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东港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东港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东港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2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缅怀(miǎn) 狡辨(biàn) 褶皱(zhě) 强词夺理(qiáng)
B. 皎洁(jiǎo) 抉择(jué) 苍劲(jìng) 轻歌曼舞(màn)
C. 敦实(dūn) 冗杂(yǒng) 演绎(yì) 怒不可恶(è)
D. 卑鄙(bì) 告戒(jiè) 襁褓(qiǎng) 暴风骤雨(zhòu)
2.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经典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 宛如长者的谆谆叮哼,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 。经典的意义,在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 ,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对它 仰望的人们。
A. 而是 耳目一新 涤荡 虔诚 B. 就是 获益匪浅 洗礼 真诚
C. 就是 耳目一新 涤荡 真诚 D. 而是 获益匪浅 洗礼 虔诚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近20万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在松骨峰战斗中,王金传等勇士子弹打光了,就和敌人抱在一起,让身上被汽油弹点燃的火,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激战后,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的抱着敌人的头,有的掐着敌人脖子,有的咬着敌人耳朵……他们一个连打死了300多个敌人,最终保住了阵地,坚持等到了部队主力的到来。
A. 文中加点词语“成立”“战斗”都是动词,“最终”是副词。
B. “宝贵生命”是偏正短语;“抱在一起”是动宾短语。
C. “激战后,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句子的主干是:遗体保留姿势。
D.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该把“保住”改为“守护”。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次讲演》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篇演讲。
B. 铁头老生,是《社戏》里提到的人物。老生,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旦”“小丑”“老旦”也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滑稽人物、老年女子。
C. 《经典常谈》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说文解字》放在首篇。
D.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出自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朱赫来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时说的。
5. 阅读经典,明心悟性。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是什么让保尔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2)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保尔战胜了自己,这之后他走上了怎样的人生道路?
(3)保尔的这次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6 古诗文填空
(1)水击三千里,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2)关关雎鸠,______。(《关雎》)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马说》)
(4)______,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卖炭翁》中运用心理描写表现卖炭翁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3分)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③此外更何求?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在友人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愁苦的心境。
B. 《江村》中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使诗人惬心快意。
C. 两首诗中“风怒号”和“抱村流”均用夸张修辞,前者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后者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
D. 两首诗都写出诗人彼时的愿望,前一首期盼广厦庇护天下寒士,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感;后一首但求故人供禄米,表现难得的安定生活带来的满足感。
(二)(11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谓南宫敬叔①曰:“吾闻老聃②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③,历郊社④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选自《孔子家语·卷三》,有删减)
【注释】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②老聃:即老子。③苌弘:周敬王大夫。④郊社:祭天地。
8.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有嘉肴 虽乘奔御风 (《三峡》)
B. 不知其旨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北冥有鱼》)
C. 及去周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桃花源记》)
D. 自周反鲁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9. 把选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10.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至 周 问 礼 于 老 聃 访 乐 于 苌 弘
