端;负电往下跑,聚集在乌云的下端。当云里的正电和负电多到装不下的时候,它们就会像您的金箍棒碰到妖怪一样,“啪” 地一下撞在一起,这时候就会产生一道特别亮的光,那就是闪电啦。 而雷声呢,是闪电产生的时候带来的。闪电的温度特别高,比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火还要热好多好多倍,能一下子把周围的空气烤得特别烫。空气一受热就会猛地膨胀起来,就像您吹气球吹得太猛会 “砰” 地炸开一样,膨胀的空气撞到周围的空气,就发出了轰隆隆的响声,这就是雷声啦。 而且呀,闪电和雷声其实是同时产生的,但因为光跑得比声音快多了,就像您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比走路快得多一样,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您在天上腾云驾雾的时候,要是看到闪电、听到雷声,不妨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儿,这可是大自然的科学奥秘呢。雷声和闪电是怎么来的活动二:科技让人们对自然世界有了科学的认识16世纪之前,欧洲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月球及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科技让人们对自然世界有了科学的认识,现在看来,这些认识已经成为常识了。但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要想改变人们的想法,相当不易。想一想,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不接受哥白尼的观点?由于当时科技知识还不普及,他的观点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认可。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是深远而广泛的。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和观念。随着科学知识的日益普及,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看来,科技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推动社会的发展。一、互联网的普及(1990s-2000s)关键事件:1991年万维网(WWW)发明并开放给公众使用,随后谷歌(1998年成立)等搜索引擎出现。观念改变: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从依赖纸质媒体转向即时全球搜索,培养了“信息民主化”观念。人们开始相信知识应免费共享,促进了全球公民意识和自由表达运动(如阿拉伯之春)。补充:据皮尤研究中心数据,互联网用户从1995年的1600万增至2020年的46亿,加速了教育平等和文化多元化。二、智能手机的兴起(2007年iPhone发布)关键事件:苹果公司推出iPhone,首次整合触摸屏、应用商店和移动互联网,引领智能手机革命。观念改变:它重塑了“随时随地连接”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从固定工作转向移动办公,培养了即时满足和效率至上观念。同时,隐私观念弱化——人们更愿意分享位置和习惯(如社交媒体打卡),但也引发了数字成瘾讨论。补充:全球智能手机用户从2007年的1亿增至2023年的65亿,推动了共享经济(如Uber)的普及。三、人工智能的突破(2016年AlphaGo击败人类)关键事件:谷歌DeepMind的AI程序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世界冠军李世石,展示了AI的决策能力。观念改变:这挑战了“人类智能至高无上”的传统观念,引发了关于AI伦理和就业替代的讨论(如自动驾驶取代司机)。人们开始接受机器辅助决策,推动了包容性设计(如无障碍科技)。补充:此事件后,全球AI投资激增,2025年AI市场预计达1900亿美元,但伦理问题(如偏见算法)持续热议。在古代,由于缺乏系统的________和________,人们常常无法理解很多________现象。科技可以改变人们的________,推动社会的________。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是________而________的。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________,也改变了我们的________和观念。科学知识研究手段自然观念发展广泛深远生活思想评价维度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为1分,★★★★★为5分) 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知识掌握 1. 能列举3项科技改变生活的实例 ★★~★★★★★(根据举例数量和恰当性)2. 理解科技对传统观念的影响(如沟通方式) ★★★~★★★★★(根据解释清晰度)能力表现 1. 课堂讨论中能表达科技的双面性 ★★~★★★★★(参与积极性和观点合理性)2. 完成小组任务(如设计未来科技小报) ★★★~★★★★★(合作能力与创意性)情感态度 1. 主动关注生活中的科技应用 ★★~★★★★★(观察记录或课堂分享表现)2. 树立正确科技观(如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行为表现与反思深度)学习评价量表下 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2.mp4 media3.mp4 media4.mp4 media5.mp4 media6.mp4 media7.mp4 media8.mp4 第4课 科技力量大 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