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曲线 = 2 在 = 1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
A. 2 B. 2 C. 1 D. 1
2 1 1.已知数列{ }满足 +1 = 1 ,且 1 = 3,则 2025 =( )
A. 1 33 B. 2 C. 2 D. 2
3.研究表明某地的山高 ( )与该山的年平均气温 (℃)具有相关关系,根据所采集的数据得到线性回归方

程 = 0.2 + 6,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年平均气温为 5℃时该山高估计为 5
B.该山高为 8 处的年平均气温估计为 10℃
C.该地的山高 与该山的年平均气温 的正负相关性与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有关
D.该地的山高 与该山的年平均气温 成负相关关系
4.“十二平均律”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音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十二平均律”是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
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均为常数,且最后一个单音的频率为第一个单音频率的 2
倍.如图,在钢琴的部分键盘中, 1, 2,…, 13这十三个键构成的一个纯八度音程,若其中的 1(根音),
5(三音), 8(五音)三个单音构成了一个原位大三和弦,则该和弦中五音与根音的频率的比值为( )
12 12 3
A. 25 B. 2 C. 27 D. 22
5 1 25.已知 > 0, > 0,且 9 是3 和3 的等比中项,则 + 的最小值是( )
A. 365 B. 36 C. 9 D. 49
6 1.已知函数 ( ) = 2 + + 在(1, + ∞)上单调递增,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A. [0,3] B. [3, + ∞) C. ( 1, + ∞) D. [ 1, + ∞)
第 1页,共 8页
7.已知 , 分别是等差数列{ } { }
3 +1
与 的前 项和,且 = 2 1 ( = 1,2, )

,则 5 =( ) 5
A. 8 B. 16 C. 283 9 17 D.
4
3
8.函数 ( ) = ( 3)( ),若 ( ) ≥ 0 恒成立,则 ( + 1)的取值范围是( )
A. ( ∞,3] B. (0,3 ] C. [3, + ∞) D. ( ∞, }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35 > 0, 36 <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数列{ }是递增数列 B. 18 > 0
C.当 取得最大值时, = 18 D. | 18| > | 19|
1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当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时,若相关系数的绝对值| |越接近于 0,则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越

B.在评估模型拟合效果时,决定系数 2越接近 0,表示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越差

C.通过样本数据得到的回归直线 = + 一定经过点( , )
D.设关于分类变量 与 的独立性检验的原假设为 0: 与 无关,根据分类变量 与 的成对样本数据,计
算得到 2 = 3.541,依据 = 0.05 的独立性检验( 0.05 = 3.841),没有充分证据推断 0不成立,即认为 与
无关.
11.已知正项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函数 ( ) =
1 3 13 2 (9 + )
2
+2 + 9 2 +1 ( ∈ ),则( )
A.当 = 3 时, ( )无极值
B.当 = 4 时, ( )的极小值点为 +2
C.当{ }是递增数列时, ( )在( +2, + ∞)上单调递增
D.当{ }是递减数列时, ( )在( +2, 9 )上单调递减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已知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 , 2),若 ( < 2) = ( > 8) = 0.13,则 (2 ≤ < 5) = ______.
13.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1 + 3 = 6, 2 + 4 = 12,则 8 = ______.
14.已知函数 ( ) = 3 + 3( 2 2) + 3 在 = 1 处取得极大值,则实数 的取值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某工厂在改进生产技术后,针对新旧两种技术所生产的电子元件实施质量检测,现从每种技术生产的产品
第 2页,共 8页
中各随机抽取容量为 50 的样本进行电压测试.已知标准电压为 3.5 ,误差绝对值不超过 0.1 的电子元件为
优品,超过 0.1 的电子元件为良品.
(1)已知旧技术生产的 50 个样本电子元件的电压测量值 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 , 2), 的近似值为样本均值
3.5, 的近似值为样本标准差 0.04.假设该工厂前期运用旧技术已生产电子元件 60000 个,试估算旧技术生
产的电子元件电压测量值高于 3.58 的有多少个?
(2) 4从新技术生产的 50 个样本电子元件中随机选取一个是优品的概率为5 .请补全以下 2 × 2 列联表,依据小
概率值 = 0.050 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电子元件的优良情况与新旧技术有关?
优品良品合计
旧技术
新技术
合计 25
附:若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 , 2),则 ( < ≤ + ) ≈ 0.6827, ( 2 < ≤ + 2 ) ≈
2
0.9545. 2 = ( )( + )( + )( + )( + ), = + + + .
0.100 0.050 0.025 0.005
2.706 3.841 5.024 7.879
16.(本小题 15 分)
已知数列{ }的首项 1 = 5,且满足 +1 = 3 2(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和前 项和 ;
(2) 1 3记 = log3( 1),求数列{ }的前 项和 ,并证明 < +2 4

