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分层作业)(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三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9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分层作业)(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三年级

资源简介

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9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5春 平阳县期末)下面的问题中,不能用(40﹣4)÷9解决的是(  )
A.一本书40页,小明已经看了4页,剩下的每天看9页,还要几天才能看完?
B.兰兰买了9本日记本,每本4元,付了40元,应找回多少元?
C.小军买了9瓶酸奶,付给售货员40元,找回4元,每瓶多少元?
2.(2024秋 夏津县期末)用算式(50﹣15)÷5不可以解决下面哪个问题?(  )
A.50位同学乘船游玩,大船限乘15人,小船限乘5人。需要租多少条船?
B.一本故事书共50页,乐乐已经读了15页,剩下的5天读完,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C.乐乐要做50个中国结,已经做了5天,还剩15个没有做。平均每天做多少个?
3.(2024秋 黄岛区期末)把30个苹果平均分给小平和他的5个好朋友,平均每人分到(  )个苹果。
A.5 B.6 C.7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5春 临安区期末)把1+5=6和48÷6=8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
5.(2024秋 莱芜区期末)把24支铅笔平均分给小刚和他的3个朋友,每人可以分得     支。
6.(2024秋 新华区期末)手工课上,小月折了18只纸鹤,小可折了22只纸鹤,小可给小月     只纸鹤,两人的纸鹤就同样多了。
三.判断题(共3小题)
7.(2024秋 南岗区期末)小树高2米,大树比小树高6米,大树高度是小树的3倍。    
8.(2025春 宁乡市校级期中)在算式“24÷(4+2)”中,应该先算除法。    
9.(2024秋 蜀山区月考)要求“40除以5与3的和,商是多少?”应列式为40÷(5+3)。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0.(2023秋 晴隆县期末)计算下面各题。
105﹣5×14
(703﹣649)÷6
218+34×3
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9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题号 1 2 3
答案 B A A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5春 平阳县期末)下面的问题中,不能用(40﹣4)÷9解决的是(  )
A.一本书40页,小明已经看了4页,剩下的每天看9页,还要几天才能看完?
B.兰兰买了9本日记本,每本4元,付了40元,应找回多少元?
C.小军买了9瓶酸奶,付给售货员40元,找回4元,每瓶多少元?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分析各个选项中的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列出算式,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A:根据题意,用总页数减去已经看的页数,求出剩下的页数,然后再除以要看的天数即可,列式为:(40﹣4)÷9;
B:根据题意,买了9本日记本,每本4元,先用9乘4求出9本日记本的价钱,然后再用付的钱数减去日记本总钱数,即可求出找回的钱数,列式为:40﹣9×4;
C:根据题意,用付的钱数减去找回的钱数,求出买9瓶酸奶花钱的钱数,然后再除以买的瓶数即可求解,列式为:(40﹣4)÷9。
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依次分析每题的解题思路。
2.(2024秋 夏津县期末)用算式(50﹣15)÷5不可以解决下面哪个问题?(  )
A.50位同学乘船游玩,大船限乘15人,小船限乘5人。需要租多少条船?
B.一本故事书共50页,乐乐已经读了15页,剩下的5天读完,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C.乐乐要做50个中国结,已经做了5天,还剩15个没有做。平均每天做多少个?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A
【分析】根据算式(50﹣15)÷5可知,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依次分析选项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分析,(50﹣15)÷5可知,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A.题目没有说明要多少条大船或者多少条小船,所以无法求解;
B.先用故事书的总页数减去乐乐已读的页数,即可求出剩下的页数,再用剩下的页数除以5天,即可求出乐乐平均每天读的页数,列式为(50﹣15)÷5;
C.先用乐乐需要做的总个数减去剩下没做的个数,即可求出已经做的个数,用已经做的个数除以5天即可求出平均每天做多少个,列式为(50﹣15)÷5。
故选:A。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每个选项的数量关系,分别列出算式,再选择正确的答案。
3.(2024秋 黄岛区期末)把30个苹果平均分给小平和他的5个好朋友,平均每人分到(  )个苹果。
A.5 B.6 C.7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A
【分析】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用苹果的个数除以小朋友的人数即可求解。
【解答】解:30÷(1+5)
=30÷6
=5(个)
答:平均每人分到5个苹果。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确定要分的人数是关键。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5春 临安区期末)把1+5=6和48÷6=8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48÷(1+5)=8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48÷(1+5)=8。
【分析】先用1加上5求出和,再用48除以求出的和即可。
【解答】解:把1+5=6和48÷6=8合并成综合算式是:48÷(1+5)=8。
故答案为:48÷(1+5)=8。
【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
5.(2024秋 莱芜区期末)把24支铅笔平均分给小刚和他的3个朋友,每人可以分得  6  支。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6。
【分析】小刚和他的3个朋友,一共是4人,把24支铅笔平均分给4人,求每人分到几支,就用24除以4即可。
【解答】解:24÷(3+1)
=24÷4
=6(支)
