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鲁科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学科导学案 编写:初三化学教研组 2025.03.315.2 化学反应的表示【学习目标】1. 对比分析化学反应的不同表示方法,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并能够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学习重点】1. 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能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观点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 通过书写具体化学方程式,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学习难点】1. 能根据反应事实写出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归纳化学变化的宏观事实、微观本质和符号表征之间的联系。【自主学习】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 定义:用________表示化学反应,且用数字体现出________________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2. 意义(1)从质的角度:化学方程式表明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从量的角度: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微观上的__________用宏观的__________来表示)。3. 读法:化学方程式中的“+”号应读成“_____”;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的“=”号应读成“__________”。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每个方程式都有三种读法。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1. 书写原则(1)以__________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式。(2)要遵守________________,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2. 书写步骤(1)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标明________:有特定的反应条件需注明,比如加热,点燃,高温,催化剂,通电,光照,撞击;(3)标明________:如果________中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一般在它们的化学式的后面用________或________注明。若反应物中有气体,则生成物中的气体就________注明↑,若反应物中有固体,则生成物中的固体就________注明↓,即__________才标注。(4)配平:在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____(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同种元素的__________相等,然后把短线改为__________。若数字为1,则省略不写,并且系数比为__________。3. 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①找起点元素: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目变化______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②计算__________;③求__________;④观察调整条件、状态、等号。(2)观察法:对于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可以直接使用__________的方法配平反应方程式。(3)奇数配偶法:①找起点元素: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边______、一边______的元素;②把奇数配成偶数,优先考虑__________;③配平__________;④观察调整条件、状态、等号。(4)化学通式法:对于_____________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直接代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平。(5)设“1”法:①找起点物质:含有__________的物质;②把__________假定配成1,配平__________;③配平__________;④观察调整条件、状态、等号。【课堂探究】探究点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以用以下4种方式表示,分析这4种表示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1)氢气 + 氧气 水(2)H2 + O2 H2O(3)(4)2 H2 + O2 2 H2O2. 定义:用________表示化学反应,且用数字体现出________________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3. 意义(1)从质的角度:化学方程式表明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从微粒个数比的角度: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3)从质量比的角度: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微观上的__________用宏观的__________来表示)。4. 读法: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同于数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的“+”号应读成“_____”;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的“=”号应读成“__________”。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每个方程式都有三种读法。例1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1)2 H2 + O2 2 H2O①从质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微粒个数比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质量比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H2O2 2 H2O + O2↑①从质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微粒个数比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质量比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e + CuSO4 = FeSO4 + Cu①从质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微粒个数比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质量比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aCO3 + 2 HCl = CaCl2 + H2O + CO2↑①从质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微粒个数比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质量比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1. 书写原则(1)以__________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式。(2)要遵守________________,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2. 书写步骤(1)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标明________:有特定的反应条件需注明,比如加热,点燃,高温,催化剂,通电,光照,撞击;(3)标明________:如果________中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一般在它们的化学式的后面用________或________注明。若反应物中有气体,则生成物中的气体就________注明↑,若反应物中有固体,则生成物中的固体就________注明↓,即__________才标注。(4)配平:在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____(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同种元素的__________相等,然后把短线改为__________。若数字为1,则省略不写,并且系数比为__________。3. 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①找起点元素: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 如:P + O2 — P2O5数目变化______的元素②计算__________;③求__________;④观察调整条件、状态、等号。(2)观察法:对于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可以直接使用__________的方法配平反应方程式。(3)奇数配偶法①找起点元素: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短线两边该原子 如:CO + O2 — CO2总数为一边______、一边______的元素;②把奇数配成偶数,优先考虑__________;③配平__________;④观察调整条件、状态、等号。(4)化学通式法:对于_____________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直接代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平。(5)设“1”法①找起点物质:含有__________的物质; 如:H2O2 — H2O + O2②把__________假定配成1,配平__________;③配平__________;④观察调整条件、状态、等号。例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错误,请注明原因。(1)H2O2 H2O + O2↑ (2)2 H2O2 2 H2O + O2(3)2 H2O2 + MnO2 = 2 H2O + O2 (4)Mg + O2 MgO2(5)2 Mg + O2↑ 2 MgO (6)2 Mg + O2 2 MgO↓(7)4 Mg + 2 O2 4 MgO (8)4 Fe + 3 O2 2 Fe2O3例3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空气中加热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乙醇(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乙炔(C2H2)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能提升】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 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反应条件C.