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教师节快乐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2教师节快乐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师节快乐》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师节快乐》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好节假日”中的重要一课。本单元围绕节假日展开,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节假日的内涵,培养积极生活态度。本课聚焦教师节,通过展示校园生活场景,如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让学生认识教师节,体会教师工作不易,激发尊重与感恩之情。教材设置讨论、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学会用行动表达感恩。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奇,与老师相处中建立了一定情谊,但对教师节由来、意义及教师工作背后的付出思考不足。他们情感表达直接单纯,有初步观察感受能力,但将感受转化为行动还需引导。同时,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需生动多样以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教师节的由来和庆祝形式,知道老师除了上课还要做哪些工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老师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教师节的由来和庆祝形式,知道老师的工作内容。
难点:体会老师的辛勤付出,理解老师的喜怒哀乐。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3分钟)
1.播放视频, 2.提问:“同学们,刚刚的视频里提到了教师节,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 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教师节的由来和庆祝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主题。
(二) 教师节的由来和庆祝形式 1.引入:同学们都回答得很棒,那你们知道这么重要的教师节是怎么来的吗?又有哪些特别的庆祝方式呢?接下来,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2.展示图片并讲解,展示一些关于教师节的历史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节的设立背景。 3.提问:为什么要设立教师节呢? 4.展示一些常见的庆祝形式 5.观看视频:为什么将9月10日定为中国的教师节? 6.小组讨论:你们还知道哪些庆祝教师节的方式? 7.代表分享: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8.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教师节是为了感谢老师对教育事业的付出而设立的,有很多有意义的庆祝形式,这都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尊重和爱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教师节由来和庆祝形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辛勤的园丁 1.同学们,我们看到老师每天都要给我们上课,但其实上课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老师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大家仔细看看这些图片 2.说一说,老师在上课之外还为我们做了什么呢?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来老师除了上课,还有这么多的工作要做,每一项都很辛苦,老师真的为我们付出了好多。” 4.小组讨论:我们知道了老师工作很辛苦,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平时的哪些行为会让老师开心,哪些又会让老师担心呢? 5.以小组为单位,热烈讨论,各小组成员积极发表观点。 6.教师总结:老师会因为学生的进步、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而开心;会因为学生不遵守纪律、不完成作业、不尊重他人而担心。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老师的日常工作,引导学生认识到老师工作的辛勤与付出,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体谅老师的辛苦,从而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四)总结
1.回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教师节的由来和庆祝形式,还知道了老师的工作内容和心情。希望同学们能理解老师的辛苦,尊重老师的付出。
2.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后给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教师节的知识。 3.观看视频《老师您辛苦了》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明确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意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通过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感。
板书设计
教师节快乐 教师节的由来 老师的工作 - 上课 - 批改作业 - 备课 - 与家长沟通等 3. 让老师开心和担心的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导入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讲解教师节由来和意义时,学生能认真听讲,但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在体验老师工作环节,学生参与度高,能真切感受到老师的辛苦,但分享感受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小组讨论环节,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但个别小组讨论效率较低,需要教师加强组织引导。后续教学可增加更多实际案例和互动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核心素养内容参考
政治认同:认识教师的社会价值,初步理解“尊师重教”的意义,感受“感恩”与“责任”的联系,培养朴素情感。 道德素养:深刻理解教师工作价值,体会辛勤付出,培养尊重、感恩教师的良好品质,用行动表达敬意。 法治观念:了解教师节作为法定节日的法律意义,增强对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认知,树立法治意识,明白尊重教师是责任义务。 健全人格: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后实践,积极表达对教师的情感,培养积极向上情感态度和健全人格,提升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 责任意识:意识到作为班级、学校一员,有责任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对班级、学校的责任感,激发关心他人、关爱集体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