11.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但各有侧重。分析两文谈到的学习方法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一个月,DeepSeek成为席卷全球的“热搜”!一度雄踞多国移动应用商店下载量榜首,广泛接入各行各业,性能堪与美国智能巨头“掰手腕”……从加利福尼亚到华尔街,人们突然急切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是否已经迎头赶上?是的!仅7天,能聊天、会“推理”的DeepSeek下载量已破亿。而它,也似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科技成色。
作为一项渗透性极强的颠覆性技术,今天,人工智能的“千帆竞速”几乎以周计算。人类,似乎正加速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国外,有OpenAI的GPT系列,谷歌的Gemini系列;国内,有腾讯的元宝,字节跳动的豆包,华为的盘古大模型,阿里的通义……百模大战,并非夸张之语。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DeepSeek和豆包是两款备受瞩目的智能产品,用百度AI搜索,输入“DeepSeek和豆包的区别”,给出下面的结果:
1)功能定位
DeepSeek:专注于专业领域的数据分析与深度搜索,擅长处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支持大规模信息挖掘与模式识别,适用于金融、医疗、制造等行业的复杂任务。
豆包:定位为大众化智能助手,侧重日常交互与生活服务,支持闲聊、天气查询、日程管理等,适合个人用户的日常需求。
2)技术能力
DeepScck:基于MoE架构(混合专家模型),支持TB级数据实时分析,误差率低,擅长语义深度解析和专业术语处理。
豆包:优化自然语言理解,响应速度快,适合简单查询和日常对话场景,但在专业领域表现较弱。
3)适用场景
DeepSeek:适用于金融高频交易策略优化、医疗基因序列分析、制造业供应链风险预测等专业场景。
豆包:适合个人用户的日常咨询、轻度办公辅助、教育娱乐等场景。
4)用户体验
DeepSeek:界面简洁但是操作复杂,适合专业人士使用,学习曲线较陡。
豆包: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适合普通用户快速上手。
【材料三】
不少人搜集资料时首选网络搜索引擎,输入几个关键词,一大批资料便立刻呈现在屏幕上。但是,想在海量的搜索结果中精准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就不那么容易了。下面的技巧你可以尝试一下:
1)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除了个别搜索引擎适用于大众搜索,几乎无所不包外,大多数搜索引擎只适用于某个具体的领域,有的是学术领域,有的是商业领域,还有的则局限于某个小圈子。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会帮你过滤掉大量无用信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意精选关键词。如果你到服装店里跟导购说“我想看新款女冬装”,导购马上就会让你看到你想看的。这里的“新款”“女冬装”就是有效的关键词。使用搜索引擎也是如此,要避免使用大而空的关键词,不然,搜索引擎不知道你要找什么,可能显示很多无用的信息。
3)善用网络求助。有些问题你可能想不到合适的关键词搜索,或不能直接用搜索引擎搜索到,那就不妨尝试向通晓这个领域的人请教,或者上相关的热门论坛去问。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网络搜索技巧》)
材料四】
你问了一个问题,AI的回答却像是在兜圈子;你想要一个具体解决方案,却给出一堆泛泛之谈;你觉得AI懂很多,但总是抓不住你的真实需求……为什么会这样?人工智能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探究,得出下面的结论:
常见问题分析表
问题类型 可能的影响
忽略AI的能力边界 AI不具备主观意识,难以有效预测未来
提问太模糊 AI难以理解,回答宽泛或无关
问题追问太多 AI难以回答多层嵌套问题
范围过广 AI提供大量信息,但缺乏针对性
背景信息缺失 AI难以判断,可能误解需求
12. 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工智能是一项颠覆性技术,今天,人工智能“千帆竞速”几乎以周计算。
B. DeepSeek界面简洁但是操作复杂,它专注于专业领域的数据分析与深度搜索。
C. 大多数搜索引擎只适用于某个具体领域,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会事半功倍。
D. 想要AI精准回答,首先向这个领域的人请教,同时,输入关键词提问也重要。
13. 校园艺术节,妹妹饰演哪吒,在准备演出服饰时举棋不定。如果打算让AI给出建议,你会选择哪一种智能工具?请联系材料一、材料二说出理由。
14. 妹妹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家人选课意见不一致,尝试用某AI产品搜索,得到的回答却不理想。如果展开网络求助,请联系材料三、材料四完成下面的表格。
原始提问 可能的问题 优化后提问 提升点
妹妹适合学习什么课程? (1)_____ 十岁的妹妹活泼开朗,适合参加什么兴趣小组活动? 增加限制条件明确问题核心
妹妹选择加入兴趣小组活动有什么好处? 范围过广 如果参加乒乓球兴趣小组。对妹妹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2)_____
如何培养妹妹的综合素养? 背景信息缺失 (3)_____ 提供信息,让AI“知根知底”
(二)(13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在云观台
贾平凹
①我从学校毕业,莽撞撞入了社会,经了好多世事,人情却未练达,心便恹恹起来,在家读了些书,但只一心恋那山水。听得山阳县鲁羊河有一处胜地,便借着休假日期,一路寻着逍遥去了。
②到了鲁羊河,我逆河而上,河面很宽,水没过膝盖,两岸杨柳如堵墙一般,间或空出一段,看见岸上人家:一幢竹楼,半匝篱笆,有鸡的几声细吟。走上半天,河水愈来愈浅,人家也见得稀少,末了,绿树围合了河面,只有一道净水从树下石板上流出,进入了一片林子,便见有了一条道路。道路两边挤满了竹,粗者碗口粗,细者恰有一握。时有风吹过,瑟瑟作响。眼见得天色晚下来,心想有胜地必有人家,便信步走去觅宿。
③林子过去,便见一座石山梁,山梁赤裸,不长一棵树,也没一片草皮,沿山梁脊背凿着一带石阶。阶宽六寸,刚好放下脚面,阶距却一尺,步登一阶有余,跨两阶不足,需是款款慢上,不敢回头下看。这么上不到一半,便气喘吁吁,害怕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④好不容易登到最后一阶,前面竟是一大潭渊。潭上一架大拱桥,走上桥去,立即看见水里有了黑影,愈往上走,那黑影愈拉得长,风动波起,那桥那人就在潭底晃动,自觉脚下的桥面也在动了,我大惊失色。
⑤慌忙跑过拱桥,随一条小路往前去,突见一座大坝,尽是大块青石砌起,两边又是杨柳青竹,只有风声竹声树声。我站在那里,茫然不知所措,悔不该一个人到了这里!
