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10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5春 东莞市期中)将99+12=111,112﹣21=91,111×91=10101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A.(99+12)×(112﹣21) B.99+12×112﹣21C.(112﹣21)×(99+12) D.112﹣21×99+122.(2025春 瑞安市期中)小刚在计算40×(△+3)时(△代表一个数),没有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而是把它错误地算成40×△+3,那么他的计算结果和正确得数相差( )A.40 B.117 C.1203.(2024秋 长安区期末)把120﹣116=4,12×4=48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正确的是( )A.4×120﹣116 B.12×(120﹣116)C.120﹣116+4二.填空题(共3小题)4.(2025春 宁乡市期末)一桶油连桶重1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重8千克,桶重 千克,油重 千克。5.(2025 界首市)两种水果各买4箱,共需 元。6.(2025春 南京期末)把27+13=40和38×40=152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三.判断题(共3小题)7.(2024春 东港区期中)计算4×(23﹣16)时,先算乘法。 8.(2024春 唐山期中)计算“72×(2+8×10)”时,应该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 9.(2023秋 鸠江区期末)80×2+6与80×(2+6)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四.计算题(共1小题)10.(2024秋 东莞市期末)计算下面各题,写出主要的计算过程。576÷18×30106×(600÷15)(505﹣489)×123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10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题号 1 2 3答案 A B B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5春 东莞市期中)将99+12=111,112﹣21=91,111×91=10101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A.(99+12)×(112﹣21) B.99+12×112﹣21C.(112﹣21)×(99+12) D.112﹣21×99+12【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A【分析】先用99加上12求出和,再用112﹣21求出差,最后用求出的和乘求出的差即可。【解答】解:将99+12=111,112﹣21=91,111×91=10101改写成综合算式是:(99+12)×(112﹣21)。故选:A。【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2.(2025春 瑞安市期中)小刚在计算40×(△+3)时(△代表一个数),没有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而是把它错误地算成40×△+3,那么他的计算结果和正确得数相差( )A.40 B.117 C.120【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答案】B【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40×(△+3)=40×△+40×3,与算式40×△+3进行比较会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差的就是40×3与3的差,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40×3﹣3=120﹣3=117答:他的计算结果和正确得数相差11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是解题的关键。3.(2024秋 长安区期末)把120﹣116=4,12×4=48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正确的是( )A.4×120﹣116 B.12×(120﹣116)C.120﹣116+4【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B【分析】先用120减去116求出差,再用12乘求出的差即可。【解答】解:把120﹣116=4,12×4=48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正确的是:12×(120﹣116)。故选:B。【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二.填空题(共3小题)4.(2025春 宁乡市期末)一桶油连桶重1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重8千克,桶重 1 千克,油重 14 千克。【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答案】1;14。【分析】从15千克减少到8千克,是因为倒出一半的油,所以15与8的差为半桶油的重量;再用这个差乘2为一桶油的重量,油和桶共重15千克,用15减去一桶油的重量,即可求出桶的重量;据此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5﹣8)×2=7×2=14(千克)15﹣14=1(千克)答:桶重1千克,油重14千克。故答案为:1;14。【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根据倒出油后,两次剩下桶和油的差求出倒出油的重量是多少。5.(2025 界首市)两种水果各买4箱,共需 400 元。【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400元。【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分别求出两种水果各买4箱的总价,再把它们相加即可。【解答】解:26×4+74×4=104+296=400(元)答:共需400元。故答案为:400元。【点评】本题考查“单价×数量=总价”公式的应用。6.(2025春 南京期末)把27+13=40和38×40=152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38×(27+13)=1520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38×(27+13)=1520。【分析】先用27加上13求出和,再用38乘求出的和即可求解。【解答】解:把27+13=40和38×40=152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38×(27+13)=1520。