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2. 对于化学方程式2 C + O2 2 CO的读法正确的是( )A. 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一氧化碳 B. 两个碳加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一氧化碳C. 氧气在碳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D.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3.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中2 P + 5 O2 P2O5指出其中错误是( )A. 反应条件应改为燃烧 B. 氧气应改为“↑” C. 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 D. 五氧化二磷应改为“↓”4.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在氧气中燃烧:4 Fe + 3 O2 2 Fe2O3 B. 用H2O2溶液制O2:2 H2O2 2 H2↑+ O2↑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2 Mg + O2 2 MgO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 P + 5 O2↑ 2 P2O55.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 H2O = H2 + O2 B. KMnO4 = K2MnO4 + MnO2 + O2C. 4 P + 5 O2 2 P2O5 D. Mg + O2 MgO26. 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作为燃料、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未来世界将进入氢能源时代。固体MgH2作为一种储氢介质,遇水时可生成氢氧化镁并放出氢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B.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 Mg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D. 与水的反应为MgH2 + 2 H2O = Mg(OH)2 + 2H2↑7. 某高校实验室用CH4和CO2用抗积碳催化剂制取合成气,下图是抗积碳催化反应示意图,错误的说法是( )A. Ni基双金属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B. 反应方程式为:CH4 + CO2 C + 2 H2 + COC. 反应前后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D. 合成气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第7题图 第8题图8. 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如图所示。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 C + O2 CO2 B. 2 CO + O2 2 CO2C. 2 H2 + O2 2 H2O D. CH4 + 2 O2 CO2 + 2 H2O9. 分析、比较、归纳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归纳错误的是( )反应①:2 H2O2 2 H2↑+ O2↑反应②:2KMnO4 K2MnO4 + MnO2 + O2↑A.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 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C.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是化合反应 D. 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10. 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 + 2X = Sb2O5 +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H2 B. O2 C. H2O2 D. H3SbO411. 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产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化学方程式为CO2 + 3 H2 CH3OH + 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B. 属于化合反应C. 反应前后分子数发生了改变 D. 钌-膦络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12. 根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涉及到2种氧化物 B. 反应物和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C.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 + 2 H2O CH4 + O2 D. 在反应前后部分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13. “镁粉”质轻、吸水性好,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Mg5(OH)2(CO3)4],举重前运动员常用“镁粉”搓手。在加热条件下“镁粉”会发生分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表示为Mg5(OH)2(CO3)4 5 MgO + H2O + 4X↑,则X是( )A. CO2 B. CO C. C2O3 D. O214. 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制备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 NaClO3 + SO2 + H2SO4 = 2ClO2 + 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O2的名称为氧化氯 B. X的化学式为NaHSO4C. 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D. H2SO4中氢、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415. 火药的配制和使用发生了反应2 KNO3 + x C + S = K2S + N2 + 3 CO2,则化学计量数x的是( )A. 1 B. 2 C. 3 D. 416. 根据化学方程式2 H2O 2 H2↑+ O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水是由氧单质和氢单质组成③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④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没变⑤反应前后氧原子的质子数不变 ⑥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⑧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氧气的微粒数目之比是2:1A. ①④⑤⑦⑧ B. ②④⑤⑥⑦ C. ①③④⑥⑧ D. ③⑤⑥⑦⑧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丁的化学式是H2O B.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C. 乙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均发生改变第17题图 第18题图18. 从如图所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 B. 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C.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二、非选择题19. 2020年由于“新型冠性肺炎”,我们在家要经常消毒,衣服及时清洗,下表是阿豪家的家庭清洁剂和消毒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清洁剂 彩漂液 洁厕灵 84消毒液功能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清理马桶污垢 消毒有效成分 H2O2 HCl NaClO(1)阿豪同学查阅资料得知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是一种盐叫次氯酸钠,由此请写出另一种盐次氯酸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2)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次氯酸(HClO),反应中还产生碳酸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洁厕灵”与“84消毒液”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不同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下图给出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2)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______种元素,有_______种单质分子。(2)该反应过程中: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②金原子对__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时也要写出)。(1)______Cu + ______O2 ______CuO (2)______C3H8 + ______O2 ______CO2 + ______H2O (3)______FeS2 + ______O2 ______Fe2O3 + ______SO2 (4)______Cu2(OH)2CO3 ______CuO + ______H2O + ______CO2↑(5)______Al + ______H2SO4 — ______Al2(SO4)3 + ______H2↑(6)______Fe2O3 + ______C ______Fe + ______CO2↑(7)______NH3 + ______O2 — ______NO + ______H2O(8)______C2H4 + ______O2 ______H2O + ______CO223. 根据下列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1)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在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炼铁高炉内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单质铜和硫酸亚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氢铵(NH4HCO3)晶体受热后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NaN3分解为Na和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在物质的宏观性质、微观构成(或结构)和符号表示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请你依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1)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写出一个与图示相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该图示获得的信息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5. 