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朱德的扁担(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朱德的扁担(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5.朱德的扁担
走进革命先辈的故事
任务2
探秘扁担背后的故事
活动1:
了解扁担背后的故事
第一课时
朱德的扁担
15
1928年的井冈山,山路崎岖、物资匮乏,一支扁担挑起了战士们的生命线。这根扁担的主人就是朱德。他白天与士兵并肩挑粮,夜晚伏案谋划战局。今天,让我们透过这根扁担,读懂一位领袖“与民同苦”的初心。
人物简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zhū
字源识字法
“朱”解释为“赤心木”。《山海经》:“有树赤皮支干,青叶,名曰:朱木。”因为这种树是红色的,所以“朱”指“红色”。
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
猜一猜
扁担
扁 担
“担”在这里读轻声
biǎn
dɑn
1 课文读一读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它的音节,再多读几遍。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生字以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 词语认一认
zhū dé
朱德 扁担 同志 队伍 敌人
根据 抽出 陡峭 鞋子 心疼 敬爱
biǎn dan
tóng zhì


gēn jù
chōu
dǒu
xié
téng
jìng
3 课文理一理
认真读课文,根据导图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
大家
用扁担挑粮食
藏扁担
写上“朱德的扁担”
朱德经常和战士们( )。战士们把他的扁担( )。后来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 )”五个字。大家看到后,越发敬爱他了,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一起去挑粮
藏了起来
朱德的扁担
4 生字写一写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tóng
结构:半包围
部首:冂
笔画:六
组词:相同 不同
先写外再写内
笔顺:
zhì
结构:上下
部首:心
笔画:七
组词:同志 志向
心字底卧钩有弧度,第二点稍高,写在竖中线上
上窄下宽,“士”上横长下横短
jūn
结构:上下
部首:冖
笔画:六
组词:军人 军队
“冖”宽扁覆盖“车”
“车”第二笔撇折的折段在横中线下侧,第三笔横宽于“冖”,末笔竖在竖中线上

结构:左右
部首:舌
笔画:十
组词:敌人 敌军
撇捺舒展
笔顺:
cháng
结构:上下
部首:巾
笔画:十一
组词:常常 经常
扁宽盖下
笔顺:
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试着讲一讲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朱德的扁担
15
复习导入
朱德  扁担  同志  带领  山冈
敌人 根据 抽出 宁静 穿鞋
心疼 敬爱
读一读,认一认。
活动2:
探秘扁担背后的领袖精神
5 词句品一品
读第1自然段,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时间
人物
地点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点明了井冈山周边敌我斗争的严峻形势,为艰苦挑粮作铺垫。
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合了
资料链接
当时红军遭到了敌人的围攻,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不仅要加紧练兵,从军事上作好准备,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储备足够的军粮。但是“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说明当时环境非常危险,红军下山挑粮可谓困难重重。
指导朗读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朗读首句时要暗含喜悦,以突出两支队伍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朗读画线句子时,要重读强调,突出井冈山根据地当时的严峻形势。
/
/
/
根据下面的停顿划分,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敌人在不远处,红军会遇到哪些危险呢?请大家说一说。带着感受齐读第2自然段。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为什么要挑粮?
挑粮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路程远
路难走
路途险
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挑粮困难重重,为什么大家都“争着去”呢?
大家争着去挑粮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危险、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勇气和热情以及团结互助的大无畏精神。这为后面朱德同志也争着挑粮埋下伏笔。
根据下面的提示,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重读,突出下山挑梁的重重困难。
略作停顿,以突出后边的“每次”“争着去”
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朱德挑粮的句子,体会其精神。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朱德的装束同战士们一样朴素。
表现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读出敬佩之情
草鞋
斗笠
仿照短语类型,互相说一说同桌的样子。
挑着
穿着
戴着
草鞋
斗笠
粮食
选一选,连一连,读一读。
文中还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找一找,看看能找出几个。
带领队伍 巩固根据地 储备粮食 藏起扁担
照样子,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
打着雨伞、穿着雨衣、弹着钢琴
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为什么大家要把他的扁担藏起来?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
读出担忧、心疼之情
朱德同志夜以继日地工作,万分辛苦。
饱含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和爱护。
资料拓展
朱德同志不是一名普通的战士,而是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军长。白天,他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晚上,战士们都休息了,他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有时一工作就是一夜啊。
战士们心疼朱德同志,一定会劝他不要去挑粮了,假如你就是战士,你来劝劝。
挑粮山高路陡,朱德同志你不要去了;
朱德同志的年龄比我们大,你好好休息;
朱德同志,你肩上还有更重的担子……
自己的扁担找不到了,朱德同志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朱德同志用这种委婉而巧妙的方式,告诉战士们不要再藏他的扁担了,同时也表达了他与大家同甘共苦的决心。
没想到的意思,后面稍作停顿。
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读出敬重与爱戴
战士们被朱德同志的人格和精神感动着,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不再藏他的扁担了。
结合字源识字
“敬”是会意字。金文左边表示“口”,中间表示牧羊人,右边表示手执鞭,合起来表示牧羊人手拿鞭子,口中吆喝,警告羊群不要乱跑。本义是警告,慎重,引申为尊重。
讨论交流:你觉得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
朱德同志
不搞特殊
以身作则
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6 一起来总结
7 生字写一写




独体结构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fēi
结构:左右
部首:非
笔画:八
组词:非常 是非
横画间距均匀
笔顺:
měi
结构:上下
部首:母
笔画:七
组词:每天 每个
横画较长
笔顺:
zhàn
结构:左右
部首:戈
笔画:九
组词:战争 战斗
左紧凑右舒展
“戈”的斜钩从竖中线起笔,写至右下格向上提
shì
结构:独体
部首:士
笔画:三
组词:士兵 战士
首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竖修长笔直,写在竖中线上,末笔横较短
dài
结构:半包围
部首:十
笔画:十七
组词:爱戴 穿戴
“共”的两横平行,下横略长,竖画对齐
“戈”斜钩舒展,撇勿丢
笔顺:
练一练
一 梳理小走廊
这篇课文写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表现了朱德同志 、与战士们 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和 。
同甘共苦
敬爱
以身作则
大家见了,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从此,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朱德同志与我们同甘
共苦,一点架子也没有,真是位好军长
战士们看到朱德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心
里会怎么想?
二 超级表达室
板书设计
朱德的扁担
朱德
战士
朱德
藏扁担
另找扁担写上字
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与战士们一起挑粮
1.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挑粮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