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 题 语文园地二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初步了解《数九歌》大意。 思维能力: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审美创造: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背诵民谣《数九歌》。
【课前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由儿歌、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和查字典练习三个部分组成。教材先安排一首儿歌让学生自主朗读,引出话题:“读书的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接着借助“诚”字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在此基础上通过分项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部首查字法。编排“用部首查字法查查下面的字”这一练习,旨在引导学生将查字典的方法真正落实到阅读实践之中,养成遇到不认识的字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民谣《数九歌》。 “我爱阅读”编排了一首表现农历时序的歌谣《十二月花名歌》,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正月至腊月十二个月中开花的花名和特点。
【教学目标】 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 3.背诵民谣《数九歌》。 4.阅读《十二月花名歌》。 5.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
【教学重点】 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 3.背诵民谣《数九歌》。 4.阅读《十二月花名歌》。 5.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课前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查找了解关于花的资料,学生准备好字典;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拿出一本字典,师生共同回忆一年级时学习的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 2.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音序查字法? 教师小结:当我们写话时遇到不会写的字,知道它的读音,就可以通过音序查字法来查找这个汉字。 二、示范指导,学习新法 1.教师出示课本中的儿歌,学生自主尝试朗读。 2.指名学生说说在这首儿歌中有哪些字不认识。 3.以“狐”为例,教师示范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遇到不认识的字,如“诚”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来解决。(教师板书:部首查字法)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翻开字典,跟随老师的指导一起查找: (1)要查“诚”的读音,先要确定这个字的部首是“讠”,再数数“讠”的笔画,共2画。 (2)在“部首目录”里的“2画” 中找到部首“讠”和它所在的页码。 (3)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讠”部。再数数“诚”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笔画数的位置找到“诚”字和它在正文中的页码。 (4)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诚”字了。 4.出示部首查字法口诀,帮助学生记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5.鼓励学生读一读小儿歌,交流儿歌每一句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适当讲解指导,确保每一位学生理解并记住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自主识字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几页。 2.指名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订正,提醒学生一定要明确部首,数清除部首外还有几画。 3.学生使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查“恨、假、漠、富、饥”,完成第2题的表格。 4.在学生自主查字典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 5.指名学生汇报,教师鼓励学生说清自己查找的过程,巩固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6.学生齐读儿歌。 四、课堂小结 出示口诀,趣味归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民谣《数九歌》,理解其中蕴含的气候知识,感受民俗文化。  2.阅读《十二月花名歌》。 3.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背民谣 1.练读歌谣。(板书:《数九歌》) (1)学生借助拼音,练习朗读,读准字音。 (2)教师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4)学生自由朗读,要读通顺。 2.了解数九的中国传统文化。 (1)教师讲解: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这就是所谓的“九”,过了九个“九”,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2)师生合作读,引导发现数九歌中每一句中气候的不同。 (3)引导交流:在数九歌中,结合自身体验,你对哪些气候有了解? (4)教师适时点拨。 3.背诵歌谣。 (1)引导多种形式练读:齐读——男女对读——师生对读——同桌对读 (2)个人对照图画试背歌谣。 (3)同桌互相拆句接续背诵。 (4)指名全班背诵。 二、学习“我爱阅读” 1.教师引入: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鲜花盛开,你们知道不同的月份,都有哪些花开放吗?赶紧读一读《十二月花名歌》吧! 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教师板书课题:十二月花名歌) 2.播放范读。 3.指名学生分句朗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相机正音,强调“正月”的“正”是第一声,“正上妆”的“正”是第四声,并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指导学生将句子读正确,读流畅。 4.解读“冬月”指的是阴历的11月份,“腊月”指的是阴历的12月份。 6.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将花名与图对应起来,教师提醒学生插图上的各种花从左上方到下方再到右上方,是按照月份顺序排列的。 7.指名学生交流喜欢图中的什么花,这种花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喜欢。 8.教师多媒体播放山茶到寒梅这十二种花的图片,给予学生进一步直观的认识。 9.思考:读完了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10.全班拍手齐读儿歌。 11.出示《十二蔬菜歌》,引导学生拓展学习:这是农谚歌谣,形象地写出了不同的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当中不同的生长特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在语文园地里欣赏了美丽的田园风光,认识了十二种花,还了解了它们的主要特点,收获可真多。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希望小朋友们能多和家人一起走进自然,亲自去感受它的神奇和美丽。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部首查字法 数九歌 十二月花名歌
【教学反思】 本次语文园地中,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学生学习“查字典”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儿歌,画出儿歌中不认识的字,为下面的练习第②题做准备。然后引导学生读泡泡中的句子,了解部首查字法的用处,接下来按照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学习部首查字法。最后完成下面的三道练习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 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