故答案为:38×(27+13)=1520。【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三.判断题(共3小题)7.(2024春 东港区期中)计算4×(23﹣16)时,先算乘法。 ×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4×(23﹣16)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由此求解。【解答】解:计算4×(23﹣16)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8.(2024春 唐山期中)计算“72×(2+8×10)”时,应该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 ×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答案】×【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计算“72×(2+8×10)”时,应该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9.(2023秋 鸠江区期末)80×2+6与80×(2+6)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80×2+6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进行计算求出结果。80×(2+6)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乘法,计算求出结果,然后再判断对错。【解答】解:80×2+6=160+6=16680×(2+6)=80×8=640166>640,80×2+6与80×(2+6)的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也不相同,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四.计算题(共1小题)10.(2024秋 东莞市期末)计算下面各题,写出主要的计算过程。576÷18×30106×(600÷15)(505﹣489)×123【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表外乘除混合.【专题】运算能力.【答案】960;4240;1968。【分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乘法;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解答】解:576÷18×30=32×30=960106×(600÷15)=106×40=4240(505﹣489)×123=16×123=1968【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考点卡片1.表外乘除混合【知识点归纳】1、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2、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方法总结】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常考题型】口算题。18÷2×5= 45÷5×3= 9÷3×7= 2×3×8=答案:45;27;21;48李大爷有高血压需长期吃药,医生嘱咐他每天吃6片。李大爷有事要外出8天,药瓶已有24片药,应再放多少片药就够了?答案:6×8﹣24=24(片)体育老师买了4桶羽毛球共花了240元,每桶12个,求每个羽毛球平均多少钱?答案:240÷4÷12=5(元)2.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知识点归纳】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方法总结】在乘加乘减的学习过程中,乘加的解题思路,其实就是把问题分成“同数连加”加一个“其他数”,也就是比几个几多几。而乘减是需要运用“假设法”来理解,假设把那个“其他数”看成和“同数连加”是一样的加数,然后再去掉缺少的部分,其实就是比几个几少几。【常考题型】小明邀请3个好朋友来家做客,3个好朋友每人吃4块糖,小明自己吃2块,他准备15块糖够吗?答案:3×4+2=14(块)14<15答:他准备15块糖够。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10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一.选择题(共4小题)1.(2024秋 城阳区期末)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城开往乙城,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2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0千米,两车行驶了4小时。算式(92﹣70)×4解决的问题是( )A.两车相距多少千米?B.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C.两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2.(2025春 黄岛区期中)王丽在计算99×17时,将算式错误地转化为(99+1)×17进行计算。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比,( )A.多了99 B.少了17 C.多了173.(2024秋 栖霞区期末)35×10的结果比35×9的结果多( )A.一个1 B.一个10 C.一个354.(2024春 綦江区期末)下面哪一个问题,不能用30×(34+28)解决?( )A.每本《百科全书》30元,李老师先买了34本,又买了28本,一共用了多少元?B.一幢楼里有30套公寓,大户型每套售价34万元,小户型每套售价28万元,售价总额是多少万元?C.两工程队从隧道两头同时开挖,甲队每天挖34米,乙队每天挖28米,30天挖通隧道。这条隧道全长多少米?D.全年级学生站成30行,每行有28个女生和34个男生,全年级一共有多少个学生?二.填空题(共3小题)5.(2025春 江宁区期末)根据6+15=21,21×3=63,列综合算式是 。6.(2024秋 黄岛区期末)数学节期间,学校举行数独大赛。三年级有30人参赛,四年级的参赛人数比三年级多12人,五年级的参赛人数是四年级参赛人数的2倍。五年级有 人参赛。7.(2025春 新安县期中)将163﹣47=116、7×116=81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三.判断题(共3小题)8.(2024秋 大观区期末)小虎在计算20×(25+4)时,没有看到括号,按20×25+4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小。 9.(2024春 确山县期中)24乘25与18的和,积是多少?列式是24×25+18。 10.