17.(本小题 15 分)
( ) = 1已知函数 22 (1 + ) + ( ∈ ).
(1)讨论 ( )的单调性;
(2)当 < 0 时 ( ) ≤ ln( ) 恒成立,求实数 的最小值.
18.(本小题 17 分)
华为 70 的发布是中国芯片行业的重大突破,华为的高端手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某手机店今年
2~6 月份 70 手机的销量如下表所示:
第 3页,共 8页
月份 2 3 4 5 6
手机销量 (部) 42 53 66 109

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手机销量 (单位:部)关于月份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 16.1 + 5.6,且销量 的方差 2 =
542.
(1)求 ;
(2)求相关系数 (精确到 0.01),并据此判断手机销量 与月份 的相关性强弱(若 > 0.9,则可判断 与 线性
相关较强);

(3)求 = 4 时的残差 3;已知( 21) + ( 2 2)2 + ( 2 24 4) + ( 5 5) = 101.9,求决定系数 2(精
确到 0.01).
(
附:相关系数 = =1
)( ) 2,决定系数 2 = 1 =1
( )

2 , 271 ≈ 16.46.
=1 ( )2

=1 ( )2
=1 ( )
19.(本小题 17 分)
在必修一中,我们曾经学习过用二分法来求方程的近似解,而牛顿( , 1643 1727)在《流数
法》一书中给出了“牛顿切线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具体步骤如下:设 是函数 = ( )的一个零点,任意选
取 0作为 的初始近似值,曲线 = ( )在点( 0, ( 0))处的切线为 1,设 1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1,并称 1
为 的 1 次近似值;曲线 = ( )在点( 1, ( 1))处的切线为 2,设 2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2,称 2为 的 2
次近似值.一般地,曲线 = ( )在点( , ( ))( ∈ )处的切线为 +1,记 +1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1,
并称 +1为 的 + 1 次近似值.不断重复以上操作,在一定精确度下,就可取 为方程 ( ) = 0 的近似解.现
在用这种方法求函数 ( ) = 2 2 的大于零的零点 的近似值,取 0 = 2.
(1)求 1和 2;
(2)求 和 的关系( ∈ 1 );
(3)证明: 2 < =1 < 2 + 1( ∈ ).
第 4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0.37
13.306
14. 2
15.(1)由题意,旧技术生产的电子元件的电压测量值 ~ (3.5, 0.042),
所以 ( > 3.58) = ( > + 2 ) = 1 ( +2 ≤ ≤ +2 )2 =
1 0.9545
2 = 0.02275,
所以旧技术生产的 60000 个电子元件中电压测量值高于 3.58 的估计有:60000 × 0.02275 = 1365 个.
(2) 4因为从新技术生产的 50 个样本电子元件中随机选取一个是优品的概率为5.
4
所以新技术生产的 50 个样本元件中优品数为:50 × 5 = 40,良品数为:50 40 = 10,
则旧技术生产的元件良品数为:25 10 = 15,优品数为:50 15 = 35,完成 2 × 2 列联表如下:
优品 良品 合计
旧技术 35 15 50
新技术 40 10 50
合计 75 25 100
零假设为 0:认为电子元件的优良情况与新旧技术无关,
2 = 100×(35×10 40×15)
2
所以 50×50×75×25 ≈ 1.333 < 3.841,
第 5页,共 8页
所以依据小概率值 = 0.050 的独立性检验,零假设为 0成立,
即认为电子元件的优良情况与新旧技术无关联.
16.(1)数列{ }的首项 1 = 5,且满足 +1 = 3 2( ∈ ),整理得 +1 1 = 3( 1),故数列{ 1}
是以 4 为首项 3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1 = 4 × 3 1,故 1 = 4 × 3 + 1;
3 1
所以 0 = 4 × (3 + 31 + . . . + 3 1) + = 4 × 2 + = 2 × 3
2 + .
(2)由(1)得: = log3( 1) = log34 + 1,
1 1 1 1 1

