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 圆 第二课时 回顾与思考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 圆 第二课时 回顾与思考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
第三章 圆 回顾与思考第二课时
1
能正确说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概念、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2
3
学习目标
会计算圆的弧长,扇形的面积,正确求出不规则阴影部分面积。
经历分类与整理的过程,正确应用切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
1.如图.BC是⊙O的直径,点A、D在⊙O上,PA切⊙O于A,若∠ADC=48°,则∠PAB=(  )
A.42° B.48° C.46° D.50°
2.如图,正五边形ABCDE内接于⊙O,连接AC,则∠BAC的度数是(  )
A.30° B.36° C.38° D.45°
3.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是BC的中点,以C为圆心、CE为半径作弧,交CD于点F,连接AE、AF.若AB=12,∠B=6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18﹣12π B.36﹣6π C.36﹣12π D.18﹣6π
前置测试
评价要求:课前限时5分钟,独立完成,自主评价!
评价标准:每题10分,满分50分。
4.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6,AB,BC是⊙O的弦,若∠ABC=50°,则的长是(  )
A. B.10π C. D.12π
5.如图,AB是⊙O的直径,点E,C在⊙O上,点A是的中点,过点A作⊙O的切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EC.若∠ADB=59°,则∠ACE的度数为(  )
A.59° B.41° C.31° D.29°
前置测试
答案:ABCCC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典型例题(2022济南)已知: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与⊙O相切于点C,交AB延长线于点D,连接AC,BC,∠D=30°,CE平分∠ACB交⊙O于点E,过点B作BF⊥CE,垂足为F.求证:CA=CD.
证明:连接OC,
∵CD与⊙O相切于点C,
∴∠OCD=90°,
∵∠D=30°,
∴∠COD=90°﹣∠D=60°,
∵OA=OC,∴∠A=∠ACO=30°,
∴∠A=∠D=30°,
∴CA=CD.
切线问题
知切线→连半径→得垂直
变式训练(2023济南)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两点,过点C的切线交DA的延长线于点E,DE⊥CE,连接CD,BC.
求证:∠DAB=2∠ABC.
证明:连接OC,
∵EC与⊙O相切于点C,
∴OC⊥CE,
∵DE⊥CE,
∴OC∥DE,
∴∠DAB=∠AOC,
由圆周角定理得:∠AOC=2∠ABC,
∴∠DAB=2∠ABC;
切线问题
知切线→连半径→得垂直
典型例题 如图,⊙O的直径AB=12,点P是AB延长线上一点,且PB=4,点C是⊙O上一点,PC=8.求证:PC是⊙O的切线.
证明:如图,连接OC,
∵⊙O的直径AB=12,∴OB=OC=6.
∵PB=4,∴PO=10.
在△POC中,PC2+CO2=82+62=100,
PO2=102=100,
∴PC2+OC2=PO2,
∴△POC是直角三角形,且∠OCP=90°
即OC⊥PC.
又∵OC是⊙O的半径,
∴PC是⊙O的切线.
切线问题
找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变式训练 如图,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P,C,且∠ACP=60°,D是AB延长线上一点,PA=PD.试判断P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PD与⊙O相切.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PO,则∠AOP=2∠ACP=120°.
∵OA=OP,
∴∠OAP=∠OPA=30°.
∵PA=PD,
∴∠OAP=∠D=30°,
∴∠OPD=180°-∠OAP-∠OPA-∠D=90°,
即OP⊥PD.
又∵OP是⊙O的半径,∴PD与⊙O相切.
切线问题
找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典型例题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E⊥BC于E,∠ADC的平分线交AE于点O,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经过点B.
求证:CD与⊙O相切.
证明:如图,过点O作OH⊥CD于H,∵AE⊥BC,
∴∠AEB=90°.
∵AD∥BC,
∴∠DAO=∠AEB=90°,即OA⊥DA.
∵DO平分∠ADC,OH⊥DC,OA⊥DA,∴OH=OA.
又∵OH⊥DC,
∴DC是⊙O的切线,即CD与⊙O相切.
切线问题
作垂直→得切点→证半径
变式训练 如图,在△ABC中,O为AC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圆,与BC相切于点C,过点A作AD⊥BO的延长线于点D,且∠AOD=∠BAD,求证:AB为⊙O的切线.