答:每人可以分得6支。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几,用除法求解。
6.(2024秋 新华区期末)手工课上,小月折了18只纸鹤,小可折了22只纸鹤,小可给小月  2  只纸鹤,两人的纸鹤就同样多了。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2。
【分析】小月折了18只纸鹤,小可折了22只纸鹤,先用22减去18求出小可比小月多的纸鹤数量,然后再除以2即可求出小可给小月多少只纸鹤,两人的纸鹤就同样多了。
【解答】解:(22﹣18)÷2
=4÷2
=2(只)
答:小可给小月2只纸鹤,两人的纸鹤就同样多了。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求出小可比小月多的纸鹤数量是解题关键。
三.判断题(共3小题)
7.(2024秋 南岗区期末)小树高2米,大树比小树高6米,大树高度是小树的3倍。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小树高2米,大树比小树高6米,则大树的高度是8米,用大树的高度除以小树的高度,即可求出大树高度是小树的几倍,再与3倍比较即可判断。
【解答】解:(6+2)÷2
=8÷2
=4
大树高度是小树的4倍,不是3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解。
8.(2025春 宁乡市校级期中)在算式“24÷(4+2)”中,应该先算除法。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算式“24÷(4+2)”中,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除法,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在算式“24÷(4+2)”中,应该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9.(2024秋 蜀山区月考)要求“40除以5与3的和,商是多少?”应列式为40÷(5+3)。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5加3求出和,再用40除以求出的和即可,由此判断。
【解答】解:要求“40除以5与3的和,商是多少?”应列式为40÷(5+3),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0.(2023秋 晴隆县期末)计算下面各题。
105﹣5×14
(703﹣649)÷6
218+34×3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表外乘加、乘减.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
【答案】35;9;320。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解答】解:(1)105﹣5×14
=105﹣70
=35
(2)(703﹣649)÷6
=54÷6
=9
(3)218+34×3
=218+102
=320
【点评】本题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考点卡片
1.表外乘加、乘减
【知识点归纳】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方法总结】
“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2和4相乘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如:2个8相乘用8×8=64
【常考题型】
1、算一算。
4×1﹣2= 2×3+2= 3×5﹣4= 2×2+3=
答案:2;8;11;7
填一填。
(1)5个3相加的和是(  ),再加上4的结果是(  )。
答案:15;19
(2)4乘4的积是(  ),再减去8的结果是(  )。
答案:16;8
2.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知识点归纳】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
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方法总结】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常考题型】
口算题。
(36÷3)+8= (24÷8)+9= (56÷8)+7=
答案:20;12;14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9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5春 海门区期末)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33+24)÷3 B.(70﹣12)÷2 C.56÷(4+3) D.(12×5)÷6
2.(2025春 雨花台区期末)计算(12+18)÷6时,正确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
A.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B.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C.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3.(2025春 临沂期中)张师傅要加工56个零件,已经加工了35个,剩下的要3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个零件?列式正确的是(  )
A.56﹣35÷3 B.56÷3﹣35 C.(56﹣35)÷3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5春 闽侯县期末)乐乐、安安买了相同的笔,乐乐买了8支,安安买了5支,乐乐比安安多花了12元,每支笔     元。
5.(2025春 海曙区期末)把算式“25+15=40”和“40÷5=8”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6.(2025春 汉阳区期末)“天宫课堂”开讲啦!丁老师组织二(1)班23名男同学和22名女同学一起到多媒体教室观看。如果每9人坐一排,求可以坐几排。解答这一问题要先求     ,列式为     ;再求     ,列式为     。综合算式为     。
三.判断题(共3小题)
7.(2024秋 铁西区期末)二(1)班图书角原来有48本图书,被借走了24本,还剩下的图书每8本放一格,可以放几格?列式是:(48﹣24)÷8=3(格)    
8.(2024春 沂源县期末)李方有60元钱,买书花了24元,剩下的钱正好买了6支钢笔。求每支钢笔多少元钱?列式为:60﹣24÷6=6(元)。    
9.(2023秋 永城市期中)56与40的差除以4是多少?列式是56﹣40÷4。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0.(2024春 潮南区期末)脱式计算。
36×19﹣425
768÷8×41
(520﹣478)÷7
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9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题号 1 2 3
