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的社会化课件( 24 张ppt+内嵌视频 ) 2025-2026学年人教统编版(2024)初中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人的社会化课件( 24 张ppt+内嵌视频 ) 2025-2026学年人教统编版(2024)初中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2.1 人的社会化
2025年5月9日,保靖民族中学高一年级师生徒步10公里至泗溪河畔,在水田里弯腰插秧、协作劳动。学生们从“泥浆没过脚踝时的惊呼”到“两两搭档调整秧苗间距”,在汗水中学习农耕技能;从“远足时主动帮同伴背水” 到“厨艺比拼中分工炒菜”,在互助中领悟责任担当。家长蹲守田边指导农事,老师化身 “田间导师”,将课本里的“劳动光荣”转化为掌心的老茧、腿上的泥点,让“社会化”从抽象概念变成可触摸的成长印记。
“从‘会读书的学生’到‘会插秧、懂协作的社会人’,是什么在悄悄改变他们?”
1.知晓社会化内涵,理解个人通过学习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及扮演社会角色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2.结合小志多重角色担当,树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认同在社会化进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
3.通过对小志校园与社区活动的探讨,提升观察归纳能力,能从具体生活场景中提炼社会化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小志的成长社会化时间轴
学习使用餐具
2010
2017
成为少先队员
2023
给家长炒菜
2025
成为志愿者
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力气都不能使她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她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四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学会了几句话。在最后的三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也不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方向“进化”时,早早地死去了。据狼孩的喂养者估计,卡玛拉死时已16岁左右,不过,她的智力只及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狼孩卡玛拉 vs 正常儿童发展对比表
维 度 卡玛拉 小志
语言能力
行为规范
社交能力
8 岁仅能发出模糊音节
4岁掌握1000+词汇
用手抓食、随地躺卧
用餐礼仪、公共场合守秩序
怕人,无法建立情感联结
有朋友,能协商解决冲突
1.卡玛拉回到人类社会后,为什么很难学会说话?
2.如果小志从小被关在屋子里,只看电视不学说话,他现在会是什么样?
因错过 0-6 岁语言发展关键期,且早期缺乏人类语言互动,后期学习能力显著下降。
可能语言表达能力滞后、社交行为孤僻,虽接触电视但缺乏双向互动,无法真正习得语言逻辑与情感交流,类似狼孩的社会化不足。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我们呱呱坠地时,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仅仅依靠自己的生物本能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家庭、学校,同伴、大众传媒等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社会化的含义?
思考:说说你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来自谁的关爱?你在被关爱和帮助之中得到了什么?
父母的抚育
朋友的帮助
老师的教诲
社会的关爱
提示: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小志校园生活微镜头:
学会Z字形扫地法后,第 3 次值日终于不再扬起很多灰尘了!
在老师的讲解下,这道二元一次方程组我终于会解了!
在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生活技能、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周末清晨,小志作为志愿者蹲在菜摊旁边,手把手教买菜的王爷爷用智能机扫码付款。
暑假的烈日下,小志穿着志愿者服装站在社区垃圾桶旁,耐心向居民们演示如何分类投放厨余垃圾。
我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还能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大家服务我很开心!
1.从“课堂解题”到“垃圾分类指导”,小志的两种“解题能力”有什么共通之处?
2.说说你学会的“生活小本事”—— 哪些技能让你既能照顾自己,又能帮到别人?
都要 “看-学-做”:像学扫地先看父母示范,学解题看例题,垃圾分类也是先学再教,越练越会。
例:我学会了给盆栽浇水的技巧(观察妈妈浇水量 + 查百科),后来暑假帮邻居照看阳台花草时,她夸我“比她儿子还细心”, 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特别好!
3.社会化的表现
(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
出生后,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下,我们逐渐学会说话、吃饭、走路、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上学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随着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我们不仅能够照顾由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高考期间,某微信群中流传一张标注为“2025年高考数学试卷答案”的图片,并附文称“考题泄露”,引发群内成员讨论。经查,该图片内容系虚假信息。违法行为人陈某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上周班会课才讨论了“网络言论边界”,原来课本里的“行为规范”,就是网上冲浪时的“交通规则”呀!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
“人不学,不知文。”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
3.社会化的表现
情境一:奶奶说胃不舒服,于是小志试做山药排骨汤,想给奶奶送去。”妈妈对着小志说:“你越来越像个小当家了。”
情境二:同桌皱眉看函数图,数学课代表小志掏草稿纸讲解。阳光投在“学科互助清单”上,清单末尾写着:“一个人会做题,不如一群人懂方法。”
情境三:社区公告栏前,小志给独居的李奶奶读新通知。傍晚下楼时,他顺手把邻居门口的垃圾提到楼下,路过单元门时按亮了声控灯 —— 那个被他用卡通贴纸装饰过的开关,旁边贴着他手写的便签:“天黑请按我,照亮回家路”。
三个情境中小志分别扮演了哪些社会角色?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扮演好这些社会角色,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帮助?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
3.社会化的表现
(4)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
今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3.社会化的表现
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
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3.社会化的表现
学习生活技能
学习行为规范
学习扮演社会角色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
1.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同伴、老师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我们要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需要( )
①知识不断丰富
②自我封闭意识不断增强
③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④能力不断提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A
2.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于6月10日启动,在这一活动中,八年级学生小明积极参与,通过线上课程学习编程知识,还参加线下的数字技能实践活动,学会了制作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图表。这一事例体现了( )
A. 只有参与此类活动才能提升生活技能
B.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提升数字素养
C. 学生只要学习数字技能就可以,其他生活技能不重要
D. 社会生活只提供数字技能学习的机会
B
3.教育部于2025年5月27日发布通知,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列出十六条负面清单,如整治利用征订教辅、购买校服谋利,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学校组织选拔生源考试等问题 。这一举措旨在( )
A. 仅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
B. 让学生只专注学习,无需关注行为规范
C. 引导师生和家长在教育生活中学习和遵循行为规范,营造优质教育生态
D. 限制学校和教师的正常工作
C
4.某中学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八年级学生小李面对居民时紧张羞涩,不知如何开口。但在多次实践后,他便能够清晰地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与居民积极互动,很好地扮演环保宣传者的角色。这一事例表明( )
A.只有参与环保活动才能学会扮演社会角色
B.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实践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提升沟通互动能力
C.学生只需要专注学习,无需参与此类社会活动
D.社会活动只能提供固定一种社会角色体验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