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第三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一、读·书(14分)1.(学科素养·文化自信)磅礴大气的古建筑匾额,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的两个匾额分别出自应县木塔和解州关帝庙。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匾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4分) A.字体秀丽端雅,表达了对应县木塔设计巧妙、建筑神奇的赞叹。B.字体龙飞凤舞,赞扬了应县木塔的高大、稳固。C.字体灵动飘逸,概括了关公的文才武略及品德。D.字体蚕头雁尾,赞扬了关公忠义、诚信的精神品质。甲:( ) 乙:( )A C解析 甲是楷书,字体秀丽端雅。乙是行书,字体灵动飘逸。2.(新考法·情境式默写)相聚宴饮是古人表达情意的重要方式,宴饮中创作的经典诗文饱含真情挚意,更承载着古圣先贤的气韵襟怀和人格志趣。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10分)(1)宴饮是山光水色中的纵情与自适。滁州城西南的琅琊山幽深秀丽,“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山水之乐, ”“苍颜白发 ,太守醉也”,欧阳修即使遭受贬谪,依然可以醉情于山水之间,醉情于同百姓的欢畅宴饮之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颓然乎其间者(2)宴饮是把酒言欢时的彷徨与进取。为了给李白饯行,朋友们准备了隆重的筵席,“金樽清酒斗十千, ”。然而李白“ ,拔剑四顾心茫然”。前路崎岖,歧途甚多,倔强自信的李白不愿表现出对人生的气馁,“ , ”唱出了他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3)宴饮是举杯独酌后的和解与旷达。不惑已至,面对政治上的失意,东坡写下“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与弟弟子由七年未见,中秋月圆,倍加思念。“ , ”既是苏轼对亲人的祝福,又是与生命的和解。又恐琼楼玉宇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二、读·思(26分)(一)3.思接千载品经典,探访圣贤求仁心。班级举办了“学习先贤·感悟生命”专题学习活动。(18分)【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醉翁亭记》)【晓其意·体会情感】(1)两文都流露出作者内心的隐隐不快。范仲淹提到滕子京被① ,暗含对仕途沉浮的悲慨;欧阳修自号为“醉翁”,② 却不在酒,说明心中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根据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4分)(2)两文都是写景、叙述终于情。“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是①“ ”,该句在文中承前启后,由景入贬谪 意趣(情趣)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情,引出下文迁客骚人之悲喜;“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意思是②“ ”,该句把景与情直接联系起来,点明文章中心,表现了作者洒脱的胸怀。(6分)【析其法·吸取精华】(3)遭贬谪辛酸悲凉,抬起头豪情万丈。读下面刘禹锡的诗,找出表现诗人豁达襟怀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解。(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句: 理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诗人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4)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两文是如何运用语言突出景物特点的。(4分)答: 【甲】文运用对偶句,如“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等等,为文章增色添彩。“衔”“吞”等动词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乙】文几乎全文用“也”收束句尾,一贯通篇,写景叙事循序渐进,灵动精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解析 (1)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意思是: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谪,贬谪。②“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意,意趣,情趣。(2)注意重点词的翻译。①重点词:览,观看,欣赏。物,景物。得无,表推测。②重点词:得,领会。寓,寄托。(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船旁边仍有千千万万的船只经过,病树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此处诗人以沉船、病树自比,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乐观看待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据此分析作答即可。(4)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析作答即可,注意体现语言运用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二)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魏主[注]用法虽严,然人有小过,常多阔略。尝于食中得虫,又左右进羹误伤帝手,皆笑而赦之。每出巡游及用兵,有司奏修道路,帝辄曰:“粗修桥梁,通车马而已,勿去草划令平也。”在淮南行兵,如在境内,禁士卒无得践伤粟稻;或伐民树以供军用,皆留绢偿之。常谓史官曰:“时事不可以不直书。人君威福在己,无能制之者;若史策复不书其恶,将何所畏忌邪!”