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语文·八上六单元第17课时学历案课时课题 周亚夫军细柳 课时 第1课时班级 姓名 课型 新授课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语感,把握文章大意。 2.学习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3.理解人物形象,承君子之风。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任务一:通读全文,解决文中生字词。朗读中注意节奏。 棘门( ) 彀弓弩( ) 诏令( ) 被甲( ) 作揖( ) 介胄( ) 曩者( ) 按辔( ) 任务二:结合你的理解,复述文中故事。 任务三:了解作者及故事背景,体验故事情境。 1.搜集作者重要信息整理在下面。 2.搜集资料,整理本文的写作背景。 3.结合你搜集的资料,回顾课文内容。根据你的理解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学则须疑】 通过预习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在书中做好标记,或写在下面。 (二)课中学习 任务一:一读课文——捧书端坐,书声琅琅(约2分钟) 要求:字正腔圆,把握节奏 1.请根据文言文阅读经验,结合本文,梳理总结文言文断句读的规律或方法。 任务二:二读课文——走进情境,抑扬顿挫(约4分钟) 要求:抑扬顿挫,读出韵律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2)将以下/骑送迎。 (3)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任务三:听读课文——体验情境,听读课文(约3分钟) 要求:圈点批注,把握词句 1.听读课文后,疏通文意。关注文中的一词多义,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三题。 2.复述故事。复述时故事完整,注意主人公形象。 任务四:三读课文——还原情境,读出感情(约3分钟) 要求:体验角色,感知人物(演读课文) (三)当堂检测 1.一词多义 军:军霸上 军中不得驱驰 居:居无何 居天下之广居 之:已而之细柳军 不闻天子之诏 称善者久之 而:成礼而去 环而攻之而不胜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词类活用 介胄之士 军霸上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改容式车 (四)课后作业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棘门( ) 诏书( ) 持兵揖( ) 介胄之士( ) 嗟乎( ) 彀( )弓弩 按辔( )徐行 曩( )者 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军细柳,以备胡 (2)上自劳军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4)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5)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2)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4)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被鲁迅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到 时的史事。全书共 篇,包括 本纪、十 、书、 世家、 列传。其中,本纪主要记录 ,世家主要记录 ,列传主要记录 。 5.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乃 以 宗 正 刘 礼 为 将 军 (2)已 而 之 细 柳 军 (3)军 中 闻 将 军 令 , 不 闻 天 子 之 诏 (4)壁 门 士 吏 谓 从 属 车 骑 曰 6.继续熟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将军?用原文的话回答。 (2)在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词句,抄写在下面。并思考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句子: 怎样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