⑥奔来拐去,终于发现了一点光亮,跑近一看,才发现是一处院落,门掩着,后屋的台阶上,一老者在灯下剖鱼。
⑦“老伯!”我站在他的面前问,“这是什么地方?”
⑧老者抬头看看,大声说:“云观台啊!”
⑨一问一答中,总算弄明白,原来这里是云观台水库,五年前建成,守库人一共四个,有三个今早到县上办事去了,留下老者看守。老者安顿我住下,又沏了一壶茶,说:“这是山上产的雀舌茶,煮的是这水库的水,尝尝,味儿不错呢。喝完,好生睡吧。明日尝尝我们水库里的鱼。”
⑩新月初上,院里的竹影就投射在窗纸上,斑斑驳驳,一时错乱。枝干的扶疏,叶的迷离,有深,有浅,有明,有暗,逼真一幅天然竹图。我推开窗便见窗外青竹将月摇得琐碎,隔竹远远看见那潭渊,一片空明。心中就又几分庆幸,觉得这山水不负盛名,合该这里没有人家,才是这般花开月下,竹临清风,水绕窗外,没有一点俗韵了。
我没了睡意,挑帘儿出来,夸这地方绝妙,恨不能长住这里,看雾聚雾散,观花开花落,浪迹山水,乐得悠悠。老者先是含笑,再是不语,末了狐疑起来说:“照你这等心绪,这山水也会使你厌烦的哩!”
“哪里,住在这里,就不开会了。”
“还有什么好处?”
“起码不多和人打交道吧。”
老者突然呵呵大笑起来:“年轻人,你要知道,人是合群的,是鱼就应该到海里去,是虎就应该到林里去,要不,虎也要成了犬呢!”
老者端了灯,进房里去,又说道:“去看看大坝里的水吧,上百万个立方的水,静得落个树叶也能听见。可水蓄在这里,为的就是流下山去,水都恋着山下的田地庄稼,更何况人呢?你要寻什么,又要想摆脱些什么,你走到哪儿,不是脚下都带着影子吗?你走了一路,哪一夜月亮不相随着你吗?”
我蓦然有些醒悟了,刹那间感觉到了我的幼稚、我的浅薄、我的可笑。我真想走过去握住老者的手,叫他一声“老师”,但我的脚却挪不开来,一股热辣辣的东西涌上脸面,此时那身后的竹帘影儿,静静地垂在新月里,那老者的笑声徐徐地浮动着,悠悠远去了……
(选自《夜在云观台》,有删改)
【小贴士】
“好的游记”,大多循游踪写所见之景,以对景物的描写作为文章的主体,并自然生发出感受与思考。最重要的是,还要写出自己在新的环境中得到的新感悟。
15. 请你结合全文,梳理作者的游踪,补全表格中横线处的内容。
所至与所见 我的发现
鲁羊河面:两岸杨柳、人家 今人文章,与古人相通。《小石潭记》写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时,运用了③___________的方法,本文作者写自己发现云观台的经过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林子里:道路两边挤满了竹
①_________
潭上的大拱桥:潭水里晃动的黑影
②__________
云观台的院落里:月下竹影、潭渊空明
16. 品析语言时,小语与小文有以下发现,请你完成以下对话。
小语:我发现文中有很多四字词语,如第②段中“一幢竹楼”“半匝篱笆”,第⑩段“花开月下”“竹临清风”“水绕窗外”等。
小文:我很喜欢这些四字词语,我品味到它们在文中的好处是:①_________
小语:你发现了吗?文中的句式也很有特色,很多地方都是短句与长句搭配运用。
小文:是的,比如第⑩段画线句,这样搭配使用的好处是:②_________
17. 在云观台,作者产生了新的感悟。请你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新的感悟”是什么?