(摘编自《资治通鉴》)[注]魏主:指北魏孝文帝。(1)查阅工具书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并结合语境,可以判断出“常多阔略”中“阔略”的含义是下面的第 个义项。(3分)(Y9103001) ①(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魏主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答: (示例)魏主是一个用法严明、宽以待人、爱惜民力、关心民生、严于律己的人。解析 (1)结合上下文“然人有小过”“皆笑而赦之”等内容可知,“阔略”的意思应为“宽恕,宽容”。(2)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概括即可,如根据“然人有小过……皆笑而赦之”可知他是一个宽以待人的人,等等。[参考译文] 孝文帝用法虽然严厉,但是如果别人有小过失,又常能宽容。他曾经在食物里发现了虫子,又有一次手下人进羹时不小心烫了他的手,他都笑着宽恕了他们。每次出外巡游以及用兵出战,有关官员奏告要修筑道路,他总是说:“简单修理一下桥梁,能通过车马就行了,不要铲除草地、填修平整。”他在淮南行军时,像在本国境内一样,严禁士卒们践踏损坏稻谷作物;有时要砍伐百姓的树木来供应军用,都留下绢帛作为抵偿。他常常对史官说:“当朝时事,不可不如实记载。皇帝的权势听凭自己,没有能制止他的;如果史官再不记录下他的恶行的话,那他还有什么可畏惧忌惮的呢!”三、读·写(60分)5.(学科素养·思维能力)为更好地朗诵古诗词,小文在幻灯片中插入下图作为背景。请欣赏这幅图,从内容和构思特点两方面简述小文选用它的理由。(10分) 答: 内容上:图中左侧画着江岸,岸上生着高大的垂柳,柳树下立着一只白鹤,一位渔翁撑着小舟行驶在江面上,远处是连绵群山,天空正飞过几只大雁,画面右侧竖行排列着“中华古诗词朗诵”几个字,与“朗诵古诗词”的目的十分契合。构思上:图中的江水、小舟、渔翁、垂柳、白鹤、群山、大雁等等,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画面和谐,能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画面右边的“中华古诗词朗诵”几个字突出主题,整幅图与朗诵古诗词的意境相吻合。解析 内容上,要观察构图要素,把握图中的江水、小舟、渔翁、垂柳、白鹤、群山、大雁等景物及“中华古诗词朗诵”几个字,明确画面内容。构思上,注意把握意象与画面的和谐统一,“中华古诗词朗诵”几个字彰显主题,与朗诵古诗词的意境相吻合。6.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15分)岳阳楼记汪曾祺①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②岳阳楼最初是唐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里,它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若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岳阳楼,不会有那么多人对它向往。《岳阳楼记》通篇写得很好,而尤其为人传诵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这位“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范老夫子的事迹大家也多不甚了了,他流传后世的,除了几首词,最突出的,便是这篇《岳阳楼记》和其中的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哺育了很多后代人,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呜呼,立言的价值之重且大矣,可不慎哉!③写这篇《记》的时候,范仲淹不在岳阳,他被贬在邓州,而且听说他根本就没有到过岳阳。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他没有到过岳阳,可是比许多久住岳阳的人看到的还要真切。岳阳的景色是想象的,但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却是久经考虑,出于胸臆的,真实的,深刻的。看来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思想。有了独特的思想,才能调动想象,才能把在别处所得到的印象概括集中起来。范仲淹虽可能没有看到过洞庭湖,但是他看到过很多巨浸大泽。他是吴县人,太湖是一定看过的。我很深疑他对洞庭湖的描写,有些是从太湖印象中借用过来的。④现在的岳阳楼早已不是滕子京重修的了。这座楼烧掉了几次。据《巴陵县志》载:岳阳楼在明崇祯十二年毁于火,推官陶宗孔重建。清顺治十四年又毁于火,康熙二十二年由知府李遇时、知县赵士珩捐资重建。康熙二十七年又毁于火,直到乾隆五年由总督班第集资修复。但是人们还相信这是滕子京修的那座楼。⑤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用一钉一铆、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⑥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滕王高阁临江渚”,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黄鹤楼在蛇山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宜俯瞰,宜远眺,楼在江之上,江之外,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则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楼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是洞庭湖。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楼与湖是一整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⑦夜读《岳阳楼诗词选》。读多了,有千篇一律之感。最有气魄的还是孟浩然的那一联。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化大境界为小景,另辟蹊径。许棠因为《洞庭》一诗,当时号称“许洞庭”,但“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只是工巧而已。