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下列诗句中,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某实践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若干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装置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实验鼠妇应该放在纸盒的中央C.纸盒底部两侧的土质应一致D.为减小误差,应多次实验并求平均值3.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南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主要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有多种乔木分布,动物种类丰富。该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是( )A.淡水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应了三种动物的捕食关系,其中群体数量最少的是( )A.螳螂 B.蝉 C.黄雀 D.数量一样多5.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己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及生态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上层和岩石圈C.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D.保护生物圈才能保障生态安全6.小郑同学制作了水生态瓶,瓶内放置的材料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生态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瓶中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B.小鱼扮演了消费者的角色C.生态瓶中小鱼数量不宜过多D.生态瓶放在阳光下能延长其维持时间7.香椿苗是香椿树种子所发的苗芽,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处理后的嫩茎和叶可凉调亦可烹炒。香椿苗的食用部位是由香椿树种子中的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A.子叶 B.胚芽 C.胚轴 D.胚根8.宋河粮液产于古宋河之滨枣集镇(今鹿邑县宋河镇),历史悠久。该酒采用优质高粱和小麦为原料进行酿造,发酵时,高粱种子(如图)中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主要是( )A.① B.② C.③ D.④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能依靠发达的根系牢牢地“咬定青山”的原因是根尖有( )A.根冠 B.分生区C.伸长区 D.伸长区和分生区10.香蕉组培苗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香蕉种苗,相比传统吸芽苗具有多种优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B.只能选择香蕉的茎尖组织进行培养C.香蕉组培苗是一种脱毒种苗D.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优良的香蕉种苗11.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时,绘制的同一植株的两朵花在生长发育期间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曲线不符的是( )A.曲线a是子房发育的结果B.在A点时,花瓣等逐渐凋落C.曲线b可能是施肥不足造成的D.植物结果必须经过传粉、受精12.杜仲的树皮是名贵中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甚至致树死亡,主要原因是剥皮切口太深会使( )A.树失去树皮的保护作用B.水和无机盐无法向上运输C.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根得不到营养D.形成层功能被破坏,伤口无法愈合13.如图是某种状态下的根毛细胞,箭头方向表示水的流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根毛细胞处于吸水状态B.施肥过多可能出现图示现象C.根毛细胞位于根尖的伸长区D.根毛细胞内无液泡和叶绿体14.炎炎夏日,人们往往喜欢进入山林中纳凉避暑,这是因为植物能通过__________提高周围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 )A.蒸腾作用 B.吸收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15.植物参与水循环的两种主要形式是( )①吸收水②储存水③合成水④散失水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6.我们使用的教材书主要是由植物纤维(一种有机物)制作而成的,这些植物纤维的合成与以下哪一项无关( )A.土壤中的水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大气中的氮气 D.太阳17.将正在萌发的种子装入密闭的保温装置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装置中的温度与氧气含量,并绘制成坐标图。下列坐标图能正确反映温度(X)和氧气含量(Y)变化的是( )A. B.C. D.18.5月至8月是荔枝大量成熟上市的时间,荔枝在进行采摘后常在3℃-5℃的低温环境下储存及运输,其主要目的是( )A.抑制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C.促进有机物合成 D.促进有机物分解19.大棚种植可以使人们品尝到反季节果蔬,同时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下列种植技巧中利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A.部分作物剪枝除芽 B.定期进行松土C.葡萄搭架种植 D.清除害虫和杂草20.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其重要作用不包括( )A.提供木材 B.防风固沙C.涵养水源 D.改善生态环境二、综合题21.稻鸭共作是一种复合生态农业体系。它利用雏鸭旺盛的食欲,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地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杂草作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将 转化为化学能,供给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2)在该生态农业模式中,动物粪便和秸秆中的有机物被 分解为无机物回到环境中,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提高了生态效益。(3)写出包含鸭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不考虑人)。根据鸭的食物组成分析,鸭属于 (填食性)动物。