18. 你准备向“跟着文字去旅行·游记荐读”活动组推荐《夜在云观台》这篇文章,请你结合“小贴士”,从“好的游记”这一角度写出推荐理由。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古代的床与榻
江舟
①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坐卧用具是床。早在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半坡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床的雏形——土台,类似今天的炕。到了商周时期,床的形制被逐渐确立下来。
②床是古人晚上睡觉时用的寝具,而古人白天也需要坐、卧,于是又发明了白天用的床——榻。今天我们常说的床榻,其实在古代是两种用具,是有区别的。
③床的起源是土台,榻的起源则是席子。古代最初没有椅子和凳子,起居坐卧都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席居制”。北方多用草席,南方多用竹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们觉得坐在席子上不足以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就发明了一种略高于地面的木制坐具。这种坐具比床矮小,移动方便,随坐随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厅堂。这种坐具就是榻,但“榻”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在西汉。后来又出现了加大的榻,人能够躺在上面,又称“卧榻”。
④床和榻的区别主要有三;从形制上看,床要大一些,榻要小一些;从用途上看,床是晚上用来睡觉的,榻是白天用来坐、卧的;从摆放位置来看,床一般放在卧室,而榻一般放在客厅。
⑤尽管榻在中国出现得很早,但除了少数贵族用榻外,大部分人还是继续着席居制,只是铺的席子逐渐加厚,形成了所谓的“筵席”。筵席一般是用稻草秸秆做材料,较为粗糙的材料铺垫在下层,称为筵;较为细软的材料铺在上层,称为席。东汉郑玄在《周礼注疏》中就讲:“铺陈曰筵,藉之曰席。”古人常在筵席上面举行酒宴,所以“筵席”一词后来就成了酒宴的代名词。
⑥席居制的时代,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坐姿是跪坐。唐朝中后期,床榻越来越高,人们便开始在床榻上垂足而坐,唐朝是一个敞开胸怀吸收外来文化的时代,特别是对北方胡人的文化非常包容。胡人的生活习惯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胡床的流行。胡床虽然称作床,但体积很小,只能容坐一个人,更像今天的椅子,胡床是中国椅子的起源,“椅子”一词也是在唐朝才开始出现的。
⑦五代到宋代、由胡床演化出来的椅子在我国空前普及,并出现了风靡后世的太师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古人彻底告别了席居制。当时的贵族圈还流行一种三面围起来的围床,《韩熙载夜宴图》里面的床就是这种。
⑧明清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床变成了封闭式的,像一间小屋子。椅子则成为大众用品,非常普遍,这一时期还有一种介于床和榻之间的“罗汉床”,其造型特点是在榻上安有矮围子,形体较大可坐可卧,功能很像今天的沙发。
⑨坐卧用具的使用还能体现礼制功能。汉朝时,用榻的一般都是有地位的人,独坐一榻更为尊贵。因此,能被邀请同榻而坐是对客人非常尊贵的礼遇。《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位太守陈藩,非常爱才。当时有个叫徐稚的人,人称“南州高士”,很有学问,陈藩与其交往密切。陈藩在家中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平时挂在墙上,徐稚来了就把榻放下,徐稚一走,就又把榻挂起来,这就是今天“下榻”一词的来源。在如今的东北地区,如果家中来客人了,主人一般都会热情地招呼客人“上炕坐”,这种礼节也颇具古风。由此可见,坐卧用具的使用确实体现礼制功能。
19. 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朝代 春秋战国 西汉之后 唐朝中后期 明清
榻的特点 ①______ 人能够躺在上面,称为“卧榻” ②_______ 在榻上安有矮围子,形体较大,可坐可卧,称为“罗汉床”
20. 选文第④段加点的“一般”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21. 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2. 阅读第⑨段,完成下面的导图,理清说明思路。
四、写作(40分)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23. 旅行是一段经历,或许开阔了眼界,或许锤炼了精神,或许触动了心灵。梁衡在壶口之旅中,见证了黄河的博大宽厚、勇往直前;马丽华在各拉丹冬之旅中,慨叹于大自然创造的伟力;马克·吐温在勃朗峰之旅中,有奇妙的体验,也有惊险的故事……属于你的旅行是怎样的呢?