(2024春 微山县期中)45乘26与57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45×26+57 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10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题号 1 2 3 4答案 A C C B一.选择题(共4小题)1.(2024秋 城阳区期末)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城开往乙城,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2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0千米,两车行驶了4小时。算式(92﹣70)×4解决的问题是( )A.两车相距多少千米?B.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C.两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2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0千米,92减去70求的是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驶的距离,然后再乘4,求出的是4小时后两车相差多少千米,即: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由此求解。【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城开往乙城,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2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0千米,两车行驶了4小时。算式(92﹣70)×4解决的问题是两车相距多少千米。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行程问题,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是解题关键。2.(2025春 黄岛区期中)王丽在计算99×17时,将算式错误地转化为(99+1)×17进行计算。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比,( )A.多了99 B.少了17 C.多了17【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文字题;推理能力.【答案】C【分析】观察算式(99+1)×17,可以发现王丽在按99时多加了一个1,且相乘的因数都是17,那么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99+1逐个分给17相乘,即99×17+1×17,再用分解过的式子与99×17相比较。【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99+1)×17=99×17+1×17=99×17+1799×17+17比99×17多了一个17。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乘法的简便运算的应用。3.(2024秋 栖霞区期末)35×10的结果比35×9的结果多( )A.一个1 B.一个10 C.一个35【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答案】C【分析】根据整数的意义,35×10表示10个35,35×9表示9个35,所以35×10的结果比35×9的结果多一个35.【解答】解:35×10﹣15×9=35×(10﹣9)=35×1=35,即一个3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4.(2024春 綦江区期末)下面哪一个问题,不能用30×(34+28)解决?( )A.每本《百科全书》30元,李老师先买了34本,又买了28本,一共用了多少元?B.一幢楼里有30套公寓,大户型每套售价34万元,小户型每套售价28万元,售价总额是多少万元?C.两工程队从隧道两头同时开挖,甲队每天挖34米,乙队每天挖28米,30天挖通隧道。这条隧道全长多少米?D.全年级学生站成30行,每行有28个女生和34个男生,全年级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B【分析】A.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析数量关系看是否符合;B.总售价需根据大户型和小户型的实际套数计算,无相关信息;C.根据总长度=每日进度×天数分析数量关系看是否符合;D.根据总人数=行数×每行人数 分析数量关系看是否符合。【解答】解:A.数量关系:(先买了34本+又买了28本)×每本《百科全书》30元=总价,列式为:30×(34+28);B.总售价需根据大户型和小户型的实际套数计算,与“一幢楼里有30套公寓”无关;C.数量关系:(甲队每天挖34米+乙队每天挖28米)×30天=总长;列式为:30×(34+28);D.数量关系:(每行有28个女生+每行34个男生)×30行=总人数;列式为:30×(34+28)。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解答时,要认真审题,逐项进行分析求解。二.填空题(共3小题)5.(2025春 江宁区期末)根据6+15=21,21×3=63,列综合算式是 (6+15)×3=63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6+15)×3=63。【分析】根据题意,此题应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列综合算式时,需要在加法算式上添加小括号。【解答】解:根据6+15=21,21×3=63,列综合算式是:(6+15)×3=63。故答案为:(6+15)×3=63。【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6.(2024秋 黄岛区期末)数学节期间,学校举行数独大赛。三年级有30人参赛,四年级的参赛人数比三年级多12人,五年级的参赛人数是四年级参赛人数的2倍。五年级有 84 人参赛。【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答案】84。【分析】由题意可得,三年级的参赛人数加12人,求出四年级参赛的人数,再用四年级的参赛人数乘2,即可求出五年级参赛的人数。【解答】解:(30+12)×2=42×2=84(人)答:五年级有84人参赛。故答案为:8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7.(2025春 新安县期中)将163﹣47=116、7×116=81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7×(163﹣47)=812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63﹣47=116、7×116=812是先用163减去47求出差,再用7乘求出的差,由此求解。【解答】解:将163﹣47=116、7×116=81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7×(163﹣47)=812。