(4)与传统农业模式的农药除虫相比,该生态农业模式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能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强生态系统的 能力。22.2025年4月2日,由洛阳日报社等14家媒体共同策划发起的“十四省名城联动千万里国色芳华”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牡丹为纽带,展现了中国多地文旅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下图为牡丹叶片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及叶片横切面显微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春天是牡丹的生长旺季,需要保证充足的水供应以支持新梢萌发和花芽分化。根尖吸收的水先运输到叶片,再通过图3中的[③] 运输到叶肉细胞。新梢即新生的茎和叶,它是由 (填芽的类型)发育而来的。(2)当太阳升起时,牡丹叶片上的[⑤] 张开,空气进入叶片内部,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 (填字母)。有机物的制造主要发生在叶肉细胞的 (填“甲”或“乙”)中。(3)秋季,选取当年生嫩梢,经处理后插入湿润的土壤中,能快速培育新的牡丹幼苗。这一繁殖方式被称为 。三、资料分析题2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根据世界气象组织2025年5月28日发布的最新气候报告,预计2025年至2029年间将有80%的可能出现有记录以来“最暖年份”,也就是说,这五年中至少有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2024年刚创下的纪录。资料二:今年夏季,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高温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当气温超过作物生长发育所能承受的上限温度时就会发生热害,造成作物结实率降低、空秕粒增加、灌浆期缩短、千粒重下降。资料三:近年来,我国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绿色转型,增强气候韧性,为应对全球气候挑战贡献中国力量。(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使大气中 (填气体名称)浓度持续升高,引发全球气候变暖。(2)资料二中极端高温的环境会使粮食产量下降,由此推测极端高温会 (填“抑制”或“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3)高温往往伴随着干旱。一般来说,干旱地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湿润地区的少,这说明 是影响生物分布的决定因素之一。(4)我国一方面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达到减少 (填“碳吸收”或“碳排放”)的目的;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覆盖率,这是因为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5)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点即可)四、实验探究题24.在学校开展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豫体验了南瓜的种植过程。他的实践记录如下,请将该记录补充完整。(1)种植:将若干粒南瓜种子播种在花盆土壤中,先用保鲜膜覆盖花盆表面,后在其上戳若干小孔(如图),促使种子萌发。戳孔的目的是为南瓜种子的萌发提供 。(2)移栽:在南瓜伸蔓期前期,选择一个阴天的黄昏,将一株健壮的南瓜苗去掉部分叶片,带着土坨移栽到校园试验田中。这种方法既能够降低幼苗的 作用,又减少了对幼苗 (填器官名称)的损伤,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3)开花:南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花冠黄色,雄花的生殖结构只有雄蕊,雌花的生殖结构只有雌蕊。人工授粉可以提高南瓜的结果率,操作时要将花粉涂抹到 (填图2中的序号)上。(4)结果:在果实膨大期,适量增施 (填“氮”“磷”或“钾”)肥,促进有机物的形成和运输,使南瓜又大又甜。剖开成熟的南瓜,发现有多粒种子,它们由 发育而成。25.冬春季节,由于阴、雨、雪等天气的影响,大棚内光照不足,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某科研团队为探究不同补光方式对草莓植株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内)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在实验田中设置三个草莓大棚,标号为1号棚、2号棚、3号棚。步骤二:1号棚采用100W的LED灯补光、后墙悬挂反光膜;2号棚采用400W的高压钠灯补光、后墙悬挂反光膜;3号棚不采取补光措施,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步骤三:每个棚均保持常规田间管理,分别在0天、21天、42天检测各大棚草莓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并记录,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不同补光方式对草莓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 。(2)【制订并实施计划】3号棚起到的作用是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经过42天的补光后, 中草莓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两种补光条件下草莓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均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3号棚。由此可见,种植草莓时可通过适当 来提高产量。(4)【进一步探究】若后期要继续探究土壤湿度对草莓结实率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了300株健康且生长状况一致的草莓苗进行如下处理,请你补全实验记录。组别 温度 土壤湿度 结实率① 昼25℃/夜10℃ 60%-70%之间 95%② 昼25℃/夜10℃ 70%-80%之间 75%③ 80%以上 50%参考答案1.B2.A3.D4.C5.B6.A7.B8.C9.D10.B11.C12.C13.B14.A15.D16.C17.C18.B19.C20.A21.(1)光能(2) 分解者(或腐生细菌和真菌) 循环(3) 杂草→害虫→鸭(水稻→害虫→鸭) 杂食(4)自我调节/自动调节22.(1) 叶脉 叶芽(2) 气孔 a 甲(3)扦插23.(1)二氧化碳(2)抑制(3)水(4) 碳排放 碳-氧(5)绿色出行;节约用电;植树种草;爱护绿护绿等24.(1)充足的空气(2) 蒸腾 根(3)②(4) 钾 胚珠25.(1)不同补光方式对草莓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有影响(2)作对照(或形成对照)(3) 1号棚 高于 补光(4)昼25℃/夜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