请将“______之旅”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4. 写字应从楷书练起,要横平竖直,端端正正;做人就像写字,不可随便,不得马虎。有的人写了一辈子的字,却写不好一个“人”字。
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1)保尔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又找不到工作,感到绝望了。
(2)保尔重新振作,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创作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3)示例:保尔经历了伤病的折磨,但他没有倒下,而是顽强地生活下去。我们应该学习保尔那种不畏艰难、顽强坚毅的精神,不论遇到多大挫折,都要积极面对,勇敢接受挑战和磨炼,珍爱生命,刻苦学习,努力成才,让生命充实而有意义。
6.【答案】 ①.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 在河之洲 ③. 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 无为在歧路 ⑤.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⑥. 心忧炭贱愿天寒
7.【答案】C
【答案】8. D 9. (1)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2)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国称王天下的原因。
10. 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
11. 甲文注重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乙文注重把向他人学习与亲身实践结合起来。
【答案】12. D 13. 选择豆包。理由:豆包定位为大众化智能助手,侧重日常交互与生活服务,支持闲聊、提供生活建议等,适合个人用户的日常需求。妹妹准备演出服饰属于日常生活场景,使用豆包能快速获得帮助;而DeepSeek专注于专业领域的数据分析与深度搜索,不适合该场景。
14. ①. 提问太模糊,AI难以理解 ②. 缩小问题范围,增强针对性 ③. 十岁的妹妹活泼开朗,想培养综合素养,参加哪些兴趣小组活动比较合适?
【答案】15. ①. 石山梁:赤裸,不长草树;凿着一带石阶,步登艰难。 ②. 大坝:青石砌起,杨柳青竹,风声竹声树声 ③. 移步换景
16. ①. 这些四字词语简洁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景物的特点,使文章语言更具文采。 ②. 长句细致地描绘了景物的细节和特点,短句则节奏明快,简洁有力,两者搭配使用,使语言富有变化,生动灵活,既细腻地展现了景物的美妙,又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7. 作者新的感悟是:明白了人是合群的,不能逃避社会和人群,就像水恋着山下的田地庄稼一样,人也有着自己的责任和归属。不能因逃避世事而寻求独处。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自己的影子和问题,应该积极面对生活和人群。
18. 推荐理由:
作者按照自己的游览路线,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领略美景。以对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为主体,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云观台的自然风光。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作者与老者的对话引发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感悟到人是合群的,不应逃避责任和归属。作者最后认识到自己曾经想法的幼稚、浅薄,明白要积极面对生活和人群,这一感悟让文章更具思想深度和价值。这篇游记符合“好的游记”的标准,能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与思想启发,所以推荐给“跟着文字去旅行·游记荐读”活动。(答出3点即可)
【答案】19. ①. 略高于地面的木制坐具,比床矮小,移动方便,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厅堂 ②. 床榻越来越高
20. “一般”是“通常”的意思,表限制,/ 在文中表明床通常放在卧室,不排除特殊情况,/“一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性、准确的特点。
21. 引用(引资料),引用郑玄著作中的话,/说明是“筵”和“席”的区别(或:什么是“筵”和“席”),/增强说服力。
22. ①汉朝时,用榻的一般是有地位的人 ②时间顺序 ③总分总
23、24.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