答案 D C C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5春 海门区期末)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33+24)÷3 B.(70﹣12)÷2 C.56÷(4+3) D.(12×5)÷6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D
【分析】A选项,计算(33+24)÷3时,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去掉括号之后,变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B选项,计算(70﹣12)÷2时,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去掉括号之后,变成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C选项,计算56÷(4+3)时,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去掉括号之后,变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D选项,计算(12×5)÷6时,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去掉括号之后,还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解答】解:根据上面的分析,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12×5)÷6。
故选:D。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2025春 雨花台区期末)计算(12+18)÷6时,正确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
A.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B.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C.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C
【分析】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12+18)÷6
=30÷6
=6
计算(12+18)÷6时,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灵活解答。
3.(2025春 临沂期中)张师傅要加工56个零件,已经加工了35个,剩下的要3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个零件?列式正确的是(  )
A.56﹣35÷3 B.56÷3﹣35 C.(56﹣35)÷3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要加工零件的个数减去已经加工的个数,求出剩下的个数,然后再除以要加工的天数即可求解。
【解答】解:张师傅要加工56个零件,已经加工了35个,剩下的要3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个零件?列式正确的是:(56﹣35)÷3。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先用减法求出剩下的个数是关键。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5春 闽侯县期末)乐乐、安安买了相同的笔,乐乐买了8支,安安买了5支,乐乐比安安多花了12元,每支笔  4  元。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4。
【分析】根据题意,乐乐买了8支,安安买了5支,乐乐比安安多买了(8﹣5)=3(支),多花了12元,然后再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求解。
【解答】解:12÷(8﹣5)
=12÷3
=4(元)
答:每支笔4元。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
5.(2025春 海曙区期末)把算式“25+15=40”和“40÷5=8”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25+15)÷5=8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25+15)÷5=8。
【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出25加15的和,再用这个和除以5,最终的结果是两个数的商,综合算式中用25+15代替40,有加法和除法,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加法要加小括号。
【解答】解:把算式“25+15=40”和“40÷5=8”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25+15)÷5=8。
故答案为:(25+15)÷5=8。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6.(2025春 汉阳区期末)“天宫课堂”开讲啦!丁老师组织二(1)班23名男同学和22名女同学一起到多媒体教室观看。如果每9人坐一排,求可以坐几排。解答这一问题要先求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列式为  23+22=45(名)  ;再求  可以坐几排  ,列式为  45÷9=5(排)  。综合算式为  (23+22)÷9=5(排)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一共有多少名同学;23+22=45(名);可以坐几排;45÷9=5(排);(23+22)÷9=5(排)。
【分析】先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求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即23+22=45(名),再用同学的总人数除以每排坐的人数,求出可以坐几排,即45÷9=5(排),由于要先算加法,所以列综合算式的时候,加法算式用加小括号,即(23+22)÷9=5(排)。
【解答】解:由分析得:
解答这一问题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列式为23+22=45(名);再求可以坐几排,列式为45÷9=5(排)。综合算式为(23+22)÷9=5(排)。
故答案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23+22=45(名);可以坐几排;45÷9=5(排);(23+22)÷9=5(排)。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理清数量关系,明确已知和所求是解题关键。
三.判断题(共3小题)
7.(2024秋 铁西区期末)二(1)班图书角原来有48本图书,被借走了24本,还剩下的图书每8本放一格,可以放几格?列式是:(48﹣24)÷8=3(格)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用图书角原有图书的总数,减去被借走的本数,可以计算出剩余的本数,再用剩余的本数除以8,计算出可以放几格。正确的列式为:(48﹣24)÷8=3(格),由此作出判断。