故答案为:7×(163﹣47)=812。【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三.判断题(共3小题)8.(2024秋 大观区期末)小虎在计算20×(25+4)时,没有看到括号,按20×25+4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小。 √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20×(25+4)=20×29=58020×25+4=500+4=504所以小虎在计算20×(25+4)时,没有看到括号,按20×25+4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小,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9.(2024春 确山县期中)24乘25与18的和,积是多少?列式是24×25+18。 ×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最后求积,先用25加18求出和,再用24乘求出的和即可。【解答】解:24乘25与18的和,积是多少?列式是24×(25+18),而不是24×25+18。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10.(2024春 微山县期中)45乘26与57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45×26+57 ×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文字叙述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先算26与57的和,再用45乘所得的和,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45×(26+57)=46×83=3818.答:积是3818.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根据题意,先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进行解答.考点卡片1.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知识点归纳】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方法总结】在乘加乘减的学习过程中,乘加的解题思路,其实就是把问题分成“同数连加”加一个“其他数”,也就是比几个几多几。而乘减是需要运用“假设法”来理解,假设把那个“其他数”看成和“同数连加”是一样的加数,然后再去掉缺少的部分,其实就是比几个几少几。【常考题型】小明邀请3个好朋友来家做客,3个好朋友每人吃4块糖,小明自己吃2块,他准备15块糖够吗?答案:3×4+2=14(块)14<15答:他准备15块糖够。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10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5春 渝中区期中)小明在计算(3+25)×2时,错算成了3×25×2,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A.56 B.84 C.942.(2025春 如皋市期中)学校买了20个篮球,买的足球比篮球少5个,每个足球45元,能求出( )A.篮球总价 B.足球总价C.篮球和足球总价差3.(2024春 奉节县期末)一头牛平均每星期要吃89kg草,一只羊平均每星期要吃11kg草。小月家养了46头牛和46只羊,平均每星期要准备多少千克草?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89+11×46 B.46×(89+11)C.46×89×11二.填空题(共3小题)4.(2025春 赫章县期中)计算38×(26﹣12),要先算 ,再算 法,计算结果是 。5.(2025春 安溪县期中)40﹣10=30,3×30=90,1200+90=129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6.(2025春 万柏林区期中)一筐苹果连筐共重90千克,卖去苹果的一半后,连筐共重47千克,(除去筐)一筐苹果 千克,筐重 千克。三.判断题(共3小题)7.(2023秋 利津县月考)9×(40+60)=900 8.(2022秋 上思县期末)(72﹣35)×16÷4和(72﹣35)×(16÷4)的计算结果不相同。 9.(2016秋 射阳县校级月考)王老师带领班级的54个同学去动物园游玩,如果票价都是每人9元,买票一共需要486元. 四.计算题(共1小题)10.(2023秋 河西区期末)用脱式计算下面各题。12×(135﹣125÷5)780÷[(92﹣86)×13]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10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题号 1 2 3答案 C B B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5春 渝中区期中)小明在计算(3+25)×2时,错算成了3×25×2,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A.56 B.84 C.94【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计算出算式(3+25)×2和算式3×25×2的结果,然后再把得数相减算出它们的差值。【解答】解:(3+25)×2=28×2=563×25×2=3×(25×2)=3×50=150150﹣56=94故选:C。【点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2.(2025春 如皋市期中)学校买了20个篮球,买的足球比篮球少5个,每个足球45元,能求出( )A.篮球总价 B.足球总价C.篮球和足球总价差【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能求出足球个数,总价=单价×数量,足球个数和单价已知,所以能求出足球总价。【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可以求出足球总价。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2024春 奉节县期末)一头牛平均每星期要吃89kg草,一只羊平均每星期要吃11kg草。小月家养了46头牛和46只羊,平均每星期要准备多少千克草?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89+11×46 B.46×(89+11)C.46×89×11【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应用意识.【答案】B【分析】先用89千克加11千克,求出一头牛和一只羊平均每星期吃多少千克草;再乘46,即可求出平均每星期要准备多少千克草,据此解答。【解答】解:46×(89+11)=46×100=4600(千克)答:平均每星期要准备4600千克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整数乘加混合运算解决问题,需准确理解题意。