=
+2 2
( ) = +2 [ 34+( 1)][ 3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所以 = 2 ( + ) = ( + 1 2 +1 +2 2 34 34+1 +1
) < ( +
+2 2 34 34+1
),
1 1 1
由于 4+ 4+1 < 3 +
1
3+1 = 1 +
1 3
3 3 3 3 2
= 2,
3
所以 < 4.
17.(1) ′( ) = (1 + ) + 1 = ( 1)( 1) , > 0,
当 0 < < 1 1 1时,由 ′( ) > 0,得 0 < < 1 或 > ;由 ′( ) < 0,得 1 < < ,
1 1
函数 ( )在(0,1), ( , + ∞)上单调递增,在(1, )上单调递减;
当 = 1 时, ′( ) ≥ 0 恒成立,函数 ( )在(0, + ∞)上单调递增;
当 > 1 1时,由 ′( ) > 0,得 0 < < 或 > 1;由 ′( ) < 0
1
,得 < < 1,
1
函数 ( )在(0, ), (1, + ∞)
1
上单调递增,在( , 1)上单调递减,
当 ≤ 0 时,由 ′( ) > 0,得 0 < < 1;由 ′( ) < 0,得 > 1,
函数 (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 + ∞)上单调递减;
所以当 ≤ 0 时,函数 ( )的递增区间为(0,1),递减区间为(1, + ∞);
当 0 < < 1 ( ) 1 1时,函数 的递增区间为(0,1), ( , + ∞),递减区间为(1, );
当 = 1 时,函数 ( )的递增区间为(0, + ∞);
当 > 1 时,函数 ( )的递增区间为(0, 1 ), (1, + ∞)
1
,递减区间为( , 1).
(2)由(1)知当 < 0 时,函数 (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 + ∞)上单调递减,

则 ( ) = (1) = 1 2,
第 6页,共 8页
ln( ) ≥ 1 依题意, 2,即 ≥ ln( ) 1 +

2恒成立,
令函数 ( ) = ln( ) 1 + 2 ( < 0)
1 1 +2
,求导得 ′( ) = + 2 = 2 ,
当 < 2 时, ′( ) > 0,当 2 < < 0 时, ′( ) < 0,函数 ( )在( ∞, 2)上递增,在( 2,0)上递
减,
即 ( ) = ( 2) = 2 2,因此 ≥ 2 2,
所以 最小值为 2 2.
18. 解:(1) = 15 (2 + 3 + 4 + 5 + 6) = 4 =
1
, 5 (42 + 53 + 66 + + 109) =
270+
5 ,

将(4, 270+ 5 )代入 = 16.1 + 5.6
270+
,得 5 = 16.1 × 4 + 5.6,解得 = 80.

(2)由 = 4,得5 =1 (
2 2 2
) = ( 2) + ( 1) + 02 + 12 + 22 = 10,
由 2 1 5
2 5 2
= 5 =1 ( ) = 542,得 =1 ( ) = 2710,
5 ( )( 5
= =1
) 5 =1 ( )( ) =1 ( )
2
= = 16.1 × 10 = 16.1所以
5 5
2 ≈ 0.98 > 0.9,
=1 ( )2
5 2 ( ) 5 2 2710 271
=1 ( ) =1 =1 ( )
所以手机销量 与月份 的线性相关较强.

(3) 3 = 3 3 = 66 (16.1 × 4 + 5.6) = 4,
所以5 =1 ( )
2 = 101.9 + ( 4)2 = 117.9,
52 =1 ( )
2
所以 = 1 5 = 1
117.9 ≈ 0.96.
=1 ( )2 2710
19.(1)函数 ( ) = 2 2,则 ′( ) = 2 , ′(2) = 4, (2) = 4 2 = 2,
所以直线 1的方程为 2 = 4( 2),
令 = 0 3,得 1 = 2,
( 32 ) =
1 3
4, ′( 2 ) = 3,
1 3
所以直线 2的方程为 4 = 3( 2 ),
令 = 0,得 2 =
17
12.
(2)由题意得, : ( 2 1 2) = 2 1( 1),
2
令 = 0 +2,得 = 1 2 . 1
第 7页,共 8页
2
(3) (2) = 1+2 = 1 2证明:由 知, 2 1 2
( 1 + ), 1
2 = 1 4所以 2 4 ( 1 + 2 + 4), 1
由几何意义易知: 2 < ≤ 2,
所以 2 < =1 ,
2 > 2 2 = 1 ( 2 + 4 + 4) < 1 ( 2 + 4 + 4) = 1由 得, 2 4 1 2 4 1 2 4 ( 1 + 6), 1
即 2 <
1 2
4 ( 1 + 6),所以
2
2 <
1
4 (
2
1 2) < < (
1
4 )
( 20 2) =
2
4 ,
2 1
所以 < 2 + 4 < 2 + 2 ,
1
2(1
1 )
所以 =1 < 2 +
2
1 = 2 + 1
1
2 < 2 + 1,1 2
即 2 < =1 < 2 + 1( ∈ ).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