【解答】解:二(1)班图书角原来有48本图书,被借走了24本,还剩下的图书每8本放一格,可以放几格?列式是:(48﹣24)÷8=3(格),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先用减法计算出剩余的本数,再用除法计算出可以放几格。
8.(2024春 沂源县期末)李方有60元钱,买书花了24元,剩下的钱正好买了6支钢笔。求每支钢笔多少元钱?列式为:60﹣24÷6=6(元)。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由题意得,可以先用60﹣24算出买完书后还剩下多少钱,再除以6算出每支钢笔多少钱。列出的综合算式为:(60﹣24)÷6=36÷6=6(元)。
【解答】解:由分析得,综合算式为(60﹣24)÷6=6(元)。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减法的意义与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注意小括号的用法。
9.(2023秋 永城市期中)56与40的差除以4是多少?列式是56﹣40÷4。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先用56减去40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4即可。
【解答】解:原算式列式是错误的,正确如下:
(56﹣40)÷4
=16÷4
=4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计算的顺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0.(2024春 潮南区期末)脱式计算。
36×19﹣425
768÷8×41
(520﹣478)÷7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表外乘加、乘减;表外乘除混合.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259,3936,6。
【分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解答】解:36×19﹣425
=684﹣425
=259
768÷8×41
=96×41
=3936
(520﹣478)÷7
=42÷7
=6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考点卡片
1.表外乘加、乘减
【知识点归纳】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方法总结】
“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2和4相乘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如:2个8相乘用8×8=64
【常考题型】
1、算一算。
4×1﹣2= 2×3+2= 3×5﹣4= 2×2+3=
答案:2;8;11;7
填一填。
(1)5个3相加的和是(  ),再加上4的结果是(  )。
答案:15;19
(2)4乘4的积是(  ),再减去8的结果是(  )。
答案:16;8
2.表外乘除混合
【知识点归纳】
1、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2、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
(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方法总结】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常考题型】
口算题。
18÷2×5= 45÷5×3= 9÷3×7= 2×3×8=
答案:45;27;21;48
李大爷有高血压需长期吃药,医生嘱咐他每天吃6片。李大爷有事要外出8天,药瓶已有24片药,应再放多少片药就够了?
答案:6×8﹣24=24(片)
体育老师买了4桶羽毛球共花了240元,每桶12个,求每个羽毛球平均多少钱?
答案:240÷4÷12=5(元)
3.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知识点归纳】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
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方法总结】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常考题型】
口算题。
(36÷3)+8= (24÷8)+9= (56÷8)+7=
答案:20;12;14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9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5春 同安区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8﹣2=6和3×6=18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3×8﹣2
B.把算式24÷(6+2)中的括号去掉,计算结果不变
C.体育课上30名男同学和24名女同学打篮球,这些同学每9人一组,能分成几组?列式为(30+24)÷9
2.(2025春 徐州期中)三(1)班有男生35人,女生34人,他们每3人一组参加活动,一共要分成多少组?正确的列式为(  )
A.35+34÷3 B.(35+34)÷3 C.(35+34)×3
3.(2025春 福清市期中)军和他的6个好朋友一共吃了42个汤圆,平均每人吃(  )个。
A.6 B.7 C.8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5春 郯城县期中)被除数是50与6的和,除数是7,求商是多少,列综合算式为     。
5.(2025春 泗水县期中)小丽有55元钱,买一个文具盒用了13元,剩下     元钱,如果用剩下的钱买7元一个的皮球,可以买     个。
6.(2025春 临沂期中)计算6+3×9时,先算     法,再算     法;计算45÷(9﹣4)时,先算     法,再算     法。
三.判断题(共3小题)
7.(2024春 青县期中)把11+17=28和28÷7=4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1+17÷7=4。    
8.(2023春 北仑区期末)把算式42﹣35=7和21÷7=3写成综合算式是42﹣35÷7。    
9.(2023秋 临漳县月考)计算32÷4﹣5时,先算32÷4=8,再算8﹣5=3。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0.(2025春 荔城区期中)读懂题意,列式计算。
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9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题号 1 2 3
答案 C B A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5春 同安区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8﹣2=6和3×6=18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3×8﹣2
B.把算式24÷(6+2)中的括号去掉,计算结果不变
C.体育课上30名男同学和24名女同学打篮球,这些同学每9人一组,能分成几组?列式为(30+24)÷9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综合题;运算能力.