二.填空题(共3小题)4.(2025春 赫章县期中)计算38×(26﹣12),要先算 减法 ,再算 乘法 法,计算结果是 532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计算38×(26﹣12),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据此解答。【解答】解:计算38×(26﹣12),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38×(26﹣12)=38×14=532故答案为:减法;乘法;532。【点评】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计算。5.(2025春 安溪县期中)40﹣10=30,3×30=90,1200+90=129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1200+3×(40﹣10)=1290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文字题;推理能力.【答案】1200+3×(40﹣10)=1290。【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把减法放小括号里。【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40﹣10=30,3×30=90,1200+90=129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200+3×(40﹣10)=1290。故答案为:1200+3×(40﹣10)=1290。【点评】此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6.(2025春 万柏林区期中)一筐苹果连筐共重90千克,卖去苹果的一半后,连筐共重47千克,(除去筐)一筐苹果 86 千克,筐重 4 千克。【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86;4。【分析】一筐苹果连筐共重90千克,卖去苹果的一半后,连筐共重47千克,那么用90减去47就可以求出一半苹果的质量,然后再乘2即可求出苹果的质量;再用90千克减去苹果的质量,就是筐的质量。【解答】解:(90﹣47)×2=43×2=86(千克)90﹣86=4(千克)答:(除去筐)一筐苹果86千克,筐重4千克。故答案为:86;4。【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整数乘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判断题(共3小题)7.(2023秋 利津县月考)9×(40+60)=900 √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9×(40+60),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求出结果,再比较解答。【解答】解:9×(40+60)=9×100=900所以,原题正确。故答案为:√。【点评】含有算式的比较大小,先求出算式的结果,然后再比较解答。8.(2022秋 上思县期末)(72﹣35)×16÷4和(72﹣35)×(16÷4)的计算结果不相同。 ×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分析】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看结果是否相等即可。【解答】解:(72﹣35)×16÷4=37×16÷4=592÷4=148(72﹣35)×(16÷4)=37×4=148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同。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准确计算。9.(2016秋 射阳县校级月考)王老师带领班级的54个同学去动物园游玩,如果票价都是每人9元,买票一共需要486元. ×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综合判断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王老师带领54个同学去动物园游玩共1+54=55人.如果票价都是每人9元,用门票单价×人数计算出总价,再和486元比较判断即可.【解答】解:9×(54+1)=9×55=495(元)所以原题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主要依据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答.四.计算题(共1小题)10.(2023秋 河西区期末)用脱式计算下面各题。12×(135﹣125÷5)780÷[(92﹣86)×13]【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专题】运算能力.【答案】1320;10。【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乘法。(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解答】解:(1)12×(135﹣125÷5)=12×(135﹣25)=12×110=1320(2)780÷[(92﹣86)×13]=780÷[6×13]=780÷78=10【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能力。考点卡片1.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知识点归纳】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规则: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方法总结】在乘加乘减的学习过程中,乘加的解题思路,其实就是把问题分成“同数连加”加一个“其他数”,也就是比几个几多几。而乘减是需要运用“假设法”来理解,假设把那个“其他数”看成和“同数连加”是一样的加数,然后再去掉缺少的部分,其实就是比几个几少几。【常考题型】小明邀请3个好朋友来家做客,3个好朋友每人吃4块糖,小明自己吃2块,他准备15块糖够吗?答案:3×4+2=14(块)14<15答:他准备15块糖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0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培优)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docx 2.10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基础)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docx 2.10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进阶)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