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8 刘胡兰(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写7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具体语句体会刘胡兰的英勇不屈。(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反、村”等5个字,会写7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刘胡兰牺牲的过程。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 出示伟人题词,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毛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师讲述:刘胡兰与黄继光、董存瑞等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一样,为了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你们想听刘胡兰的故事吗?想知道毛主席为什么给刘胡兰写挽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刘胡兰》。(板书:刘胡兰)2. 介绍刘胡兰:课件出示刘胡兰的图片及资料。3. 学习“刘、兰”两个字:指名读词语“刘胡兰”,读准“刘、兰”两个字。4. 教写“刘”字。注意观察这个字,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教师范写生字,边写边指导“刘”字,左边的“文”,捺变成了点。学生描红,练写。展示评价,交流重写。【设计意图】先出示毛主席题词,再引出课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Ⅱ 初读课文,读准读顺1. 学生初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 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新词。(2)读生字,识记。形近字比较:兰——羊 派——旅加一加:“文”加“刂”是“刘”。Ⅲ 由情入理, 感知内容1. 自由朗读:学生边自由朗读课文,边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2. 连读全文: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1)课件出示刘胡兰的事迹。(2)课文写了什么内容?预设: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刘胡兰坚贞不屈,死也不说出谁是共产党员,最后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简介刘胡兰事迹,概括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具体分析打下基础。Ⅳ 精读感悟,品文释疑1. 读第1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刘胡兰是在什么时间被捕的?(1947 年1 月12 日)(2)刘胡兰是因为什么被捕的?(被叛徒出卖)2. 读句子,说说带点词的意思。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出卖”是什么意思?预设:课文中是指叛徒贪生怕死,向敌人供出了刘胡兰。Ⅴ 观察交流,学写生字课件出示生字:反、村、由、于、员。1. 观察生字的书写特点,交流。2.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书写“村”。3.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4.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规范的字,相互借鉴。5.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设计意图】书写指导遵循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步骤,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书写习惯。6. 课堂小结:学习了《刘胡兰》,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从中感受到了刘胡兰视死如归的精神。7. 课后作业:(1)抄写本课所学的生字。(2)建议完成《典中点》第1 课时的练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被、声”等5个字。2.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具体语句体会刘胡兰的英勇不屈。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 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谈话导入:1947 年,在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仅15 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出示刘胡兰像)敌人对她用尽了酷刑,刘胡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当着乡亲们的面用铡刀杀害了她。毛主席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把挽词板书在黑板上)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刘胡兰被捕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Ⅱ 品文析句,感悟刘胡兰的精神1. 学习第2 自然段。(1)自由读,指名读。(2)师生练习朗读第2 自然段,注意感情投入。①师生合作读:师引读“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此时,刘胡兰说什么?生齐读:“我不知道!”(板书:收买 不知道)②学习词语“知道”,请学生认读,读准字音。“道”是什么结构?(半包围结构)什么偏旁?(走之旁)你能给“道”组词吗?(道路、道理……)③师:当敌人威胁她,要枪毙她时,她是怎么回答的?生齐读:“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板书:威胁 就是不知道)④师:当敌人“把她打得鲜血直流”时,她又是如何表现的?生齐读:“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板书:毒打 不动摇,像钢铁)⑤师: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读读第2 自然段,致敬刘胡兰。(3)读完第2 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吧!预设:刘胡兰太伟大了!敌人用金钱收买,她不为所动,敌人又改为威胁,她也毫不屈服,小小年纪,太了不起了!2. 学习第3 自然段。(1)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①学习词语“民兵”,齐读,读准前鼻音“民”,后鼻音“兵”。师讲解:“民兵”是指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的人民武装组织。②“ 民”这个字是独体结构。你能给它组词吗?(人民、农民、民众……)③你认识和“兵”相似的字吗?(乒、乓)你都知道哪些“兵”?预设:步兵、炮兵、防空兵……④学习词语“血淋淋”,指名读,注意读准多音字“血”,在这里读“xiě”。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血淋淋”是什么意思。(鲜血不断地流的样子)⑤敌人为什么要当着乡亲们和刘胡兰的面铡死那六个民兵?(为了震慑大家)(2)面对无比残忍的现实,刘胡兰被吓倒了吗?屈服了吗?(没有)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①学习词语“挺起胸膛”,指名读词语。我们一起做一下“挺起胸膛”的动作吧!学生表演“挺起胸膛”的动作。②学习生字“杀”,请学生读,读准翘舌音。③面对血淋淋的现实和敌人的威逼,刘胡兰挺起胸膛说:齐读“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预设:这句话体现了刘胡兰的从容镇定、毫不畏惧、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精神。④指导朗读:把对刘胡兰的敬佩之情读出来。(3)找出表示刘胡兰视死如归的语句。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①学习词语“烈士”,指名读词语。认读生字“烈”,这个字的偏旁是什么?(四点底)带有这样偏旁的字你还能说几个吗?(黑、煮……)你能给“烈”组词吗?(烈士、壮烈、激烈、热烈……)什么是“烈士”? ( 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②圈出表示刘胡兰动作的词语。(挺起、迎着、踏着、走到)(板书: 铡刀 挺、迎、踏、走)说一说,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刘胡兰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对于残酷的现实毫不畏惧。③你想对刘胡兰说些什么?预设:刘胡兰,我佩服你,你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战士!④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读读这句话。(4)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还不到十五岁。学习词语“牺牲”,指名读,联系课文,说一说“牺牲”是什么意思。(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你从“还不到”中读出了什么?作者对年纪轻轻就牺牲的刘胡兰感到无比可惜和痛心,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无比敬佩之情。指导朗读:让我们也带着无比惋惜的心情和对刘胡兰的敬佩之情读读这句话。3. 学习第4 自然段。课件出示毛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说说你的理解。指名读,齐读。预设:题词的意思是,刘胡兰活着的时候就是个伟大的人物,她死得其所,死得光荣。表现了毛主席对刘胡兰的赞赏之情。小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八个大字是毛主席为刘胡兰题的词。让我们齐声朗读这八个大字,致敬伟大的女英雄吧!齐诵: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板书: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设计意图】学习课文,边读边理解体会,抓住关键语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Ⅲ 观察交流,学写生字课件出示生字:被、声、岁、消、息。1. 观察生字的书写特点,交流。2.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书写“息”。3.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4.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规范的字,相互借鉴。5.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Ⅳ 课堂小结及作业1. 课堂小结:同学们,有千千万万像刘胡兰这样的先烈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献出了他们的宝贵生命。他们的血不会白流,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2. 课后作业:(1)推荐阅读《点拨》读书阁中的相关内容。(2)建议完成《典中点》第2 课时的练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紧紧围绕“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这一问题展开。刘胡兰在敌人的利诱、威逼、暴力殴打面前,毫不屈服,就是在敌人的铡刀面前,也毫不胆怯。教学时抓住“收买、威胁、牺牲”等关键词语,以及关键语句,让学生体会刘胡兰英勇不屈的精神,并能将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不足之处:评价要再多元一些,多一些鼓励和欣赏,过渡语再自然生动些。刘胡兰(敌人) ( 刘胡兰)收买 不知道威胁 就是不知道毒打 不动摇,像钢铁铡刀 挺、迎、踏、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3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