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可燃冰的开采、氢气的开发和利用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在可燃冰的试开采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1)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甲烷(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气不便于贮存,可将其转化为固态氢化物(如氢化钠等)。氢化钠(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揭示物质之间转化的规律。反应一: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1)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根据所给信息,请在框中画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H2 + O2 2 H2O,其表示的含义:含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完成下列填空。(1)已知:2.3 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水,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2)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①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a. 锥形瓶质量 b. 气球质量c. 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 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②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______倾斜。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 化学反应的表示 第1页(共10页)(共13张PPT)EDUCATIONAL AND TEACHING鲁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新课导入一个化学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的形式表示出来,但这两种形式都不能体现出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要如何才能体现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一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以用以下4种方式表示,分析这4种表示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氢气 + 氧气 水点燃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H2 + O2 H2O点燃微观角度+点燃化学方程式2 H2 + O2 2 H2O点燃简洁,但是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但是表示繁琐既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又简单表示像这样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且用数字体现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2 H2 + O2 2 H2O点燃表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微观上的实际质量用宏观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意义质的角度量的角度化学方程式能客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质”和“量”的变化及关系,所以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同于数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的“+”号应读成“和”,不能读成“加”;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的“=”号应读成“生成”,不能读成“等于”。每个方程式都有三种读法。①从质的角度看,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③从质量的角度看,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H2和32份质量的O2生成36份质量的H2O。②从微粒个数比的角度看,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2 H2 + O2 2 H2O点燃例1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1)(2)微粒个数比质量比2 : 1 : 22×2 : 1×32 : 2×182 H2O2 2 H2O + O2↑MnO2①从质的角度看,在MnO2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微粒个数比质量比2 : 2 : 12×34 : 2×18 : 1×32②从微粒个数比的角度看,在MnO2的条件下,每2个H2O2分子生成1个O2分子和2个H2O分子。①从质的角度看,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③从质量的角度看,每56份质量的Fe和160份质量的CuSO4生成152份质量的FeSO4和64份质量的Cu。②从微粒个数比的角度看,每1个铁原子和1个铜离子生成1个亚铁离子和1个铜原子。Fe + CuSO4 FeSO4 + Cu(3)微粒个数比质量比1 : 1 : 1 : 156 : 160 : 152 : 64①从质的角度看,····③从质量的角度看,····②从微粒个数比的角度看,····CaCO3 + 2 HCl CaCl2 + H2O + CO2↑(4)微粒个数比质量比1 : 2 : 1 : 1 : 1100 : 2×36.5 : 111 : 18 : 44SO42-左右重复,认为不参与反应有特定的反应条件需注明(加热△,点燃,高温,催化剂,通电,光照,撞击,意大利的阳光……)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书写步骤 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KClO3)制氧气为例KClO3 KCl + O2左(反应物) 右(生成物)写化学式标明条件KClO3 KCl + O2MnO2△KClO3 KCl + O2MnO2△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一般在它们的化学式的后面用“↑”或“↓”注明。标明状态若反应物中有气体,则生成物中的气体就不需注明“↑”若反应物中有固体,则生成物中的固体就不需注明“↓”简记:无中生有才标注在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同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然后把短线改为等号。配平若数字为1,则省略不写,并且系数比为最简整数比。KClO3 KCl + O2MnO2△223How 5×2P + O2 P2O5点燃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5×22×5O2×2=4O102×54Step 1 找起点元素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目变化较大的元素Step 2 计算最小公倍数Step 3 求化学计量数Step 4 观察调整条件、状态、等号配平方法观察法对于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可以直接使用凑数的方法配平反应方程式。C + O2 CO2点燃S + O2 SO2点燃C + O2 CO点燃22H2O H2 + O2通电22CO + O2 CO2高温配平方法奇数配偶法Step 1 找起点元素Step 2 把奇数配成偶数(优先考虑×2)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边奇数、一边偶数Step 3 配平其他原子Step 4 观察调整条件、状态、等号OOO22配平方法化学通式法对于CxHyOz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直接代入通式配平反应方程式。CxHyOz + O2 CO2 + H2O点燃xy2Step 1 找起点物质配平方法设“1”法Step 2 把起点物质假定配成1,配平特征元素Step 3 配平其他原子Step 4 观察调整条件、状态、等号含有特征元素的物质H2O2 H2O + O2MnO2HH1112221.配平时,能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什么?2.怎样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不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就改变了化学式和化合价,违背了客观事实。看反应物中各原子的数目是否等于生成物中各原子的数目。例2 指出并改正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错误。(1)H2O2 H2O + O2↑MnO2(2)2 H2O2 2 H2O + O2MnO2(3)2 H2O2 + MnO2 2 H2O + O2(4)Mg + O2 MgO2点燃(5)2 Mg + O2↑ 2 MgO点燃(6)2 Mg + O2 2 MgO↓燃烧点燃(7)4 Mg + 2 O2 4 MgO点燃(8)4 Fe + 3 O2 2 Fe2O3未配平未加气体符号MnO2是催化剂,不是反应物改变了化学式,不符合事实产物不是三氧化二铁,不符合事实化学计量数应约分为最简整数比①反应物中Mg是固体,反应后固体不需要加沉淀符号;②条件错误,应为点燃气体符号、沉淀符号不能加在反应物中例3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5)硫在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7)在空气中加热铜丝(8)电解水(9)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10)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12)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13)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14)乙醇(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5)乙炔(C2H2)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docx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