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语文(五)(全国)试卷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语文(五)(全国)试卷及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五)
(适用范围:全国)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匀称(chèng)  暴晒   重峦叠嶂 (luán) 卢沟小月
B.翰林(hàn)   车澈  惟妙惟肖(xiāo)   自出心裁
C.斟酌(kān)   河堤  摩肩接踵(zhòng)  因地制宜
D.推崇(chóng)  跳蚤   别具匠心(jiàng)  长途跋涉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荧光 愚钝 筋皮力尽 热泪涟涟
B.劳禄 燥热 任劳任怨 和颜悦色
C.崎岖 蒙味 杳无消息 微不足道
D.轩昂 粲然 鹤立鸡群 藏污纳垢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档电视节目,内容惟妙惟肖,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的淋漓尽致。
C.看到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家长无动于衷,这是很不应该的。
D.古人在修建这些建筑时,借助山势,因地制宜,显示出了高超的建筑水平。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第12版《新华字贵》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意味着一些网络词语被更广泛地使用和接受。
B.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环境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
C. 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的“超优千号”杂交水程,平均亩产1004.83公斤,比预测亩产量多了约100公斤左右。
D. 有识之士认为,能否科学设计家庭作业是实现家校良性互动、家庭作业回归育人本位的重要条件之一。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群舞《摆出一个春天》由普洱市澜沧县文化馆、澜沧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创作演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荣获2020年第四届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并在2022年央视春晚上亮相。
①生动表现出拉祜人民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②该舞蹈取材于拉祜族传统民间舞蹈“摆舞”
③深受百姓喜爱
④通过一群美丽勤劳的拉祜少女踏歌起舞,鼓舞欢腾的情景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三峡》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 。
(4)《与朱元思书》中,写出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是: , 。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5分)
班级开展“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此活动。
7、为使“诚信”更加深入人心,各班级举办“人无信不立”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8、【严于律己思诚信】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践行“诚信”?请至少从两个方面作答。(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班级组织《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分享会,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9、阅读作品后,同学们被作品中人物的信仰所深深感动。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写出相应的人物。(2分)
从《红星照耀中国》中,我们汲取到信仰的力量。① 在早年求学期间,参加学生运动;出国留学期间,组建共产主义小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作为造反者遭到通缉。② 本来在国民党军队中拥有很高的军衔和地位,但他最终选择离开国民党,加入共产党。他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们有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信仰。
10、红军飞夺泸定桥时,迷信的四川军队嘀咕:“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你认为红军是什么?请阐述理由。(3分)
三、阅读(11~24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
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颔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
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士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
1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10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①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平日皆恂恂②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③,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嚣嚣:喧哗,吵闹。这里指沸沸扬扬。②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③不售:不中。
1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四时俱备_________ _ (2)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
(3)或好作诗古文_______________ (4)恐因愤激之久________________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

15、所谓“见字如面”,就是“读这封信的内容就像是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甲】【乙】两封书信“说话”的内容及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9分)
大脑也能永葆青春
①就在此刻,对,就是你阅读这段文字的此时此刻,你大脑里有一个神奇的过程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神经细胞正在你的大脑里生成。不管你是14岁、30岁还是70岁,这个神经细胞都在变成熟。它的树突和轴突不断延伸,树突接收神经信号,轴突则传出神经冲动……成了,读完上面几句话,新生成的神经细胞已经并入了你的神经网结。读完这篇文章,又会有十几个新的神经细胞并入神经网络参与积累新数据,包括这篇文章所传达的主要信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学教授约翰·曼的最新研究成果似乎为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画上了句号:在人的一生当中,大脑会持续不断地生成新的神经细胞,不论年龄。
②此前,科学家一直认为:在胚胎发育和孩童阶段,人的大脑迅速发育,而一旦过了青少年时期,就不再生成新的神经细胞了,最后我们的大脑无可避免的老化与僵化。
③事实果真如此吗?20世纪下半叶,凭借一项繁复而精细的技术,科学家就已观察到相反的现象。他们将胸苷的放射性相似物导入实验动物大脑内,这样形成的新神经细胞会携带这种放射性标记,在动物死后也可识别。这项技术证明,在多种成年动物大脑的不同区域,神经细胞的生成一直在进行着。
④然而这种技术在人类身上实验有局限性。约翰·曼和他的团队借助标注神经细胞的抗体,尝试在刚去世的人的海马体中寻找处于成型不同阶段的神经细胞。对14岁到79岁不等的28名死者大脑进行实验,终于在2018年5月公布重大研究成果。
⑤首先,与在其他物种身上的所见相同,人类的神经细胞生成并未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约翰·曼说:“或许我们出生时都携带着固定数量的神经前体细胞,若非疾病导致,这一储备可能要到80高龄以后才会枯竭。”
⑥其次,新神经细胞生成和活跃的位置,正是在海马体的齿状回(在学习时发挥作用的大脑构造)区域。研究证明,在人脑两侧的齿状回中,每天约生成1400个新的神经细胞。新的神经细胞对海马体的各种功能都产生重要影响,并参与认知再塑,之后就与原有神经细胞一同保障大脑的稳定。在生命的每一秒,这一过程都在持续发生,不知疲倦地应对着变化不休的环境,可见神经细胞持续生成能提高我们学习和适应能力
