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一、默写题1.直接型默写。(1)溪云初起日沉阁, 。 (许浑《咸阳城东楼》)(2)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行香子》)(3)倚东风, 。小园几许, 。 (秦观《行香子》)山雨欲来风满楼 正莺儿啼豪兴徜徉 收尽春光(4)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5)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6)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晓镜但愁云鬓改 蜡炬成灰泪始干 却道“天凉好个秋”2.理解型默写。(1)李商隐《无题》中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 。(2)许浑《咸阳城东楼》中暗写唐朝政治腐败,政局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诗句是: , 。(3)《行香子》中从色彩的角度描绘春满小园的诱人图景的句子是: , , 。词中的“ , , ”描绘了一幅莺歌燕舞、蝴蝶翻飞的景象。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有桃花红 李花白 菜花黄 正莺儿啼 燕儿舞 蝶儿忙(4)李商隐《无题》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自己惆怅而又伤感的诗句是: , 。(5)后人常用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 , ”来表示年少时的无忧无虑或感叹年少时的不谙世事;而词中的“ ”则常常被用来表示无端愁闷的情绪。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二、选择题3.(河南洛阳洛宁期中)下列选项中,对李商隐的《无题》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愿望的追求。B.首联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百花残”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悲凉气氛。DC.颈联中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但愁”“应觉”均是诗人猜测之语,担心、怜惜之情尽显,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真切动人。D.“蓬山”“青鸟传信”两个典故寄托作者的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无须伤怀。解析 “蓬山”“青鸟传信”是指两人相隔很远,只能期待青鸟去传递消息。“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无须伤怀”说法错误。4.下列对李商隐的《无题》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颔联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而“泪”字语意双关,表面上是指“蜡炬”燃烧时流下的蜡油,实则指相思之泪。B.颈联主要写自己被相思折磨,深夜不能成眠,只觉月光寒冷,更添愁苦,以至于早起照镜发现自己容颜憔悴,鬓发斑白。C.尾联写因相思深切,而又无望相会,只好请青鸟使者为自己B传情达意、殷勤探望,更增添了相思的悲苦与无奈。D.全诗共两层:前四句写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诉说难舍难分的感情,后四句写男主人公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解析 颈联是猜测对方的相思之情,并非“自己”。5.下列对许浑的《咸阳城东楼》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地点——咸阳城楼,远望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家乡长江中的汀洲。B.颔联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局势的形象化勾画。C.颈联写鸟飞、蝉鸣、绿芜、黄叶,写出了山雨欲来时城楼周边生机勃勃的情景。D.尾联写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蕴含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C古伤今的悲凉。解析 绿芜、黄叶渲染出了萧条凄凉的意境,诗人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生机勃勃的情景”说法错误。6.下列对许浑的《咸阳城东楼》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扣题,抒情写景。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颔联两句写晚眺近景,其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为千古名句,只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摹。C.尾联一个“流”字,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熔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BD.这首诗写秋日登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解析 千古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7.下列对秦观的《行香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B.词的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片则描写农家小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儿翻飞的迷人春色,上下片动静结合,给人以明快之感。C.下片“远远围墙”四句,作者的视野由远及近。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意,引人遐想。CD.本词运用白描的手法和浅近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醉人的田园春景。解析 下片“远远围墙”四句,作者的视野是由近及远。8.下列对《行香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绿树环绕,水满池塘,阳光明媚,春风浩荡。词人徜徉在田园中,见百花争艳,竞相开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B.词人纵目远望,隐约可见围墙茅堂,酒旗飘扬在水岸桥边。美景悦心,走过山冈,信步野外,莺啼,燕舞,蝶忙,共同弹奏着初夏的乐章。C.这首词用白描的手法和浅近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醉人的田园美景。用语流转自然,给人以明快之感。D.本词运用了白描和动静结合的手法,颇富动感地描绘了词B人乘兴徜徉所见的朴质、自然的村野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解析 这首词描绘的是春天的田园风光。9.下列对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登高说愁”为议题,写出了少年与老年两种人生感受。少年时代,不谙世事,喜欢登高,为写“新词”,没有愁苦,勉强“说愁”;年老以后,历尽世事艰难,满腔愁苦,却无从诉说。B.“少年”“爱上层楼”是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但后来尝遍了愁的滋味却说秋天很美好。C.“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意思是:心中充满了愁苦,却无A处诉说,只好找个话头,说说这天凉的秋天吧!D.词人以“愁”为线索,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抒发了复杂的心情。从整首词来看,词人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存亡的报国之愁。解析 这首词以“登高说愁”为议题,写出了少年与成年两种人生感受。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