写得最美的,还是屈大夫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话,把洞庭湖就写完了!(选自《湘行二记》,有删改)(1)【初识·散文共性】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请补充以下思维导图,体会散文的这一特点。(4分) 答案 ①纯木结构,逗缝对榫,精巧大方。②名人墨客登楼留下众多诗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2)【细品·散文个性】汪曾祺说:“在文风上,我是更有意识地写得平淡的。但我不能一味地平淡,一味平淡就会流于枯瘦。”下面的句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请试做赏析。(5分)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答: 句子看似平淡,实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更加突出了岳阳楼的地势特点,楼与湖成一个整体,别有一番风味,使读者如临其境,对岳阳楼的地势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3)【深悟·散文之神】有人认为汪曾祺的《岳阳楼记》旨在写景抒情,有人认为它旨在阐发哲思,也有人认为它两者兼具。你是如何认为的 请联系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答: (示例)我认为两者皆有。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全方面对岳阳楼进行了刻画,写出了它思想深刻、地势独特、结构精巧、文化厚重的特点,抒发了自己对岳阳楼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作者紧扣《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认为正是它使岳阳楼更加有名,表达了对创作的思索:文章应该表达深刻、透亮的思想,文以载道,这样文章才具有生命力。所以全文既有写景抒情,也有阐发哲思。解析 (1)由“全楼为四柱……落落大方”可概括出①:纯木结构,逗缝对榫,精巧大方。由“最有气魄的还是孟浩然的那一联……把洞庭湖就写完了”可概括出②:名人墨客登楼留下众多诗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2)洞庭湖不可能就在脚底,这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岳阳楼的地势特点,楼与湖成一个整体,别有一番风味。平淡的登楼感受加入了夸张的修辞,让读者对岳阳楼的地势特点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抓住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阐述自己的看法要立足于文章内容,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7.作文。(35分,含书写分3分)法国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殊不知身边也有美好与感动。或许是街角一树盛开的繁花,或许是疲倦时温暖的拥抱,或许是难过时几句鼓励的话语……发现身边的美好,心胸豁然开朗,生活柳暗花明。 请以《身边的 》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请务必先补全题目。[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要求以《身边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材料,审清题意,补全题目。根据“殊不知身边也有美好与感动”和“发现身边的美好”可知,“身边的”是强调“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而不为人们所注意”,故横线上可填写人、事、物或精神品质等等,由此可知本题适合写成记叙文。可选取自身经历进行写作,如所见的风景、与亲人朋友的相处等,也可谈成长道路上或学习生活中的感悟。写作时应将叙述与抒情相结合,采取恰当的写作手法,表达真情实感,注意贴近现实,避免空话套话。[例文] 身边的温暖停下脚步,向四周看,你会发现许许多多发生在你身边的温暖小事。门前的巷子里正在装煤气管道,一个个深蓝色的身影在坑道中进进出出。一位衣着朴素的妇人端着一只保温杯来到一个工人面前,说:“歇一会儿,喝点儿热水吧。”工人满是泥污的脸上立刻露出质朴的笑容。白色的水汽从保温杯口蒸腾而出,氤氲着两张柔和的脸。小路上,一位老爷爷正将自己手上的棉手套脱下,戴在身边的老奶奶冻得通红的手上,嘴里还在不停地埋怨:“怎么又忘了戴手套,都几十年了,这个老毛病怎么总是改不掉。”老奶奶咧着没牙的嘴,笑呵呵地看着老爷爷,脸上绽放出少女般羞涩的微笑。菜市场里,一对菜贩夫妇正在清点货物,他们身边一个胖嘟嘟的小孩坐在一辆三轮车上自顾自地玩着“开火车”。兴许是冻得实在受不了了吧,妇人直起身搓了搓快要僵硬的手。这时,小孩子跳下车,来到妇人面前,伸出他胖嘟嘟的小手,不停地摩挲着妇人的手,凑上去,对着那双粗糙的手呵了几口气,奶声奶气地说:“这样就不冷了。”妇人的眼睛顿时湿润了……放学的铃声一串串从校园中传出,不一会儿,大门口便出现了学生的队伍。渐渐地,队伍主干分成了支流,再渐渐地三五成群。孩子们脚下蹦着,口里聊着,眉儿舞着……对面的理发店里走出一位姑娘,撩一撩额前刚剪好的刘海,满身洋溢着青春的希冀。修车铺里,老师傅直起身,敲了敲刚刚装好的链条,伸出沾满油污的手,对着面前的学生做了个OK的手势,还调皮地眨了眨眼睛。路上,一个孕妇牵着丈夫的手,眼含幸福地瞧着路边欢笑着跑过的孩子们,又瞧了瞧自己的肚子,神情里满是对即将诞生的小生命的期待。不要再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烦恼,那或许是因为你只顾疾步前行,而忽视了身边的温暖。其实,幸福每时每刻都萦绕在你我身边。请稍稍停下你寒风中匆匆的脚步,在原地缓缓转身,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发现你从未留意过的那些身边的温暖。[点评]这篇文章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人生温暖的窗口,那就是——停下你匆匆的脚步,发现萦绕在身边的平凡的温暖:那递给工人的一杯开水、给老伴戴上的一副手套、给妈妈送上的一丝暖意、孩子们放学时的欢声笑语……一个个镜头如同一朵朵绽放的温暖之花,它们来自日常生活,却有着绚丽的颜色。文章叙述自然而随意,有一种平易又动人的力量。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