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南宁市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春季学期期末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八年级化学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空气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
A.78%
B.21%
C.0.94%
D.0.03%
2.受新冠狡情影响,国家鼓助发展“地摊经济”。下列地摊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露天烧烤
B.手工刺绣
C.现场素描
.D.西瓜榨汁
3.2024年6月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
B.节约用电
C。直接焚烧坟级,
D.塑料回收利用
4.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骑香盈袖。”词人能闻到菊花清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何隔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不可分
5.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水
B.二氧化碳
C.铁
D,硫酸铜
6.保持氨气(NH)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氨分子.B.然愿子
C:氮原子
D.氢原子和氮原子
7.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汤姆孙发现电子B.卢瑟指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拉瓦锡研究空气的组成D.道尔顿编制元素隔期表
8。下列行为中,不符合化学实验室安金规则要求的是()
A.把鼻子凑到试剂瓶口闻气味
B,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C.酒精灯被碰翻着火,立刻用湿布盖灭
D,实验后将废液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调体粉末U
C.点燃酒精灯
D.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10.有关工业例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氧气和氨气的密度不同
B。利用液氧和液额的沸点不同
C.工业制得的氧气是纯净物
D,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1.2025春晚收曲《山鹰和兰花花》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酸雨是因为大量排放二氧化疏、二氧化碳气体引起的
B。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C.温室效应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因此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D.氨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12.2024年一筒报道“月壤制氧,屮国试验出第一口氧气”,覆惊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氧气可作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剂
C.氧气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可通过加压降湿将氧气变成液氧储存在蓝色钢瓶中
13.下列实验现象的播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5.若用“o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第1页共20242025学年度春季学期期末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八年级化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C
A
D
B
D
D
B
B
B
D
A
C
D
【选择题解析】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氮气约占78%。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露天烧烤涉及燃烧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其他选项(刺绣、素描、榨汁)均为物理变化。
3.直接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不符合环保要求。
4.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右三种: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铁由铁原子直接构成;水、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硫酸铜由离子构成。
6.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7.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
8.实验室中闻气味时应用手扇闻(扇闻法),不能直接凑近瓶口。
9.B加固体粉末试管应平放,C中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D中视线未与凹液面最低处持平。
10.工业制氧气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得到,属于物理变化。得到的氧气属于混合物。
11.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而非空气污染物。
12.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作助燃剂而非燃烧剂,液氧储存在蓝色钢瓶中。
13.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红磷在燃烧中生成白烟;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而非现象。
1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保持化学性质,而非所有性质,并且前提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
子不能再分。
15.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B中有两种不同分子。
16.铁与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既是化合反应(多合一)又是氧化反应(与氧气反应,氧气作为反应物)。
17."+"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整体电中性。
18.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铀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2。
19.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生成物只有一种分子,所以为纯净物: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20木炭燃烧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瓶内的气压只有刚开始时由于温度的升高气压变大,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瓶内的气压几乎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21.(1)He(2)0(3)Al(4)碳(5)硅(6)
22.(1)④(2)②(3)③(4)①(5)⑤
23.(1)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后间隔变小(2)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3)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4)受热后分子间间隔增大,气体膨胀
24.(1)水分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2)①间隔(距离、间隙等意思相近的词也可适当给分);种类;物理②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合③化学
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是否有新分子生成/分子种类有无变化(3)BDBD:三/3;原子
25.(1)非金属;质子/核电荷(2)S;不稳定;得到;②③;最外层电子数(3)①
三、实验题(共25分)
26.(1)A烧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只答变色不给分)(2)分子在不断运动(3)减少污染(或现象更明显/节约药品等)(4)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7.(1)试管(2)A,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试符口末放团棉花(3)可控制反应速率;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将带火星的木条靠
近集气瓶口,若复燃则已满(4)F;a(5)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6)A;E
28.(1)对比实验/对照/空白实验;氧气/O2:催化(2)红砖粉末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未验证红砖粉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3)①在相同时间的情况
下(t1t2)二氧化锰催化产生氧气更多(一定要强调是相同时间内的对比)②催化剂不会改变生成物的体积(不能回答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中的任意一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