⑦再者,实验进一步探究出,影响神经细胞生成的因素很多,但是持续学习与充满刺激的外部环境,更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产生。除此以外,比如压力、体力劳动或饮食结构等,也会影响神经细胞的生成。
⑧因此,年长者虽然多几条皱纹,只要乐于接受外界信息,不断学习,他们的大脑一样永葆青春。
16、第①段中对阅读这篇文章时你大脑里“神奇的过程”的介绍有什么作用?(3分)
17、分析第⑤段中加点词“或许”的表达效果。(2分)
或许我们出生时都携带着固定数量的神经前体细胞,若非疾病导致,这一储备可能要到80高龄以后才会枯竭。
18、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在人脑两侧的齿状回中,每天约生成1400个新的神经细胞。新的神经细胞对海马体的各种功能都产生重要影响,并参与认知再塑,之后就与原有神经细胞一同保障大脑的稳定。
19、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阅读文章时新的神经细胞已经在你的大脑中生成并逐渐成熟。
B.科学家此前认为人的大脑发育一旦过了青少年时期就会停滞。
C.技术证明多种动物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细胞生成一直在进行。
D.齿状回中生成新神经细胞可以维持长期记忆,应对环境变化。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0分)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①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②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坠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③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像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④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出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⑤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多余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现。
⑥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徒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1943年4月作于四川客寓
(节选自《你的微笑》)
20、李叔同人物性格的突出特征是什么?文章是从哪几个阶段表现这个特征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③段中写李叔同在日本留学,引用了他写的《金缕曲》词,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简述文章第①段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说“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徒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请分析这句话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24、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我们一次次愉快地走进了“雨、青春、书籍、小说、音乐、孔孟文化、初中生活、风流人物”的世界。沉醉于其间,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千姿百态、兴味盎然的事物曾让我们。驰神往、流连忘返。如:昆虫、花卉、乒乓球、小提琴、集邮、兵器、民俗风情、科学小发明、户外旅游、亲情友谊……
请以“沉醉于_________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做一件事,我们往往要先确立一个目标,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活动(人们通常称之为“过程”),最后才能得到一定的结果。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有人认为“目标”最重要,而有人认为“过程”最重要,也有人认为“结果”最重要。你的看法呢?
请以“目标·过程·结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2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D
2、D (A.筋疲力尽 B劳碌 C蒙昧)
3、A
4、B
5、C
6、(1)山山唯落晖;(2)谁家新燕啄春泥;(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7、示例:诚信是人类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意思符合要求即可)
8、示例: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们要做到守时守信。在平时的作业中,要做到诚实面对。
9、周恩来;朱德。
10、示例一:我认为红军是人,他们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
示例二: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为打胜打仗会采取异乎寻常的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凶险的情形下过桥。
示例三: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们翻越数座大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奇!
11、D
12、‘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直的是烟,圆的是落日,和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几何图案;一‘直’一‘圆’描绘出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
13、(1)全,都。 (2)坠落。 (3)有的人。 (4)担忧,恐怕。
14、(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希望你们(诸弟)一定仔细思考我说的话并深刻反省自己呀!
15、【甲】文侧重描绘山川的自然之美,以此表明自己娱情山水的志趣。【乙】文侧重阐述戒除傲气、自满之气的道理(或:告诫诸弟为人处世的道理),表达自己对诸弟的殷切希望。
【乙译文】三房十四叔不是不勤读,只因傲气太盛,自满自足,便不能有所成就。京城之中,也有不少自满的人。有见识的人看见他们,不过冷笑一声罢了。又有当名士的,把科举功名看得和粪土一样,有的喜欢作点儿古诗,有的喜欢搞点儿考据,有的好讲理学,沸沸扬扬自以为压倒一切。有学识的人见了他们,认为他们的成就也没有多少,也不过冷笑一声罢了。所以我们用功,力求去掉傲气,力求戒除自满,不为别人所冷笑,才有进步。弟弟们平时都谨慎退让,但多年小考没有中,恐怕是因为愤激已久,以致产生骄惰的习气,所以特别写信告诫。希望你们(诸弟)一定仔细思考我说的话并深刻反省自己呀!(如果这样就)幸运极了!国藩手书。
16、(1)描述了阅读这篇文章时,新的神经细胞在大脑生成、并入神经网络参与积累新数据(大脑,持续不断的生成新的神经细胞)的过程。
(2)引出说明对象:(不论年少还是年长)大脑会持续不断的生成新的神经细胞。
(3)增强文章语言生动性(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7、或许,表示推测(不确定,猜测),起修饰限定作用。在文中说明了约翰曼对出生时都携带着固定数量的神经前体细胞这一结论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8、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新神经细胞的生成具有快速性、持续性,我们学习和适应能力因此得以提高。(或:与原有神经细胞一同保障大脑功能的稳定)
19、C
20、性格特征是“认真”。第一,青年时期在上海,好学上进,大展才华,认认真真做一个翩翩公子。第二,留学日本,刻苦钻研西洋文化,认认真真做一个将来报效祖国的留学生。第三,回国后,认认真真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回报给祖国的人民。第四,出家之后,更是认认真真做人,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
21、《金缕曲》一词表现了祖国当时惨痛的现实,表达了李叔同的爱国热情;表明热爱学习西洋文明是因为爱国,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22、点明文章主题:李先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引出下文,与下文具体内容相照应。
23、①李先生在福建泉州圆寂了,而作为学生的“我”再也无法与老师再续师生之缘,表达对老师去世的遗憾之情;②老师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教导永远记在学生心中,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怀念之情。
24、写作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