证明:如图,作OE⊥AB于E.
∵⊙O与BC相切于点C,
∴AC⊥BC,
∵∠AOD=∠BAD,AD⊥BD,
∴∠OAD=∠ABD,易知∠OAD=∠OBC,
∴∠ABD=∠OBC,
∴OE=OC,
∴点E在⊙O上,∴AB为⊙O的切线.
切线问题
作垂直→得切点→证半径
思维导图
图形 面积公式
S=
(n为扇形圆心角度数,r为半径)
S=
(a为底边,h为高)
S=ab
(a,b分别为两邻边长度)
面积问题
方法一 直接公式法
小试牛刀 如图,从一块直径为4 dm的圆形铁皮上剪出一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则此扇形的面积为________dm2.

面积问题
方法一 直接公式法
方法解读 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利用规则图形面积的和差求解. 方法示例
计算方法 S阴影=S△ABC-S扇形CAD S阴影=S扇形AOB-S△AOB
面积问题
方法二 和差法
基本图形 第一步:连半径、构扇形 第二步:找和差,求解
S阴影=S△OBD+S扇形DOC
S阴影=S△ODC-S扇形DOE
S阴影=S扇形BOE+S△OCE-S扇形COD
面积问题
方法二 和差法
小试牛刀 如图,在扇形OAB中,已知∠AOB=90°,OA= ,过 的中点C作CD⊥OA,CE⊥OB,垂足分别为D、E,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π-1 B. -1 C. π- D. -
B
面积问题
方法二 和差法
基本图形 第一步:转化 第二步:直接或构造和差计算
CD∥AB 直接等面积转化法 S阴影=S扇形COD
AE=BE 平移转化法 S阴影=S正方形BCFE
点D为中点 对称转化法 S阴影=S扇形ACB-S△ADC
∠AOE=∠BOE 旋转转化法 S阴影=S扇形BOE
面积问题
方法三 转化法
小试牛刀 如图,△ABC内接于圆O,AB是圆O的直径,若∠BAC=35°,AB=6,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π C. D. 2π
C
面积问题
方法三 转化法
课堂小结
评价要求:限时8分钟,独立完成,自主评价!
评价标准:第1题和第2题每题20分,第3题10分,满分50分。
1.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CD与⊙O相切于点C,过点A作AD⊥DC,连接AC,BC.
求证:AC是∠DAB的角平分线;
当堂检测
2.已知AB是⊙O的直径,PB是⊙O的切线,C是⊙O上的点,AC∥OP.求证:PC是⊙O的切线.
3.若△ABC为直角三角形,AC=BC=4,以BC为直径画半圆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1.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CD与⊙O相切于点C,过点A作AD⊥DC,连接AC,BC.
求证:AC是∠DAB的角平分线;
证明:连接OC,如图,
∵CD与⊙O相切于点C,∴∠OCD=90°,
∴∠ACD+∠ACO=90°,
∵AD⊥DC,∴∠ADC=90°,
∴∠ACD+∠DAC=90°,
∴∠ACO=∠DAC,
∵OA=OC,∴∠OAC=∠OCA,
∴∠DAC=∠OAC,
∴AC是∠DAB的角平分线;
当堂检测
知切线→连半径→得垂直
2.已知AB是⊙O的直径,PB是⊙O的切线,C是⊙O上的点,AC∥OP.求证:PC是⊙O的切线.
证明:如图,连接OC,
∵PB是⊙O的切线,
∴∠OBP=90°.
∵OA=OC,∴∠OAC=∠OCA.
∵AC∥OP,∴∠OAC=∠POB,∠POC=∠OCA,
∴∠POB=∠POC,
∵OC=OB,OP=OP,
∴△POC≌△POB,∴∠OBP=∠OCP=90°,
即OC⊥PC.又∵OC是半径,∴PC是⊙O的切线.
当堂检测
找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3.若△ABC为直角三角形,AC=BC=4,以BC为直径画半圆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4
当堂检测
课堂总评
目标 是否达成 对应的知识短板
1 能正确说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概念、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2 正确应用切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
3 会计算圆的弧长,扇形的面积,正确求出不规则阴影部分面积。
骐骥圆梦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坚定信念和坚持选择比什么都重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