【答案】C
【分析】根据运算的意义、算理和法则作答。
【解答】解:A.把8﹣2=6和3×6=18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3×(8﹣2),给出的算式改变了运算顺序,本条说法错误。
B.把算式24÷(6+2)中的括号去掉,算式变成24÷6+2,计算结果不同,本条说法错误。
C.(30+24)÷9表示先算出男、女生的总人数,再按9人、9人来平均分成,求分成的组数,本条表述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问题,主要涉及运算的意义、顺序、算理、法则等。
2.(2025春 徐州期中)三(1)班有男生35人,女生34人,他们每3人一组参加活动,一共要分成多少组?正确的列式为(  )
A.35+34÷3 B.(35+34)÷3 C.(35+34)×3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用35加34求出一共多少人,然后再除以3即可。
【解答】解:(35+34)÷3
=69÷3
=23(组)
答:一共要分成23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整数除法和加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025春 福清市期中)军和他的6个好朋友一共吃了42个汤圆,平均每人吃(  )个。
A.6 B.7 C.8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军和他的6个好朋友一共7个人,用42除以7即可解答此题。
【解答】解:42÷(6+1)
=42÷7
=6(个)
答:平均每人吃6个。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除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2025春 郯城县期中)被除数是50与6的和,除数是7,求商是多少,列综合算式为  (50+6)÷7=8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50+6)÷7=8。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50与6的和,再用所得的和除以7即可。
【解答】解:(50+6)÷7
=56÷7
=8
答:商是8。
故答案为:(50+6)÷7=8。
【点评】根据题意,先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进行解答。
5.(2025春 泗水县期中)小丽有55元钱,买一个文具盒用了13元,剩下  42  元钱,如果用剩下的钱买7元一个的皮球,可以买  6  个。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42;6。
【分析】用总钱数减去一个文具盒的价钱,即可求出剩下的钱数,用剩下钱数除以一个皮球的价钱,商即为能买的个数。
【解答】解:55﹣13=42(元)
42÷7=6(个)
答:剩下42元钱;如果用剩下的钱买7元一个的皮球,可以买6个。
故答案为:42;6。
【点评】本题考查表内除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6.(2025春 临沂期中)计算6+3×9时,先算  乘  法,再算  加  法;计算45÷(9﹣4)时,先算  减  法,再算  除  法。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表内乘加、乘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乘,加;减,除。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解答。
【解答】解:计算6+3×9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计算45÷(9﹣4)时,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故答案为:乘,加;减,除。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判断题(共3小题)
7.(2024春 青县期中)把11+17=28和28÷7=4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1+17÷7=4。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11加17的和,再用所得的和除以7;据此解答。
【解答】解:把11+17=28和28÷7=4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1+17)÷7=4。
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
8.(2023春 北仑区期末)把算式42﹣35=7和21÷7=3写成综合算式是42﹣35÷7。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42减35的差,再用21除以所得的差;据此判断。
【解答】解:把算式42﹣35=7和21÷7=3写成综合算式是21÷(42﹣35)=3;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
9.(2023秋 临漳县月考)计算32÷4﹣5时,先算32÷4=8,再算8﹣5=3。  √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计算32÷4﹣5时,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据此解答。
【解答】解:计算32÷4﹣5时,先算32÷4=8,再算8﹣5=3。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0.(2025春 荔城区期中)读懂题意,列式计算。
【考点】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8加几的进位加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30元。
(2)6盘。
【分析】(1)用8乘3求出面包的钱数,然后再加上6元即可;
(2)用48个减去吃的12个,求出剩下的个数,然后再除以6即可。
【解答】解:(1)8×3+6
=24+6
=30(元)
答:一共30元。
(2)(48﹣12)÷6
=36÷6
=6(盘)
答:可以装6盘。
【点评】本题关键是弄清图意,找准数量关系,然后再列式解答。
考点卡片
1.8加几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归纳】
1、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8、7加几,6、5、4、3、2加几;
(2)计算方法:
①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前者较简单)
②根据已经学会的算式推算出新算式的得数。如:9+7=16推出7+9=16,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方法总结】
8加几,等于几减去2,再加上10。
例如:8+7,可以先7﹣2=5,再5+10=15,所以8+7=15。
【常考题型】
1、小芳有8张卡片,小伟又给了他9张卡片,现在小芳有多少张卡片?
答案:8+9=17(张)
2、小白兔有8颗糖,小灰兔送给它5颗,现在小白兔有多少颗糖?
答案:8+5=13(颗)
2.表内乘加、乘减
【知识点归纳】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
【方法总结】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但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先看成几个几。如:5+5+5+5 看成4个5,可以表示:5×4或 4×5。
3、加法改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快速算乘法,背熟乘法口诀是关键。
5、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6、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常考题型】
1、列式计算。
(1)4个6连加的和是多少?
(2)4乘5的积再加上13得多少?
答案:(1)4×6=24;
(2)4×5+13=33
2、我会口算:
5×9﹣5= 6×4+4= 7×5+5=
答案:40;28;40
3.带括号的表内除加、除减
【知识点归纳】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
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方法总结】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常考题型】
口算题。
(36÷3)+8= (24÷8)+9= (56÷8)+7=
答案:20;12;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